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比賽用球的物理

2021-02-18 科學公園

足球表面通常由12個五邊形和20個六邊形、共32塊面板縫合而成。你知道嗎,2006年的世界盃用球Teamgeist有14塊面板,2010年的世界盃用球Jabulani有8塊面板,而2014巴西世界盃比賽用球Brazuca的表面只是由6個不規則的面板貼成。

(從左到右為2006 Teamgeist,2010 Jabulani,2014 Brazuca。)

從物理的角度,足球表面由多少塊面板組成,對球的飛行有什麼影響嗎?如果足球的表面不由多個面板組成,而是一個光滑的球面,是不是更有利於在空中飛行?

想了解這類問題,我們需要流體力學的一些知識。球在空中飛行,因為空氣的存在,相當於球在一個低粘度的流體中移動。

流體的特徵是流動性,流體的各部分之間容易發生相對移動。我們熟悉的液體和氣體都是流體。粘度可以表示流體的粘滯性,其大小代表了不同流速的流體層之間產生動量交換的難易程度。粘度越大,動量交換越容易。本質上,粘滯性來源於流體分子本身運動引起的動量交換。如果水的粘度是1,那麼蜂蜜的粘度大約幾千,而空氣的粘度大約1/50。

當物體在有粘滯性的流體中移動時,它將受到粘滯阻力和壓差阻力。當物體運動時,因為粘滯性將帶動物體表面的部分流體一起運動,這種阻力稱為粘滯阻力,它與物體的表面積和運動速度成正比。當物體運動時,它前方的流體受到擠壓,後方的流體得到鬆弛,物體前後壓差形成的阻力,稱為壓差阻力;它與物體的形狀有關,簡單情況下與運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物體在空中飛行,低速時粘滯阻力比較重要,高速時壓差阻力比較重要。高速運動的車輛採用流線型設計就是為了減少壓差阻力。什麼時候粘滯力為主,什麼時候壓差阻力為主,取決於流體力學中的雷諾數。雷諾數遠大於1時以壓差阻力為主。雷諾數就不具體介紹了,它隨速度增大,對於可能達到100公裡/小時速度的足球,雷諾數在10^5量級,所以足球的飛行主要考慮壓差阻力。

(左圖:中速情況,尾流擴大,阻力較大。右圖:高速情況,尾流因湍流開始形成而縮小,當湍流完全形成時尾流將逐漸擴大,空氣阻力將繼續增加。尾流變大可以理解為球後方的壓力減小,阻力增加。)

下圖中的Cd可以理解為空氣阻力(實際上跟空氣阻力有換算關係)。實線代表了光滑的球面,虛線代表某一粗糙球面。可以看到,當速度增大時(相應的雷諾數Re也增大)。粗糙的球在雷諾數10^5附近受到的空氣阻力更小,而雷諾數10^5附近正對應通常足球飛行時的速度。粗糙的球可以在一定速度範圍阻力更小的原因是:球表面影響了氣流分布,粗糙表面容易降低球前後的壓力差,從而減少空氣阻力。也就是說,對於正常速度的足球,光滑的足球飛得慢。

(光滑表面與粗糙表面對空氣阻力的影響。)

所以——我們回到世界盃用球上——常規的32面板縫合,或2014巴西世界盃的6面板粘合,對球飛行的影響不取決於面板數目,而取決於表面粗糙度。主要是面板與面板之間縫隙的深度,也包括了面板表面的粗糙度。2010 Jabulani的縫深約0.5毫米,常規足球的縫深約1毫米,而2014 Brazuca的縫深約1.5毫米。考慮到縫的長度(Jabulani約2.0米,常規足球約4.0米,Brazuca約3.3米),可以想像2010 Jabulani最接近於光滑球面,空氣阻力最大。具體測量數據如下圖:Jabulani的空氣阻力在一定速度範圍內明顯大於常規32面板的足球和2014的世界盃用球Brazuca。因此,2010世界盃用球在初步設計出來之後,發現球過於「圓」,還在球表面添加了一層膠增加粗糙度。儘管足球是「圓」的,飛行時本來就受各種不確定性影響,但是運動員更習慣於與訓練用球運動軌跡類似的比賽用球。從這個角度考慮,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比賽用球還不錯。

(比起Brazuca和普通足球,Jabulani球速阻力變化點的數值大,Jabulani的速度下降會更加突然。)

球的光滑與否不僅影響它在空氣中受到的阻力,還將影響球的軌跡。當球面比較光滑時,球不容易旋轉,這時候空氣中局部氣壓的不確定性或者球的微弱不對稱性可能給予球一個側向壓力,球容易飄,有難以預測的軌跡,不利於球員的穩定發揮。這樣的球可以走S形軌跡。以空氣中局部氣壓不確定性為例,光滑的球可能因一整塊面板的表面氣流突然變化,影響到某一方向的壓強。以球的不對稱性為例,假如球的一側比另外一側略微粗糙,受到的阻力略大,這時候球將受到一個側向的力:如果球完全不旋轉,這個力將逐漸改變球的軌跡,如果球有微量旋轉,如在飛行過程中球面旋轉180度,這時候球將往新的一側偏離原有軌跡。如果球高速旋轉,球的不完美對稱不會明顯影響球的運動軌跡。當球高速旋轉時,還有新的物理量要考慮,因為球的兩側與空氣相對運動速度不同,將引起兩側之間的壓強差,球會固定往某一側偏離直線軌跡,這樣的球帶有明顯的弧線。

以上只考慮了現實中足球飛行的部分情況,很多細節沒有討論,比如足球上面板的形狀如何影響球表面的氣流走向、足球在開始飛行後形變的恢復等。更具體的研究需要風洞實驗。不過,我們可以簡單地得到一個結論:太完美的足球飛不遠。

相關焦點

  • 歷屆世界盃足球比賽用球
    1934年舉辦第二屆世界盃足球比賽的義大利正處在墨索裡尼的統治下,對於世界盃,東道主更多的是將精力放在了如何取勝上,而對於比賽用球,義大利顯然不太在意。這款名為「Federale 102」(聯邦102)的比賽用球並沒有太多亮點,外形有點類似橄欖球,其性能甚至不如第一屆世界盃足球比賽的用球「Model T」(莫德洛T)。
  • 新世紀五屆世界盃用球!比賽用球十分重要
    飛火流星飛火流星是2002韓日世界盃指定比賽用球,英文是Fevernova,阿迪達斯自推出1978阿根廷世界盃指定比賽用球「探戈」(TangoTM)後第一次採用突破常規的設計。新的比賽用球在技術上取得歷史性突破,設計上則融入了南非元素。這款足球設計傾注了贊助商大量心血,同樣也寄託了東道主無限的希望。2010年南非世界盃比賽用球在技術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組成球體的八片表皮使用了EVA和TPU相結合的材質,並採用球形制模方式實現三維立體結構,僅用八塊表皮就將足球拼接完成。
  • 新世紀五屆世界盃用球!比賽用球十分重要!
    飛火流星飛火流星是2002韓日世界盃指定比賽用球,英文是Fevernova,阿迪達斯自推出1978阿根廷世界盃指定比賽用球「探戈」(TangoTM)後第一次採用突破常規的設計。2010年南非世界盃用球:普天同慶2009年12月4日在開普敦公布了2010年世界盃用球的名稱為「JABULANI」,該名稱源於非洲祖魯語,意為「普天同慶」。新的比賽用球在技術上取得歷史性突破,設計上則融入了南非元素。
  • 2018俄羅斯世界盃用球發布!世界盃比賽用球進化史:更圓、更輕、更...
    2018年世界盃的比賽用球「Telstar 18」名字與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的比賽用球Telstar相同,Telstar是阿迪達斯最具代表性的大賽用球系列。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Telstar Elast」就是1968年歐洲杯的官方用球。之後的1970年世界盃、1972年和1976年歐洲杯的比賽用球使用的都是Telstar系列,1974年世界盃也同樣使用了本系列的Telstar Durlast足球。
  • 【趣味物理】不懂物理的裁判造成世界盃經典冤案,50年前物理學家就發現了球的奇特運動
    此時,球來到了英格蘭隊的弗蘭克·蘭帕德(Frank Lampard)的腳下。然後神奇的一幕出現了,蘭帕德對著德國的球門來了這樣一個球——球打在了門框上,然後折向下,在球框內的地面彈了一次,彈回了門框後又向地面撞擊了一次。第二次和地面撞擊時,球已經在門外了。不過這一切發生得太快,許多人用肉眼根本看不清。
  • 馬格努斯效應和世界盃比賽用球
    新增會議服務和用戶服務兩大功能,為粉絲提供IEEE會議查詢,熱門會議、舉辦會議,同行查找等功能,歡迎試用。 - 貝克漢姆和馬拉度納用球鞋內側踢出的弧線,以及埃德爾、內林霍,羅伯託·卡洛斯用球鞋外側踢出的弧線,都是馬格努斯效應的結果。該效應以其發現者科學家馬格努斯命名,在 19 世紀 50 年代,馬格努斯首次在實驗室中觀察到了這種現象。
  • 不是每一個足球都被叫做世界盃比賽用球,一起回顧世界盃那些球
    2018年第21屆世界盃將來到橫跨亞歐的俄羅斯大地。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不僅是世界上最好的足球明星一展身手的大舞臺,同樣一款款經典的比賽用球,也是一屆成功的世界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今天我們就一起回顧一下1990年世界盃至今的幾款賽事專用球。
  • 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官方比賽用球正式發布
    新華社深圳3月15日電(記者李博聞、荊淮僑) 國際籃聯和其全球合作夥伴摩騰15日攜手獨家發布了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的官方用球。3月15日,摩騰執行長民秋清史(右)、國際籃聯秘書長安德烈亞斯·扎格克裡斯與比賽用球合影。
  • 2019籃球世界盃官方比賽用球molten摩騰-BG5000
    #2019籃球世界盃# 萬眾矚目的籃球世界盃將於今夏在中國首次火熱開賽,相信期待比賽的小夥伴們也一定想了解一下籃球世界盃和比賽用球是什麼
  • 不懂物理的裁判造成世界盃經典冤案,50年前物理學家就發現了球的奇特運動
    然後神奇的一幕出現了,蘭帕德對著德國的球門來了這樣一個球——球打在了門框上,然後折向下,在球框內的地面彈了一次,彈回了門框後又向地面撞擊了一次。第二次和地面撞擊時,球已經在門外了。不過這一切發生得太快,許多人用肉眼根本看不清。而在彈出框後,德國守門員曼努埃爾·諾伊爾(Manuel Neuer)把球扣在了懷裡。
  • 2014世界盃比賽用球發布 僅6塊聚氨酯板速度快
    盤點  歷屆世界盃比賽用球  從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開始,每屆世界盃都會採用一款阿迪達斯公司設計製造的足球作為比賽期間的指定用球。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Telstar(電視之星)  這是首屆通過衛星向全世界進行比賽直播的世界盃,因而比賽用球的名字來源於兩個單詞:「Television」(電視)和「Star」(星星)。  1974年德國世界盃:Chile(智利)  本屆世界盃上先後使用過兩個官方用球,其中一款與上屆世界盃的「Telstar」十分類似。
  • 歷史上的世界盃比賽用球,時代科技的創新,國家特色的體現!
    2010年南非世界盃-普天同慶,設計上則融入了南非元素,突破性地僅由八塊表皮組成,阿迪達斯首次採用球形制模的方法使每一塊表皮都實現三維立體結構,然後以熱粘合技術拼接完成,從而使新球較以往更圓、運行更精準,使得球體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始終保持穩定的飛行路線。2006年德國世界盃-團隊精神,貝克漢姆評價:團隊之星是有史以來最漂亮的世界盃比賽用球之一,我非常喜歡!
  • 盤點21屆世界盃比賽用球,1930年的足球竟然長這樣……
    特意搬過來分享給最友們~ 去年11月,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比賽用球「電視之星」(Telstar)揭曉,熟悉足球的一定對這個名字不陌生,這款球與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用球相同,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阿迪達斯正式為每一屆世界盃提供官方用球。
  • 2018俄羅斯世界盃淘汰賽階段官方比賽用球發布
    2018俄羅斯世界盃淘汰賽階段官方比賽用球發布 莫斯科,6月26日—— 阿迪達斯今日發布2018俄羅斯世界盃淘汰賽階段官方比賽用球—「電視之星-逐夢俄羅斯」(Telstar Mechta)。
  • 世界盃歷史上最大冤案:不懂物理的裁判傷不起
    如果說球場上有哪些電光火石的時刻對足球發展的歷史進程有所推動,那麼這一場德國對英格蘭的比賽,一定榜上有名……球迷們對2010年南非世界盃的一幕應該記憶猶新。2010年6月27日,英格蘭在對戰德國的第38分鐘時以1比2的比分落後。此時,球來到了英格蘭隊的弗蘭克·蘭帕德的腳下。
  • 籃球世界盃歷史首次發布決賽專屬比賽用球 全球限量生產500個
    本次世界盃決賽官方比賽用球騰訊體育9月10日訊 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決賽將於本周日在北京打響。值此之際,國際籃聯全球合作夥伴摩騰揭曉了本次籃球世界盃決賽的官方比賽用球,這也是籃球世界盃歷史上首次在決賽中發布專屬比賽用球。全球範圍內,決賽用球將限量生產500個,每個籃球將有單獨的編號。部分比賽用球將在決賽中使用,其餘比賽用球將分配給日本和中國的指定零售夥伴進行銷售。今年3月,國際籃聯與摩騰聯手發布了本屆籃球世界盃的官方比賽用球BG5000。
  • 經典再現,2019法國女足世界盃淘汰賽階段比賽用球發布
    阿迪達斯剛剛為2019法國女足世界盃賽推出全新淘汰賽階段比賽球Tricolore 19(三色球 19)。這顆以1998年法國世界盃比賽球Tricolore(三色球)為靈感打造的全新比賽球,將用於接下來進行的女足世界盃淘汰賽階段。
  • 南非世界盃官方用球Jabulani—「普天同慶」
    南非世界盃普通用球「Jabulani」「Jabulani」作為2010年南非世界盃官方比賽用球,於2009年12月4日由阿迪達斯和國際足聯在開普敦共同發布,是阿迪達斯世界盃用球的第十一款足球而作為本屆世界盃官方用球「Jabulani」的決賽版,金色的「Jo『Bulani」除了保留南非獨特的文化元素外,其命名中的「JO」更是源自南非世界盃決賽地約翰尼斯堡英文名的前兩位字母(「約翰尼斯堡」的英文為:Johannesburg),並以此特殊的方式將「黃金之城———約翰尼斯堡」永久留在世界盃的決戰歷史上。
  • WBSC發布明天U-23世界盃比賽用球 共4200顆美津濃特製棒球
    MLB世界大賽正打得火熱,明天U-23世界盃也要在墨西哥蒙特雷開始了。世界棒壘球協會今天在官網發布了這屆世界盃的比賽用球。一共4200顆美津濃最好的特製棒球。預計每場比賽將使用五到六十顆。其中被打到觀眾席的界外球將作為紀念品送給球迷。本屆U-23棒球世界盃為2016年最高級別的國際賽事,共有中華臺北、日本、韓國等12個國家參賽,50場比賽。
  • FIBA公布2019籃球世界盃官方用球 大小同NBA用球
    FIBA公布2019籃球世界盃官方用球 大小同NBA用球 體育資訊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28日 08:37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FIBA官方公布了2019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官方用球,球的大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