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保定訊(通訊員周楠)「鎮幹部到我們村裡搞『微商』來啦。」保定徐水漕河鎮空城村的村民跟鎮幹部李克學開玩笑說道。疫情期間,李克學在村裡通過做「微商」,將各村超市滯銷商品和村民生活需求連結起來,解了雙方難題,又防止了人員流動聚集。對於不會使用微信的孤寡老人和貧困戶,李克學會買上米麵和蔬菜,送到家中。
同時,李克學還當起廣播車司機,被村民稱為流動大喇叭。
鎮幹部李克學的這些「貼地氣」做法,獲得轄區村民的認可。村民們也逐漸理解、配合併主動支持防疫工作。
當好「微商」 幫商家和村民解燃眉之急
2月初的一天,李克學的微信冒出來一個好友申請。原來是漕河鎮空城村的吳龍超市老闆。他抱怨現在因為疫情的影響,年前備的新鮮蔬菜水果和雞蛋這些商品沒法正常售賣,眼瞅著就要賠。正犯難的時候,他想起了手機裡存著鎮幹部李克學的手機號,便想加上微信一起商量商量。
在這次抗疫行動中,李克學負責漕河鎮所有的外圍工作,包括檢查站設置和日常督導檢查,轄區所有經營點的督導檢查等工作。
雖然防疫工作緊張繁忙,但是李克學還是為超市想了個好辦法。李克學了解到,現在不只是超市無法售賣商品,老百姓(603883,股吧)被疫情困在家中也很難出門購買生活必需品。只需要搭建一個網絡平臺,把村民們拉進微信群,通過微信或者電話的方式直接跟超市訂貨,超市負責送貨到家,一舉兩得,各取所需。
想到這,李克學立馬實施。吳龍超市的滯銷商品不但銷售一空,其他商品也恢復了銷量。這個「鄉村微商」模式成功後,李克學立即向各村推廣這個好辦法,確保防疫工作和生活保障兩不誤。
同時,李克學還時刻惦記著他認識的幾個貧困戶。即使工作再忙,他也會抽時間,帶著各種生活用品為這些貧困戶們送補給。
「每次都是算著時間來。別看他平時不言語,心可細著呢,送的菜也是容易保存的白菜、土豆。」貧困戶任秀珍念叨著。
李克學開著廣播車,走街串巷宣傳和巡邏。 周楠供圖
開起廣播車 當起流動的「大喇叭」
疫情突如其來,全體鎮幹部春節上崗,立即入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防疫宣傳的廣播車雖然準備好,但是一直沒有專人負責流動廣播。而各村雖然有大喇叭,但無法同時起到流動巡邏的作用。
「我每天都要下村檢查,讓我負責吧,順手的事兒。」李克學又站了出來。從此,他就成了廣播車司機,漕河鎮的流動巡邏宣傳員。他開著廣播車走街串巷宣傳的同時,在大街上看到人員聚集還勸返疏散,讓老百姓充分認識到這次疫情的嚴峻性。
「我們開始真沒覺得疫情有多可怕,感覺離大家很遠,但是看到他每天不厭其煩地勸說、疏散大街上的人,讓我們出門一定戴口罩,回家多看看新聞,我們才覺得新冠病毒真不是鬧著玩兒的。」河西村一位村民說,現在村民們都做到了出門不扎堆,必須戴口罩,有時大家看到廣播車還會招手致意。
「我是黨員幹部,必須身先士卒,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李克學說。據了解,李克學是一名由農村黨支部書記考錄的鎮幹部。根據他對漕河鎮各村熟悉、在村幹部中威望高、個人工作雷厲風行的優勢,在防疫期間,他的任務最重、難度最大、時間最緊。
「那個鎮幹部一直盯著,經常來村裡轉悠,我們都認識他。」一位村民指著李克學忙碌的身影說。
這就是李克學留給村民們最樸實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