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書南
編輯:弘文
提升軍事實力是每個國家都不敢放鬆的重點工作之一,即使是東南亞的小國家,也十分重視軍事能力的提升。由於國防工業的限制,這些國家只能依靠購買進口軍事裝備來滿足自己對於打造強力軍隊的需求。而俄羅斯的武器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南海國家的戰鬥力因為俄制武器不斷得到升級,這引來了美國的強烈反對。而擁有俄制武器的國家不只一個,在納土納群島就可能上演蘇-30對陣蘇-35的情況。
俄羅斯武器出口東南亞
來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消息稱,近日,印尼方面向俄羅斯表示,即使有來自美國的威脅存在,但印尼仍舊會完成和俄羅斯的軍事合同,這份合同涉及金額高達10億美金,包括11架蘇-35戰機。
美國總統川普對於此事十分關心,或者說,白宮對於有俄羅斯參與的軍火交易都特別重視,華盛頓要求雅加達放棄這份合同,但印尼並沒有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之下,而是堅定表示會履行合同。印尼政府聲稱,知道有些國家因此不安,但印尼是一個獨立國家,有權利作出自主選擇,包括在購買軍事方面也是一樣。
俄制武器受到歡迎
在東南亞地區,俄制武器受到追捧。來自俄羅斯的消息稱,東南亞的武器銷售佔到了俄羅斯武器出口的45%,並且還在不斷增長。
反觀美國,在東南亞市場卻從21世紀初的23%降到了19年年末的18%。俄羅斯的蘇-30、蘇-35、米-17等各類型號軍機都受到東南亞國家的偏愛,越南就擁有蘇-27、蘇-30等戰機,印尼有蘇-35,馬來西亞有米格-29和蘇-30,等等。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
俄制武器性能強勁,威力兇猛,並且結算方式多樣,和適合東南亞小國的胃口。甚至有可能出現俄制武器互相對抗的情形,比如在印尼和越南對峙激烈的納土納群島,蘇-30和蘇-35就有可能打起來。
軍事發展需要適度
當然了,我們並不是要鼓吹戰爭,更不希望看到東南亞地區發生戰事,南海的和平也穩定才是中國追求的。中國政府也在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的建立。就是希望周邊國家能夠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化解分歧,而不是使用武力來解決問題。
戰爭一旦開始,就註定沒有獲勝的一方。特別是在疫情時期,合作共贏才是主題,互相對抗只會導致兩敗俱傷。
(本文為原子之城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環球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