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都在積極搶抓引才「窗口期」「挑戰期」「黃金期」,絞盡腦汁比拼招引辦法,給戶口、發票子、買房打折……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這其中,也不乏一些「虛招花招」,影響了引才工作實效。有的盲目追求「人才帽子」和「眼球效應」,重「短平快」而輕「長遠實」;有的出了人才新政就以為「萬事大吉」,忽視了抓兌現落實;有的活動安排得很多,場面規模很大,但對接不夠深入,為辦會而辦會、為比賽而比賽,導致落地項目寥寥。
「花招」頻打不如「實招」穩打。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推出招引人才、促進創新的實招硬招」。人才工作就是要聚焦需求、突出精準,務求實效。比如人才政策要言而有信,絕不開「空頭支票」,政策含金量再高,不兌現就成了「花拳繡腿」。又比如人才活動不在規模大小,在於落地成果多少,形式的東西可以少一點,實質性的對接要多一點。特別是疫情期間的「雲招聘」活動,要防止只飄在雲上、不落到地上。
人才引進後,不僅要「留住人」,更要「拴住心」,避免人才「來了又走」。這也要求我們的人才服務「一件事」改革不能光是喊喊口號,必須立足需求、回應關切,在延伸服務鏈條、提升服務能級、改善服務體驗上下足功夫。要積極探索建立揭榜掛帥的人才使用體制機制,發出「求賢令」「英雄帖」,誰有本事誰揭榜,誰攻關成功誰就拿走「賞金」,激勵人才大顯身手、盡展才華。
招引人才,關鍵要立足自身實際,出好切實可用的招數,切忌盲目效仿別地做法。要弄清城市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因地制宜,悉心研究,打好富有個性化和針對性的實招硬招,才能更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讓人才在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
(作者單位:浙江紹興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