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到了45歲以後,身體開始像皮球一樣膨脹,看著軟綿綿的,其實是一層的贅肉。走在街上會發現大多數中老年人體型是偏胖的,不管男女很少有人看著清瘦的。身邊有些中老年朋友對此毫不在意,覺得減肥是年輕人的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在我看來,中老年人是需要減肥的,肥胖的存在會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健康隱患,只有瘦下來才能預防疾病的出現。去減肥的人也有很多,不過用的節食、針灸、抽脂、吃減肥藥的方法都是不靠譜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瘦下來的人很少,想要瘦下來,那用的方法一定要是健康的、科學的。
我今年51歲,發胖好幾年了,剛開始只是胖一點點沒怎麼注意,覺得少吃幾頓就可以瘦下來了,後來發現沒那麼簡單,等我意識到胖的時候,水桶腰、小肚子全部出來了。我之前有跳廣場舞和晨跑的習慣,但是這對減肥起不到一絲的作用,該胖還是胖。女兒每次回來的時候都勸我減肥,她是學醫的,告訴我不減肥就有可能患高血壓、糖尿病、腦梗、血栓等肥胖疾病。其實這點我早就知道,鄰居周姐不就因為肥胖導致腦溢血的嘛,現在半身不遂,躺在床上常年需要人照顧。不能任由自己就這麼胖下去,我認可女兒的說法,決定去減肥。
其實人步入中老年的階段以後,體型和體重就會發生明顯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正常代謝的脂肪、自由基會在體內堆積,身體器官的功能也會隨之損壞,久而久之人胖了看著臃腫,同時也失去了健康。肥胖讓我的身材比例嚴重不協調,沒有了形象也沒有了氣質,我的穿衣風格都變了,心態上也變得自卑,此前特別外向,平時沒事的時候和朋友出去走走,要麼逛街要麼郊遊,但是胖了以後就宅在家裡了,不想去人多的地方,怕人嘲笑。待在家裡是起反作用的,躺在沙發上的我越吃越胖,胖了以後吃得更多,體重不減反而增加了。
在正式減肥前,我做了一些調整。每天做菜的時候我有了標準,以「三低」為原則,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糖,這樣對減肥可能起不到作用,但是能防止繼續發胖,能夠讓身體內熱量達到基本的平衡狀態。當然,蛋白質的攝入也是需要保證的,這是因為老年人身體合成代謝在降低,分解代謝的能力在增強,對於食物中蛋白質的消化、利用率不高,所以需要額外攝入蛋白質來補充以提供組織消耗。對身體調節進行主動幹預,對後期的減肥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我的減肥是在一頭霧水中開始的,不懂減肥的原理,沒有合適的方法,只是聽了一些廣告的宣傳,然後去吃減肥藥。「一天瘦一斤」,一句騙人的話卻成了我當時的救命稻草,我想著要不了多久我也可以瘦身成功。減肥藥吃了以後,我身上的脂肪沒有減少,反倒是不停地拉肚子,拉到最後整個人坐在馬桶上不願意起來,因為脫水後實在是沒有力氣了。停止了不健康的減肥方法,而後我跑步過一段時間,不過也沒有瘦下來,不僅如此膝蓋還受傷了。專家說肥胖的人是不適合跑步的,因為負重的緣故,很容易導致膝蓋、腳踝等關節受損。
連續的幾次失敗讓我有些垂頭喪氣,不過好在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瘦下來得用健康、科學的減肥方法,否則都是徒勞。後來在一位營養科醫生的幫助下,用改變早晚飲食的方法成功減掉28斤,體重還有98斤。我把這個喜訊告訴了女兒,在這一刻應該和她分享,要不是她當初的提醒和勸說,那我是沒有減肥想法的,也不可能堅持到最後的。回頭想其實減肥這事也不難,我這次只是簡單改變下早晚的飲食,瘦了沒有贅肉了,而且因為方法符合科學的減肥原理,所以到現在也沒有出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