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寧老味道之甜醅(原創)

2021-02-12 風流擁煙花
靜寧老味道之甜醅(原創)

作者:老寶

朗讀:俗世過客

甜醅是西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通常用莜麥、燕麥或青稞製作。在靜寧的旮旯qia qia,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獨特香甜的民間小吃甜醅。

靜寧的甜醅一般都用莜麥製作。莜麥,也叫油麥,一年生植物,喜寒涼,耐乾旱,抗鹽鹼,生長期短,常見於山坡路旁、高山陡屲處。在靜寧的山梁、溝屲、梯田裡都會見到,夏天莜麥花期正濃,一片片、一行行,就是一道道風景。莜麥的種植和小麥一樣,都要經過播種、施肥、澆水、除草、收割、打碾、揚場、晾曬、篩選、倉儲等工序。

甜醅製作簡單,營養豐富,冬有開胃之作用,夏有解暑之效果。母親秘制甜醅的手藝最好,每當大家想吃甜醅的時候,母親總是從糧食儲存間的口袋裡取出十斤左右的莜麥,攤勻鋪在掃乾淨的地上,再舀一勺水,灑在莜麥上面,用手攪和均勻,放置大概一個多鐘頭,讓水分把乾燥的莜麥濛溼;接著母親會將濛溼了的莜麥攬進笸籮,用手來回搓去莜麥表層的皮毛,有時候父親也會搭把手,父親將濛溼的莜麥裝進蛇皮尼龍袋,綁緊袋口,不停地在地上摔打,莜麥皮毛就會自動脫落;然後母親站在院子裡用簸箕朝著下風口簸乾淨莜麥的皮毛,再用清水淘洗裡面的雜質,經過三四遍的淘洗後倒入盛了涼水的大鐵鍋,蓋上鍋蓋,同時灶火裡點起柴火,風匣的「pia ta,pia ta」聲中,莜麥被煮到表層開口微笑的時候,停下風匣,減少柴火,讓煮熟的莜麥在熱鍋裡燜上片刻,隨後母親就拿起漏勺撈出熱乎乎煮熟了的莜麥攤開在木製案板上開始降溫,頓時,整個廚房霧氣繚繞,麥香四溢;待涼至手感溫度時分,母親會將發酵曲子和入溫水攪勻,灑進鋪在案板上的莜麥裡,攪拌一番後裝進陶製盆裡,蓋上蓋子,用塑料紙密封盆口,裹上毛巾,搬上熱炕,為了保暖還得捂上被子,經1~2天發酵,盆沿裡會溢出一絲淡淡的酒香味,將耳朵貼近盆邊還能聽見「嘶嘶」作響的聲音;母親隨時在把握著時間,火候一到,便不緊不慢地輕輕揭開被子,打開蓋子,取下塑料紙,一股醇香撲鼻而來,整個屋子香氣四溢,迫不及待的我們早就拿著大碗小碟排隊等待享用了,一時間個個滿嘴甜醅粒,滿口甜香味,滿屋歡笑聲。

年年盛夏收割的季節,太陽就像是一個火球似的,烤得金燦燦的麥穗快要熟了,忙碌在麥地裡的農人嗓子眼已經開始冒煙了。送晌午的後勤隊用扁擔挑來了甜醅,大家一骨碌躲進樹蔭,用袖子捋一把額頭的汗水,端起一碗白花花蜜旺旺醇香撲鼻的甜醅湯汁,送進嘴裡,涼到心裡,連吃帶喝,一股甘甜、一口清涼、一絲酒香、一點醉意。一碗吃完,正要準備盛第二碗,誰料已經刮鍋舔勺,一桶見底了,醇香未盡的莊稼漢總會因此嘟嘟囔囔、嘮嘮叨。遂後,抹抹嘴,乏氣盡無,繼續開始收割。

甜醅也是逢年過節招待親友的美味佳餚。過年了,大魚大肉吃得大家油膩反胃,茶飯不思。這時候,母親總會姍姍地端來甜醅,涼涼的,甜甜的,酸酸的,夾一筷子,放進嘴裡,綿軟香甜,涼到心裡,醇香未盡。一口氣吃上一碗又一碗,一頭倒在熱炕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似醉非醉,似夢非夢,恍惚間好像又回到兒時在地裡收割麥子的情景裡。

每年端午節,靜寧每家每戶都要煮甜醅,如今媳婦兒總是學著母親的樣子張羅著煮甜醅,依舊是「取料、篩選、搓皮、淘洗、下鍋、燒煮、拌涼、加曲、密封、發酵、開啟」的製作流程。期間,兒子總會無數次地催問甜醅啥時候開吃,在大人不經意的時候也會偷偷揭開正在發酵甜醅盆的蓋子,挖一指頭餵進嘴裡,嘗嘗味道,弄得滿嘴都是。甜醅好了,媳婦兒就會大包小包分成好多份,七大姑八大姨,家家有份,作為節日的禮物送給大家品嘗。端午時節,靜寧小城總會有濃汁的甜醅湯、手工的花饃饃、醉人的熊黃酒、誘人的炒雞蛋、濃情的艾葉草、門前的插楊柳、彩色的布荷包、五色的花鎖線、火紅的高高山,一切的一切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故有詩云:「門前楊柳垂,雄黃鎖線貴。荷包戴成對, 一碗甜醅醉。」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張葆俊,男,漢族,生於七十年代中期,甘肅省靜寧縣高城寨人。「左手右手」手工坊靜寧坊主,靜寧一諾財務諮詢有限公司掌門人,自幼人們俗稱老寶。畢業於蘭州商學院,先後在外資企業及中國燃氣旗下子公司擔任部門經理和財務負責人,曾赴非洲天府之國——奈及利亞參加TUMMY-TUMMY方便麵項目建設,現在主要經營靜寧一諾財務諮詢有限公司。為人正直,處世樂觀,平日裡喜歡爬山涉水,懷舊農村生活,經常寫一些生活隨筆。作品散文集《葫蘆河畔》及原創詩詞散見於《中國燃氣期刊》、《靜寧文藝期刊》、「葫蘆河畔微信公眾號」。

電話:13369337899

微信:laobao7899

Q Q:287073510(大地)

 

誦者簡介:風流擁煙花,甘肅靜寧縣人,一個喜歡歌唱和誦讀的中學老師。

郵箱:254637981@qq.com

俗世過客公眾平臺,一個人的精神家園。平臺現已初具自己的特色,平臺於5月10號開通了留言功能和讚賞功能,俗世過客在此向傾情投稿每一位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讚賞:讚賞資金50%為作者稿費七日後以微信紅包的形式發放給作者,50%將用於平臺維護,音頻朗誦作品平臺,作者朗誦者各30%,十元以下不發稿酬。仔細閱讀,然後投稿。
長期徵收下列稿件:
1、表現情感、哲理,遊記等各類散、詩歌文作品。字數控制在2000字以內。

稿件要求:
第一,所投稿件必須保證原創(沒在其他原創平臺發布過),精心打磨,讓它真正成為較為上乘的藝術,以對得起大家的閱讀;切記因文稿不實以及多投產生的版權問題並其他糾紛責任需自己承擔!也即文責自負。
第二,在主題欄填寫真實姓名和作品名稱。附照片和個人簡介。
第三,投稿郵箱:254637981@qq.com. 
主編微信:13830386396,上稿作者請主動添加以便發放稿酬。
讓我們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溫暖的精神家園!

相關焦點

  • 靜寧老味道之燒洋芋
    靜寧老味道之燒洋芋(原創)馬鈴薯,又稱地蛋、土豆、洋芋等,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
  • 蘭州,正寧路夜市,一杯舌尖尖上的甜醅奶茶
    朋友,你到過「西北明珠」之稱的蘭州嗎——好吧,讓我來告訴你:在蘭州,有種生活叫正寧路夜市;在蘭州,有種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美食叫甜醅奶茶;在蘭州,有種情懷叫甜醅奶茶就烤羊肉串。六月的夜風,徐徐拂著,帶著白日的餘溫,帶著夜的清涼。金城——蘭州——的大街小巷華燈閃爍,車流如溪;如銀河落躺在人間。
  • 靜寧五大文化世族
    立志讀書,至老不輟,著《素位錄》一卷。次子王琪,字襟崆。少穎達,好古博學,家世藏書數萬卷,一一評騭丹黃,擷其精英,至老不少倦。為文有體,詩亦入格,至今言文學者,尤必曰王某雲。所著有《襪線集》十卷,藏於家。三子王瓆,字襟白,崇禎辛未進士,授湖廣提刑按察司分巡武昌監軍道僉事。崇禎末抵抗張獻忠流寇,收復武漢。入清後歸裡,屢召不出,著有《芝蘭齋詩》若干卷,刊行。王源翰即為王瓆嫡派後裔。源翰字奮濤,號海門。
  • 我們的靜寧蘋果
    獨特的地域、氣溫、土壤特點,非常有利於蘋果生產,靜寧被農業部評為"黃土高原優生蘋果最佳栽植區域"。文 | 王曉軍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成紀之地,遍野饒收。山川蔥蘢疊翠,勃勃生機興焉,猶頻婆懸枝綴紅弄綠,其色彤彤,其香濃濃,染就隴上秋聲。今撰文記之,述前人之功,踔厲奮發勤勞作,勉後者之志,壯心上下勇求索。    夫蘋果者,古謂之柰,亦稱頻婆。
  • 靜寧本土散文集《葫蘆河畔》第一章:金色童年 烽臺山
    老人們傳說,烽火臺是遠古時期,國家為了傳遞軍情機密而設立,烽臺山上有座烽火臺,當然在周圍遠處的山頂上也有座與之相呼應的烽火臺,每當烽火臺上狼煙四起的時候,國家定有軍機大事傳報。          烽臺山半山腰有座古城牆,聽村裡上了年紀的大爺們講,民國時期,東關的村民為了攔住從北峽吹出的煞氣而築成了如今當地僅存的一座古城牆。
  • 靜寧魏氏武術家族
    ,從清朝晚期至今170多年,經五代傳人的研練和學習眾家之長,現今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卷帙浩繁,翻檢不易,難以盡讀,古聖先賢與現當代英雄模範人物之風烈遺蹟淹沒於文山字海之中,老百姓翻檢實屬不便。閒暇之餘,我考證古史軼文,翻閱州縣誌書,採訪耆老鄉鄰,稽核網絡資源,十易其稿,始成是書。其目的是為了存史料,激來者,方便人民群眾閱讀。一、體例和內容上的創新1.《靜寧古今人物》全書記錄了近3000個靜寧籍或與靜寧有關的人物。沒有一定的編排體例,讀者很難快速檢索到自己需要了解的人物。
  • 多彩靜寧 魅力成紀
    鹿角口是靜寧地域中、東部進入西部的必經之地,也是六盤山山系和華家嶺山系的分界線。圖二:紅山咀大橋。2.古城鎮甘渭河古有暖水河之稱。據《靜寧州志》載:「乾愷(wei)川隆冬不凍,俗名暖水河」。「暖水河源出曹務之東,西至張傳堡(現古城鄉古城村)入沙,復浚出於楊溝、廟堡,開渠引水,繳磨不凍,民鹹利之」。河谷地帶平均海拔1660米左右,河谷南北梁峁起伏,溝壑交錯,植被覆蓋差,平均海拔在1960米左右。
  • 靜寧夢想從此開啟
    ——靜寧縣夢想中心項目啟動暨一星夢想教師培訓班開班2020年6月6日,六六順意之日,靜寧縣的孩子們和老師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那就是在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靜寧縣15所夢想中心建成,夢想中心項目啟動暨一星夢想教師培訓班開班儀式在靜寧三中思齊樓舉行
  • 為什麼說李白、李世民也是靜寧人?《靜寧古今人物》告訴你答案.
    [2]韓愈評李蔡:「人所憚為,公勇為之;人所競馳,公絕不窺。」見韓愈寫給權德輿的《墓志銘》。[3]《史記·李將軍列傳》:李敢以校尉從驃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多,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廣為郎中令。頃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居無何,敢從上雍,至甘泉宮獵,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諱雲鹿觸殺之。
  • 絲路驛站四代"燒雞"人:從"奢侈品"到餐桌延續百年老味
    圖為王東升講述靜寧燒雞歷史。楊豔敏攝  上世紀80年代初,王東升父親開始重操祖傳技藝,他做的燒雞在當地赫赫有名,街坊鄰居也開始逐漸效仿,甚至一度傳到了鄉下,使得靜寧燒雞重現光彩,並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遠近聞名,因帶領靜寧人民脫貧致富貢獻突出,被稱為「燒雞大王」。  「味道,還是曾經的百年老味道。」
  • 靜寧作家李世恩 ‖ 于右任先生與平涼
    他一生清貧節儉,但搜購了大量散落在民間的碑刻共計387方之多,全部捐獻給西安碑林。1941年考察敦煌後,向國民政府首次建議設立「寓保管於研究之中」的機構,最終促成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的成立。于右任先生不滿兩歲時,母親趙氏就因病去世。為了寄託對母親的緬懷和感恩之情,到甘肅靜寧尋訪舅氏親人就成了他多年來揮之不去的一樁心事。
  • 「靜寧蘋果之王」靜寧縣李店鄉2018年尾自然風光留影
    2018年12月22日,從通渭縣的隴山鎮、雞川鎮、新景鄉一路轉過來,來到了靜寧縣深溝鄉,名副其實的「靜寧蘋果之王」的靜寧縣李店鄉。由於時間倉促,加上天氣寒冷,只在主街道拍攝了一些照片,反映小鎮的大概樣貌。或許,十年後,二十年後,這組照片可以作為對照,作為記錄歷史的一部分而存在。
  • 隆德—靜寧足球友誼賽打響
    大家你追我趕,奮力馳騁,大有「球場爭鋒,捨我其誰」之勢。雖然天氣炎熱,體力消耗嚴重,但大家奮勇爭先的精神絲毫未減。經過比賽,隆德六盤山開拓者隊最終以3:1的比分贏得比賽。靜寧風行者隊隊員 王雪平:我們來自靜寧,很高興能和隆德六盤山開拓者隊進行這場比賽。每年8月份我們都來此參加比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希望以後可以經常進行這種活動,互相提高互相進步。
  • 《琅琊榜》番外81:言闕拉清桐的手,林燮進宮與樂瑤靜寧道別
    林燮笑笑,然後張羅大家一起坐下來用飯,因為老夫人想清靜,就沒有過來和他們一道用。日子過得很快,明日就要啟程去雲南了,林燮已經向皇上告了假,又和晉陽一道去長樂宮看了樂瑤。「哥哥,怎麼不把母親帶來?」樂瑤眼角噙著眼淚問道。
  • 舌尖上的灘歌之油鍋盔、爛草帽油餅、洋芋饃饃、甜醅子、漿水面、饊飯、涼粉……
    頗具特色小吃有油鍋盔、爛草帽油餅、洋芋饃饃、甜醅子、漿水面、饊飯、涼粉等,這些小吃有葷有素,甜鹹酸辣,色味俱全,物美價廉,讓人回味無窮。除此之外,灘歌的野味更是久負盛名,春夏秋冬,各有側重。最具特色的有烏龍頭、五厥點、香椿菜、蕨麻豬肉、野兔肉、野雞肉等,有「吃一口、香一肚、補一身」的美譽,其口味、營養價值不言而喻。
  • 第六屆靜寧蘋果節全國籃球邀請賽開幕啦
    第六屆靜寧蘋果節「金潤杯」全國籃球邀請賽開幕為進一步提升靜寧蘋果的知名度,全面推介「靜寧蘋果」品牌建設,積極推動靜寧體育與旅遊融合發展,提高靜寧籃球水平,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體育生活,由平涼市體育局、靜寧縣人民政府主辦
  • 第六屆靜寧蘋果節「金潤杯」全國籃球邀請賽開幕
    為進一步提升靜寧蘋果的知名度,全面推介「靜寧蘋果」品牌建設,積極推動靜寧體育與旅遊融合發展,提高靜寧籃球水平,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體育生活,由平涼市體育局、靜寧縣人民政府主辦,靜寧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靜寧縣體育活動中心、平涼金潤實業集團共同承辦的第六屆靜寧蘋果節「金潤杯」全國籃球邀請賽10月12日上午在靜寧一中體育館開幕。
  • 「金潤杯」全國籃球邀請賽助力「靜寧蘋果」推介
    自第六屆靜寧蘋果節「金潤杯」全國籃球邀請賽開賽以來,參加比賽的14支球隊展開了激烈角逐,奉獻精彩豐富的娛樂大餐的同時,也為節會召開營造了極佳氛圍。第六屆靜寧蘋果節「金潤杯」全國籃球邀請賽賽程已經過半。湖北工業大學主教練王磊:「 靜寧非常美麗,靜寧縣感覺很乾淨,很美麗,也非常感謝靜寧給我們大學生籃球提供這麼好的一次鍛鍊機會,非常感謝。」
  • 西行漫記之——西寧味道
    自製老酸奶很多麵店、餐廳都備有,最好的首推德祿酸奶。其他較出名的老酸奶店還有為民巷馬步芳公館隔壁的老城門、交通巷口福街中段的高原馬家、南小街口寧信院對面的順元手工、五四大街中泰百貨一樓東側的玉樹查拉耗牛老酸奶等店鋪。
  • 第六屆靜寧蘋果節「金潤杯」全國籃球邀請賽勝利閉幕
    10月16日晚,第六屆靜寧蘋果節「金潤杯」全國籃球邀請賽在靜寧一中體育館舉行閉幕式。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馬琦,縣委書記王曉軍等市縣領導觀看活動並出席閉幕式。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隨著靜寧三建和臨夏宏遠兩支球隊冠亞爭奪賽結束,為期五天的第六屆靜寧蘋果節「金潤杯」全國籃球邀請賽完成了全部賽程,圓滿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