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主要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千萬不要因為一個「輕」字就低估醫護工作的辛苦。為了讓更多患者儘快康復出院,提高診療效率,醫護人員無不盡心竭力、真情付出。
這其中就包括江蘇省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中的徐州醫護們,他們的工作地點為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
進艙就像是一場戰鬥,恨不得手腳並用
2月15日,張朋磊第一次進艙工作。上午11點20分,她準時從駐地出發,半小時後抵達方艙,進入更衣室換上防護服。當日,她負責F區,交接班後開始了日常工作。
「工作才剛剛開始,繁重的『戰袍』就已讓我感到呼吸困難,護目鏡也被霧氣籠罩,一片朦朧。病人一批一批地收住,登記信息、寫腕帶、測體溫、量血壓、監測脈氧、心率、發口服藥……F區平均5分鐘收住一位患者,我們恨不得手腳並用。」張朋磊在日記上寫道:繁忙中她忘記了飢餓,忘記了凍僵的雙腳,也忘記了時間。等到接班的姐妹到來時,抬頭一看,指針已指向了晚上7點。「我才發現自己連續工作6個多小時了。」
張朋磊來自新沂市人民醫院,是一名有著11年工作經驗的護士。經過骨科、心胸外科、新生兒科的多學科臨床「打磨」,她的業務能力還是比較過硬的。可對於這次進艙,她認為就像是一場「戰鬥」——「這不僅是一種持續的高體力勞動,更重要的是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對耐力也是一次巨大考驗。」
比如,他們進艙前嚴格控制進食、飲水,穿好紙尿褲,就為了節省穿脫防護服的時間,節約防護物資。再比如,出艙的消毒管理很嚴格,需要經過4個房間十幾個步驟,耗時約40分鐘。「從醫院出來,返回住宿房間,依然要進行各種清潔消毒,等到喝上水、吃上飯時,已經是晚上10點左右。」
奔忙中的細緻照料,換來一句「徐州,謝謝你!」
把進艙比作「戰鬥」的還有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員、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副護士長譚飛龍。
2月15日也是他首次進艙的日子,他精確記錄下了自己在武漢抗「疫」阻擊戰鬥真正打響的時刻——12點30分。
當天,譚飛龍與5名戰友共同守護53位患者。他在日記中寫道:「下午3點接到即將入艙200多名患者的通知,將收入A、B、F區,作為整個方艙的組長,我感到壓力很大……」不過,憑藉多年練就的臨危不亂的職業素養,他很快冷靜下來,有條不紊地進行全員調配,3個小時內順利完成了這批患者的入住。
方艙醫院收治的患者症狀普遍較輕,但人數眾多,因此,對於護理人員來說,工作強度絕非想像得那麼容易。
新沂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二病區護士顧潔說,為了讓護理切實有效,他們要對每一位患者測量體溫、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發放口服藥和飯,進行日常生活護理。針對那些患有基礎病的患者更要密切留意,督促其服用相關治療藥物。
「測量生命體徵及發放藥物都不是問題,就是有點怕發放飯。因為一個個發有點慢,怕影響患者吃上熱乎飯,不過幸好有年輕患者主動協助,也算幫我們解決了一個難題。」顧潔說,他們的辛苦被患者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由於身穿防護服,大家就像複製粘貼,分不清誰是誰,一般會在防護服上寫上籍貫和姓名。當顧潔為一位80歲老爺子測血壓時,老爺子對她說:「謝謝你來支援我們,等我好了,出艙前一定和你們合影留念。」顧潔笑答:「期待這一天早點到來。」
「當我轉身離開,聽到身後老爺爺說了句『徐州,謝謝你!』我瞬間覺得自己背上的『徐州』二字閃爍著光芒,璀璨奪目!」
為了患者早日康復,心理疏導傳遞愛和希望
據介紹,方艙醫院內設施齊全,有足夠多的飲水機、微波爐供大家使用。每位患者還有統一的生活用品,從牙刷、臉盆、拖鞋,到大衣、抽紙、電熱毯,能基本滿足日常所需。不過,在醫護人員看來,想要患者在方艙醫院裡過得安心,早日康復,心理疏導不可或缺。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護士長劉玲分別在2月14日及2月16日進艙兩次,她的經驗是,要花大量精力用於對患者的心理撫慰上。
每天與患者交談,劉玲他們聽到最多的話是:「護士,我能好嗎?我啥時候恢復?我還有多長時間能回家?我家裡還有孩子沒人照顧怎麼辦?」面對這些問詢,劉玲是又心疼又心酸,在常規護理之餘,她會用大量時間跟患者溝通交流,安撫他們的情緒。
「請相信我們,我們來了,就是與你們共戰疫情,你們一天不恢復,我們就不會走!我們與你們共進退!」聽到劉玲的這些鼓勵話,患者們的心裡舒坦很多,情緒明顯好轉,治療配合度也大大提高。
說到心理疏導,譚飛龍這個男子漢也深有感觸。艙內一位老大爺因家中變故,情緒很是低沉,譚飛龍趁著每一次的發藥、護理,與老人耐心交流,他的真摯關懷令老人敞開心扉。傾吐心中鬱結後,老人表示:「小夥子,你們辛苦了,我一定好好配合你們。」
這樣的事例發生的太多,患者們的感謝表達也很多。每當有患者說:「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情感十分細膩的譚飛龍往往就會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們現在不但是治病,還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不但是醫務工作者,還是心理專家……」這一刻,他更堅定了信念,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患者早日平安回家。
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徐報融媒在行動
動態新聞圖文直播間
讓你第一時間了解信息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
徐報融媒記者 王任飛
原標題:《方艙醫院抗「疫」日記:背上的「徐州」二字閃爍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