對於「野球」,專業人士、媒體和球迷都有很多解讀,城市和農村的「金錢遊戲」?掙外快?似乎聽上去總是那麼負面。
但是,像很多未能實現自己打職業籃球的業餘選手一樣,周雨自從2013年正式開打野球以來,一直過著這種「從南打到北」、「從東打到西」的生活,在掙家用的同時,延續
著自己的籃球夢想。
野球場
周雨1990年出生於威海,11歲開始練球,進入威海體校,上大學很早,2007年就進入山東科技大學就讀,在CUBA的五年職業生涯,周雨最為經典一戰是2012年6月全國八進四比賽中,0.2秒絕殺「西南王」武漢理工大學。
「當時代懷博(CBA吉林東北虎球員)還在武漢理工……」周雨回憶到。不過,山東科大在半決賽中64-84慘敗於「西北王」太原理工大學,無緣決賽。2012年9月全國大運會,周雨被當時江蘇隊主教練徐強看中,讓跟著去CBA球隊試訓。誰知道,隨後的八進四比賽,周雨的手骨折,錯過了這次難得的機會。周雨雖然覺得很惋惜,但是他轉念又認為,「自己只有1米78,估計打CBA困難大」。他也羨慕現在的CUBA球員,可以通過選秀大會進入CBA,「他們太幸福了」。
CUBA時代
2007年剛入大學時,只有16歲的周雨,就從師兄們的嘴中聽說了「野球」,劉以生和曲帥算是很早一撥的野球球員,當時每月就能掙到五六千。畢業之後,也是師哥們帶著打野球,畢竟自己在野球圈不認識人,慢慢熬出頭。
從2013年正式開始打野球到現在,周雨經常每年打100多場比賽,去年因為在東莞市籃球聯賽中有些傷病,隨後腰又出問題,只打了70多場。一路上,他贏了很多冠軍,似乎有些麻木。「唯一興奮那次是贏浙江那次。現在沒有興奮感了,覺得應該贏。」周雨對劍波哥說。
勝CBA球員最興奮
中國野球圈也在發展和變化,從室外水泥地慢慢改進到室內體育館,單場出場費從幾百漲到幾千,這些年,也開始出現了野球經紀人這個新興行當。「野球經紀人這兩年才興起。都是自己聯繫,每個人都有幾個點,互相叫。」周雨說,「常年在全國各地打球,留下聯繫方式,俱樂部教練會找。單獨聯繫單獨談。」
遠離傷病非常重要,畢竟上場場次直接與經濟掛鈎。打得多的野球選手一年坐飛機100多趟,周雨基本上能到70多趟。從機場往返賽地的打車和吃飯,野球老闆都會報銷,球員一般提前一晚到比賽地。帶著自己的鞋和護膝、襪子等裝備,老闆們會提供球衣。
周雨的機票票根
今年的疫情,對野球圈的影響也非常大。「好多俱樂部解散了。老闆什麼時候說解散就解散,沒有什麼保障。」
業餘籃球也有很多「網紅」球員,不過,周雨表示,在他們的野球賽場,基本上碰不到一起。「他們走的是網紅路線,路線不一樣,他們是打街球,玩一玩。我們是打正規比賽。基本上遇不到,根本遇不到。」周雨對劍波哥說。
不過,現在在網絡上也很紅的有「民間單打第一人」的王晶,周雨卻很熟也很佩服,因為他們在深圳打球經常遇到。「晶爺是網紅裡面打球很好的了。」周雨笑著說。
對於外界有關野球圈有人年收入可以過百萬的傳聞,周雨並不否認,不過,他說,自己並沒有達到這個數。
他還曾經在野球比賽中碰到過目前已經進入國家隊的趙睿,那是廣西的一個比賽,當時趙睿還在柏寧隊,但是已經是國青隊長。「感覺他挺全面的,打得很吃力。」周雨說。
現在的周雨,工作掛職在單位上,也幫忙交社保,有比賽的時候來就行。29歲的他相信,沒有大的傷病的話,他能打到三十三四歲。因為他一直堅持訓練,每周基本上只休息一天,「訓練就像上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