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寶
朗讀:俗世過客
甜醅是西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通常用莜麥、燕麥或青稞製作。在靜寧的旮旯qia qia,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獨特香甜的民間小吃甜醅。
靜寧的甜醅一般都用莜麥製作。莜麥,也叫油麥,一年生植物,喜寒涼,耐乾旱,抗鹽鹼,生長期短,常見於山坡路旁、高山陡屲處。在靜寧的山梁、溝屲、梯田裡都會見到,夏天莜麥花期正濃,一片片、一行行,就是一道道風景。莜麥的種植和小麥一樣,都要經過播種、施肥、澆水、除草、收割、打碾、揚場、晾曬、篩選、倉儲等工序。
甜醅製作簡單,營養豐富,冬有開胃之作用,夏有解暑之效果。母親秘制甜醅的手藝最好,每當大家想吃甜醅的時候,母親總是從糧食儲存間的口袋裡取出十斤左右的莜麥,攤勻鋪在掃乾淨的地上,再舀一勺水,灑在莜麥上面,用手攪和均勻,放置大概一個多鐘頭,讓水分把乾燥的莜麥濛溼;接著母親會將濛溼了的莜麥攬進笸籮,用手來回搓去莜麥表層的皮毛,有時候父親也會搭把手,父親將濛溼的莜麥裝進蛇皮尼龍袋,綁緊袋口,不停地在地上摔打,莜麥皮毛就會自動脫落;然後母親站在院子裡用簸箕朝著下風口簸乾淨莜麥的皮毛,再用清水淘洗裡面的雜質,經過三四遍的淘洗後倒入盛了涼水的大鐵鍋,蓋上鍋蓋,同時灶火裡點起柴火,風匣的「pia ta,pia ta」聲中,莜麥被煮到表層開口微笑的時候,停下風匣,減少柴火,讓煮熟的莜麥在熱鍋裡燜上片刻,隨後母親就拿起漏勺撈出熱乎乎煮熟了的莜麥攤開在木製案板上開始降溫,頓時,整個廚房霧氣繚繞,麥香四溢;待涼至手感溫度時分,母親會將發酵曲子和入溫水攪勻,灑進鋪在案板上的莜麥裡,攪拌一番後裝進陶製盆裡,蓋上蓋子,用塑料紙密封盆口,裹上毛巾,搬上熱炕,為了保暖還得捂上被子,經1~2天發酵,盆沿裡會溢出一絲淡淡的酒香味,將耳朵貼近盆邊還能聽見「嘶嘶」作響的聲音;母親隨時在把握著時間,火候一到,便不緊不慢地輕輕揭開被子,打開蓋子,取下塑料紙,一股醇香撲鼻而來,整個屋子香氣四溢,迫不及待的我們早就拿著大碗小碟排隊等待享用了,一時間個個滿嘴甜醅粒,滿口甜香味,滿屋歡笑聲。
年年盛夏收割的季節,太陽就像是一個火球似的,烤得金燦燦的麥穗快要熟了,忙碌在麥地裡的農人嗓子眼已經開始冒煙了。送晌午的後勤隊用扁擔挑來了甜醅,大家一骨碌躲進樹蔭,用袖子捋一把額頭的汗水,端起一碗白花花蜜旺旺醇香撲鼻的甜醅湯汁,送進嘴裡,涼到心裡,連吃帶喝,一股甘甜、一口清涼、一絲酒香、一點醉意。一碗吃完,正要準備盛第二碗,誰料已經刮鍋舔勺,一桶見底了,醇香未盡的莊稼漢總會因此嘟嘟囔囔、嘮嘮叨。遂後,抹抹嘴,乏氣盡無,繼續開始收割。
甜醅也是逢年過節招待親友的美味佳餚。過年了,大魚大肉吃得大家油膩反胃,茶飯不思。這時候,母親總會姍姍地端來甜醅,涼涼的,甜甜的,酸酸的,夾一筷子,放進嘴裡,綿軟香甜,涼到心裡,醇香未盡。一口氣吃上一碗又一碗,一頭倒在熱炕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似醉非醉,似夢非夢,恍惚間好像又回到兒時在地裡收割麥子的情景裡。
每年端午節,靜寧每家每戶都要煮甜醅,如今媳婦兒總是學著母親的樣子張羅著煮甜醅,依舊是「取料、篩選、搓皮、淘洗、下鍋、燒煮、拌涼、加曲、密封、發酵、開啟」的製作流程。期間,兒子總會無數次地催問甜醅啥時候開吃,在大人不經意的時候也會偷偷揭開正在發酵甜醅盆的蓋子,挖一指頭餵進嘴裡,嘗嘗味道,弄得滿嘴都是。甜醅好了,媳婦兒就會大包小包分成好多份,七大姑八大姨,家家有份,作為節日的禮物送給大家品嘗。端午時節,靜寧小城總會有濃汁的甜醅湯、手工的花饃饃、醉人的熊黃酒、誘人的炒雞蛋、濃情的艾葉草、門前的插楊柳、彩色的布荷包、五色的花鎖線、火紅的高高山,一切的一切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故有詩云:「門前楊柳垂,雄黃鎖線貴。荷包戴成對, 一碗甜醅醉。」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張葆俊,男,漢族,生於七十年代中期,甘肅省靜寧縣高城寨人。「左手右手」手工坊靜寧坊主,靜寧一諾財務諮詢有限公司掌門人,自幼人們俗稱老寶。畢業於蘭州商學院,先後在外資企業及中國燃氣旗下子公司擔任部門經理和財務負責人,曾赴非洲天府之國——奈及利亞參加TUMMY-TUMMY方便麵項目建設,現在主要經營靜寧一諾財務諮詢有限公司。為人正直,處世樂觀,平日裡喜歡爬山涉水,懷舊農村生活,經常寫一些生活隨筆。作品散文集《葫蘆河畔》及原創詩詞散見於《中國燃氣期刊》、《靜寧文藝期刊》、「葫蘆河畔微信公眾號」。
電話:13369337899
微信:laobao7899
Q Q:287073510(大地)
誦者簡介:風流擁煙花,甘肅靜寧縣人,一個喜歡歌唱和誦讀的中學老師。
郵箱:254637981@qq.com
俗世過客公眾平臺,一個人的精神家園。平臺現已初具自己的特色,平臺於5月10號開通了留言功能和讚賞功能,俗世過客在此向傾情投稿每一位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讚賞:讚賞資金50%為作者稿費七日後以微信紅包的形式發放給作者,50%將用於平臺維護,音頻朗誦作品平臺,作者朗誦者各30%,十元以下不發稿酬。仔細閱讀,然後投稿。
長期徵收下列稿件:
1、表現情感、哲理,遊記等各類散、詩歌文作品。字數控制在2000字以內。
稿件要求:
第一,所投稿件必須保證原創(沒在其他原創平臺發布過),精心打磨,讓它真正成為較為上乘的藝術,以對得起大家的閱讀;切記因文稿不實以及多投產生的版權問題並其他糾紛責任需自己承擔!也即文責自負。
第二,在主題欄填寫真實姓名和作品名稱。附照片和個人簡介。
第三,投稿郵箱:254637981@qq.com.
主編微信:13830386396,上稿作者請主動添加以便發放稿酬。
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溫暖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