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雲泮國學工作坊在衡南雲集聯合學校開坊

2020-12-22 湖南24小時

當代商報消息(通訊員 顏冬梅 譚玉珊 陸元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普及國學經典教育。7月15日上午,衡南縣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舉行雲泮國學工作坊開坊暨古詩詞研討活動。衡南縣教育局教科所所長謝文軍和雲集聯合學校校長劉吉軍一同為雲泮國學工作坊成立揭牌。

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雲泮國學工作坊的開坊,將掀起衡南國學教育的熱潮,推動當地國學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設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為穩步推進衡南縣校聯體改革目標,認真落實「三三五」工程,統一教學教研,打下堅實的基礎。

劉吉軍希望國學坊能夠成為雲集聯合學校語文教師成長的搖籃,成為縣級名師的孵化器,真正承擔起繼承、宣傳、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的重擔,讓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首任坊主王倩老師匯報了國學坊的三年規劃及推動國學教育的幾點舉措。在課堂教學方面,開展「每周一詩,每日一言」經典誦讀活動;編寫國學校本教材,收錄中國古典詩詞、國學經典名句、湖湘文化代表佳作;組織國學晉級活動;開設國學課程,舉行研討課;在課外活動方面,開設國學講堂,聘請專家講座;開展多種多樣以國學經典文化為內容的主題教育活動;創辦坊內教師讀書會,提高教師的素質水平。

「國學工作坊要為為老師們搭建平臺,引進省內名師對學校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只有教師素質提升了才能促進學生的素質提升,讓中小學生得到美好的文化滋養。」參加活動的衡南縣文聯主席李喬生肯定了國學坊的工作,對未來發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謝文軍所長對國學坊的建設、活動的開展提出了專業性的指導意見,他認為國學坊的教材要立足傳統文化,突出地方特色,讓鄉土文化與創新相結合。

來自衡南縣文聯古詩詞協會的王華誠為全體老師開啟國學工作坊第一次專題講座,他從古詩的字數、用韻、平仄和對仗等方面詳細而又通俗易懂地娓娓道來,讓每一個老師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使老師們知道,身為師者,我們必須首當其衝,學好真本領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傳播傳統文化和國學經典。雲集聯合學校教師劉香梅帶來了精彩的古詩詞教學《清平樂村居》,她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吟誦,讓學生入情入境,感受詩詞中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課後全體老師進行了熱烈的研討,大家各抒己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許多真知灼見在相互的交流中產生。

【來源:號外深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衡南有了個國學基地!雲泮國學工作坊在衡南雲集聯合學校開坊
    雲泮國學工作坊在衡南雲集聯合學校開坊。紅網時刻衡陽7月16日訊(通訊員 顏冬梅 譚玉珊 陸元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普及國學經典教育。7月15日上午,衡南縣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舉行雲泮國學工作坊開坊暨古詩詞研討活動,並為雲泮國學工作坊成立揭牌。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雲泮國學工作坊的開坊,旨在推動當地國學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設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為穩步推進衡南縣校聯體改革目標,認真落實「三三五」工程,統一教學教研,打下堅實基礎。
  • 衡南縣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開展「校聯體改革」
    10月27日,湖南日報小記者校園示範基地、衡南縣雲集聯合學校沁園校區迎接湖南省僑聯調研工作小組到訪檢查,沁園校區就「校聯體改革」以來學校的點滴變化進行了詳細介紹。沁園校區的湖南日報小記者們也穿梭在校園裡,以「校聯體改革」為主題,對沁園校區的老師、同學、家長進行了體驗採訪。
  • 國學影視劇《毛遂自薦》取景孔廟,弘揚傳統文化,爭做國學小戲骨
    國學影視劇《毛遂自薦》取景孔廟,弘揚傳統文化,爭做國學小戲骨 2020-12-03
  • 弘揚傳統文化 當代國學智慧傳承人物
    (原標題:弘揚傳統文化 當代國學智慧傳承人物) 周納羽,山東青島膠州人
  • 訪衡南縣三塘聯合學校校長肖家軍:教育的原點,留有赤誠的初心
    肖家軍紅網時刻通訊員 餘婭 白潔 衡陽報導肖家軍是衡南縣三塘聯合學校的校長。他的辦公室不足十平方米,卻是聯合學校14個校區的「中樞神經」,從這裡出發,最遠到25公裡外的南甫校區,聯合學校覆蓋34個村社區近萬名學生。
  •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開展「國學經典晨讀」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開展「國學經典晨讀」 2020-12-23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傳統服飾之美—長安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國風服飾研創中心成立
    國風服飾,即中國風格的服飾,是建立在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的獨特中國文化基礎上,蘊含著大量中國元素並有著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服飾風格。國風服飾以中國傳統服飾作為靈感來源,同時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表現出不同凡響的生命力。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你的、是我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國風服飾是具有開放的世界屬性的,她已經成為展示中國風貌和弘揚中國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是文化自信的體現。
  • 弘揚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前言我們中國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大國。各種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使我們文化自信的出處。弘揚傳統文化,就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於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之中,中共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養,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傳統文化的定義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
  • 全民學國學|傳統文化塗亮立德樹人「底色」
    在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中,嘉賓們結合自身感受,以及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好、傳承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磁縣第一中學校長劉偉彬弘揚傳統文化 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國學精髓和理論瑰寶。
  • 衡南:雲集窯穿越千年土頭碗回味悠長 古建氣勢恢宏七巧龍舞精奇巧捷
    清代,衡南酃酒的釀造更為興盛,酒肆作坊沿湘江兩岸鋪開,十裡長市酒旗晃晃、酒香陣陣。「青草橋頭酒百家」是對當時衡南一帶酒市繁榮的真實寫照。 雲集窯穿越千年 1997年秋,雲集湘江大橋作為衡南重點工程即將施工,施工路線涉及兩處窯址,考古人員們對這一區域進行了部分搶救性考古發掘
  • 索曉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要做到內化於心與外化於行
    有這樣幾方面的初步思考:一方面,孔學堂的發展與建設具有自己的特色,我們在體制機制上的優勢,讓我們整合了全國甚至世界的國學方面的力量和資源。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這個優勢與資源,繼續在這方面把孔學堂的事業做大、做強,這是第一個考慮。第二,貴陽孔學堂會跟全國的乃至世界的專門從事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機構、高校或者團體,形成一個共同體,共同把這份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宏大事業,推向更好的發展階段。
  • 協同共進,弘揚傳統,舜緣文化與杜保瑞教授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優秀傳統文化整合平臺舜緣文化與著名國學教授杜保瑞先生達成戰略合作關係,雙方今後將在資源共享、師資交流、網際網路+授課模式、搭建國學文化平臺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研發更多適合打中人喜愛並且能夠看懂聽懂的課程,共同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
  • 弘揚傳統美德 傳承國學經典——邯報小記者走進邯鄲榮盛地產讀經典...
    穿漢服、學禮儀、誦經典……11月29日,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提升民族自豪感,本報組織《花季雨季》小記者參加了由邯鄲榮盛地產主辦的「弘揚傳統美德,傳承國學經典——國學小課堂」活動,全身心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 衡陽雁城書畫院公益書畫創作走進衡南縣車江聯合學校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鄭孝衡 蔣淑慧報導 翰墨飄香、國學傳承。6月18日,衡陽雁城書畫院「同心翰墨-525工程」書畫人才培訓項目暨公益書畫創作培訓基地授牌儀式在衡南縣車江聯合學校友誼校區舉行。活動現場,200名可愛的孩子們表演朗誦《少年中國說》、歌訣樂讀《陋室銘》《嶽陽樓記》、吟誦《詩經.衛風.木瓜》等國學經典,書畫家們揮毫潑墨,並進行書畫現場示範教學,80多幅書畫作品被教師、家長高興領走。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對此,海南大學教授、海南微思維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鍾哲輝也就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抒發自己的看法,他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出全新需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階段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必要條件、海南特色性地方文化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供可靠動力、海南地方性社會組織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開創實踐範例等四個方面,表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快建設文化強國
    中華傳統文化是一條長河,從歷史深處走來,由涓涓細流到波瀾壯闊,不斷吸納,不斷更新,不斷壯大,奔流不息,匯入整個人類文明的汪洋大海。正因為推陳出新,它才具有了旺盛強大的生命力;正因為開放包容,它才具有了如此震撼的宏大氣象。  「國學」這個詞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講不太嚴謹。準確的說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濟寧十大攻堅解讀(22)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起高樓、創名氣」
    文化對一個城市而言就像一張名片,也是一個品牌,更是一種軟實力。我市堅持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踐,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務系列活動之中,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今年市委、市政府將文化『兩創』列入十大攻堅行動之一,對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推廣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們的工作有地基、有品牌,下一步重點要起高樓、創名氣,關鍵是對內提高普及推廣活動吸引力,對外提升文化濟寧品牌影響力。」3月23日,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傳承經典文化,弘揚書法藝術——硫市聯合學校主校區硬筆書法比賽活動
    書法作為一門優秀的傳統藝術,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瑰寶。我校為展現學生書寫風採,規範及提高學生硬筆書寫水平,於2020年11月18日舉行了學生硬筆書法比賽。準備篇本次書法比賽活動,每個班級先進行初賽,按照一定比例選拔出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參加校級比賽,全校共有55名同學參加本次比賽。
  • 衡南縣雲集聯合學校:樹優良師德師風 建文明清廉校園
    4月29日,雲集中心小學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召開德師風動員大會,不斷增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免疫力」。「我莊嚴承諾,明德精業,修品練功,做德藝雙馨與時俱進的教育者……」雲集中心小學全體教師握拳莊嚴宣誓,使全體教師的思想經受了一次洗禮,堅定了教師的基本信念、責任和目標。
  • 王子華老師於8月27日在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創立了《志合國學傳統文化基地》
    志合國學傳統平臺 志合國學傳統文化平臺8月27日王子華老師的《志合國學傳統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