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金融機構交易背後的政治

2021-01-11 中國日報網

通常在拍賣中,出價最高的競標者會將寶物收入囊中。不過,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對義大利證交所的競價中,價格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其中還摻雜了一些非商業性因素。倫敦證交所出售義大利證交所,是為了確保監管部門批准其2019年以270億美元收購的金融數據提供商路孚特。這場拍賣中,能讓歐洲政界人士和監管機構滿意的競標者似乎更勝券在握,而出價最高的競標者並不佔優勢。

這次拍賣有三位競標者。據報導,出價最高的是瑞士的SIX公司,這是一家總部位於蘇黎世的證券交易所,開出了高達34億歐元(40億美元)的報價並提供了強大的信用評級(SIX的發言人沒有證實這一點)。德國知名證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於9月11日提出收購義大利證券交易所的非約束性報價。泛歐交易所也在9月14日提出了收購要約。這家總部位於巴黎的交易所分支遍布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都柏林、裡斯本和奧斯陸,與義大利國有儲蓄銀行Cassa Depositi e Prestiti Equity(CDP)和義大利最大的銀行Intesa Sanpaolo聯手收購義大利證券交易所。

自2007年以來,米蘭交易所和義大利證交所的債券交易平臺MTS就歸倫敦證交所所有。直到6月倫敦證交所才決定轉讓義大利證交所以換取歐盟委員會同意對其收購Refinitiv的計劃。布魯塞爾擔心,合併後的公司可能在歐洲主權債券和衍生品的電子交易中掌握重要的市場權力。歐盟委員會的調查阻止了多起歐洲合併案。因此,為了滿足監管機構的要求,倫敦證交所割捨了包括MTS在內的義大利證交所。由於歐盟委員會將於12月16日結束反壟斷審查,倫敦證交所希望儘快完成出售。

金融研究機構Autonomy的伊恩•懷特(Ian White)認為,泛歐交易所最有可能獲勝。瑞士聯合銀行(UBS)分析師麥可•沃納(Michael Werner)對此表示贊同,並表示,德意志證交所獲勝概率最低。MTS為倫敦證交所旗下的清算所,每年帶來約4500萬歐元的收入。因此,倫敦證交所將致力於確保MTS在出售後繼續使用其清算所。由於泛歐交易所持有LCH 11%的股份,它很有可能滿足倫敦證交所的這一需求。相比之下,德意志交易所可能會將清算業務從LCH轉移到其子公司Eurex。就泛歐交易所而言,近年來一直是積極收購歐洲的證券交易所。沃納認為,它可以充分利用協同效應。

不過,泛歐交易所的王牌是其與義大利政府的決定:義大利國有銀行(CDP)將擁有義大利證交所8%的股份。今年早些時候,義大利政府擴大了其「黃金權力」法,該法賦予其幹預金融基礎設施等具有戰略意義行業的交易的權利。

政治家們表明了他們的意圖。聯合執政的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希望義大利證交所重新回歸義大利。右翼政黨北方聯盟警告稱,不要將義大利證交所出售給外國人。金融監管機構Consob由保羅·薩沃納(Paolo Savona)領導,而他是一位以厭惡德國而聲譽不佳的疑歐派人士。具有約束力的報價預計將在下個月公布,但內部人士表示,倫敦證交所可能會更快做出決定。由於有義大利的支持,這筆交易將會讓泛歐交易所的損失。

(編譯:張鶴欣 編輯:王旭泉)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美國的反洗錢與金融制裁
    該法案是美國懲治金融犯罪法律體系的核心立法,要求受監管機構以提交報告和保存記錄的方式,來識別進出美國或存入金融機構的貨幣和金融工具的來源、數量及流通,從而為執法部門提供審計線索。1986年《洗錢控制法》進一步將洗錢納入聯邦犯罪的範疇,並增加了沒收財產的罰則。2001年的「9·11」恐怖主義襲擊永久性地改變了美國的政治生態、國家政策與國民記憶。
  • 央行:各金融機構要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金融與經濟的共生共榮關係
    來源:央行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 來源:2020年7月7日,人民銀行聯合銀保監會在北京召開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座談會。會議傳達學習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強化對穩企業金融支持的決策部署,要求金融系統充分認識做好穩企業保就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堅決落實好各項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為企業恢復生產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 金融機構高層論壇:期貨金融機構如何與金融機構深化合作及服務實體...
    會上,第二個圓桌論壇「金融機構高層論壇」由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主持,出席論壇的嘉賓有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中信期貨董事長張皓、宏源期貨董事長王化棟、永安期貨總經理葛國棟、中國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楊越以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農業保險部副總經理王建國,六位嘉賓就期貨金融機構如何與金融機構深化合作以及服務實體經濟展開探討交流。
  • 瑞士希望成為歐洲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瑞士計劃與倫敦、法蘭克福和巴黎競爭,成為歐洲的一個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瑞士經濟部長施耐德-阿曼(Johann Schneider-Ammann)周末在北京表示,在歐洲的中心有一個人民幣中心符合瑞士的利益。瑞士銀行系統,特別是瑞士央行有興趣能有機會與中國談判,討論在歐洲的中心瑞士設立人民幣中心。
  • 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及培訓機構OSTC任命大中華區高管
    高管任命體現公司2021年全球擴張計劃,公司同時開設香港辦事處2021年1月14日,中國香港——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及培訓機構OSTC宣布,任命兩名高管領導公司大中華區的業務發展,同時開設香港辦事處。
  • ...鼓勵相關金融機構和碳資產管理公司參與市場交易、創新產品工具...
    【中國央行政策研究:推動我國碳金融市場加快發展】央行研究指出,加快發展碳金融市場,既要夯實產業基礎和現貨市場,也要構建完善碳金融制度體系。在健全政策框架和風險防控機制的基礎上,未來可適當加快碳金融市場建設與產品服務創新。提升碳金融市場的定價權威性和交易效率。適當放寬準入,鼓勵相關金融機構和碳資產管理公司參與市場交易、創新產品工具。探索建立碳金融行業自律機制。
  • 深度 | 傳統金融機構入場:比特幣走向主流資產之路
    (期貨交易所)進行交易,並在 ICE Clear U.S.(清算所)上進行清算。自2018年以來,金融巨頭洲際交易所(ICE)、富達、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道明Ameritrade、納斯達克、摩根大通、高盛和道富都將資金投入了與加密貨幣相關的企業。他們的活動範圍包括託管、交易櫃檯、金融服務、衍生品平臺和投資產品。
  • 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加速融合:星展首推加密貨幣交易平臺
    12月10日,《華夏時報》記者獲悉,新加坡最大的金融機構星展銀行集團在當日正式宣布推出數字交易平臺,為全球的機構客戶和合格投資者打造全面的數字資產代幣化、交易和託管生態系統。這一消息立即引發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廣泛關注。
  • 路孚特吳震操:傳統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在融合
    路孚特信息服務(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孚特「)孵化於原湯森路透金融與風險業務部門,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提供商之一。吳震操表示,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整個行業的生態也在不斷進化,我們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在技術、產品和服務上不斷的走向融合,我們這個行業需要各方積極交流,通力合作,共同構建「創新、聚力、發展、共贏」的金融科技生態。
  • 寰盈國際再添榮譽 衍生品交易獲「金融科技創新獎」
    寰盈國際憑藉衍生品交易領域的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創新,被大會評為「最佳金融科技創新獎」,成為大會首個榮膺金融科技獎項的金融機構。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高速發展和探索、迭代,金融交易的主導方逐漸發生變化,原有的金融體系中越來越多的角色被新技術替代,技術服務和科技創新逐漸叢幕後走向臺前,服務商與機構的融合度越來越高,地位從市場服務向市場主體轉變。
  • 義大利修憲公投是一場歐洲政治改革
    但義大利從來都是歐洲大家庭的一員,脫歐在義大利的市場要小於英國。  從當地時間4日7點開始,義大利針對憲法改革舉行全民公投,這一度被認為是歐洲市場上的又一個「黑天鵝」。  義大利實行兩院制,參議院和眾議院權力相等,每份法案在成為法律前,必須由兩院同時通過。這一「義大利特色」的兩院制設計,可能會讓待通過的法案在這兩者之間推來推去數十年,整個政治體系的效率被大大地犧牲了。
  • ​富景筠:商業理念還是地緣政治——歐美在歐洲對俄天然氣進口...
    英國國家平衡點(NBP)、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TTF)、德國的NCG和Gaspool以及比利時澤布呂赫(Zeebrugge)等是歐洲重要的天然氣交易中心。目前,歐洲由天然氣交易中心交易和定價的天然氣數量佔其天然氣銷售總量的三分之二。
  • 金融英語:國際金融機構縮寫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金融英語>正文金融英語:國際金融機構縮寫詞 2013-01-17 12:20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脫歐協議最後一關幾無懸念 英國無懼「金融之殤」
    一些專業人士也質疑,雖然詹森聲稱脫歐協議使得英國已經重新掌控了法律和命運,「以完全不受限制的方式收回了對法律每一個細節的控制」,但隱藏在背後的現實是英歐貿易與合作協議(TCA)將引入一系列新機制及其做出具有法律約束力決定的權力。設在最頂端的是夥伴關係委員會(PC),這是由歐盟委員會和英國政府部長代表組成的政治機構。
  • 新金融帝國|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只是第一場戰役
    其實這些印象已經是過去式了,如今的亞馬遜正在逐步創建從「一鍵式」到支付、現金充值和融資等的綜合金融服務。 與之相比,現有金融機構所具有的最大優勢就是它們的品牌影響力和信譽度。這不僅對各國政治經濟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力,甚至能夠延緩中國引領下新一代金融科技的發展,進而維持它們在金融行業的霸主地位。現在,它們正在加速金融服務的數位化轉型,向金融科技企業轉型升級。
  • 新金融帝國 | 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只是第一場戰役
    第一場戰役是科技公司和現有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其實這些印象已經是過去式了,如今的亞馬遜正在逐步創建從「一鍵式」到支付、現金充值和融資等的綜合金融服務。與之相比,現有金融機構所具有的最大優勢就是它們的品牌影響力和信譽度。這不僅對各國政治經濟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力,甚至能夠延緩中國引領下新一代金融科技的發展,進而維持它們在金融行業的霸主地位。現在,它們正在加速金融服務的數位化轉型,向金融科技企業轉型升級。
  • 英國脫歐掀起國際金融中心爭奪戰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金融業對倫敦經濟產值的貢獻達到49%。然而,自英國公投「脫歐」以來,已有多家跨國金融機構轉移部分金融業務至其他歐洲城市。倫敦能否保住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尚有待觀察。誰將是下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巴黎早就虎視眈眈。法國政府有意利用英國「脫歐」的契機,讓巴黎取代英國倫敦成為新的歐洲金融中心。
  • 數字貨幣交易所與傳統金融機構實力對比
    但現在傳統金融機構也不甘示弱,隨著星展銀行將觸角伸入到新興的數字貨幣交易市場,顯然已經對數字貨幣交易所構成一定威脅,那麼數字貨幣交易所是否有足夠實力與這些傳統金融機構PK呢? 就目前來看,數字貨幣交易所還是有不少優勢的。
  • 機構參與不足、「上新」滯後……中國金融衍生品如何乘風破浪?
    在這種背景下,引入全球最頂尖的機構投資者,讓國際成熟資金進行充分的交易,顯然有助於提升國內金融服務業的生產效率。」他指出。2、市場主體有待進一步成熟伴隨著國內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即便是國內機構,也越發重視並參與到金融衍生品市場中來。以股指期貨為例,十年來,證券自營、資管、私募、公募、信託、QFII/RQFII、保險資金、養老金等相繼入市,機構投資者成交佔比顯著提升。
  • 楊超:金融機構適當性義務研究
    2017年證監會頒布施行的《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是對適當性義務界定的裡程碑式規定,其中第6條以列舉的方式明確經營機構從事交易活動時,需要了解的投資者信息範圍。2018年頒布施行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應當建立資產管理產品的銷售授權管理體系,明確代理銷售機構的準入標準和程序,明確界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確相關風險的承擔責任和轉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