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者在山東——日本帝國主義時期

2020-12-14 有話說史

引言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不僅給山東造成經濟上的慘重損失與破壞,就連山東大中小學及社會教育也遭到嚴重摧殘。根據一九三八年八月的統計,山東省文化教育界財產損失達四五,八二三,九二八元,蒙受損失最大的為高等教育機關,山東大學僅校具儀器損失約二二三,七三五元,圖書一八一,七六四元0。日本侵略者不讓中國青年學生有愛國思想,不準讀中國歷史、地理,凡是教科書上講愛國思想的地方,一律塗改掉。

在文化教育方面

日本侵略者為了加速消滅我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文化,強制中國各類學校開設日語課。日本只準許山東大學開辦農學系和醫學系,其它社會學和人文學的系科,則不準開辦。日本帝國主義為了達到統治的目的,還散布迷信。一九四二年日偽在魯南地區到處張貼宣揚天主教的宣傳畫,上端畫的是有錢有勢的人「升天堂之路」,下端是貧苦人民「入地獄之門」。這幅宣傳畫是企圖利用宗教來麻醉人民,使勞動人民相信自己受苦受難、剝削者坐享清福都是上帝的安排,而不必去反抗他們。日本侵略者為了毒化中國人民,還在濟南等城市到處設妓女館、咖啡館和賭場,一方面供日本官兵獸慾的發洩,一方面誘使人們追求醉生夢死的生活,消磨人們的鬥志,為其殖民統治服務。

▲日軍對中國教育的侵略

日本侵略者在華北推行所謂新民教育,實際上就是現代奴化教育的別稱。他們大力提倡尊孔忠君的復古思想,提倡封建的舊道德,聲稱要把中國孔孟的「仁義之道」和日本傳統的「皇道」「融為一體,」以求「全亞洲成為王道樂土。」他們打著孔孟的旗號,利用中國的舊文化,麻醉中國人民,其手段是非常毒辣的。

在軍事方面

日本侵略軍把進攻的矛頭主要指向被他們視為「非治安區」的我抗日根據地和敵我互相爭奪的遊擊區。對我山東各抗日根據地,敵人以數萬兵力輪番進行「掃蕩」,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據統計,「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年,敵人在山東出動千人以上的『掃蕩』,共二十五次,其中萬人以上的兩次;到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二年則增加到七十餘次,其中萬人以上的九次。至於千人以下的『掃蕩』和出擾,無日無之,平原地區尤甚」。「一九四三年度千人以上兵力的『掃蕩』五十次,其中包括九月下旬開始的二萬五千兵力的三個月輪迴『掃蕩』,敵人自稱為『對華之大戰役之一」。

▲日軍對中國軍事的侵略

「敵人的「掃蕩』辦法一般多採取『分進合擊』,也採取反覆平行推進的『梳篦式掃蕩』。在多次「掃蕩』失敗以後,敵人又集中更多兵力,採取大縱深重重包圍的「鐵壁合圍』戰術。到一九四二年又發展為更殘酷毒辣的『拉網合圍』」。如「一九四一年冬,敵人以五萬重兵,對我沂蒙山區進行了兩個月之久的『鐵壁合圍』。敵人首先襲擊了我山東縱隊領導機關駐地,緊接著又以精銳三萬,在坦克、飛機配合下,從四面八方向我一一五師師部和山東分局駐地留田(臨沂北五十餘公裡)一帶猛犯。」此次掃蕩,群眾被殺害三千多人,牲畜被搶去萬餘頭,糧食一百六十餘萬斤,民房被毀五千餘間。廣大人民生活極為困苦。又如一九四二年,敵人對膠東區的「拉網掃蕩」持續四十多天。除使用了一萬五千餘名陸軍外,還有部分海、空軍配合作戰。

敵人深入我根據地後,就分成許多小股,互相保持火力聯繫,邊壓縮,邊搜索,白天搖旗吶喊,夜晚沿合圍圈點火,控制山頭,封鎖要道,以圖將我壓縮到牟平縣西南的馬石山狹小地區聚而殲之。最後,敵人在馬石山殘酷屠殺我抗日軍民四百餘人,造成「馬石山慘案」。

▲馬石山慘案

對我山東各抗日根據地,敵人除進行頻繁的「掃蕩」外,還利用遊擊區對我實行逐步推進的「蠶食」政策。一九四二年,敵人光在魯南就「蠶食」了蒼山、馬頭、臨沂、郯城以及邳縣廣大地區,使我魯南基本區被壓縮成「南北十餘裡,東西線連」的狹長地帶。在平原地區,敵以據點、碉堡為支點,構成縱橫交織的公路網,並沿點線修築封鎖溝、封鎖牆。僅在冀魯邊區,敵人就建立了四百五十六個據點,平均每兩平方公裡、八個村莊就有一個據點,封鎖溝、封鎖牆加起來共長一三百多公裡,各縣、區、鄉都被分割成若干塊,每走三十裡,要過八條公路、五條封鎖溝。

▲日軍的掃蕩

幾乎沒有一個村子不被迫向敵人繳糧、納稅,原來的抗目根據地,完全變成抗日遊擊區。在這期間,魯中、膠東、清河、濱海、湖酉地區,也同樣被敵人「蠶食」了大片地區,遭到嚴重的分割和封鎖,使我山東抗日根據地處於極端困難時期。

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山東人民帶來的嚴重危害

由於日本侵略軍的反覆「掃蕩」、「蠶食」和燒殺搶掠,山東人民也像全國其它各淪陷區人民一樣,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遭受了極為嚴重的損失。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山東八年戰爭損失初步調查報告》時指出,「根據不完全統計(未解放的地區、魯中、魯西新解放區、部隊機關等損失均未計算在內):死亡六十六萬八千一百四十三人,佔全省解放區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受災受難人數九十萬四千零八十三人;急需救濟人數達一百六十三萬七千百七十四人。

▲日軍對牲畜的掠奪

損失牲畜一百零七萬九千七百九十一頭,損失糧食二百三十五萬六千九百七十二斤,損失農具二百五十四萬二千八百四十四件,燒毀房屋一百一十五萬一千一百八十六間。」如果把全省都計算在內,「在八年抗戰中,被日寇殺害的同胞就有八十九萬五千多人,受害難民達二百三十五萬人之多。」上述日本帝國主義對山東的侵略,僅僅是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間對華侵略的一部分,但由此我們亦可以想見,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危害是何等的嚴重!

韓復榘統治下的山東金融

韓復榘在1930年10月即準備設立山東民生銀行,乃於1932年7月正式設立。資金為600萬元,計分6萬股,每股100元,省庫認300萬元,各縣認300萬元,由地丁支配;另發300萬元之省庫券,以52萬元留省庫打發各種經費,以248萬元分發各縣,一等縣30,000元,二等縣24,000元,三等縣16:000元。發行後在本省內與現洋一體通用,並準完糧納稅。發行期原定一年,後又延長一年。該行除經營一般銀行業務外,還代理省金庫。總行設濟南二大馬路,在煙臺設有分行,另在青、平、津、滬、漢設有辦事處,由王向榮兼任董事長。該行也發行角票,截至「七七」事變,印刷的角票為1,000萬元,買際凱通的為58萬元。該行對山東民營企業、農村施行各種貸款,在輔助工商業發展上起過一定作用。

▲韓復榘

韓復榘為加強對金融業的管理,先後頒布了許多條令。1930年10月他下令禁止制錢、銅元出境;1931年11月因天津現洋價格較濟南為高,奸商從中漁利,他下令禁止現洋出境,並由財政廳長王向榮在平市官錢局召集在濟各大銀行號經理商討禁止辦法;1934年10月、11月因現洋不斷外流,他又先後擬定和頒發了「禁止現洋出口辦法」等。

總結

韓為與日人爭利(如前所述),於1932年在濟南按察司街設立官辦的裕魯當。他說:當店「過去公的私的都沒辦,一任外國人去辦,那就不好了,所以必須自己去做,暫時做不好也要去做。我個人自19年(即1930年)看到這裡,曾竭力與地方實業家協商,許多人覺著危險不肯辦;有人要公家出本他去做,利是他的,斷無此理,故決定官辦。」裕魯當以韓自己為監督,以辛鑄九為董事,資金30萬元,在「救濟民生」的名義下,把當期延長到十二個月(並保留一個月),利息取2分(加保管費5釐)。

該當店開業後,爭取了一部分群眾,經常出款在30萬元左右。1934年12月2日,韓又在濟南七大馬路設立裕魯分當,資金為20萬元。此外,韓還允許私人照官當的辦法辦民營當店,較大者有即墨人的永濟當店,河北任丘人的萬興當店等,在試辦期間還免納當稅6個月。韓的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日商當店的投機活動。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對山東的侵略
    引言一九三七年七月七目,日本侵略軍炮轟蘆溝橋,八月十三日進攻上海,從此,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旨在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全面開始。在八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大部分國土都淪於目本侵客者的鐵蹄之下,山東因處於海防前哨,所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尤為慘重。
  •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山東的手段
    ▲抗日時期的農業山東淪陷區的壯丁也成為日本侵略者掠奪的對象。一九四年年底以前,山東被劫走的壯丁約三十餘萬。據有關材料記載,抗戰八年中,被日本帝國主義擄走和誘騙去日本和東北的山東壯丁,不下二百餘萬人。牲畜也是日本侵略者掠奪的對象。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到處無貸價地搶奪耕牛。一九四一年,日本侵略軍對南沂蒙縣大「掃蕩」,有的區耕牛損失在百分之六十以上。一九四四年下半年還計劃在山東搶耕牛十萬頭。
  • 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共產黨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態度和措施
    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共產黨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態度和措施 【導語】軍轉幹考試備考開始啦,為了幫助大家能夠順利參加考試,山東中公軍人考試網特整理了公基備考素材,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共產黨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態度和措施
  •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兵108聯隊士兵照片冊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兵108聯隊士兵照片冊。1937年8月31日,日軍大本營撤銷中國駐屯軍番號,編成華北方面軍,以寺內壽一大將為司令官,轄第1軍和第2軍,直轄第5師團(坂垣徵四郎)、第109師團、中國駐屯混成第11旅團(鈴木重康)、臨時航空兵團。
  •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內蒙古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內蒙古     日本帝國主義在與沙皇俄國瓜分在蒙古地區勢力範圍的過程中,其主要的侵略目標是內蒙古。同時逐步形成了它的「滿蒙政策」的構想。1915年1月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條」要求中,其第二部分「日本國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享有優越地位」的七條要求,是它最初圖謀我國東北和內蒙古的第一步設想,其中有五條涉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日本不僅迫使袁世凱接受這「二十一條」,而且在5月25日籤訂了中日《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把上述七條要求以條約的形式確定下來。
  • 日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和抗日民族解放鬥爭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武裝進攻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 日本侵略者在佔領了遼寧、吉林兩省之後立即向黑龍江省進攻。黑龍江省駐軍在代理省主 席馬佔山的指揮下,進行堅決抵抗,打響了震驚中外的「江橋抗戰」,這是東北軍民抗擊 日本侵略武裝鬥爭的開端。在「江橋抗戰」中,打死日軍185人,傷996人,在日軍不斷增 援,飛機、坦克齊出動的情況下,中國軍隊於十一月十八日退往海倫,十九日齊齊哈爾淪 陷。
  • 「新民族主義」復闢日本帝國主義?
    英國《衛報》網站11月27日刊發題為《安倍的「新民族主義」是向日本帝國主義的倒退嗎?》一文,作者為西蒙·蒂斯德爾。文章稱,對於將迎來就職一周年的日本保守派首相安倍晉三來說,釣魚島爭端只是不斷惡化的東亞安全環境的一個側面——日本官方用「日益嚴峻」的措詞來形容這種環境,而且隨著中國把其不斷擴張的軍事、經濟和政治實力投送至其歷史上的邊界以外,這種環境看來愈加具有爆炸性。
  • 一本日記粘貼63張日偽時期的棋譜,研究發現——日本侵略者在沈辦...
    核心提示  瀋陽市民間收藏家高大航手中有一本日記,其中貼有63張剪報,剪報的內容全部是棋譜,來自偽滿時期由日本間諜創辦的  《盛京時報》這樣不遺餘力地鼓吹所謂「滿華聯歡」,實際上是由日本侵略者主導的,在中華大地上一南一北兩個傀儡政權上演的相互建立外交關係的醜劇。
  • 日本侵略者曾在這裡建海外最大兵工廠
    從1936年侵華日軍南滿陸軍造兵廠第三製造所籌建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戰敗投降,再到新中國成立後蘇聯援建、我國自力更生謀求發展,這片歷史文化街區在80餘年間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作為遼陽境內十分珍貴的聚落類型活態文化遺產,當地政府計劃融入文化展示旅遊元素,讓這片歷史文化街區重新煥發生機。
  • 剝去基督教文明的外衣——傳教士是帝國主義侵略的急先鋒
    在殖民主義時代,它一直充當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急先鋒。如今在中國它們又多了一條罪惡——傳播瘟疫。本刊特發布若衝的舊文,讓大家看清基督教的真面目。生活在雲南邊境的黑旗軍入越奮勇抗擊侵略者。在紙橋戰鬥中,打死200多法國侵略者,擊斃侵略軍司令。此後,法國侵略者繼續大規模增兵,1883年12月,中法戰爭正式爆發。中法戰爭從中越邊境打到臺灣、福建。海戰因投降派指揮導致馬尾水師慘敗。但臺灣在福建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打退了法國侵略者。
  • 歐美的狂飆突進——帝國主義時代
    到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1819—1901),英國進入了最強盛的時代。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迫使遠東最強大的清帝國籤訂了城下之盟。1858年,英國鎮壓了印度民族大起義,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印度完全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最強大的時期,殖民地遍布全球每一條經線,大英帝國的土地上因此24小時都有太陽照耀,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是名副其實的「殖民帝國主義」國家。
  • 在甘澗慘案中,9名村民被日本侵略者剝光衣服,在菜窯裡活活燒死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17,閱讀約2分鐘抗日戰爭時期,日偽軍為了儘快切斷老百姓與抗日力量的聯繫,加速推行"無人區"政策,在全國多地實施"收家並村"。接著,日本侵略者脫下了和平的衣服,掄起旁邊的棍子狠狠地打了他一下,他的身上出現了一個血印。這還沒完,日偽軍又將瘋狂的安祥綁到雲梯上,給他潑冷水。安祥被折磨得昏厥過去,日寇又用水將他澆醒,反覆折磨。然後日本人架起梯子,下面放了一堆柴火,準備火烤和平。沒過多久,繩子被燒著了,他倒在火堆旁昏了過去。
  • 隨作者一起走進烏蘭察布買賣字號——在日本侵略者鐵蹄下的平地泉商業!
    平地泉的商業,在解放前有兩個發展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從平綏鐵路修到平地泉到民國十八年(1929年);另一個時期是民國二十年(1931年)到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之前。在第一個發展時期,比較大一些的商店,如振泰永綢布洋貨莊、豫順源貨鋪、同盛和綢布洋貨莊、德豐成菜鋪、天和成貨鋪等分布在橋東的九龍街。
  •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濟南(1840—1919)
    引言甲午中日戰爭後,山東地區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19世紀末,世界資本主義逐漸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便展開了瓜分中國的爭奪戰,山東成了帝國主義爭奪的重要目標。甲午戰爭中,山東人民飽嘗戰禍之苦,戰後德國和英國分別強佔膠州灣和威海衛。
  • 不屈的沂蒙——德國對山東的侵略
    引言帝國主義宗教侵略和巨野教案在西方資本主義侵略中國的過程中,傳教士充當了急先鋒。鴉片戰爭前,西方教會就叫囂要用「十字架徵服中國。」鴉片戰爭後,大批傳教士依仗不平等條約,紛紛來到中國,並逐步深入內地,借傳教刺探情報,進行文化侵略。山東是西方傳教士活動的重要地區。
  • 有人竟將侵略者當做神明供奉
    可是,在臺灣卻有人給侵略者蓋廟宇,裡面供奉的不僅有侵略者的塑像,還有用於侵略的戰艦,並且定期舉行紀念、祭拜儀式!4月28日,臺灣《三立新聞》報導,高雄紅毛港舉行廟會繞境活動,信眾們穿著日本兜襠布類似丁字褲,抬著日本神轎,舉著日本侵略者陣亡士兵名字的白旗,不時用日語高喊口號,揮舞旗子,手舞足蹈。他們來自紅毛港保安堂,而這座廟宇裡面供奉的是日本侵略者的軍艦和日軍侵略者。
  • 二戰日本總共900萬兵力,為何在中國戰場投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日本人在中國不斷的侵略和掠奪資源,不僅妄圖侵佔中國,甚至想要稱霸世界。日本這個帝國主義國家是十分危險的,早在唐朝日本就曾經派遣隊伍來向中國學習先進文化,中國作為處於世界之巔的大國很友善的幫助了鄰國日本,日本也因此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可是沒想到等日本人在回到中國的時候居然是以侵略者的身份。
  • 列寧主義,還是社會帝國主義?
    這個新型的官僚壟斷資產階級為了攝取最大限度的利潤,維護其反動統治,在剝削和壓迫本國人民的同時,必然要進行瘋狂的侵略擴張,加入國際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行列,推行窮兇極惡的社會帝國主義政策。  這個新型的官僚壟斷資產階級,是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階級基礎。現在,這個階級的總代表就是勃列日涅夫。他瘋狂地推行並且發展了赫魯雪夫修正主義,完成著赫魯雪夫當政時期就已經開始的從復闢資本主義到社會帝國主義的演變。
  • 侵華戰爭的時候,日本女人在做什麼?真相令人感到憤怒
    上個世紀,日本發動了長達十四年的侵華戰爭。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軍人奮力反抗,犧牲了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最後成功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建立了我們現在的新中國。二戰期間,日本妄圖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但自身國力和資源都不夠,所以日本就想以當時國力衰落的中國為跳板,佔領中國後繼續向外擴張,以實現其與德國共治歐亞的野心企圖。二戰前,日本為了調動全民的積極性,很早就向人民晝夜播放帶有帝國主義思想的演講,同時在全日本瘋狂推廣武士道精神,使全日本民眾對日本的帝國主義發展戰略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