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做好了這一招,和擊球失誤說再見!

2021-02-28 高爾夫教學


高爾夫是一項追求成功率的運動。回看場下的擊球,我們長時間不能將杆數降下來的主要原因就是總會在這或在那存在一些失誤。其中,切杆的失誤尤為常見而且十分致命。

多少次我們將小球送到果嶺邊,面對一切一推的機會,總是切出「啃地」或者剃頭球,導致要多打好幾杆才能將小球送進球洞。今天的乾貨教學,我們跟著高提士高爾夫技術導師、高提士運動表現館明星導師孫立謙揭秘保持切杆穩定的關鍵技巧。

場下切杆避免失誤的關鍵點:重心維持放在左腳。下面小編給大家總結了切杆重心放左腳的3大好處。

從右往左的運動方向,重心放左邊和身體運動方向更協調。

重心放在左腳會讓揮桿最低點在球後,能更乾淨地觸球。

精準控制型揮桿要求下盤穩定,重心放左腳能減少下盤的左右移動。

都學會了嗎?下場記得將重心放在左邊,切杆不失誤才能真正減杆!

總統杯小遊戲

總統杯小遊戲還剩最後1天!

150份獎品等你來拿哦!

長按圖片掃描二維碼開玩吧!


「透視」一招找出揮桿短板,針對性訓練更高效!

新課《破百:培養空間感和建立揮桿流程》

《破百:下杆啟動的運動順序》

「教學+」打遠從學會釋放開始!

「VIP」打遠和打準,關於高爾夫你要知道的都在這!


©  版權歸高提士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編輯:Jayden | 視頻:錦哥 | 圖片:高提士

其實除了切杆,面對場下不同的擊球情況,重心在左腳站穩同樣是關鍵!

(點擊圖片加入課程)

蘋果用戶請點擊閱讀原文

打上果嶺了要切球進洞才算哦!怎麼才能在家完成推桿的方向和距離練習呢?PuttOUT推桿壓力訓練器可以幫到你!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課程!

聽說點了在看的朋友

切杆都沒有問題了

                                     👇👇👇

相關焦點

  • 「謙般妙計」按壓這一點,讓你的擊球指哪打哪!
    相信不少球友在場下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杆面做好了瞄準,但是到擊球的時候,杆面總是時不時地打開,導致打出一記右曲或者右直球。像這樣在揮桿中不能保持球桿穩定的情況,很大機會和沒有利用好手部的一塊名叫小魚際的肌肉有關。今天的教學,我們就和泰勒梅贊助教練、深圳星耀高爾夫學院院長孫立謙一起了解一下這個握穩杆的關鍵要素!
  • 泰格·伍茲擊球急剎!老虎在擊球中為什麼突然停下來?
    這是2013年世錦賽普利司通邀請賽的第二輪,伍茲的動作令所有人都驚呆了。因為這一舉動,足以讓人的前臂受傷。當時有媒體報導說,與其說伍茲用手臂停止了揮桿,不如說他是用強大的意念停止了揮桿。為什麼?伍茲為什麼在擊球過程中突然停下來?
  • 莎拉波娃:「網球,我要說再見了!」
    「網球——我要說再見了!」「在28年(職業生涯)和5次大滿貫冠軍之後,我準備攀登另一座山。」更不用說,莎娃的影響力和粉絲數冠絕WTA,她也毫不在乎其他選手對她尖銳嗓音的嘲諷,很長時間裡,我行我素的莎娃成了當時女子網壇唯一「破圈」的人物。2006年,莎娃被美國《體育畫報》選為「最美麗運動員」 。
  • 2015王貞治杯冠軍:用橘色彩帶說再見
    今年王貞治杯冠軍臺中市代表隊,在整個杯賽的五場比賽中,有四場再見對手,其中三場更打至突破僵局制的八局PK賽。 「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在他們充滿韌性的PK封王路上,臺中市隊身體力行地用滿場的橘色彩帶詮釋這句話。
  • 「維維網球」秘笈:一次完美擊球=眼睛盯球+動作做完
    老司機都知道,球場上每一次完美擊球都包含技術要領和擊球過程兩個要素,當然一場比賽的勝利除了上述兩個要素以外還要包括戰略、戰術、心理、體能等多個方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場網球比賽的勝利,首先將網球比賽的過程細化:一場比賽由幾盤組成,每盤由幾局組成,每局由幾分組成,每分由幾個回合組成,每個回合又由每一次擊球組成,每次擊球由一個擊球過程(準備、引拍、揮拍擊球、隨揮等)組成。
  • 「維維網球」不了解這些,就別說自己會「放小球」?
    網球人都知道,球場上前後縱向移動會比左右橫向移動的難度要大,很多選手尤其是業餘選手往往不善前後移動,」放小球」可以打亂對手節奏,吸引對手來到網前,消耗對方體力和精力,一次成功的「放小球」會大大削弱對手的士氣,所以說「放小球」往往會成為取勝的重要手段。一、到底怎樣「放小球」呢?
  • 「簡單」想要告別左曲球?一個球Tee就能解決!
    想要解決左曲球其實也很簡單,今天,高提士高爾夫技術導師欒循用小小兩招就能幫你糾正過來!造成左曲球的原因在擊球的時候,有過多的手腕旋轉和桿身後傾,也就是手腕動作過多。如何糾正左曲球?訓練①:握手揮桿左手做好握杆,右手用大拇指壓在左手手腕上,其餘手指幫助握杆。做好後嘗試慢揮,找到左手手腕相對安靜的感覺。
  • 「關於設定」擊球準備時雙腳指向只能指向正前方嗎?
    你是否有關注到,擊球準備時雙腳的指向也會對揮桿有影響?雙腳指向關係到站位,進而影響揮桿平衡,但是每個人的身體條件都不盡相同,對應的雙腳指向也就不同。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雙腳指向呢?擊球準備時,腳尖微微開放有利於我們在揮桿中保持平衡。
  • 「紮實鐵桿」想要擊球更紮實,釋放和擊球點很重要!
    從擊球準備到上杆頂點,再到擊球收杆,整個過程手腕動作也在不斷變化。一旦某個環節出錯,距離、方向都會失控!本期由全國十佳教練、高提士高爾夫技術導師欒循為大家帶來《紮實觸球:手腕釋放和擊球》在線課程。《紮實觸球:手腕釋放和擊球》試看片段針對常見的擊球問題,分析手腕動作對揮桿的影響以及擊球位置,找到合理的手腕動作並告訴你紮實擊球的「秘密」,通過手臂肌肉的激活和
  • 「基礎」穩住軸心這樣練,還你一號木紮實擊球!
    原因很簡單,很可能是你一味想要打遠,而忽略掉了「紮實擊球」這個前提條件。想要做到紮實擊球,首先要保證軸心的穩定,那具體如何操作呢?接下來讓高提士高爾夫技術導師黃正磊帶你一起實踐實踐!「長短有別」全揮桿與短切杆大不同!「VIP」下場減杆:讓你全方位學習的必備之選!「教學+」職業技巧助你打出理想球路!「教學+」控制好你的骨盆,才能控制好你的揮桿!
  • 「右側揮桿」擊球新風格:讓桿頭撞擊小球!
    是更多往下擊球,還是往上擊球?但其實,現代高爾夫技術中,合理的撞擊小球應該是更好的打遠選擇!撞擊小球,合理利用杆面角度很關鍵!第一步,我們跟著高提士高爾夫技術導師、右側揮桿職業教練劉朋了解高爾夫擊球的合理擊球應該怎麼做?
  • 「乾貨」精準切滾的關鍵,105萬粉絲的名教技巧分享!
    特別是面對帶有起伏的果嶺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現多次切球和三推等情況!今天的教學,讓我們跟著泰勒梅籤約教練、Meandmygolf的Piers Ward和Andy Proudman一起學習果嶺邊切滾球要如何選擇落點,以及確保證觸球乾淨的揮桿技巧!
  • 「心理陰影」短距離切杆總是怕失誤?一招切好球消除緊張感!
    有多少球友和小編一樣,每次把球打到果嶺邊的時候就會開始緊張,總想著會出現失誤,但結果往往是怕啥來啥…如果不跨過這個陰影,怕是減杆無望了!今天,高提士高爾夫技術導師欒循就來告訴你,如何消除在果嶺邊短切的恐懼!
  • DeepMind,哈佛造出了 AI「小白鼠」:從覓食,擊球窺探神經網絡奧秘
    在一篇 ICLR 2020 Spotlight 論文中,DeepMind 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者構建了一個基於 AI 的虛擬小鼠,能夠執行跑、跳、覓食、擊球等多項複雜任務。他們還嘗試用神經科學技術來理解這個「人造大腦」如何控制其行為。或許這一成果可以為我們提供人工智慧研究的新思路。
  • 「維維網球」如何控制情緒 贏得比賽
    一場比賽,比的絕不僅僅是身體條件和技術,還有心理和情緒。網球場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不論平時多麼理智的人,一旦走上網球場開始一場比賽,都會不知不覺中被情緒所控制,不論是剛嘗試比賽的業餘球員,還是久經沙場的職業球員,都會為自己的失誤而懊惱甚至憤怒,走向心態失衡,丟掉本該得到的分數和比賽。
  • 「細節調整」經常出現左曲球?趕緊檢查你的右手握杆!
    我們通常說強勢握杆都是說左手,但是其實右手的握杆也有強弱勢之分。多數球友的右手握杆都會比較強勢,但在擊球瞬間,右手掌心都會自然地對著目標方向,這就會導致擊球瞬間杆面關閉,形成左曲球。「力從腳起」抓地與扭轉配合,真正的蓄力打遠!「教學+」擊球前做好這三步,讓你再遠30碼!「教學+」找對進攻路線!兩個測試讓你輕鬆一切一推!
  • 「動力鏈」如何穩定揮桿?這兩個協調練習很高效!
    相信很多球友都有這樣的苦惱:揮桿做不到自然、流暢,擊球不紮實,一打不好球就改動作,結果越改越壞!試問你自身的協調做好了嗎?一個好的揮桿要從好的協調開始!一起來跟著高提士運動康復導師、動能趨勢康復技術總監汪黎明做高爾夫動力鏈的協調訓練,幫助協調你的揮桿,穩定你的擊球!利用瑞士球做跪姿拋球訓練,頭部不動,眼睛盯著地面,穩定手臂,髖部先啟動,帶動軀幹旋轉;熟練跪姿拋球訓練,可接著做模擬揮桿的拋球練習,讓你的揮桿更加順暢。
  • 「再見」竟然不是「さようなら」!那該怎麼說?
    是「再見」的意思然鵝「さようなら」和我們的「再見」意思不太一樣最好不要隨意使用哦~「さようなら」是日語中最正式、最標準的「再見」的說法最早來源於接續詞「左様(さよう)ならば」(那樣的話)表示「じゃあ、そういうことで
  •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我的世界」DLC詳解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我的世界」DLC詳解 2020-10-04 19:49  遊戲時光VGTIME
  • 三招,跟「假期症候群」說再見~
    三招,跟「假期症候群」說再見~ 2020-10-07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