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文化名鎮,餐飲風格自成一體,濃鬱的地方特色構成了舌尖上的灘歌。雖不像大城市餐館林立,但是家家都有特色。單是那些小吃攤,就足以令人頭暈目眩。頗具特色小吃有油鍋盔、爛草帽油餅、洋芋饃饃、甜醅子、漿水面、饊飯、涼粉等,這些小吃有葷有素,甜鹹酸辣,色味俱全,物美價廉,讓人回味無窮。除此之外,灘歌的野味更是久負盛名,春夏秋冬,各有側重。最具特色的有烏龍頭、五厥點、香椿菜、蕨麻豬肉、野兔肉、野雞肉等,有「吃一口、香一肚、補一身」的美譽,其口味、營養價值不言而喻。
烏龍頭是袍木芽的別稱,又名木龍頭,多產於天水山林地區,是一種藥、菜兩用的名貴野菜。烏龍頭樹根莖可入藥,其味甘苦性平,有健胃利便、活血止痛等功效。做法有天水打滷面、涼拌烏龍頭等。
五蕨點
五葉尖,當地稱為「五蕨點」,學名刺五加,屬於落葉灌木,一簇一簇生長,掌形的複葉上有五個葉片,因此人們叫它五葉。《日華子本草》:「治皮膚病, 可做蔬菜食」,《綱目》「五加,春月於樹枝上抽條葉,山人採為蔬茹」。五葉尖可藥可蔬,它的根莖可以治療皮膚病,它的葉子具有解膩開胃增進食慾的功效。五葉尖長開了便不可再食用,五葉尖根部口感細嫩,吃起來比葉芽更爽脆可口。一般做涼拌菜餚食用。
甜醅子
甜醅子是一種西北地區的風味特色小吃,屬於清明節,端午節節日食品。一般用燕麥或青稞蒸熟後加酒麴釀製而成,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食用時兌入涼開水,糖,口感酸甜,老少皆宜,具有解暑功效。
爛草帽油餅是灘歌地區的日常麵食之一,是一種家常烙餅。一般以熱水燙過的麵粉為原料,因此也稱作「燙麵油餅」。製作流程簡單易學,入口酥脆鮮香,久放而不硬。
山杏所產野生甜杏仁也是灘歌一大特色美食。甜杏仁呈扁心形,味甘微苦,具有潤肺,平喘的絕佳藥用效果。灘歌野生杏仁顆粒均勻、飽滿肥厚、不髮油,多與西芹、胡蘿蔔涼拌食用。
蕨菜屬蕨類植物,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食用部分是捲曲未展的嫩葉,葉端展開後便不宜食用。它所烹製的菜餚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清香味濃,而且富含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被稱為「山菜之王」。灘歌鎮蕨菜野生面積廣闊,產量較大,因灘歌蕨菜純系野生,無汙染,受雨露滋潤,鮮嫩多汁,因此更加受到廣大食客的熱愛。
漿水面
漿水面是以漿水做湯汁的一種麵條,是陝甘地區特色食品,更是灘歌百姓的日常麵食之一。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丞相蕭何在漢中所起,其味酸、清香,別具一格,灘歌的漿水面清淡味香,清熱解暑,顏色通透、味道較為酸爽,吃時加入韭菜或蔥花醃製的鹹菜,吃來特別酸香爽口。
胡麻油被冠以「油中之王」,雖然久居西部窮山僻壤,甚至至今不被大眾所知曉,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冠蓋群芳的品質。它是以純天然、無汙染的胡麻為原料,採用低溫壓榨、精密過濾而成的天然油脂,風味獨特,芳香濃鬱,油質清澈,被認為是陸地上最補腦的天然食物。胡麻油之所以珍貴,主要有3個因素:一是成分獨特,油中佳品; 二是產品稀缺,兩低一少,種植面積極為有限、且畝產量低、出油率低,故產品極具稀缺性;三無法造假,獨善其身,「眾油皆汙爾獨清,養在深山不曾聞。今朝花開齊香散,正宗胡麻將臺生。」是對胡麻油的經典描述。胡麻油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遠遠超越了作為食用用油的層面,在大多離家在外的西北遊子心中,那一滴入鍋的油香,代表著一種濃濃的故土情懷。
灘歌香醋,選料考究、製作精良、質量標準要求高、工序繁多、精湛複雜,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精密配方製作的醋麯,古法木槽發酵,傳統的翻培技巧,精良的燻培工藝、醋培浸淋,產品精釀滅菌以及三十多道工序,成品醋具有醇、和、綿、酸、香五大特點,觀之色澤紅棕,嗅之濃香馥鬱,食之綿酸回甜,風味獨特,回味悠長,好在一個「香」字,絕在一個「精」字,妙在一個「醇」字,灘歌香醋是不可多得的上好調味品和健康養生的佳品。
(香粽)
洋芋饃饃+麵皮
爛草帽油餅
糟肉
韭菜盒子
韭菜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