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希林是我非常喜歡並且尊敬的女演員。喜歡是因為她作為演員總是能貼近人物;尊敬是因為她作為女演員一生都活得很通透是個有趣的靈魂。可惜在我了解了她之後沒有多久她便離世了,所以拜讀了這本《樹木希林和她的120條遺言》(日文名:「樹木希林120の遺言」)節選了我喜歡的句子,特此紀念這個有趣的老太太。
「私はすべてのものに対して、絶対こうでなければいけないという鉄則がないと思ってるんです。例えば私の顔。これはミスして出て來ちゃったわけですよ(笑)。でもこのミスを生かそうと思ってやって來た。
初識樹木希林是在電影《小偷家族》裡,那略顯兇狠的眼睛的確讓我對她並沒有太好的第一印象。但在電影裡唯一記得的是,這個老奶奶吃橘子時連皮一起啃,當時心想這老奶奶可真敢演啊,咬下去沒有絲毫的猶豫和不自然,就仿佛是這數十年來她都是這樣做似的。可是後來回過頭去看她演的《步履不停》,她卻又是那個總是嘴角帶著笑意給小輩們做吃的、和大家聊另一半的趣事的老奶奶。溫柔從她的眼裡流淌出來,我絲毫不覺得她是小偷家族裡的那個老奶奶。
在同調主義盛行的日本社會,像樹木希林這樣睿智的人並不多。她說人哪有完美的呢?既然我們不是無聊乏味的統一出廠設置,那就接受自己。我們這一生走到最後,就是在學會和自己相處的過程中接受自己。就算沒有完美的身材,但這茫茫人海中一定有一個人會被你的笑容打動。我也好,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好,或許我們只是芸芸眾生裡的大多數。我們曾四處遊走,想要尋找一束光,渴望被照耀,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光源,去照亮別人。愛別人之前,我們要成為最喜歡自己的那一個。
どうぞ、物事を面白く受け取って愉快に生きて。あんまり頑張らないで、でもへこたれないで。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在日本很人氣的電視劇《四重奏》,裡面大致有這樣一幕:一直以來一個人很努力生活的女孩突然被告知對自己有所虧欠的外公時日不多,彌留之際很希望再見她一面。但因為過去種種原因使女孩在病房門口遲遲不願進去,最後是朋友來找她說「沒關係,你可以不用面對這些。」便帶著她回了家。
生活中多少都會有這樣的時刻吧,我們有不願意面對的原生家庭,有無法選擇的父母。總會有那些世俗的聲音告訴你說「沒辦法的,你就接受吧。算了畢竟是你家人,就接受吧。」正因為我們的人生裡已經有很多無法選擇的部分了,所以可以選擇的那部分,我要自己來掌握。由不得我選擇的那部分,要讓它的存在在我生命裡活出意義來。前面提到的《四重奏》裡的片段,我覺得無論那個女孩選擇和解亦或是不和解都是好的結局。她如果和解,那便是完成了對他人的一次救贖;她若不和解,那也是讓一個人在彌留之際能幡然醒悟。來了日本之後,遇到各個國家形形色色的人們,才意識到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活法。有人過著996的生活卻依然不敢放縱物慾,不敢仰望未來;有人從不刻意打理自己的生活,也從不做長遠規劃,好像也沒有活得不快樂。我們的人生走到今天不是什麼命運的安排,是我們自己做出的上萬次選擇把我們引領到了今天。人生已經如此艱難,又何必總是想要尋找一個正確答案。重要的是,要給我們的每一次選擇都賦予它意義。
正是我們的國家和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艱難的時刻,不敢做給別人指路的燈,但求在很喪的這段時間裡,我的文字可以成為某一個人寂寞夜裡的溫柔月光,溫暖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