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12人」進入到6進3階段,而此場對戰的雙方是朱雨玲與丁寧。這場比賽對兩個至關重要,對於目前兩個人狀態都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朱雨玲是想爭取進入世錦賽團體賽陣容,而丁寧也想憑藉此戰增加自己在東京奧運的競爭砝碼。
朱雨玲前三局進攻強勢,丁寧陷入被動防守,單局被打出11:1
眾所周知,朱雨玲與丁寧都屬於防守反擊型打法。那麼兩塊盾牌碰撞在一起怎麼打呢?那就是刺破對方的盾牌。而搶先發動進攻的則是更年輕的朱雨玲。朱雨玲在前三局比較好地掌握了比賽的節奏,發球上朱雨玲以發丁寧中間位的球為主,讓丁寧正、反手都不好直接上手;在進攻線路的選擇上,朱雨玲打得還是比較有策略。第一局朱雨玲在相持中堅決壓住丁寧的反手位,讓丁寧拔出不手來進攻,這點非常奏效,導致丁寧失誤頻頻。
第二條線路也是在第二局中被朱雨玲則更多地打出來,就是反手撕丁寧正手大角,這條線是丁寧的死穴,加上年齡偏大體能下降之後,正手斜線大角丁寧幾乎是救不回來。除此之外,朱雨玲還大膽加強了側身正手進攻,反拉丁寧反手位,這三條線路讓丁寧左右難以顧及,在朱雨玲快速、兇猛的進攻下,第三局竟也被打出了11:1的比分。
取得較大勝勢之後,朱雨玲又陷入習慣性防守,險些被丁寧翻盤。
在前三局主導進攻的是朱雨玲,然而丁寧在第四局上來之後改變了策略,她增加進攻並且提速,這下讓朱雨玲一時亂了手腳。朱雨玲本身不是進攻型打法,在丁寧加強進攻之後她又變成了被動防守的一方。接連兩局迅速失利,讓朱雨玲的這口氣也在漸漸消退。決勝局,雙方比分一度咬得很緊,最後幾個球還是朱雨玲再度貫徹了前三局的策略:堅決搶先上手進攻!兩個防守型的球員,誰先上手誰就容易掌握場面上的主動,丁寧也想使用這個策略,但幾次進攻連續失誤、下網,這也被朱雨玲在局末階段拉開了比分,最終還是止步前6名。
通過這場比賽也可以看得出來,朱雨玲在陷入狀態低迷之後也對自己的技術打法進行了分析,光靠一味防守在目前的女子乒壇是越來越站不住腳了。前三局她之所以能夠順利拿下,就是因為攻得比較堅決。但後三局她還是犯了保守,習慣性防守的老毛病。
雖然朱雨玲接下來對陣進攻火力更強大的陳夢、孫穎莎不佔優勢,但她能夠在「地表最強12人」進入前三,還是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丁寧「地表最強12人」首輪只擊敗了實力最差的張瑞,此番又輸給朱雨玲,單打實力嚴重下滑啊。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各位留言、評論,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