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紅太陽升起的地方
作者:黃少雄
「敬愛的毛主席啊,敬愛的毛主席,你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心中的紅太陽。我們有多少貼心的話兒要對你講,我們有多少知心的歌兒要對你唱。千萬顆紅心向著北京,千萬張笑臉迎著紅太陽……」
這首耳熟能詳的老歌,常常引導著同學們嚮往「紅太陽升起的地方」——韶山沖。如今又恰逢偉大領袖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我不由自主地展開地圖,仿佛回到了我和歐陽建中等許多同學都曾瞻仰的革命聖地。
韶山,一代偉業淵源之處,多少人嚮往的聖地。我至今仍不會忘記,凡到韶山那神聖的土地,人們大都不是遊山玩水,而是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去朝拜一段歷史的遺蹟,感悟一種人生的經歷,探尋一種精神的真諦。
能找到照片的只有1974年五一節前夕那一次。我在長沙決定翌日清晨再次去韶山瞻仰毛澤東故居,夜裡說什麼也睡不著了,一合眼,好像毛澤東在向我走來。東方還未吐出桔紅色的曙光,我就激動地坐上火車,開往那「紅太陽升起的地方」。當第一縷陽光掠過神奇的韶峰,我們已經到了毛澤東故居前。
毛澤東故居是個極為普通、簡樸的農舍,舊貌依然:青石、灰瓦、茅草頂、泥牆、柴門、木窗戶。門前是一池粼粼碧水,平靜中也出現漣漪,是毛澤東小時候經常遊泳的地方;房後是一片墨綠的山坡,蒼松翠竹,亭亭玉立,鬱鬱蔥蔥,這是毛澤東小時候放牛和打柴的地方。山坡上淨是常綠灌木覆蓋著,宛若一團團綠雲似的綺麗。再往上攀登,那韶峰是多麼莊重肅雅,風姿妖嬈。從山上往下看,好一幅南方水墨畫!
不遠處,韶山灌渠像天上的銀河一樣橫流而過,起伏的山巒像大海的波濤一般奔騰不息。抬頭眺望東方,在一片絢爛的霞光裡,太陽正滿面笑容地冉冉升起,給山山水水披上了奪目的金輝。不遠的廣場上,那大大小小的汽車上不斷湧下人流,像不盡的江河永無休止地湧向毛澤東故居和韶山紀念館……
帶著對革命聖地的無限嚮往,懷著對偉大領袖的敬仰之情,人們在這裡重讀紅色經典,緬懷崢嶸歲月,校正人生坐標。我和人們走遍了韶山的山山水水,聆聽紅色歷史,目睹革命足跡,感悟領袖心聲,瞻仰偉人風範。其心亦誠,其情亦真。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蒼芎給了毛澤東故鄉山的堅韌、水的靈動、土的淳厚、火的熱力。就在這雲蒸霞蔚的韶峰下,毛澤東自水塘遊泳,一直遊到大海;從鄉間走出,一直走向天安門城樓。這正是「欲溯河源到星宿,韶山風物耐人思」。神奇美麗的韶峰山麓,煥然一新的紀念館,使我們回望毛澤東、走近毛澤東、感悟毛澤東,回顧中國歷史走過的風風雨雨,更有不同尋常的意義——誰也無法否認,毛澤東對20世紀中國和世界產生的巨大而深刻的作用和影響;誰也無法否認,毛澤東擁有的強烈而長遠的個人魅力。
那時還沒有毛澤東銅像廣場,在與韶山火車站遙遙相對的山崗上,青松翠柏簇擁著一座毛澤東青少年時代塑像。「毛澤東」聳立在臺基上,右手前揮,挺胸抬頭,炯炯有神的目光,更襯託出他的凜凜威風,軒昂氣宇。他那迎風后掠的長衫下擺,看上去簡直是一尊頂天立地扭轉乾坤的神靈。塑像臺座上,曾有毛澤東當年的「親密戰友」林彪1967年5月1日的題詞:「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萬萬歲!」這座高12.26米的塑像,顯然是為了永久紀念毛澤東誕辰的12月26日,只是毛澤東未能回韶山看上一眼被別人塑造成的自己。據說他看過一些他自己的塑像,使他滿意的卻只有長沙嶽麓山下湖南大學廣場那座——也許是出於「恰同學年少,風華正茂」那段崢嶸歲月的留戀。
在毛澤東塑像下,在毛澤東故居前,在水光粼粼的池塘邊,在滿山遍野的鮮花翠柏中,在韶山紀念館裡,都留下了我和人們的身影:或細讀文字,或攝影留念,或談論歷史,或交流體會。因為,在我們的人生體驗中,韶山之行將成為每個人的紅色之行、靈魂之行、難忘之行。
「回首峰巒入莽蒼」。敬謁韶峰,留連於青山綠水之中,既是在欣賞風景,更是在閱讀歷史。遺憾的是,沒有時間把韶山這部鴻篇巨製一頁頁讀完。踏上歸途,已是傍晚時分,瞻仰者仍然摩肩接踵,絡繹不絕。
青青韶山峰,悠悠萬年情;煌煌革命史,時時撼我心。韶山——革命的聖地,紅色的搖籃。今天,我們滿懷虔誠之心走進了您的神聖懷抱之中。從此,韶山便永遠鉻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成為生命中的經典記憶……
韶山,還有許多地方沒有看,還有許多故事還想聽。我想,我還會再來的,為了我愛的韶山紅杜鵑,更為了不能忘卻的歷史。
青史如鑑耀千秋,毛澤東是我們永恆的懷念。
熱誠歡迎知青朋友來稿,投稿郵箱:shzqweb@126.com
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識別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