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 星期四 晴
當我們的中巴車停在哈拉雷市威爾金斯醫院門口時,映入眼帘是美麗的花壇、寬廣的院區、分散的病房,感覺是一家環境不錯的醫院。然而,深入了解發現,作為哈拉雷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設施陳舊、建築老化,隔離條件不足,醫療物資匱乏,令人擔憂。
幸運的是,當地華人企業率先行動起來,對威爾金斯醫院升級改造,同時,還將向津方捐贈價值100萬元的防護服、護目鏡、中西藥等醫療物資,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辛巴威人民的友好幫助和無私奉獻。
醫院負責人Bara博士介紹,該院原有60張病床,4間新建的ICU病房有7張病床。全院僅有7位醫生和14位護士,工作人員壓力大,但我看到Bara醫生滿腔熱情,她的敬業精神深深感動我,令人有留下來幫她的衝動。
在交流會上得知,哈拉雷市今年1月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借鑑中國經驗對防控方案進行了4次修訂,社區、醫院均進行了流行病學控制,儘可能保證工作的防護物資和消毒物品供應,加大培訓增強了社區和民眾的應對能力,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對輕症患者進行居家隔離等。在這麼困難的條件下,他們仍然制定出了完整且規範的防控救治方案,並努力實施,真是令人佩服,為之感動!
我們從聯防聯控、全民動員與輿論引導、社區網格化篩查、四早四集中、中西醫並重、分級分類分區救治、方艙醫院等方面介紹了中國經驗和湖南特色,並對醫護人員進行了自我防護的培訓。
下午專家組與津方聯合執法機制交流,主要討論執法追蹤問題。津方提了很多問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官員問:「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時候,也存在工作壓力巨大、防護物資缺乏的情況,但仍有大量的醫務人員奔赴武漢,政府是如何說服他們的?」甚至很直白地問:「是用工資嗎?」
我的組員回答:「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這是我們畢生的價值所求。」我為我的組員驕傲,我被他們的答案所感動!
今天有太多的場景、人物、答案令人感動,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作者為中國(湖南)赴辛巴威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教授 胡成平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段涵敏 整理)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5月16日03版)
[責編:李絮楓]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