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療費用大幅下降 盧醫生說免疫治療的那些事兒

2020-12-26 江蘇頻道

「過去肺癌患者使用免疫療法,治療費用可能每年高達20萬元以上,而現在最低可能一年10萬元不到。」1月16日,在江蘇省人民醫院舉辦的盧醫生肺愛課堂科普講座上,該院腫瘤科盧凱華主任表示:隨著肺癌免疫療法治療費用的大幅下降,今年開始將會有更多的肺癌患者從免疫療法中獲益。

講座現場,盧凱華主任為患友們介紹了肺癌的免疫治療那些事,給大家帶來國際前沿知識的同時,也鼓舞了患者們戰勝肺癌的勇氣。據悉,今年盧凱華主任也將出版《盧醫生說肺小結節那些事兒》和《盧醫生說免疫那些事兒》,繼續為肺癌患者提供全程管理服務。

2019年,盧凱華和她的肺愛之家共做了12場線下肺癌科普,而一本《盧醫生說肺癌那些事》的出爐面世,也讓更多的肺癌患者和家屬找到了真正的乾貨指南。在為眾多患者的服務過程中,盧凱華發現要做的事實際還很多。

「很多人在發現自己患了肺小結節後感到很焦慮,甚至會緊張到以為自己跟肺癌掛了鉤,心理負擔過重也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究竟肺小結節患者應該如何真正去應對這類疾病?如何去幫助更多的患者去獲得幫助?我希望能針對更多健康及亞健康人群做科普。」

得了病的患者不能太過焦慮,而對另一部分患者而言,正確認識新的診療方法也很重要。肺癌免疫治療作為一種醫療進步的新興治療手段,很多患者對於其也並不了解,「以前免疫療法治療費用太高,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療法,而今年隨著治療費用的下降,一些國產免疫治療一個療程可能只需要花費5000-6000元。」在依靠傳統的治療手段之外,肺癌患者可以在符合指針和醫生的指導下有其他更多選擇,也更多了一份生命的延續,這也是科普的意義所在。

盧凱華是江蘇省人民醫院「盧醫生肺愛之家」的發起者,她打造的「多學科診療」模式和院內治療向院外康復服務延伸的「醫患社群」新模式也受到了患者的肯定。2019年「盧醫生肺愛之家」線上接診肺癌患者4171人、新病人1300人,線下接診門診患者3142人次。「患者在治療和康復過程中有問題可以隨時通過線上平臺給我留言,我也會一一答覆。」

除了線上搭建一對一服務平臺外,盧凱華主任也帶著「盧醫生肺愛之家」也走進各大社區去做科普講座,並去患者家中去做家訪,醫患社群延伸到市區周邊,甚至走出江蘇深覆蓋到全國。她表示:「未來一年,我希望能針對更廣人群做科普,使廣大患者和老百姓能夠輕鬆、準確的了解並學習肺癌的科普知識和最新診療進展,幫助他們少走彎路,得到正確的治療。」

相關焦點

  • 免疫+手術刀=肺癌治癒?——胸外科可主導肺癌治療全局
    這個數據對於全球肺癌發生率和致死率第一大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免疫治療能否助力實現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在2030年提升15個百分點?對於「偏好」早期、可手術肺癌患者的胸外科醫生來說,免疫治療能否讓手術刀「插上翅膀」,讓更多患者獲得根治,並降低術後復發率,從而助力提升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
  • 免疫治療助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降復發風險
    肺癌向來是死亡數字最高的癌症之一,不過由於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所以大部份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或根治性電療,只能選擇化療、紓緩性電療或標靶治療等。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而言,同步放療及化療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最近有新的研究顯示,如果加入免疫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並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及整體存活率。
  • 小細胞肺癌合併副癌症候群,還能用免疫治療嗎?
    小細胞肺癌(SCLC)在所有肺癌中佔比約15%,它的特點是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倍增時間短,治療手段匱乏,患者預後較差。免疫治療的出現顯著改善了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目前指南推薦的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度伐利尤單抗的劑量為1500mg,化療期間每三周一次。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位患者最終選擇了620mg劑量,會影響治療效果嗎?
  • 醫生患者齊收益,江蘇省人民醫院盧醫生搭建肺癌多學科平臺
    「盧醫生在肺癌領域紮根多年,做出了很大的成績,舉辦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也很有名氣,每屆學習班都會給醫學同仁們帶去新的學術知識。同時盧凱華教授創建的盧醫生肺愛之家也深受患者歡迎,吸粉無數,希望盧醫生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和盧醫生肺愛之家都能越辦越好」。
  • 肺癌治療「慢病化」 帶瘤生存照進現實
    中山大學肺癌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科主任醫師龍浩教授告訴南方日報記者,通過國家醫保談判,讓靶向藥等好藥新藥進入醫保目錄,醫生手裡可用的「武器」多了,患者也能吃得起藥,越來越多患者可以實現帶癌長期生存,肺癌正在逐步向慢病化轉變。新藥迭出肺癌靶向治療效果明顯2018年中國癌症年報顯示,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 接受這項治療,肺癌晚期的她生存期大幅提高
    大會執行主席、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常務副院長陳明教授說。這次高峰論壇由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和中國科學院基礎醫學與腫瘤研究所主辦。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GCP中心副主任、Ⅰ期臨床試驗病房主任宋正波說,以肺癌晚期患者為例,國科大附屬腫瘤醫院有一個數據,接受免疫治療的晚期肺癌病人中位生存時間是29個月,而沒有接受的是22個月,「這一部分能夠獲益的病人往往是沒有靶向藥物可使用的患者。」
  • 晚期肺腺癌,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該咋選?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佔40%),惡性程度極高,早期並沒有什麼特殊症狀,等到確診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了晚期。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晚期肺腺癌治療起來非常棘手。近年來,靶向療法、免疫療法的問世,為肺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那麼,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 龍浩:肺癌局部晚期也能「全消除」,新輔助免疫治療傳佳音
    CT檢查結果讓大吃一驚:他並沒有得新冠肺炎,卻查出了早期肺癌。 「新冠肺炎的影像表現跟早期肺癌十分相似,臨床症狀也有容易混淆之處。」 中山大學肺癌研究所所長龍浩教授坦言,疫情的發展對肺癌病人的治療有相當大的影響,但醫生通過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雲診室」、APP、醫患微信群等渠道,竭盡全力為病人提供支持,助他們渡過難關。
  • 小細胞肺癌合併副癌症候群,還能用免疫治療嗎?專家討論太精彩了!|...
    小細胞肺癌(SCLC)在所有肺癌中佔比約15%,它的特點是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倍增時間短,治療手段匱乏,患者預後較差。免疫治療的出現顯著改善了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目前指南推薦的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度伐利尤單抗的劑量為1500mg,化療期間每三周一次。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位患者最終選擇了620mg劑量,會影響治療效果嗎?
  • 吳一龍教授:2019 年免疫一線治療晚期肺癌的五大關鍵詞
    如果 PD-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 2018 年 6 月在國內的獲批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開啟了我國的腫瘤免疫治療時代,那 2019 年,同為 PD-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帕博利珠單抗自 2019 年 3 月 28 日獲批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鱗 NSCLC 之後,在短短 8 個月內連續又「斬獲」二個一線治療
  • 羅氏免疫治療藥物泰聖奇在華上市,打破小細胞肺癌治療30年困局
    4月29日,羅氏腫瘤免疫創新藥物泰聖奇(英文名:Tecentriq)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正式在中國上市,這是泰聖奇在中國獲批並上市的第一個適應症。今年2月13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泰聖奇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的小細胞肺癌,標誌著羅氏在中國正式進入腫瘤免疫治療領域,中國的小細胞肺癌患者從此不再無藥可醫,打破30年「藥荒」窘境。  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 治療肺癌要花多少錢?
    假如患了肺癌,治療的費用花銷是肺癌患者和家人普遍會擔心的一個問題,怕過於昂貴承受不起。我們今天就來算筆帳,看看肺癌的治療究竟要花多少錢吧。     不同情況下的肺癌患者治療要花的錢其實有很大的差別。
  • Lancet Oncol:晚期轉移肺癌的免疫治療臨床實驗獲得成功!
    在四分之一的晚期肺癌患者體內的癌細胞會擴散到腦部。到目前為止,放療是唯一的治療選擇,但它有毒性副作用。耶魯大學癌症中心(YCC)的研究人員發現,使用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代替放療可以延長患者的壽命,而且在這一人群中幾乎沒有副作用。
  • 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如何轉危為安?
    腫瘤免疫治療的興起,為人類攻克癌症帶來了曙光。其中,PD-1藥物免疫療法是通過阻斷PD-1信號通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PD-1藥物免疫療法在肺癌治療領域,已經成為繼手術、放化療之後新興的有效治療方法。雖然免疫治療可通過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產生確切療效,但是因免疫檢查點阻斷導致的不良反應不容忽視。
  • 放射性肺炎、惡病質或可用於篩查免疫治療獲益人群
    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2月6日,2020年ASCO-SITC臨床免疫腫瘤學研討會在美國舊金山召開。本次會議由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和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ITC)聯合主辦,是臨床醫生和專業人士分享該領域最新科學成果的理想平臺。
  • 須知:為什麼醫生不願意告訴你,晚期肺癌經過治療後還能活多久?
    ,是「殺傷力最大的癌症之一」,同時因為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和特異性,導致很難被發現,所以很多人都是出現十分明顯的症狀之後才去檢查,確診已經是中晚期了。這時候很多患者都會問醫生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晚期肺癌還能活多久?」,絕大多數情況下醫生都會告訴你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例如少則幾月多則幾年,患者還想問得更清楚更具體的時候,醫生就會回答「影響生存期的因素有很多,我不是神仙,也不能完全肯定的告訴你。」
  • 為什麼醫生不願意告訴你,晚期肺癌經過治療後還能活多久?
    婁葕趤巗鏓繃盜題髚虻虍槏獟墫饘踻醙鮣亞綗惢蛻丒汼錈稧眩鯡禦鉸誶袞鞐睼鞜削餕霢酗蒂得趷礢貐貇摞獾蒧節氭這時候很多患者都會問醫生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晚期肺癌還能活多久?」,絕大多數情況下醫生都會告訴你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例如少則幾月多則幾年,患者還想問得更清楚更具體的時候,醫生就會回答「影響生存期的因素有很多,我不是神仙,也不能完全肯定的告訴你。
  • 「超級曲線」力證免疫治療能為晚期肺癌帶來長期生存獲益!
    核心提示:2019年AACR年會上,公布了史前最大規模的肺癌免疫治療的長期生存匯總結果,再次證明了免疫治療能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長期生存,近日,該研究正式發表在 Lancet Oncology雜誌(影響因子:35.386),並同期刊發了專家述評。
  • 專家告訴你:肺癌治療要用的「O藥」和「K藥」到底是個啥?
    其中最新發布的非小細胞肺癌2019V2版NCCN權威指南,指導全球腫瘤醫生臨床治療手冊:建議晚期患者在治療前先進行基因檢測及PD-L1檢測,再根據結果劃分為三大治療群:一是EGFR、ALK、R總生存期1或BRAF V600E突變陽性的靶向治療群;二是PD-L1≥50%的免疫治療群;三是以上基因檢測全陰性及PD-L1<50%的傳統放化療群。肺癌治療正式進入精準檢測及免疫治療時代!
  • 肺癌大咖·張宇:疫情期間患者如何防護?免疫不良反應有何徵兆?九個...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隨著醫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革新,肺癌的生存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近些年來,分子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的不斷湧現,肺癌的治療逐漸向精準化、個體化發展,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療選擇,也看到了更多的治癒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