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抗「疫」日記:背上的「徐州」二字閃爍著光芒

2020-12-23 澎湃新聞

方艙醫院主要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千萬不要因為一個「輕」字就低估醫護工作的辛苦。為了讓更多患者儘快康復出院,提高診療效率,醫護人員無不盡心竭力、真情付出。

這其中就包括江蘇省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中的徐州醫護們,他們的工作地點為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

進艙就像是一場戰鬥,恨不得手腳並用

2月15日,張朋磊第一次進艙工作。上午11點20分,她準時從駐地出發,半小時後抵達方艙,進入更衣室換上防護服。當日,她負責F區,交接班後開始了日常工作。

「工作才剛剛開始,繁重的『戰袍』就已讓我感到呼吸困難,護目鏡也被霧氣籠罩,一片朦朧。病人一批一批地收住,登記信息、寫腕帶、測體溫、量血壓、監測脈氧、心率、發口服藥……F區平均5分鐘收住一位患者,我們恨不得手腳並用。」張朋磊在日記上寫道:繁忙中她忘記了飢餓,忘記了凍僵的雙腳,也忘記了時間。等到接班的姐妹到來時,抬頭一看,指針已指向了晚上7點。「我才發現自己連續工作6個多小時了。」

張朋磊來自新沂市人民醫院,是一名有著11年工作經驗的護士。經過骨科、心胸外科、新生兒科的多學科臨床「打磨」,她的業務能力還是比較過硬的。可對於這次進艙,她認為就像是一場「戰鬥」——「這不僅是一種持續的高體力勞動,更重要的是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對耐力也是一次巨大考驗。」

比如,他們進艙前嚴格控制進食、飲水,穿好紙尿褲,就為了節省穿脫防護服的時間,節約防護物資。再比如,出艙的消毒管理很嚴格,需要經過4個房間十幾個步驟,耗時約40分鐘。「從醫院出來,返回住宿房間,依然要進行各種清潔消毒,等到喝上水、吃上飯時,已經是晚上10點左右。」

奔忙中的細緻照料,換來一句「徐州,謝謝你!」

把進艙比作「戰鬥」的還有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員、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副護士長譚飛龍。

2月15日也是他首次進艙的日子,他精確記錄下了自己在武漢抗「疫」阻擊戰鬥真正打響的時刻——12點30分。

當天,譚飛龍與5名戰友共同守護53位患者。他在日記中寫道:「下午3點接到即將入艙200多名患者的通知,將收入A、B、F區,作為整個方艙的組長,我感到壓力很大……」不過,憑藉多年練就的臨危不亂的職業素養,他很快冷靜下來,有條不紊地進行全員調配,3個小時內順利完成了這批患者的入住。

方艙醫院收治的患者症狀普遍較輕,但人數眾多,因此,對於護理人員來說,工作強度絕非想像得那麼容易。

新沂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二病區護士顧潔說,為了讓護理切實有效,他們要對每一位患者測量體溫、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發放口服藥和飯,進行日常生活護理。針對那些患有基礎病的患者更要密切留意,督促其服用相關治療藥物。

「測量生命體徵及發放藥物都不是問題,就是有點怕發放飯。因為一個個發有點慢,怕影響患者吃上熱乎飯,不過幸好有年輕患者主動協助,也算幫我們解決了一個難題。」顧潔說,他們的辛苦被患者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由於身穿防護服,大家就像複製粘貼,分不清誰是誰,一般會在防護服上寫上籍貫和姓名。當顧潔為一位80歲老爺子測血壓時,老爺子對她說:「謝謝你來支援我們,等我好了,出艙前一定和你們合影留念。」顧潔笑答:「期待這一天早點到來。」

「當我轉身離開,聽到身後老爺爺說了句『徐州,謝謝你!』我瞬間覺得自己背上的『徐州』二字閃爍著光芒,璀璨奪目!」

為了患者早日康復,心理疏導傳遞愛和希望

據介紹,方艙醫院內設施齊全,有足夠多的飲水機、微波爐供大家使用。每位患者還有統一的生活用品,從牙刷、臉盆、拖鞋,到大衣、抽紙、電熱毯,能基本滿足日常所需。不過,在醫護人員看來,想要患者在方艙醫院裡過得安心,早日康復,心理疏導不可或缺。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護士長劉玲分別在2月14日及2月16日進艙兩次,她的經驗是,要花大量精力用於對患者的心理撫慰上。

每天與患者交談,劉玲他們聽到最多的話是:「護士,我能好嗎?我啥時候恢復?我還有多長時間能回家?我家裡還有孩子沒人照顧怎麼辦?」面對這些問詢,劉玲是又心疼又心酸,在常規護理之餘,她會用大量時間跟患者溝通交流,安撫他們的情緒。

「請相信我們,我們來了,就是與你們共戰疫情,你們一天不恢復,我們就不會走!我們與你們共進退!」聽到劉玲的這些鼓勵話,患者們的心裡舒坦很多,情緒明顯好轉,治療配合度也大大提高。

說到心理疏導,譚飛龍這個男子漢也深有感觸。艙內一位老大爺因家中變故,情緒很是低沉,譚飛龍趁著每一次的發藥、護理,與老人耐心交流,他的真摯關懷令老人敞開心扉。傾吐心中鬱結後,老人表示:「小夥子,你們辛苦了,我一定好好配合你們。」

這樣的事例發生的太多,患者們的感謝表達也很多。每當有患者說:「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情感十分細膩的譚飛龍往往就會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們現在不但是治病,還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不但是醫務工作者,還是心理專家……」這一刻,他更堅定了信念,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患者早日平安回家。

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徐報融媒在行動

動態新聞圖文直播間

讓你第一時間了解信息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

徐報融媒記者 王任飛

原標題:《方艙醫院抗「疫」日記:背上的「徐州」二字閃爍著光芒》

相關焦點

  • 太原市中心醫院舉辦抗疫馳援先進事跡宣講會
    「定格抗疫背影,傳送抗疫精神。」太原市中心醫院舉辦抗疫馳援先進事跡宣講會02:194月30日,太原市中心醫院抗疫馳援先進事跡宣講會在汾東院區千人大禮堂舉行。王蔚2月9日,正是全國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太原市中心醫院再次選派了具有豐富醫療經驗的王蔚副主任出徵馳援湖北。在武漢市礄口武體方艙醫院奮戰的47天,堅守初心使命,綻放巾幗之花!由王蔚和戰友們一起在戰鬥中總結的「山西經驗」在武漢12家方艙醫院進行推廣,並在各方艙醫院快速運轉和全面救治病患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 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方方武漢日記是不是該封筆了?
    青鋒人民日報3月1日晚間發布消息,3月1日,武漢市礄口武體方艙醫院隨著34名康復的患者出院,這個方艙醫院將進行休艙處理,不再接收患者。也就是說,武漢市礄口武體方艙醫院將成為這次新冠肺炎發生以來第一個關門的方艙醫院。
  • 在方艙22天寫下1.7萬字重生日記:「醫療隊員比我孩子還小,我要去...
    記者金振強 攝長江網訊(記者黃琪) 「方艙醫院裡大家齊心協力,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我的無數感激和感動都記錄在這些日記裡。這是我的重生日記。」 63歲的武漢大叔王金龍是江漢方艙醫院第999名康復者。在方艙治療期間,他寫下1.7萬字日記,記錄他和病友們治癒出院的點點滴滴。5月9日,王金龍正在細心整理自己的方艙日記,有些存在他記憶裡不能忘卻的故事,他想潤色得更精彩,更感人。
  • 塞爾維亞在中國專家建議下建方艙醫院 塞爾維亞方艙醫院位置
    新華社貝爾格勒3月24日電(記者石中玉)塞爾維亞國防部24日說,在中國專家組建議下,塞爾維亞開始著手把首都貝爾格勒會展中心改建為一座方艙醫院,用於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塞爾維亞國防部成員、士兵、志願者等當天在貝爾格勒會展中心設立約3000張床位。
  • 2萬本抗疫漫畫送進武漢方艙,小林授權支持義拍同呼吸
    小林漫畫昨日,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塔子湖方艙醫院發放了1000本《武漢一定贏》 2020抗擊新冠肺炎紀念冊,為方艙醫院的患者加油鼓勁。裡面收錄了許多抗疫漫畫以及武漢的歷史人文,一幅幅超暖心的治癒系漫畫,也飽含了全國人民對武漢的牽掛和祝福。而漫畫的作者,「小林老師」是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的跨界藝術家林帝浣。
  • 700人連夜請戰,協和醫院組建22人「榮譽抗疫軍團」待命出徵河北
    自接到通知,協和醫院立刻動員,當晚即有700人以多種方式請戰,最終22名獲國家、省市及華中科技大學各級抗疫榮譽的醫務人員組成「榮譽抗疫軍團」——這同時也是一支以黨員為主的「紅色抗疫軍團」。他們待命出徵、馳援河北。按照防控指揮部要求,協和醫院目前已經組建起22人的援冀重症醫療隊。其中醫生7人、護士14人,來自於呼吸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內科、麻醉科、腎內科、感染科和院感專。
  • 抗「疫」群英譜丨中醫戰「疫」勇擔當——記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陳雙抗疫戰場上,古老的中醫藥煥發著新的生命力,成為抗擊疫情的利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聞令而動,帶領全院職工全程參與新冠肺炎的預防、治療、康復過程,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選派3批共47人援鄂,1人援非抗疫,12名專家市州巡迴指導,為戰「疫」貢獻中醫良方;牽頭制定《湖南省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緊急研製預防中藥方,助力復工復產,實現了「零漏診」「零感染」「零事故」。
  • 搶建抗「疫」醫院 中鐵十一局四公司「逆行」衝鋒在前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前,霍強(右二)等黨員現場宣誓。圖片由通訊員提供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通訊員肖帆)2020春節前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從湖北武漢蔓延,一場抗疫阻擊戰在武漢打響。1月30日凌晨1點50分,霍強再次接到指令,中鐵十一局集團要求由四公司牽頭,集結100多名電焊工、鋼結構工,馳援武漢火神山抗「疫」醫院突擊施工。
  • 醫護抗疫表情包1.0版上線
    請注意第一版醫護抗疫表情包在武漢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正式推出啦!「早點休息」「適度鍛鍊」「戴口罩」處處顯溫情「殺死病毒」「恭喜出艙」每個表情都能萌化你發布醫護抗疫表情包的設想源於武漢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的院長張進祥他說:「醫護工作者每天救治病友時,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密閉嚴實的口罩,萌萌的表情包,
  • 從《火神山》到《方艙》,見證戰「疫」路上的生命奇蹟
    「接力」《火神山》,今晚《在一起》將播出《方艙》,靳東將在劇中飾演成都西華醫院的院長胡慶生。他將帶領一批年輕的90後、00後醫護人員,在武漢方艙承擔醫者使命。真實的方艙醫院究竟是什麼樣子?今晚19:30,江蘇衛視《在一起》,走進你不曾了解的過往。
  • 京演集團線上演出季護士節專場上演 「最美白衣天使」再跳「方艙舞」
    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北京安貞醫院護士代表作為本場演出的貴客,落座「主咖位」,與線上觀眾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觀看演出。「白衣天使」一亮相,彈幕瞬間熱鬧起來,觀眾動情刷屏,紛紛為白衣天使送上「愛心」與祝福,「最美逆行者,節日快樂」「感謝有你,最美的天使們」「終於見到你們脫下防護服的樣子,辛苦了」……
  • 700人連夜請戰 武漢協和醫院組建「榮譽抗疫軍團」待命出徵河北
    人民網武漢1月11日電 1月10日,根據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為支援河北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工作,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協和醫院」)迅速組建起「協和醫院援冀重症醫療隊」。
  • 中方協助建設,奈及利亞最大方艙醫院移交
    奈及利亞今日劇院方艙醫院5月12日舉行了移交儀式。這家方艙醫院是奈及利亞最大方艙醫院,也是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的第一家方艙醫院,由中國土木奈及利亞公司參與建設。中方協助建設,奈及利亞最大方艙醫院移交據了解,今日劇院方艙醫院位於阿布賈市中心,是在今日劇院原有基礎上改造而來,設計有283套病床(含6套ICU病床),啟用後將是奈及利亞最大的方艙醫院。「包括中土奈及利亞公司在內的多家公司參與建設,感謝做出貢獻的每個人和每家公司。」奈及利亞國務卿穆斯塔法在移交儀式上說,這家方艙醫院的床位未來可增加至500張。
  •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徐州赴湖北一線醫務人員許博的戰地...
    在抗「疫」前線,無數醫護人員猶如「戰士」一般,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既是醫生、護士,也為人父母、為人子女,家人擔心他們的安危,他們也牽掛著家中老小。許博是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底病二病區副護士長。
  • 這個直播團課來自方艙醫院
    」……  2月25日下午3時,以「凝聚青春正能量,眾志成城抗疫情」為主題的同濟大學特別主題團課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講,主講人是正奮戰在方艙醫院醫療救治一線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暨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隊員們。
  • 方艙開講第一課
    持續12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首次開啟雲課堂模式,在北京、武漢設置電視課堂,並將武漢課堂設在曾經作為方艙醫院的洪山體育館。對武漢這座抗擊疫情的英雄之城而言,此舉意義非凡。  抗疫天團榜樣出鏡  2020年《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分為「擔當」「團結」「科學」三大篇章,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 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國大家屬
    她們捨生忘死奮戰在抗疫一線,用「小」家的別離傷感,換取「大」家的安康幸福。今天,讓我們走進她們的感人故事—— 張琪:胡泊心中的白蓮龐華衛作為定州市10名支援武漢抗疫醫療工作者的領隊,於2月15日隨河北第六批援鄂醫療隊前往湖北省武漢市,進駐漢陽方艙醫院。臨行前,她剪掉了頭髮,從確定名單到領隊出發,時間很緊急,家人只好給她煮了份方便麵,半碗都沒吃完,她告別家人出發了。作為領隊和護士長,身在方艙醫院的龐華衛深感責任重大。
  • 援非抗疫日記丨在哈拉雷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收穫別樣的「感動」
    5月14日 星期四 晴當我們的中巴車停在哈拉雷市威爾金斯醫院門口時,映入眼帘是美麗的花壇、寬廣的院區、分散的病房,感覺是一家環境不錯的醫院。然而,深入了解發現,作為哈拉雷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設施陳舊、建築老化,隔離條件不足,醫療物資匱乏,令人擔憂。
  • 徐州人民人壽:致敬逆行先鋒 情暖抗疫家屬
    3月17日人民人壽徐州中支工會開展向抗疫一線人員家屬慰問活動,慰問奔赴湖北抗疫一線最美逆行者家屬。 他作為一名黨員在嚴峻的疫情面前,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臨危不懼,擔當作為,衝鋒在抗「疫」最前沿,晝夜奮戰在疫情第一線。這種舍小家顧大家,在災難面前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
  • 方艙醫院裡的一抹「陽光蘭」
    新華社福州3月4日電(記者鄧倩倩)有感而發,並未學過畫畫的洪桂蘭提筆畫出自己的抗「疫」心聲;為博大家一樂,從未學過舞蹈的她跟著視頻跳起「這條街最靚的仔」……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裡,這個陽光的「95後」女孩,是來自福建漳州市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