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近看過最難過的一條新聞,相信你們也看到了。
2016年四川遂寧,一個不到一歲的女孩在小區遛彎時被高空墜落的健身鐵球砸傷,搶救無效身亡。
經過4年的煎熬,這個讓人揪心的案子終於宣判了。
因為監控設備缺失,警方一直未能找到拋物者,也無人承認,悲痛欲絕的媽媽把整棟樓告上法庭。
經過4年的煎熬,今年8月24日,遂寧市船山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
該樓棟的所有業主均有可能成為加害人,除家中確實調查無人居住的住戶外,其每戶賠償3000元。
媽媽最終等到了結局,可女兒卻再也回不來了。
那年女兒還不到一歲,是她求子10年才得來的,當初女兒的到來一定是她生命的曙光,可經此一難,可以想像剩下的日子,她過得該有多灰暗。
當初的隨手一扔,毀了一個家庭所有的幸福,不知道那個「不曾露面」的兇手有沒有後悔。
作為一個母親,我希望這位媽媽能挺過來,更希望所有人都能重視高空拋物,這真的不是隨手丟個垃圾,是「殺人」!
01
高空墜物傷人傷己
高空拋物傷人事件這些年頻發,每次高空拋物背後,都可能是生命的代價。
去年,貴州省貴陽市一小區,10歲孩子從樓下扔滅火器,一個媽媽帶著孩子正從樓下路過,不幸被砸中頭部,醫治無效身亡。
這個媽媽被砸到的時候,她的小兒子就在身邊目睹了整個經過,18歲的大兒子剛剛考完高中,不知道該怎麼接受媽媽這樣的離去...
讓人氣憤的是,這個滅火器是當天從天而降的第二個。
孩子只是覺得好玩,大人覺得只是玩玩,不會那麼湊巧。
殊不知這一拋,就是兩個家庭的悲劇。
也是去年3月,廣東東莞市11歲女孩往樓下扔蘋果,砸中了3個月孩子的右腦。
嬰兒車棚瞬間被砸飛,孩子當場昏迷,經過20幾天的重症治療,命是保住了,但孩子爸爸說女兒腦挫傷,顱內出血嚴重,很大可能會出現後遺症。
還有很多,在這些新聞背後,總能聽見這樣的說辭:
沒想到這麼巧。
孩子不懂事,他不是故意的。
這世界上所有的僥倖都帶著賭博的痕跡。
高空拋物一旦遇到行人,非死即傷。
它的可怕,也許我們自己也沒意識到。
02
高空墜物有多可怕?
看過一個檢測高空墜物危害的實驗,結果真的超乎想像。
一顆又脆又小的雞蛋能有多大殺傷力?
從15米,大概5層樓高度扔下,雞蛋炸了。
鋼板被砸出一個深深的大坑。
從30米,大概10層樓高度扔下,鋼板被雞蛋直接砸穿!
專家說,一個僅有10克高空墜落的物體,速度可以達到30米每秒,相當於管制器械的子彈速度。
也就是說,一顆雞蛋墜落,相當於一顆子彈穿膛而過。
所以,那些看似平常的,沒有任何殺傷力的生活用品,在高空墜落時都有可能成為奪人性命的利器。
人民日報曾發表過這些日常用品潛在的危害:
4釐米的鐵釘:從18樓拋下能插入顱骨;
空易拉罐:25樓拋下可致人死亡;
30克的雞蛋:4樓拋下可在人頭頂砸出腫包;從18樓拋下,能砸破人的頭骨;
從25樓拋下,衝擊力足以致人死亡。
巴掌大的西瓜皮:25樓飛下如擊中頭部也能要人命。
這些最平常不過的生活用品竟然會成為傷人的利器,看著就讓人毛骨悚然。
但其實這些東西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心存僥倖的心理。
不是每一次僥倖都能換來平安無事,沒有人能賭贏「下一次沒事」,杜絕和防範高空墜物才是重中之重!
03
高空墜物該如何防範?
有些高空墜物屬於天災,但更多的是人禍,每個小區都不可避免。
該怎麼保護孩子免受危害?
從來源下手,重在防範。
目前高空墜物主要來源於這幾個方面:
小區建築物年久失修,玻璃,牆皮等物品脫落。
居民陽臺擱置物品缺乏安全保護措施,鬆動,不小心墜落。
成人或孩子缺乏安全意識,主動拋落。
作為孩子最常活動的區域,小區的安全就是孩子的安全,物業應該重點防範:
發現樓層外牆及玻璃等破損時,要及時修繕。
加裝隔離欄,安裝警示欄,及時巡查。
安裝監控設備,確保監管到位,責任到戶。
深圳玻璃砸中男童事件之前,已經有一次玻璃墜落,只是沒有人員傷亡,如果物業那一次可以引起重視,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防患於未然,尤為重要!
帶孩子出行在外更要小心,媽媽多一份小心,孩子就多一份安全:
高層建築附近儘量走防護內街。
關注警示牌通告,發現經常墜物路段,注意繞行。
帶孩子在小區玩耍的時候,儘量遠離樓棟外牆附近。
惡劣天氣是墜物高峰期,更要小心。
防患於未然。
告訴孩子不要隨便往樓下扔東西,安裝好防護網。
清理好自家陽臺散落的日常用品,以免惡劣天氣時掉落。
定時檢查空調機等室外懸掛物品是否需要維修。
看到有墜落風險的情況時,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處理。
在西安,有20幾個媽媽自主組織了「媽媽防空隊」,每天送娃之餘都會檢查附近的高空危險,發現危險就發到群裡,通知物業部門。
「你們忙沒關係,我們來行動,保護孩子是每個媽媽的責任」,真心為這些媽媽點讚。
一個孩子的災難,就是一個家庭的災難。
嚴防高空墜物,杜絕高空拋物,社會、小區、物業,包括我們自己都該從點滴做起。
用每一點努力,還孩子一片頭頂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