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患者齊收益,江蘇省人民醫院盧醫生搭建肺癌多學科平臺

2020-12-22 盧凱華盧醫生肺愛之家

12月11日,由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科和江蘇省醫師協會聯合主辦,盧醫生肺愛之家協辦的第十屆國家級肺癌多學科診療進展繼續教育學習班在南京紫金山莊成功舉辦。

廣東省人民醫院原副院長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作為特邀嘉賓線上主講。「盧醫生在肺癌領域紮根多年,做出了很大的成績,舉辦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也很有名氣,每屆學習班都會給醫學同仁們帶去新的學術知識。同時盧凱華教授創建的盧醫生肺愛之家也深受患者歡迎,吸粉無數,希望盧醫生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和盧醫生肺愛之家都能越辦越好」。

「肺癌作為對人類健康影響最大的腫瘤之一,如何做到早期診斷、如何治療以及肺癌患者的多學科全程管理,一直是肺癌領域需要面臨的問題。盧凱華教授一直在為此做著各種各樣的努力,盧醫生肺愛之家以及盧醫生肺愛之家的志願者們的付出也十分可親可敬,他們對患者內心世界的探索同樣也是江蘇省人民醫院對患者全生命周期的關懷中非常重要的話題。」江蘇省人民醫院佔伊揚院長對於盧醫生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江蘇省醫師協會會長劉彥群會長專程參加,他說,「這是我連續第四次參加盧凱華教授主辦的國家級肺癌繼續教育學習班,盧凱華教授堅持十年舉辦多學科診療班,來幫助更多醫生為患者制定多學科的診療方案,提高治癒率,提高生存質量,關心、支持、幫助患者活的更好,活的更長,是真正的服務於患者。」

肺愛之歌,溫暖開場

嘉賓互動共唱肺愛之歌

有一份愛,說的是醫患之間的愛心情懷;有一首歌,唱的是我們生命的璀璨感慨;有一套操,做的是一呼一吸間的肺愛節拍;有一本書,寫的是肺癌患者最關心的事哎;有一個家,盛的是由苦到樂人間大愛;有一段路,走的是全程呵護面向未來;有一個夢,追的是早防早治世間無癌......與會嘉賓現場互動共唱肺愛之歌,成為一道亮麗溫暖的風景線。

回首肺癌多學科的十年,腫瘤作為慢性病的一種,生存期明顯延長。「有靶打靶,無靶免化」,診斷治療技術層出不窮,群雄逐鹿。但同時也給予患者和家屬更多的選擇題,先開刀還是先化療?治病需要多少錢?生存期有多長?生存質量究竟怎樣」成為最大的困惑。怎樣做好腫瘤患者院前,院內和院外的全周期管理,需要新思維新科普助力患者和家屬的新力量。盧醫生充分運用融合媒體的手段,打破時空限制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深度垂直連結,每月主辦各種類型的主題科普講座、家屬訪談會、踏青出遊、集體過生日宴等活動,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精神關懷。

大咖雲集,專家薈萃

打造肺癌多學科知識盛宴

陳亮、盧凱華、陳嘉、宋勇、史美琪、褚曉源、孫新臣、黃茂、解衛平、薛濤、黃俊星、張西志、童建東、陳平、郝吉慶、孫三元、戴聖斌、俞同福、陳凌翔、孫小峰、王朝霞、韓正祥、方申存、朱權、吳衛兵......來自江蘇省各大醫院從事肺癌領域的內科、外科、放療科、病理科等近50位頂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現場以及直播間的眾多醫學同仁獻上了一場集肺癌診斷、治療、康復於一身的饕餮盛宴,詳細解析肺癌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精準診斷、抗血管生成治療、罕見基因突變以及Ⅲ期肺癌相關的治療與進展,走進學術前沿,分享新的進展和理念。

肺癌精準醫學領路人吳一龍教授,就「非小細胞肺癌輔助靶向治療的進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吳一龍教授認為,輔助靶向治療正在走向臨床,有EGFR突變的患者術後不論化療與否都可進行輔助靶向治療,同時輔助靶向治療也是EGFR突變2-3期患者術後的一種選擇。

針對現場醫學同仁提出的相關問題,本次會議設置了「靶向治療篇、免疫治療篇、精準診斷篇、血管靶向篇、少見靶點篇、三期肺癌篇」的大咖品鑑環節,特別邀請多位精通該研究的專家學者進行相應解答和對話,為眾多的醫學同仁們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學術交流方式。

十年堅持,碩果纍纍

搭建肺癌多學科專家交流平臺

盧凱華教授,盧醫生肺愛之家創始人,作為第十屆國家級肺癌多學科診療繼續教育學習班的大會主席,一直致力於搭建肺癌多學科專家交流平臺,推進肺癌的多學科診療和全程化管理。

盧凱華教授表示:「開展肺癌多學科教育學習班,為多學科專家搭建學術共享平臺,一方面可以幫助患者優化治療策略,使更多患者得到更為規範化的診療及個體化治療方案;另一方面也能幫助醫學同仁不斷學習最新的醫學進展和跨學科的知識,共同提高診療水平和質量。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患者,一切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有時是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是踐行全程管理的先驅。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敬畏生命,全程呵護,在患者「帶瘤生存」的漫漫長路上,陪伴他們面對腫瘤,幫助他們清除病症,支撐他們重拾生活的勇氣,盡我所能幫助更多的人緩解和治癒病痛。

相關焦點

  • 肺癌治療費用大幅下降 盧醫生說免疫治療的那些事兒
    「過去肺癌患者使用免疫療法,治療費用可能每年高達20萬元以上,而現在最低可能一年10萬元不到。」1月16日,在江蘇省人民醫院舉辦的盧醫生肺愛課堂科普講座上,該院腫瘤科盧凱華主任表示:隨著肺癌免疫療法治療費用的大幅下降,今年開始將會有更多的肺癌患者從免疫療法中獲益。
  • 盧醫生肺愛之家四川行——盧醫生受邀中國癌症基金會肺越未來項目
    11月17日是第20個「國際肺癌日,江蘇省人民醫院盧凱華教授受中國癌症基金會邀請,參與「肺越未來」肺癌患者關愛項目-四川行科普宣傳活動。多年來,盧醫生肺愛之家致力於推進肺癌的多學科診療和全程化管理。尤其是在多學科醫學專家的交流方面開闢先河,匯集眾智,幫助患者優化治療策略,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更為規範化的診療以及最恰當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成功打造醫學專家的學科交流平臺和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平臺,讓患者活的更好,活的更長。
  • 江蘇省腫瘤醫院成立III期肺癌規範化診療中心
    12月9日下午,江蘇省腫瘤醫院「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正式成立央廣網南京12月10日消息 得了肺癌,特別是中晚期肺癌,很多患者往往奔波於胸外、內科等各種科室,往往各個專家拿出的治療方案還不一樣,讓患者十分困惑。
  • 安徽省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落戶」合肥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緊密結合健康中國行動計劃中關於癌症防治計劃的相關要求,8月8日,安徽省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落戶」安徽省腫瘤醫院。它標誌著我省第一家針對III期肺癌的多學科聯合規範化綜合診療中心將正式服務全省及周邊區域。
  • 早篩查、早診斷,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肺癌篩查防治公益行動啟動
    10月12日,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肺癌篩查防治公益行動暨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啟動。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喬森,市肺小結節診治中心、醫院胸外科主任張康共同為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揭牌,並為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肺癌篩查防治公益行動剪彩。
  • 句容市人民醫院再推3個多學科聯合門診
    為幫助患者得到最規範的診療減少看病來回跑, 降低就診費用縮短就醫時間, 提高就診體驗句容市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句容分院)繼肺結節多學科門診後再推出3個多學科聯合門診(MDT)讓各科專家圍著一個病人轉讓疑難雜症患者「最多跑一次」消化道腫瘤聯合門診
  • 外科醫生只憑「一把刀」的時代過去了!-資陽市人民醫院普外一科...
    在我們普通人的眼中,外科醫生總是自帶光環,讓人在敬畏中又心生崇拜,在那些曾經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眼中,外科醫生的雙手更是讓他們重獲健康。那麼對於外科醫生而言,他們又是怎樣看待自己的這份工作的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資陽市人民醫院普外一科主任李濤的世界。
  • 2020專科會|推動醫院專科建設,多學科診療幫了什麼忙?
    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讓醫院科室的劃分也越來越精細,醫生往往只熟悉自己的專業領域。然而,這種以疾病為中心的診療模式並不利於病情複雜的疑難重症患者。近年來,推動以病人為中心走向精準治療的重要診療制度和模式——多學科診療模式(MDT)興起,被認為是現代醫療發展的新趨勢。
  • 西安交大二附院Ⅲ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啟動
    11月19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Ⅲ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啟動儀式隆重舉行。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胸外科、腫瘤科、放療科、影像科及病理科的多位專家教授,就Ⅲ期肺癌的診療策略展開深入的探討和分享。肺癌是目前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 馬鞍山人民醫院醫生遭患者家屬毆打,事發前曾參加醫療鑑定聽證會
    10月30日,網上流傳著一張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向當地衛健委提交的《關於我院李健醫生慘遭惡意傷害的情況匯報》文章截圖,稱「我院脊柱外科李健副主任醫師今日下午赴南京金陵司法鑑定所參與患者葉申田醫療鑑定聽證會,下午17時在鑑定完畢進電梯後被7名家屬圍毆(南京沙洲派出所已調取電梯監控證實),
  • 胃腸、乳腺、肺癌多學科專家在線直播科普諮詢
    來自和睦家、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的腫瘤多學科專家將與您相約直播間,在線講解胃腸腫瘤、乳腺癌、肺癌防治知識,回答疫情之下腫瘤患者關心的問題,歡迎您的參與!
  • 贛州市人民醫院腫瘤科在「湘雅平談」分享案例獲好評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主辦的2020年肺癌規範化診療MDT交流項目——「湘雅平談」於9月22日舉行。
  • ...火眼金睛的急診先鋒 ——延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搶救患者小紀
    【急診先鋒】火眼金睛的急診先鋒 ——延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搶救患者小紀 2020-06-26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滄州市人民醫院胸外科:患者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近年來,滄州市人民醫院胸外科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培養了一支優秀的專業技術隊伍,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具體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堅守服務理念,明確發展方向。「救死扶傷」是醫生的本職工作,「為人民群眾接觸疾病的痛苦」是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而神聖的任務,患者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目前肺癌的發病率及致死率均位於惡性腫瘤的首位,而問題的關鍵仍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識的提高,隨著低劑量螺旋CT的普及,使得這一工作得以實現。
  • 武大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揭牌成立
    武大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揭牌成立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8日 15:07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8日電 (馬芙蓉 楊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17日揭牌成立,該中心集結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精神衛生中心、麻醉科、PET中心、影像科、康復科等7大學科醫療資源,將實現對帕金森病的系統診療與全程管理。
  • 馬鞍山一醫生遭患者家屬毆打疑似脊髓損傷,醫院:已報警
    馬鞍山一醫生遭患者家屬毆打疑似脊髓損傷,醫院:已報警 10月30日,網上流傳著一張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向當地衛健委提交的《關於我院李健醫生慘遭惡意傷害的情況匯報》文章截圖,稱「我院脊柱外科李健副主任醫師今日下午赴南京金陵司法鑑定所參與患者葉申田醫療鑑定聽證會
  • 湖南省人民醫院科技創新 青年醫生挑大梁
    央廣網長沙3月24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周瑾容)「青年強則醫院強」,青年醫生開始在醫院嶄露頭角,不僅在臨床醫療一線獨當一面,在科研工作中更是挑起了大梁。在3月24日召開的湖南省人民醫院2017年科技創新大會上,青年醫護人員科研成績驕人,十大「科研能手」中,被稱作「小鮮肉」的80後青年佔了半壁江山。
  • 我是早期肺癌,手術後醫生沒讓化療,現在復發了,是不是醫生失職
    ,一些小小的疏忽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但這裡要討論的是無任何差錯的情況下發生的問題,畢竟現實中,差錯遍地的醫院是不存在的。這齣於兩點原因,第一,即使做化療,也並不能保證百分百的預防住復發,否則我們就不用手術,直接做化療得了,第二化療本身還有很多副反應,且化療藥還有可能誘發腫瘤,這樣一掂量,即使讓大家來做醫生,八成你也不會建議早期術後患者做化療了吧,畢竟早期肺癌的復發率還是很低的。
  • 徐州這些醫生被授予「江蘇省名中醫」!
    徐州這些醫生被授予「江蘇省名中醫」!王培民 江蘇省中醫院王瑞平 江蘇省中醫院尤建良 無錫市中醫醫院卞衛和 江蘇省中醫院方祝元 江蘇省中醫院孔 薇(女) 南京市中醫院盧 蘇(女) 江蘇省中醫院葉 柏 江蘇省中醫院
  • 女子7年逐漸發胖,竟得了肺癌!醫生提醒:變胖腹瀉都可能是徵兆
    最近,又到了張女士3個月定期到浙江省人民醫院複查的日子,所有的檢查指標顯示正常,體形也逐步恢復正常,她高興地向腫瘤內科副主任欽志泉主任醫師「展示」自己的身材,「再瘦一點,就是我二十幾歲年輕時候的樣子了!」誰能想到,如今活力滿滿的她,曾是一個肺類癌患者,還飽受肥胖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