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畫總是灰濛濛的?這三幅色彩絢麗至極的古畫,一眼就讓人驚豔

2021-01-09 話筆閒談

古畫是中國藝術的瑰寶,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我們提起古畫,總會想起一幅幅精美但色調頗舊的畫面,說起來,大部分的古畫確實色調都偏灰白,不過也有一部分古畫,在顏色運用上極為出色,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有驚豔的感覺。

《丹楓呦鹿圖》

這是一幅很有名的小清新古畫了,它是五代時期的重彩作品,畫面極具活潑的詩意美。

靜謐的深秋樹林中,一群鹿正在休憩,這是一群由公鹿領導的小分隊,那隻頭上長著美麗五叉角的首領正豎耳聆聽,渾身警覺,相當盡職盡責地守護著它的鹿群。

而它們所置身的環境,真是讓人大飽眼福了,此時深秋時節,樹木的葉子正處於一年中最燦爛多變的時期,有的變黃,有的變紅,有的還夾雜著點點青綠,繁盛茂密地層層交錯,洋溢秋日燦爛的自然風光。

這幅畫的名字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詩經》中的那句經典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畫面美和意境美都有了,真是一幅很有韻味的佳作了。

《白雲紅樹圖》

這是明代畫家藍瑛的一幅青綠設色畫,從視覺上來看,這幅畫相當抓人眼球,色彩極其絢爛,各種顏色齊上陣,用硃砂畫小草,樹有白粉、豔紅、青、藍、綠等誇張多彩的色調,山則以青、藍為主,色澤濃豔。

畫中,有數座群山擁簇在一起,山上雲霧繚繞,山中則樹森蔥鬱,楓樹丹豔,一位高士拄仗正走在這絢麗多彩的山林之間。畫面色彩濃重豐富,卻又雅致清新,甚至還有點脫塵出世的視覺感受。

這幅畫在色彩上的運用突破了以往對色彩觀念的束縛和固有程式,更顯大膽,這在中國古畫中是比較少見的。

並且雖然色彩看上去很多,但卻不顯得雜亂和豔俗,反而有一種高雅之音。從構圖上來說,《白雲紅樹圖》採用了「S」形的韻律感十足的結構,這使得它具有的靈活的流動性,上半部分山腰間漂浮的雲彩也增添這份空間感與生動性。

藍瑛對色彩的把握很到位,他青綠為主要色調,讓鮮豔的紅色樹木作為亮點,同時也形成了強烈對比,而在這些對比中,又以其它顏色來協調中和,增加了畫面的明亮感。

《秋山紅樹圖》

此畫的作者傳為清代的黎簡。在畫家中,黎簡這個名字似乎並沒有那麼響亮。黎簡是乾隆時期的詩人、畫家,多才多藝,詩、畫、書法、篆刻等皆精通,因此號稱「四絕」。

黎簡一生都沒有當官,靠賣畫、賣文為生。他曾經因為拒絕了袁枚的求見而一時轟動詩壇,在嶺南本地也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這幅《秋山紅樹圖》的左上角有題跋:「白雲繞紅樹,雲氣已歸壑。何以惜衝襟,孤琴坐江閣。故人期不來,天寒楓葉落。歲在戊申二樵山人黎簡臨並題。」

畫面也是大青綠山水,配以紅豔如繁花的楓樹,色彩醒目而不刺眼,相比起藍瑛《白雲紅樹圖》,雖然顏色少些,也沒有那種滋潤的感覺,但更顯出一種古樸的清雅,色彩大面積運用卻不顯突兀髒亂,可見畫家的用色之高明。

相關焦點

  • 徐悲鴻亂改古畫,把古人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網友:大師就這審美?
    不久前有一場徐悲鴻的展覽,展覽上有三幅特殊的畫作引起了網友的關注,這三幅畫並非徐悲鴻的作品,而是經他之手「改良」過的古畫。這三幅畫作有兩幅是鄭板橋畫的竹子,還有一幅是任伯年和任阜長合作的花鳥,三幅畫都是古人的名畫。
  • 每日一幅古畫
    作品賞析該圖繪江南煙嵐松濤,礬頭重疊;深谷裡清泉奔湧,溪畔濃蔭森森;沿著曲折的山脊,是一片片濃密的松林,"豐"字形的松樹隨風搖曳,似乎能使觀者感受到陣陣溼潤的涼風撲面而來;溝壑裡聚起團團雲霧,緩緩地向上升騰;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溪上架一木橋,在這世外桃源裡留下人間煙火。
  • 朱雲兄弟收藏的一幅古畫,被專家欺騙了,讓人感到難以置信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在收藏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收藏品層出不窮,不過由於收藏品的質量良莠不齊,也讓人感到非常遺憾。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很多人希望讓專家鑑定一下,自己手中的收藏品是否是真貨。不過對於朱雲兄弟來說,這也成為了兩人噩夢的開始,實在太遺憾了。因為他們收藏的古畫,居然被專家聯合收藏者欺騙了,讓人感到難以置信。
  • 絹本古畫被老頭當抹布,專家:你不要的話賣給我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中有文物,今天要說的這位老爺爺就是。當年溥儀皇帝退位之後,他生活的水準每況愈下,為此就打起了宮中寶藏的主意。那時候溥儀經常偷拿宮中的寶貝拿出去販賣,甚至許多國寶不惜當白菜價。
  • 600多年前一幅古畫,出土後專家愣住了,這畫得也太「潦草」了吧
    很多人喜歡收藏古畫,有的是喜歡古畫身上所承載的厚重的歷史氣息,有的是想要古畫附帶的商業價值,還有的只是單純喜歡欣賞古畫的藝術之美。大多數古畫都同時具備以上三種特點,然而,有些古畫卻出乎人們的想像,打破了人們對一般古畫具有國風意蘊的印象。
  • 新疆千年古墓出土古畫,考古家仔細觀察後:怎麼像是小孩的手筆?
    新疆千年古墓出土古畫,考古專家仔細觀察後:怎麼像小孩的手筆?在考古學界,公認最難以保存的文物便是古畫。在一開始缺乏考古知識的時候,剛剛挖開一座墓葬因為沒有做好對古畫的保護措施,導致很多古畫一接觸氧氣頓時煙消雲散,或者畫面模糊顏色褪去。
  • 拆房子發現一幅破爛古畫,他當廢紙賣了5塊錢,現在估價過億
    但他打開之後,發現盒子裡包了很多油紙,他認為以裡面一定有什麼珍貴的寶石之類的東西,他打開之後卻發現,這層層油脂下包裹的居然是一副看起來非常破破爛爛的古畫。村民非常的失望,因為他也不知道這字畫有什麼價值,但是看起來非常破爛,用他的標準來判斷,認為這根本不值什麼錢,所以他打算把這個古畫扔掉。後來他左思右想,認為老祖宗把東西放在這肯定不是平白無故的,說明它也有一些價值。
  • 探究中國古畫的二次元之旅
    說到古代的名家畫作,大家的一般印象,應該都是它們安靜地掛在博物館的玻璃牆後供人參觀的樣子,充滿了高冷神秘範。沒想到近年來卻有一副宋朝的古畫,不務正業當起了網紅,頻繁出現在各種遊戲裡!這張畫是北宋畫家王希孟所繪的絹本畫《千裡江山圖》。
  • 成都音樂坊新年音樂季好戲不斷:千年古畫在現代舞臺「復活」
    二十四伎樂新編「古畫復活」演出現場古畫在現代舞臺「復活」開啟東方美學視聽盛宴1月8日下午,以成都永陵石刻「二十四伎樂」為藍本,高度還原石刻樂器、服裝、舞美的二十四伎樂新編「古畫復活」系列在成都市武侯區黑膠廣場正式演出,將一幅千年前的古畫——《唐人宮樂圖》搬到了現代舞臺上,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意境空靈的東方美學視聽盛宴
  • 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古畫,讓藝術愛好者嘆為觀止
    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古畫,讓藝術愛好者嘆為觀止文/文涓大家都知道,因為歷史原因,如今很多名畫被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些凝聚著中華兒女幾千年心血的藝術作品讓今天的很多藝術愛好者嘆為觀止、流連忘返。這些飽經滄桑的古畫,能夠流傳至今實屬不易,對於後人的創作,具有無法估量的指導意義。
  • 一幅明朝古畫非同尋常,畫中藏有三大謎團,至今也沒人能揭開
    其實,古代畫家不僅技藝高超,而且他們非常善於在畫中隱藏一些秘密,這就使得作品更有歷史價值。明朝有位畫家名叫商喜,他創作的《四仙拱壽圖》非同尋常。這幅古代名畫最特殊的地方就是畫中藏有三大謎團,而且至今也沒人能夠揭開這些謎團。
  • 他外號「一隻眼」,鑑定能力超群,臨摹一幅古畫賣了9890萬
    但如果我說,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他的畫作市場價格遠超齊白石、張大千等人,而且他在1954年臨摹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在2011年秋季拍賣會上賣出9890萬,你會不會有一種滄海遺珠的惋惜:這樣的畫家,怎麼今天就被人遺忘了呢?吳湖帆是南方人,是海派畫家的代表之一。江南水鄉的靈秀潤澤,孕育了他鍾情山水,深愛中國傳統文化,淡雅,內斂的古典氣質。
  • 900年前的一幅古畫中,藏匿著一個小人,疑似時空穿越者!
    900年前的一幅古畫中,藏匿著一個小人,疑似時空穿越者!歷史上誕生過無數的文人詩人,他們擁有滿腹才學,留下數不勝數的著名佳作,成為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大家聽說過蘇漢臣嗎?他的畫作令人記憶猶新。很多人非常鍾愛他的畫作,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很有特色,當然喜歡歸喜歡,他的很多作品中,存在著一些違背時代背景的話題,引起畫作界的爭論,那麼他的畫作中到底有哪些奇怪之處呢?蘇漢臣擅長繪畫小孩子,他的絕大多數畫作都深受孩童的喜愛,作品既生動又形象,描述宋朝人安居樂業,嚮往和平的繁榮社會景象。在他的諸多畫作中,有一幅名叫《灌佛戲嬰》的畫作,引發眾人的猜測,畫中藏著一個小人。
  • 古畫古瓷裡的「桃之夭夭」
    《國風·周南·桃夭》中的這一名句以春天的桃花起興,祈求賜福。正值桃花盛開時節,「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兩岸故宮所藏以「桃花」為主題的古畫古瓷。
  • 王赫 讓古畫在重生中煥光彩
    而在網絡上,一幅古畫「祈雪圖」與之呼應,點讚聲一片。  原來,這是南宋畫家劉松年《四景山水圖》之冬篇,經一位「80後」畫家的奇思妙想,多了新味道——「飛艇撒雪」新奇有趣,雪意盈滿枝頭,一翁一童款款而行,當真是愜意。網友們大呼「可愛的腦洞」「大美」「雪霽天晴朗」……  這位畫家正是古書畫複製人王赫。早在2014年,他以一組《藍胖子山水冊頁》系列畫作名噪一時,之後一直筆耕不輟。
  • 最坑的鑑寶專家:設圈套以17萬騙走他人祖傳古畫,轉手賣了8700萬
    觀賞一幅古畫,我們可以從中一窺歷史的當年面貌,直觀地遙想過去的千年歲月,因此,古畫也往往是歷史研究的重要線索。而在拍賣市場上,古畫的身價被無限抬高還因為真跡僅此一幅,複製品無論再怎麼相似,都不過是不值一文的贗品。對於買賣雙方而言,古畫的真假鑑別尤為重要。許多藝術珍寶散落民間已然不是新鮮事,可惜普通人因不懂鑑別古畫真假鬧出糾紛也屢見不鮮,更有黑心鑑寶專家顛倒黑白,憑藉信息差欺騙古畫主人,令人氣憤。
  • 北宋時期的古畫,牡丹和狸貓一起出現,很有寓意
    900年前的一幅古畫,牡丹花下一隻貓,旁邊還藏著一條蛇!這幅畫比較有意思,是把牡丹花與一隻貓相結合起來,但還有一條疑似蛇的動物在旁邊,又或者是一根繩子,作者這一種創作的繪畫有意思,而且令人費解。但凡是古畫作品,中間一定是隱藏著內容性。這一張畫也不例外,但所謂的故事有一些特別,而且也有專業的學才做過研究。這是北宋時期的一張《富貴花狸》作品,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整個作品並不大,但珍貴的程度卻極高。首先第一個珍貴的原因就是此作品是屬於北宋宮中流出來的作品,是宮廷專業畫師所畫,畫中隱藏著一些細節也是令人深思。
  • 乾隆愛不釋手的一幅古畫,沒想到100多年後,被溥儀賣給了日本人
    這幅趙孟的《鵲華秋色圖》就能彰顯他的瘋狂程度,大家來感受一下。他的書房裡,還有另一副讓他愛不釋手的畫——《六龍圖》。雖然叫《六龍圖》,其實有9條栩栩如生的龍盤踞其上。這幅畫出品於南宋陳容之手,代表中國傳統畫龍歷史的巔峰。
  • 此人急用錢,6萬元賣掉祖傳古畫,專家買下後,大笑:6億也不賣
    傳奇人物韓滉的傳世之作,僅剩下《五牛圖》普通民眾對文物的敏感性更低,他們不知道這是文物,大多數都不會好好保管,我國的傳世名畫《五牛圖》就是如此。《五牛圖》是唐朝時期的畫作了,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紙畫,畫這幅畫的人可不簡單,這幅畫的作者就是唐朝時期的宰相韓滉。
  • 鑑賞丨古畫古瓷裡的「桃之夭夭」
    《國風·周南·桃夭》中的這一名句以春天的桃花起興,祈求賜福。正值桃花盛開時節,讓我們一起關注即是兩岸故宮所藏以「桃花」為主題的古畫古瓷。其中宋代無款「桃花」枝幹細挺勁捷,敷彩古厚淳雅;錢選所繪的折枝桃花筆致柔勁,一絲不苟;惲壽平筆下的桃花筆法輕快疏秀,含煙帶霧;雍正時期的粉彩桃花紋直頸瓶則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沒骨」技法,濃淡相間,層次清楚,富有立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