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有心之人都會發現,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做對決策的成功人士都熟讀一本書——周易。
比如古代的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再比如現在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
《易經》作為上古時期的一部著作,其中的內容包羅萬象,在古代,《易經》被稱為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主要是因為書中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古代賢人們公認的中華民族智慧結晶。
整部《易經》海納百川,內容不乏晦澀難懂,但如果帶著目的去讀,細心的朋友不難發現它對於男人的提醒;生活中男人要去主動承擔的責任要多一些,無論是初入社會滿載家人希望的青年,還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朋友,往往都是儘自己最大努力,但是成功還是姍姍來遲。
周易:男人慾成「大器」,依靠的不只是人脈,建議你讀讀這5句話
一、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易經》裡提到:想要辦大事,以深厚的識見為主,能力為輔;想要成大事,人的謀劃佔一半,天意了佔另一半。
男人慾成大器,知識、膽識、見識是最重要的,才能只是輔助而已,否則的話,歷史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恃才傲物的人,不僅成就不了大器,反而以失敗告終呢。當然,這裡的「識」,還指的是經驗,強調的是積累的作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厚積薄發。
曾國藩所謂的「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則是說,男人慾成大器,要抱著竭盡全力的態度。不能因為環境的因素就不去努力,也不能因為努力失敗了,就去怨天尤人。
對於現代人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你只管努力,剩下的天意都會反饋給你。
二、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易經》裡提到: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庸人就是普通人,跟有才能的人相比最大的一點就是差在了「懶」上面,一個人平庸就罷了,如果再懶那幾乎是沒有人願意搭理,縱使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不通過努力顯露自己的才能,即使是金子也會被雪藏。
曾國藩就是一個勤勞的好例子,出身資質平平無奇,但是通過刻苦讀書總結,是官場上平步青雲連升十級官至武英殿大學士,靠的就是「勤奮」二字。
除此之外,要想成大器,還不能「傲」。比如楊修就是太傲了,傲到連曹操都受不了了,最後把他殺了。曹操這個人其實是包容心挺強的人,即使是仇人,他都是能用就留著用的。於此可見楊修的自傲毀了自己。
三、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易經》裡提到: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
經常說別人短處的人,經常誇耀自己長處的人,可以說是「存心不厚,識量太狹。」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經常談論別人的短處,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也必然給自己招來怨恨,埋下禍亂的種子。
漢高祖劉邦曾經隨便和韓信討論各位將領的才能。劉邦問道:「像我自己,能帶多少士兵?」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人。」劉邦說:「那對你來說呢?」韓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韓信後來被殺,不能說與他這種性格無關。
四、男人無志,鈍鐵無鋼,女人無志,亂草無秧。《易經》裡提到: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
如果一個男人胸無大志,那麼就是如一塊練不出鋼的純鐵。那麼這樣一看很多人還是都明白什麼意思,就是告訴一個人必須要心中有志氣。我們可以不去攀比,但是最起碼自己得有一個志向。
男人的事業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但一定要有所成就,能使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
目標很重要,沒有目標就不要亂行動,只會耽誤和迷失自己,先定個目標再說吧,如果沒有就要先到別人那多走走看看學學,先在別人那做一段時間也行,要不然就找個懂行的朋友合作。
五、減少自己的弊病,速度越快越好,沒有過錯。《易經》有一卦:六四爻,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
人生有3個弊病需要減損,一是驕傲自滿,二是輕恕己過,三是招惹怨恨。
《道德經》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素書》曰:「失其所強者弱。」人應該有自知之明,根據先天條件培養自己的優勢,然後不斷精進。如果有點高人之處便驕傲自滿、裹足不前,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原來的優勢也可能變成劣勢,繼而淪為弱者。
如果一個人明知有錯,卻諱疾忌醫,或屢教不改,這種人就是不求進步,賢才當然也不可能把重任託付給他。
短短五句話,道盡了人生智慧,尤其是對於大器晚成,苦於成功的朋友們,或許讀到哪一句就會有「豁然開朗」的開竅。
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尋。
孔子曾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蘇東坡:撫視《易》《書》《論語》三書,即覺此生不虛過。虞世南: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就連近代諾貝爾物理學獎李政道也坦言「研究科學一定要讀三個經:《易經》《墨經》和《山海經》。」馬雲說,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職場人都該去《易經》裡拜拜師。不僅對於偉人來說,需要讀《易經》,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更是需要我們拜讀的書,因為它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
《易經》裡面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裡面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身邊很多人跟我說,自己想要學習易經,但是原版的內容全是文言文,自己根本就不讀不懂,每當遇到這種情況,老顧我推薦大家看一看我每天都在看的《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注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易經》的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人受益無窮。
活動特惠,文章這裡下單僅需56元。別小看這一頓飯電影票的支出,卻能一次讀懂中華文化的【群經之首】,飽覽古人的智慧。對於很多正處於人生迷茫階段的朋友來說,是一本解答人生,職場,婚姻和升職加薪的「點金術」。您想要品讀,或者是研究古籍,可以點擊下面【去看看】,參團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