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傾聽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聲音:寫在《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

2020-12-16 今日中國

  《抗美援朝戰爭史》是經中央軍委常務會議批准編寫的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的鴻篇巨製。該書出版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成為研究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參考著作,並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外文出版社與軍事科學出版社聯合推出三卷本《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適逢其時。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此時,距新中國成立還不到一年。中國人民渴望有一個和平安定的外部環境,儘快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因長期戰爭而破壞的國民經濟。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主要注意力在於鞏固新生政權,儘快恢復國民經濟,各方面工作均圍繞這一中心展開。中國人民解放軍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策部署,加緊進行解放西藏、臺灣的各項準備和剿匪作戰,並抽調兵力參加國家經濟建設,幫助恢復生產,同時展開大規模復員整編工作,根本沒有與美國人在朝鮮半島打仗的計劃。

  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政府從維護世界霸權和冷戰需要出發,決定立即武裝幹涉朝鮮內戰,同時派遣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侵佔中國領土臺灣。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組成「聯合國軍」,執意擴大侵朝戰爭。美軍無視中國政府的多次嚴正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城鎮和鄉村,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挑戰。

  唇亡則齒寒,戶破而堂危。應朝鮮勞動黨和政府請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堅決回擊美國的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亞洲的和平。這是美國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一場戰爭,也是新中國的必然選擇。正如毛澤東指出:「我們不要去侵犯任何國家,我們只是反對帝國主義對於我國的侵略。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國軍隊佔領我國的臺灣、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打到了我國的東北邊疆,中國人民是不會和美國軍隊作戰的。但是既然美國侵略者已經向我們進攻了,我們就不能不舉起反侵略的旗幟,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義的。」

  韓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場國際性局部戰爭,雙方在幅員狹小的朝鮮半島戰場上投入大量的兵力、兵器,某些戰役戰鬥的炮火密度、空軍轟炸的密度、戰場上的兵力密度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水平。戰爭結束時,雙方兵力高達300多萬人,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噴氣式飛機首次廣泛應用於實戰。武器裝備處於懸殊劣勢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和人民軍的密切配合下,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把美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以南並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南北地區,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創造了世界現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體現了中國人民捍衛和平、維護正義的堅強意志,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力量,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的一座豐碑。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中國軍隊的光榮和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和清醒劑。中華民族向來愛好和平,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的中國傳統戰略文化,具有求和平、謀統一、重防禦的基本特性,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輕啟戰端,與西方列強信奉的商業擴張主義的進攻理論截然不同。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中華優秀戰略文化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中國政府和軍隊始終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堅持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堅持戰略上的後發制人。中國人民不會主動去挑事,但為了和平、正義和尊嚴,也決不懼怕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對此作了最好的註解。美國人也不得不承認當年中國出兵朝鮮的合理性。曾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的亨利·基辛格評論道:「毛澤東有理由認為,如果他不在朝鮮阻擋美國,他或許將會在中國領土上和美國交戰;最起碼,他沒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結論。」經歷了韓戰的美國人得出一個結論:決不能再犯韓戰期間的錯誤,永遠不能輕視中國人的警告。這就是鴨綠江的教訓。

  多年來,韓戰始終都是國際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熱點,著述眾多。中國學術界更多的是從中國參加這場戰爭的角度,即以抗美援朝戰爭為重點來研究。軍事科學院編寫的《抗美援朝戰爭史》是重要的官修正史著作,它充分利用國內外的檔案資料特別是中方的檔案資料,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以反映中方情況為主,以反映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為主,客觀、準確、全面地記述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總結戰爭經驗教訓,在資料運用、問題的分析、觀點的確立、經驗教訓的總結、研究的角度和深度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創新,代表和反映了中國學者研究抗美援朝戰爭的特色和水平。

  《抗美援朝戰爭史》中文版出版後,不僅在國內引起熱烈反響,而且在國際上也引起關注。2012年12月,筆者曾隨團赴韓國國防部軍史編纂研究所、國防研究院等單位交流訪問,韓國學者均提到《抗美援朝戰爭史》一書。韓國國防部軍史編纂研究所所長及該所專家表示,他們的有關著作參考和引用了《抗美援朝戰爭史》一書的一些內容。筆者後來出席國際軍事歷史委員會第42屆年會,曾就抗美援朝戰爭問題作過交流發言。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的學者以及地方學者,都在不同場合就抗美援朝戰爭歷史問題與國外學者有過交流,但總體上講,中外學者在這方面的交流和研討遠遠不夠。

  美國陸軍官方戰史《韓戰中的美國陸軍》三卷本、李奇微戰爭回憶《韓戰》、韓國《韓戰》等一批韓戰史著作均有中文版在國內出版發行,但在今年推出《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之前,還沒有一部能夠代表中國立場、中國觀點的抗美援朝戰爭史著作走向世界,令人感到遺憾。此次,由軍史專家、外軍專家和外文出版社、軍事科學出版社通力合作,出版《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彌補了一大缺憾,值得慶賀。

  《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在中文版基礎上對個別內容進行了壓縮調整。全書有以下幾個鮮明特點:一是全景式展示了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該部著作不僅反映作戰這一主要內容,而且反映與戰爭緊密相關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各方面的情況,如參戰決策、戰前準備、戰爭指導、戰場行動、政治外交鬥爭、經濟鬥爭、停戰談判、抗美援朝運動、中國人民志願軍撤出朝鮮回國等,全景式、多層次地記述抗美援朝戰爭歷史,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的內容都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二是深刻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正義性質。這部著作以翔實的史料,記述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用無可辯駁的史實證明: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場不期而遇的戰爭,是被迫應戰;絕不是中國方面主觀上要惹火上身,主動開戰。三是突出展現了毛澤東、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戰爭指導藝術,廣大志願軍官兵不畏強敵、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以及朝鮮前線與國內大後方的密切配合。四是有針對性地對國內外學術界和社會上有關抗美援朝戰爭的熱點和有爭議問題作出正面闡述。五是史料權威而翔實,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中共中央關於抗美援朝戰爭有關決策和方針、重要作戰行動的決策和指導、重要戰役戰鬥經過與戰果等,都以歷史檔案資料為依據,增加了著作的權威性和可信度。抗美援朝戰爭是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學者和出版社付出更大的努力,推出更多的高質量作品,喚起歷史記憶,提供歷史借鑑。期待更多的抗美援朝研究著作問世,期待更多的抗美援朝史著譯成多國文字,讓世界人民更多地聽到中國的聲音,更全面更客觀地了解這場戰爭,進而更好地理解中國歷史和中國戰略文化,更好地認識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為增進世界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更大的貢獻。

 

  - END -

  作者:軍事科學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

  (原主任)研究員 郭志剛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史》推英文版
    外文出版社近日推出《抗美援朝戰爭史》一書英文版。該書全面、系統地向國際社會呈現抗美援朝戰爭歷史。 《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從新中國成立後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寫起,一直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出朝鮮,全面、客觀地記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充分運用史料並有針對性地闡述了對這場戰爭中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該書由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翻譯,是一部權威、系統對外表達中國對抗美援朝戰爭歷史基本觀點的重要著作。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外文出版社隆重推出...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2020年9月,中國外文局所屬外文出版社隆重推出《抗美援朝戰爭史》一書英文版。《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該書是由中國軍史專家編寫,全面、系統向國際社會呈現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的第一部英文著作,也是唯一一部「官修正史」,代表了目前中國抗美援朝戰爭史研究的權威成果,在國際上眾多關於韓戰的史書中獨樹一幟,充分展現了中國觀點和中國立場。
  • 《抗美援朝戰爭史》關鍵詞漢英對照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外文出版社與軍事科學出版社隆重推出了《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這是由中國軍史專家編寫,全面、系統向國際社會呈現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的第一部英文著作。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
    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收藏於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2013年7月3日拍攝。目前展位已經變化,重新進行塗裝。 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是功勳機車。1996年,經鐵道部批准,瀋陽鐵路局向抗美援朝紀念館捐贈該機車。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桃源街附近,坐落在市中心北部風景秀麗的英華山上,是一座塔樓式建築群。該館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10月。
  • 抗美援朝,中國千年國運的轉折點,讓美國乃至世界為之震撼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70周年。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一場正義與非正義、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即將在血與火的抗美援朝戰場上拉開帷幕!
  • 這七十年,抗美援朝作品中「長津湖」是什麼樣?
    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目空一切的美軍第10軍,於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值得我們民族永遠銘記的戰爭
    原標題:抗美援朝戰爭是值得我們民族永遠銘記的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以巨大的代價,挽救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保衛了國家安全,達成了出兵朝鮮的戰略目的。   抗美援朝戰爭創造和維護了中國在東北亞地區有利的戰略態勢和戰略格局,為國家經濟建設創造了相對和平的安全環境。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作者:劉國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對於抗美援朝戰爭70年前的中國,面對這樣的歷史考卷,敢於對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說「不」,交出了令人驕傲和滿意的答案。毛澤東在1953年9月總結抗美援朝勝利時說的一句話是對這個答案最好的詮釋:「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前方,志願軍將士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克服生理極限,與敵人殊死搏鬥,浴血奮戰。
  • 齊德學: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偉大戰爭
    確實,抗美援朝戰爭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都是一場偉大的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驕傲、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場偉大戰爭。抗美援朝出兵決策是英明的抗美援朝戰爭不是中國人民要打的,而是美國當局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
  • 抗美援朝70周年|外國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戰爭:「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
    ,最應該萬世賡續的是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今後,無論何時何地,美國膽敢挑起對中國的戰爭,他們仍將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剛剛誕生一年,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也是中國人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與地區和平而進行的一場正義戰爭。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353)鮮為人知的朝鮮華僑支援中國抗美援朝...
    朝鮮華僑在韓戰中對中國抗美援朝鬥爭所做的積極支援。1950年6月,美國發動侵略韓戰,並派飛機轟炸中國東北城鄉,新中國的和平建設遭到巨大的威脅和破壞。中國人民遂在全國掀起抗美援朝運動,派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與朝鮮人民、朝鮮人民軍並肩打擊美國侵略者。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作者:劉國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70年前的中國,面對這樣的歷史考卷,敢於對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說「不」,交出了令人驕傲和滿意的答案。毛澤東在1953年9月總結抗美援朝勝利時說的一句話是對這個答案最好的詮釋:「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前方,志願軍將士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克服生理極限,與敵人殊死搏鬥,浴血奮戰。
  • 抗美援朝戰爭的五大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美國和我國臺灣國民黨當局出於反共的目的,散布不實言論,污衊中國大陸出兵是為蘇聯服務。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檔案解密後,一些人又以片面曲解的方式引用史料,認為中國大陸參加韓戰是不惜損害本國利益為他國出力。
  • 正義之戰必勝——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
    它還建立了中國作為一個令人敬畏的對手的軍事威信,在以後的幾十年中,這一威信始終不墜!」其實,基辛格只說對了一半。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不僅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中華民族「換了人間」的崛起之戰,更是世界進步力量「保衛和平」的殊死之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獲得的最大利益是什麼?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趁機介入半島局勢,其戰火一度延綿至中國的鴨綠江邊,嚴重威脅到中國的領土安全。當時中國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偉大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元帥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奔赴朝鮮。連同朝鮮人民軍一同對抗聯合國軍。
  • 珍貴:1951年和1992年拍的有關紀錄片《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戰爭...
    這是一部反映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前線英勇作戰和全國人民在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中的各方面活動的大型紀錄片。編導徐肖冰同志是史達林獎金獲得者、志願抗美援朝隨軍攝 影隊隊長。攝影師楊序忠同志就在朝鮮戰場上遭遇了美國侵略者的轟炸與掃射,壯烈犧牲,有兩個助手同志也在前線負傷。
  • 抗美援朝197653是什麼意思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戰爭簡介及歷史意義
    197653的意思是: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抗美援朝中國犧牲了多少人 ?歷史意義有哪些
  • 抗美援朝戰爭:一場反侵略正義戰爭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援助朝鮮人民,保衛國家安全而進行的一場反侵略正義戰爭美國立即進行武裝幹涉,同時派第7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並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1950年10月,在朝鮮人民處於極端困難,中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根據朝鮮勞動黨和政府的請求,以及中國人民的意願,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旗幟,開赴朝鮮戰場,同朝鮮軍民並肩抗擊侵略者。
  •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運動戰階段我軍傷亡分類詳記
    現在我國正式出版的戰史裡,抗美援朝各大戰役志願軍傷亡都只有一個總計數字,比如軍科院的三卷本《抗美援朝戰爭史》,裡面從第一到第四次戰役都只有傷亡總數總計,第五次戰役更是只有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傷亡總計數字,所以我用衛勤的資料做了一個運動戰各次戰役傷亡分類統計志願軍傷亡分計如下:
  • 周恩來與抗美援朝戰爭第一年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摘要]《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 3冊有多篇文稿涉及抗美援朝戰爭,清晰地展現了周恩來在抗美援朝戰爭決策和戰爭第一年中所付出的心血和重要貢獻:韓戰爆發後,代表中國政府迅速作出外交反應,此後又在著手開展應戰準備的同時,不斷通過多種外交途徑與美國當局和有關方面溝通,表達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