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沒良心的人不配做你父親」媽媽恨的人,我見到他便是歡喜

2021-01-10 花影故事

導讀:父母離婚,為什麼要把自己對伴侶對婚姻的恨意灌輸給孩子,逼著孩子一起去恨?

父母離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傷害,不僅感受不到家的溫暖,甚至還會受到外界異樣的眼光。

讓孩子成為單親家庭,缺失原本的父愛和母愛本就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更殘忍的是,離婚後,帶孩子的一方,拼命給孩子灌輸另一方有多壞的思想,直至讓孩子和自己一樣帶著恨意生活。

這種父母,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從不在意孩子的成長,結果,在發洩恨意的時候,不僅沒能和孩子統一戰線,反而讓孩子恨上了自己。

以前上高中時,有個關係特別好的同學,父母是離異狀態,她跟著母親生活。

每次談起她的父母,她總是說媽媽特別辛苦,很恨爸爸。

我一直以為她是真的恨,直到有次她爸爸來學校看她,她表現出了異常的高興,很熱情的招呼父親,還給父親講解自己的學習成績以及要報考的專業。

平常不愛說話的她在父面前就是個話癆。

直到要上課時,她才依依不捨的送別了父親。

後來,有次話到嘴邊談起了這個事,同學才說了實話。

她上小學的時候父母離婚了,母親帶著她住回外婆家的畫面依稀還留在她的記憶裡。

本來在她心中,父親是一個特別偉大的形象,可自打父母離婚以後,母親開始了瘋狂詆毀孩子父親的模式。

母親每天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爸爸有多麼的狼心狗肺。

她母親不僅自己每天咒罵她的父母,甚至不容許她提起自己的父親,每次父親打來電話,想要見女兒一面時,媽媽總是惡語相向的拒絕,然後警告她絕對不許私下去見爸爸,還說:「你就當你這個爸爸死了!」

有次爸爸在學校門口等她,兩人見面的事被媽媽知道以後就是一頓毒打,邊打邊說:「如果你再見那個男人,我就沒有你這個女兒,那個沒良心的人不配成為你父親。」

年少不懂事的她在母親的影響下真的開始恨自己父親,拒絕和父親見面,跟媽媽一樣開始恨爸爸。

後來,上了高中後,她才逐漸意識到父親還是挺好的,雖然她依舊拒絕和父親見面,但父親還是會記得她生日,會偷偷送來禮物,會給她生活費,還考慮到她的未來,幫她物色好的學校。

她開始試著接受父親,然後她發現,父親對她的愛不比母親少。

就這樣,父女兩人時常偷偷見面,同學也終於感受到了缺失的父愛。

再後來,她旁敲側擊的問出了父母離婚的真正理由:因為母親想要的生活父親給不了,所以選擇了離開。

那時,她跟我們說,「我說我恨爸爸,其實也只是在說謊而已,我不想媽媽發現之後,就再也見不了爸爸了。」

這個同學,還說過一句特別令人心疼的話:「高中之前,我是一個特別自卑的人,牴觸學校叫家長,更不喜歡家長會或其他親子活動,一直都不敢大聲說話,怕別人提起父母說我是個沒有爸爸的孩子,後來跟爸爸見面和好以後,那種感覺莫名的消失了。」

對於生活在家庭環境糟糕的孩子來說,父母能不能在一起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和母還能不能像以前一樣愛他。

大人離婚對孩子之所以有很大的傷害,是因為這種極為重要的愛突然間地抽離。

生活中,好聚容易,好散太難,離婚這個分手場面不難堪的沒有幾個,可是,大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又何必讓孩子也摻和在其中。

有些夫妻離婚後,對彼此帶著一點恨意,這個時候,有的父母會要求孩子和自己統一戰線,一同去恨對方。甚至為了平復自己的怨恨,一些父母會告訴孩子說,對方是個不負責任的父母或母親,然後將對方詆毀得一無是處,仿佛希望孩子能把對方當成仇人。

這樣的結果是孩子對於愛的渴望變得小心翼翼,甚至不敢表露自己真實的想法,變得越來越自卑,甚至變得越來越偏激。

站在孩子的角度,當然是不論發生什麼,父母能永遠相親相愛的在一起是最好的結局。但成年人的生活太複雜,有時候離婚也是逼不得已。

若婚姻真的走向了離婚的地步,為人父母者,在考慮自己心情的同時,更應該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父母離婚,對於孩子來說,本就是一種傷害,可是過分詆毀他缺失的那份愛,更是傷上加傷。

有個朋友,父母從小離婚,他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父親常年不回家,偶爾回家一次碰到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父親總是說:「你媽都不要你了,你能不能消停一點。」

「你媽都不要你了」是朋友心裡最難釋懷的一點,他到現在也不能理解,為什麼媽媽不要他。

雖然據我所知,朋友的媽媽的確是跟著別的男人跑了,的確是不要他了,也的確多年來一直沒有跟他有過聯繫,仿佛這個母親已經從他的生命裡徹底的消失了。

可是,作為父親,一遍又一遍的向孩子強調「你媽都不要你了」,對失去母親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沉痛的哀傷。

如今,朋友已經成年了,參加工作了,每次聊天說到離婚的話題時,朋友總是建議:「孩子一定要跟媽生活,被媽媽不要的孩子很難快樂。」

說是給別人建議,實際上是在控訴自己內心的不安,他一直都活在被媽媽不要的陰影裡,從未真正快樂。

父母離婚,帶孩子的一方,實在沒必要對著孩子控訴自己內心的恨意。

你恨你有理,曾經的伴侶或許對你做過傷害的事,但對孩子來說,不管你們怎樣傷害對方,都是他的父母。

父愛母愛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這種愛,不一定非要在一起才能讓孩子感受到,離婚了同樣也能給予。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講述關於歐巴馬的母親,歐巴馬的父母在他小時候也離婚了。

但是這位母親,從沒有在兒子面前詆毀過他的父親,甚至還誇讚他的父親:「你爸爸聰明又幽默,有一副好歌喉,還擅長演奏各種樂器……」

不僅如此,母親還明確說明父母離婚不是歐巴馬的錯,而是為了各自的生活。

也是因為母親的教導,歐巴馬從來沒有恨過父親,也沒有因為父母離婚造成心靈創傷,相反,成了一位特別優秀的總統。

不管是父或母,當著孩子的面詆毀對方,都會給孩子造成創傷,哪怕對方真的是一個糟糕又混蛋的爸爸或媽媽,那不用父母相互詆毀,孩子也能感受到誰好誰壞。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夫妻雙方走向了離婚,真的別把自己的恨意告訴孩子,提醒孩子和自己一起去恨。而是要讓孩子明白,縱然父母離婚了,他得到的愛會只增不減,也要讓孩子明白,爸爸或媽媽沒有陪伴在他身邊,卻仍然時刻愛著他。

雖然有可能這樣做,或有一點違背自己的意願,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做出適當的讓步,又何嘗不可呢。

-END-

話題討論:父母離婚,如何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沒良心的說說,人在做天在看,做人不能太沒良心會遭天譴
    一、 你歪鼻裂嘴鴨脖雞胸腦袋像個棒槌身體像個錘子。二、 情話綿綿假真心見到美女就動心得到之後就變心男人沒良心女人要小心。三、 想你再多愛我一點點我便有勇氣為你付出我的世界。四、 愛不愛時間可以說明可是結局卻慘不忍睹五、 人在做天在看。
  • 「壞孩子」日記:我有點恨爸爸,但也想他
    文化程度不高的爺爺奶奶對兒媳的離去頗為不滿,最常對小富講的話是「你媽媽不是個好東西」。所以小富也不喜歡媽媽,也不喜歡與別人聊天,因為他相信對方跟他說話也都是因為他有個「坐監獄的爸爸」。10歲那年,有人問小富:「你有什麼心願嗎?」「我想要一個沙袋。」「為什麼要沙袋呢?」小富說:「因為我想要練拳擊。
  • 有了我,我的媽媽從「女孩」變成了女超人
    事後,我把這件事當笑話一樣告訴爸爸後,爸爸一副恨鐵不成鋼地對我說:"你個小沒良心的,你媽這哪是怕死,她是擔心你的安危。回來的時候,我讓你媽每天用酒精消消毒她都懶得弄,你回來後,路人多看你一眼你媽都擔心你會被傳染。"
  • 什麼面相的人最沒良心,薄情沒良心的面相
    從一個人的生活點滴中能夠看出這個人是不是一個有良心的人,只要細心觀察,通過日常行為,便可知道這個人是不是一個薄情、忘恩負義之人,一個人沒良心的人,做什麼事都比較狠,還有些人為了利益連良心都可以不要,從面相中看什麼面相的人最沒良心?
  • 「在你們眼裡,我就是垃圾,你們不配做我的父母!」
    每天下班回來,只要發現他不在寫作業,父母就大發雷霆;每次考試成績發榜,只要成績沒有進步,他都會受到父母的嚴厲苛責。邢同學說,「從三年級開始,我就再也沒有被父母表揚過,他們一直指責、抱怨!」到了初中,父母對他的態度依然如故,但他卻不似以前那樣「溫順」。有些時候,他會對父母的無故苛責進行反擊,然而收穫的卻是來自父母的更嚴厲的責罰。
  • 「你不配做我女兒,都是你把家裡害成這樣」看我如何把一手爛牌變好
    我媽覺得都是我害的,如果我是男孩,她們就不用再生一個,也不會把教書工作搞沒了。然後回來就把2歲的我甩了兩個耳光。我媽從我外婆家回來,帶著兩個小弟弟。但是我媽不給我碰。爸爸沒有幹過苦力和農活,又愛面子 ,找不到工作。我們家的生活一下子掉入谷底。過生十分的窘迫。我媽把這一切責任都歸根到底的推到我身上,大聲罵道:「你就是一個掃把星。你不配做我女兒,你不應該活著。
  • 《聽見她說》楊紫生日痛哭:「爸爸出軌26年後,我只恨媽媽」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折磨我!"這是小雨(楊紫飾)在26歲生日那天,一邊錄著視頻,一邊對母親哭訴道。這樣的疑問在她心裡關了很久。她希望自己能擁有超能力,可以回到26年前"殺死"自己,因為她後悔來到這個世界上。
  • 父親節:多年以後,我也變成了,曾經我時常抱怨的那個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和父親開始變得疏遠了,覺得他不理解我,不想和他聊家長裡短,不想和他說的人生理想,有時候甚至不想再見到他。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一天會覺得自己的翅膀硬了,想獨自飛了。一個人自由自在,以為這就是成人的世界。
  • 《聽見她說》楊紫生日爆哭:爸爸出軌後,我恨了媽媽26年。
    她後悔來到這個世界,因為媽媽懷著她的時候,爸爸出軌了。 她想,如果沒有她,媽媽的人生也許會是另外一種樣子。 這是短劇《聽見她說》中的故事,女孩名叫小雨,由楊紫扮演。 在她長達30分鐘的哭訴中,我們驚訝又心痛地發現,出軌的是爸爸,她恨的卻是媽媽。
  • 抱歉,我沒有父親!這種人配做父親嗎?
    這個時候,他穿的是媽媽臨走前親手做的一雙單布鞋。二年級的吳復學習依然優秀,期末考了第二名的成績。到了三年級,一切都變得不一樣。身邊的孩子們都在攀比著什麼,也都指著吳復說他是沒有爹娘的孩子。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他的父母。可能是受到了影響的原因,三年級的吳復學習急速下降,一落千丈。
  • 難怪範遙見到小昭後會大驚失色,你看看他殺了小昭的什麼人
    不過在我看來,女人還是不要像媽媽,甚至也不要像外婆,因為這樣很容引發一系列不好的事情,比如王語嫣太像李秋水了,所以段譽被她迷得神魂顛倒;再如楊不悔,她太像紀曉芙了,結果嫁給了老男人殷梨亭,小昭也一樣,她太像黛綺絲了,結果嚇範遙一跳。
  • 華晨宇,那個讓我歡喜讓我憂的人
    也就是那一瞬間,仿佛冥冥之中的註定,確認過這就是她要找的那個人!在她的大力舉薦之下,其他兩位評審有點妥協的一致給了他PASS卡,而這位幸運兒就是他——華晨宇!第一次,這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男孩子就這樣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也讓我記住了這麼個人。當時我內心的感受是,這孩子是一個有心機的小孩,不簡單!
  • 媽媽,如果我也去做志願者,是不是就能天天見到你了
    媽媽,如果我也去做志願者,是不是就能天天見到你了 中新網遼寧 2021年01月14日 17:39
  • 《好聲音》劉珂疑示愛陳永馨:我恨我愛你
    帶著這個疑問,劉珂登上了《重返巔峰》的舞臺,自稱唱一首《我恨我愛你》獻給「心裡的那個她」,這句話勾起了華少的興趣,「這個她到底是誰?」「是最近的事嗎?」諸如此類的問題讓劉珂難以招架,最後劉珂默默以「以前的事」「只是一些回憶」來回應。
  • 讀名著《熙德》,欺辱你父親的仇人是心愛女人的父親,你怎麼辦
    若是想要成全自己的愛情,他必須放下自己乃至家族的尊嚴,去向侮辱他們家門的仇敵的女兒求婚;若是捍衛家族的榮譽,為年老的父親雪恥,那麼他就必須得放棄他指天發誓要相守一生的愛人。不論是做哪種選擇,都會令他萬分悲痛。
  • 《小歡喜》:三種不同家庭模式,誰是你心目中的理想媽媽?
    而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漸漸的形成了對這個世界獨有的認知,父母越強迫去做某件事反而越厭惡,也由此引發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於是聚焦「高考」這件大事,名為《小歡喜》的國產劇也正式上線。它被稱為《小別離》的升級版,繼續延續溫暖現實主義風格,圍繞教育觀念和親子關係各異的三組中國式家庭,真實地還原了高三學生的生活狀態。
  • 「我是愛你,但你不配」
    所以他猶豫了,他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愛女孩,她是自己所有的夢想和為之努力的基礎,哪怕如今在夜裡,他偶爾還會驚醒,害怕擁有的幸福都是幻夢,感到一切都是真的之後仍然會偷偷地發笑。人生最大的快樂難道不就是我深愛的那個人,也深愛我嗎,而自己就是那個最幸福的男人。可現在多麼諷刺!但是他依然做了一個決定。
  • 心理學: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是因為你覺得「我不配」
    01「我配不上好男生」女生小惠從小有個發小男生,兩人一起玩到大,無話不談。小惠從小就暗戀男生,可她長得比較普通,沒有勇氣向男生告白。而男生是學校的「校草」,每次戀情結束後,都會跑到小惠跟前訴說自己的煩惱。有一次,男生對小惠說:「也許這麼多年,我真正喜歡的人是你。」
  • 媽媽,有時我真想說聲「恨你」,可我也愛你
    搞得客廳全是水,趕緊給我弄乾淨。」我是搬了一個澡盆到客廳,聽到責罵,一下慌了,愣在那兒不知道怎麼辦。媽媽看我沒動,提高音量:「喊你弄乾淨,聽不到嗎?端去倒了!」我趕緊端起盆去廁所。我太小,盆裝滿水太重,我走得很慢。媽媽上來對著我就是一腳,大罵:「喊你做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你是豬腦袋嗎?我怎麼生出你這麼蠢的東西?」
  • 我恨你我愛你 我恨我愛你
    這句話在《恨嫁家族》三個小時的故事裡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是一個父親缺席的家庭,這是一個人頭攢動的婚宴,每個人都帶著謊言與面具,隱忍與瘋狂、坦誠與膠著。恨嫁家族,我恨故我嫁,我嫁故我恨。這是宣傳單頁上說的,也是故事裡每個人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