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冷鏈為各行各業提供溫控倉庫、冷藏運輸及配送服務
作為植根香港近150年的老牌洋行,太古集團與港人生活息息相關。早年的太古船塢已變身太古城,成為港島私樓樓價指標;而太古糖廠亦華麗轉身,成為港島東新興商業中心「太古坊」。適逢今年是香港回歸廿年慶典,太古集團公共事務董事唐偉邦說,盡管近年香港面對區內外各經濟體的競爭,但在「一國兩制」下,受惠內地經濟起飛、自由行、「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等政策實施,本港發展潛力有增無減。」
太古集團公共事務董事唐偉邦說,未來將進一步把握內地經濟急 速發展的機遇,創造更多價值
唐偉邦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一國兩制」確保香港享有高度自治及獨立營商體系,對維持本港營商環境優勢有正面影響,令香港企業得以繼續在港蓬勃發展,外資亦對港的營商環境充滿信心。同時,本港擁有完善的法制、金融及法律等專業人才,加上廉潔有效的政府,吸引跨國企業在港設立總部。
從英國利物浦起家的太古集團,現時主要業務已集中在大中華地區,其中在香港大本營的業務也越做越大,太古集團主席史樂山日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指出,集團業務規模在回歸後顯著擴張,未來也會繼續大力在港投資地產、飲料和航空業務。除了香港市場,過去20年太古在內地累計投資約700億元人民幣,未來會繼續投資。
如今,集團業務已涵蓋地產、航空、飲料、海洋服務和貿易及實業,在港上市公司的市值超過3000億元。唐偉邦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集團運輸及物流業務帶來商機。他解釋,「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是推動更好、更快的物流;推動基礎建設和解決貿易堡壘,創造新商機,而旗下遠洋航運及航空業務,則可為上述貿易、文化及旅遊的發展帶來更大、更便捷的連接。
國泰手寫機票,1948年飛往雪梨需2200元
太古歷史檔案經理施清用心記錄歷史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亦為香港的經濟發展註入新動力,推動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唐偉邦認為,集團在珠三角有地產、航空和飲料等不少投資項目,未來會繼續開拓新業務。同時,伴隨內地經濟蓬勃發展,有利提升內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力,為集團帶來發展商機。
現時,太古集團在內地的員工超過3.3萬名。談及未來在內地的發展重點,唐偉邦介紹,將在地產、航空、飲料和食品等多個領域加速布局。其中在地產方面,繼上海興業太古匯開幕後,未來亦計劃在上海前灘發展第二個地產項目。
至於食品業務方面,唐偉邦說,隨著內地居民對食品的品質要求日益提高,會繼續在內地發展冷藏倉庫及相關冷鏈物流服務。目前,太古在廣州、上海、寧波、廈門和成都等7個城市經營大型冷藏設施。此外,太古集團去年收購中國西南地區烘焙品牌沁園,目標三年內擴大至1000間門店。目前,沁園在重慶、成都和貴陽擁有550間門店。
唐偉邦最後總結說,受惠香港和內地更緊密更融洽的商貿及經濟發展,未來集團將進壹步把握內地經濟急速發展的機遇,在中國新的發展階段創造更多價值。
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國泰以傳統的雲彩和洋紫荊花為題材,創造新一代「香港精神號」
國泰曾於1997年將一架波音客機髹上特別塗裝,命名 「香港精神號」
為紀念香港回歸祖國,國泰航空曾於1997年將一架波音747-200客機髹上特別塗裝,用白色油漆以書法筆觸描繪出維多利亞港港島方向沿岸的高樓大廈景色,命名為「香港精神號」。如今香港回歸20周年了,國泰航空今年再次為客機髹上特別塗裝。據介紹,國泰和港龍各有壹架客機採用新設計,兩間公司另各有20架客機在機身髹上香港特區成立20周年的標誌。事實上,除了與港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國泰航空,太古集團旗下還經營飛機維修業務。
提起航空業,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機師和空姐,但在航班安全飛行的背後,在機場默默耕耘的工程師和地勤亦居功至偉。兩個星期前,太古集團曾邀請傳媒前往港機工程(00044)位於香港國際機場的總部和維修基地,與這些飛機背後的靈魂人物來一次親密接觸。
太古旗下運動服飾零售店一站式野遊裝備專門店 「GO WILD」
港機工程現時為超過100間航空公司提供機身維修及外勤服務,公司行政總經理(機身服務及物料管理)黃曉光介紹,「飛機5至7年就要大整一次,耗時1個月。」目前,港機在香港國際機場的機庫可容納18架大型飛機的維修工程,由於地方很大,當日還見到不少維修人員在機庫內踩單車運送物資。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飛機大量採用復合材料,令機身更輕和更具燃油效率,港機順應潮流,去年特意開闢復合材料維修工場。現場所見,復合材料較過往的金屬材料更輕便,輕輕一拿就可以將一大塊復合材料板拿起。
太古城、太古廣場、太古裡、太古匯……在香港和內地,經常可以聽到「太古」這個名字,但鮮少人知道,這個集團是由施懷雅(Swire)家族擁有。150年前,太古集團創辦人約翰.施懷雅的兒子約翰.森姆爾.施懷雅,遠赴中國成立太古洋行,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太古已從一間小型進出口公司演變成環球企業。
那麼,既然是施懷雅家族擁有的企業,為何來到中國變成「太古」呢?有傳聞指,約翰.森姆爾.施懷雅一直想為「Swire」找中文名,有次在農歷新年期間,他見到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了寫著「大吉」兩字的揮春,故而認定「大吉」必定是個好名字。不過,由於他不懂中文,誤將「大吉」寫成「太古」,「Swire」的中文名也就變成了「太古」。
當然,這只是一段野史,太古集團的官方解釋,「太古」寓意「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由時任英國駐上海領事梅多斯在太古洋行於上海開業時,特意為公司所取。
相信不少人在小學時,都曾到太古集團位於沙田的可樂廠參觀,成為部分人的童年回憶,「太古」一詞,與可口可樂更是緊密相連。不過,鮮少人知道,我們平日逛街經過的「馬拉松」、「Gigasports」、「Catalog」、「Cath Kidston」等運動服飾、休閑鞋履品牌門店,由太古旗下太古資源銷售管理。
早在1960年代起,太古已是可口可樂的策略夥伴和裝瓶商之一,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中國內地多個省份以及美國中西部廣泛地區,擁有生產、推廣及經銷可口可樂公司產品的專營權。截至去年底,太古飲料產銷59個飲料品牌,專營地區覆蓋4.7億人口。
太古集團公共事務董事唐偉邦說,隨著集團早前新增多個專營區域,至上月底止,專營區域覆蓋人口增至逾7億。有一組有趣的數據,以8盎司標準罐計,美國年人均消費可樂為240罐,香港也有210罐,但內地僅40罐,反映內地市場增長空間大。
零售方面,太古旗下馬拉松早於1980年開設,現已成為全港最大運動服飾零售店。太古資源零售董事楊婉怡透露,順應近年潮流,部分店舖已引入運動電子品專櫃,帶動銷售。另也引入更多童裝、運動器材等種類。此外,看準野遊市場的發展潛力,太古去年底在開設首間壹站式野遊裝備專門店「GO WILD」。早前在希慎廣場開設快閃店,今年會再多開2至3間。公司目標未來四年在港開設8間零售店。
1948年從香港飛往雪梨單程機票賣多少錢?1976年太古城第一期「翠湖臺」的遲價又是多少?這些都可以在太古歷史檔案庫中找到。太古在華發展的150年,是中國近代史的濃縮,也是香港的開埠商業史的寫照。太古歷史檔案經理施清小心翼翼地拿起檔案庫裡珍貴的歷史檔案,敘說著一段又一段的小故事,她說:「太古與香港壹同成長,有責任好好保護歷史資料。」
太古歷史檔案庫位於鰂魚湧船塢裡的一幢工業大廈,佔地4000多遲。1950年太古船塢的重型機器放置廠、1956年太古煉糖廠方糖生產、1965年國泰航空服務員儀容培訓、1983年太古國光漆油生產……踏入檔案庫,一幅幅歷史相片組成相片廊,讓人仿彿穿越了時空,回到「那些年」的太古。施清介紹,自1970年代開始,太古的倫敦總部已開始把英國太古集團的歷史檔案存放在英國倫敦大學的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2011年,集團成立香港歷史檔案服務部,施清成為「開荒牛」,通過識別和搜集舊文獻或文物,還原過去的歷史,找回集體記憶。
2015年11月,太古香港歷史檔案庫啟用,專責收集和保存太古在亞洲區的業務記錄。為了更好保存檔案,該處設有環境控制倉庫供儲存檔案,它的溫度和濕度分別控制在18度和50度。施清稱,檔案庫的墻壁是以4小時的防火標準建築,有氣體滅火系統,確保檔案的安全。此外,為了確保收到的檔案能代代相傳,管理專員收到藏品後,會經過徹底檢查再放置在專用包裝中。據介紹,檔案庫目前最古老的藏品,是1895年太古輪船的提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