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荷蘭到美國,飛越大西洋——疫情下不可思議的旅程

2020-12-15 騰訊網

近兩年,我女兒在荷蘭讀書,以下是她對自己在疫情中離開荷蘭赴美國休斯敦這一旅程的記錄——

風車之國,鬱金香氤氳的荷蘭

兩年過去,經歷了700多個日日夜夜,我畢業了,即將告別瓦赫寧根大學,也離開曾經美麗,如今卻疫情漸漸擴散的荷蘭。

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2020年10月20日,我終於乘坐美聯航的飛機從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直飛休斯頓,從疫情的一頭回到另一頭。

訂票篇

順利訂票

疫情期間旅行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之前我聽說回國的機票貴到離譜,即使到十月份價格有所回落,也得兩千多歐。另外,撇開機票價格不談,也少不了別的麻煩——我希臘的同學六月初從希臘飛回荷蘭,預訂的航班被取消了五次,還沒退現金,給了五張代金券……

綜合各方面信息,我原本以為要飛休斯頓也不會太順利,但沒想到航班還挺多,價格也不算高,而且居然還有不少直飛的航班。疫情期間,我本就想儘量少在機場逗留,而且中轉的航班也不便宜,所以我在9月2日直接在studentuniverse預訂了10月10日直飛休斯頓的機票,票價$530,含一件託運行李。

訂好票三天後,我收到了Student Universe的郵件,說收到航空公司通知,我的航班時間有所調整,要我聯繫Student Universe或者航空公司。看到郵件我嚇了一跳,當時荷蘭已經是深夜,但幸好客服電話24小時服務,電話裡得到的信息也只是11點多的航班調到了早上9點半,很快我就拿到了新的行程單。

離別篇

伊朗大叔的車

因為航班太早且需要提前到達機場,來不及乘坐火車,我在出發前一周就找學校附近一個伊朗大叔租車公司預訂了車。

這位伊朗大叔在中國學生中挺有名,所以我來時就是租他的車接機,這是第三次租伊朗大叔的車。因為是疫情期間,租車價格從以往的60歐/車次漲到了65歐——聽大叔講,疫情期間他的生意減少了80%,僱的16個司機中也只有6個選擇疫情期間繼續工作。

機場篇

到達機場,是早上六點二十多,整個機場仿佛還在沉睡:

值機櫃檯還要將近十分鐘才開,少數幾個開著的櫃檯前也空無一人,為數不多的工作人員都十分悠閒地聊著天。

因為疫情的緣故,機場的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有的戴著塑料擋板,櫃檯前和安檢區的開箱檢查區也都用透明塑料板擋住了。

健康登記表

辦值機的時候給了一張健康登記表,是要填好交給登機口工作人員的。

不知道是因為時間太早還是因為疫情蔓延,機場的人很少。從我開始辦值機,十五分鐘之後才有第二個人過去。接下來的一路上也幾乎沒看到人,要不是有指示牌,我幾乎以為自己走錯了。

機場有的地方燈都沒完全打開,光線有點暗,路過的各種窗口都空空蕩蕩,有時候我甚至感覺有點瘮得慌。

機場許多地方都提供了免洗消毒液,我也經常去接一點給行李箱拉杆和手消毒,為了不傷手我帶了一次性手套。

到了安檢口,同樣的空無一人,直到我過了全身掃描的地方,後面才有人跟過來。值得一提的是荷蘭機場新的安檢系統,旅客不需要把任何東西單獨取出來,都直接過機器就好。

(貌似很安全,不過,我附帶說一句,我是10月20日從史基浦機場離開,在我離開之前的10月5日晚,有1名男子在機場出發廳持刀跟執勤憲兵「對峙」,憲兵勸說無效後向男子腿部開槍將其制服,據說這人沒有恐怖襲擊動機;我離開之後的10月25日清晨,荷蘭警方在史基浦機場查獲一輛藏有炸藥的汽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還是挺嚇人的。)

過了安檢,拖著箱子走了很久才走到登機口,一路上路過了很多賣飲食和各種免稅商品的店——鑑於機場人很少,我有了足夠的勇氣摘下口罩吃早點,好支撐一路沒法吃飯的旅程。

到了登機口,我發現美聯航要求不能戴有閥的口罩,無可奈何下我只好換下帶閥的FFP2口罩(歐盟標準,等同於KN95),換上備用的一次性外科用口罩。

幸福而安全的旅程——在空蕩蕩的飛機裡一路酣睡!

機艙裡:空蕩蕩

因為空曠,所以安全

上了飛機,頭等艙和商務艙幾乎是空的,直到我走到經濟艙,才看到了稀稀拉拉幾個人,行李架也罕見的空。

我放好箱子剛坐下,就聽旁邊有人問乘務員可不可以自行調整座位,而服務員的回答是:「沒問題。其實經濟艙總共15個人,你可以一個人坐一排。」

所以,接下來的行程變成我最幸福的旅程——我是一路躺著睡回去的。

一路謹慎,嚴防死守

裝備齊全,嚴防死守

旅程期間,飛機上提供了飲食——不得不說,坐了很多次美聯航,乘務員的態度提供的夥食是最好的一次——但疫情當下,我總覺得食物不夠安全,給的飯我只把熱的吃掉了,涼的麵包被我裝在了包裡,沙拉留在了盤裡沒吃,我還忍痛拒絕了至愛的冰淇淋(嗚嗚嗚……)!

另外,就算是旅客不多,我還是很注意安全:因為擔心外科口罩的防護效果不夠好,十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裡,我每三個小時左右就去衛生間換一個口罩。

順利落地,到達休斯敦

一路好睡,順利到達休斯頓,順利提取行李,全副武裝的我直到過海關的時候才摘掉塑料擋板、口罩、眼鏡等重重阻擋,露出真面目。

也許是因為我到的那個航站樓主要是國際航班,所以休斯敦機場航站樓裡也非常空曠,只有一個人孤獨地抱著束花在等人。

休斯敦機場沒有任何健康檢查措施,連體溫都沒有測過,此等安全措施,讓人相當無語——所以,我對於美國疫情的泛濫,真的非常理解:憑什麼不泛濫啊!

我不可思議的旅程——從荷蘭到美國,飛越大西洋

我盡力做了最嚴密的防守,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提心弔膽地邁出腳步,然後一拳打在棉花上,差點閃了腰——我在最安全的環境中,最輕鬆的氛圍裡,以最舒適的方式度過了整個旅程,安全到達目的地,不得不說,這是我的幸運!

最後,疫情還沒有過去,希望每一個人都跟我一樣幸運,一樣健康!

相關焦點

  • 女兒的記錄:從荷蘭到美國,飛越大西洋——疫情下不可思議的旅程
    近兩年,我女兒在荷蘭讀書,以下是她對自己在疫情中離開荷蘭赴美國休斯敦這一旅程的記錄——風車之國,鬱金香氤氳的荷蘭兩年過去,經歷了700多個日日夜夜,我畢業了,即將告別瓦赫寧根大學,也離開曾經美麗,如今卻疫情漸漸擴散的荷蘭。
  • 賽艇參賽者起航橫跨大西洋3000英裡旅程 -- 2020年泰斯卡威士忌大...
    他們可能面對波瀾壯闊的海浪、極端體力挑戰以及最純潔的自然景象,從令人著迷的點點星空到自然棲息地的海豚、再到整個海洋的野生動物,他們要划船航行3000英裡抵達安地卡。 經過多年的準備,來自南非、荷蘭、美國和英國等21支國際划船隊(包括四人男子組、全女子組和單人組)將按照嚴格的新冠疫情規定進行比賽。 為了到達起航線,各划船隊必須展現出類似於海上所需的活力、決心和勇氣。
  • 荷蘭學生開帆船橫跨大西洋回家,船員還表示陸地...
    絕大大數普通人都會選擇飛機,但隨著疫情不停蔓延,導致全球人員流動停擺,許多國家關閉不必要的國際通道,隨之而來便是留在他國人員無法回國。 既然不能坐飛機回國,但智慧慢慢擠擠還是能想到辦法,近日就有荷蘭學生不遠萬裡開帆船橫渡大西洋回家。
  • 史詩般的故事:24個荷蘭中學生帆船橫渡大西洋回國
    因為美國疫情嚴重,孩子當然是回中國了。    但,26萬的飛機票讓人搞不清楚。說中國航空公司一定要孩子要買三張票,否則不賣。一人買三張票怎麼說?至於家長怎麼這麼有錢,這不研究了。      再看荷蘭的孩子,航班停飛,24個荷蘭中學生決定帆船橫渡大西洋回國。
  • 好書推薦|《不可思議的旅程》
    基本信息///書名:不可思議的旅程作者:【美】艾倫·貝克爾出版時間:2014年《不可思議的旅程》是他的第一本繪本,展現出豐富的想像力和深厚的動畫製作功底,一經出版便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並榮獲《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繪本,以及美國凱迪克大獎。他最喜歡的事情便是想像,在想像的國度,他可以畫一扇秘密的大門和一盞盞充滿魔力的彩燈。
  • 疫情期間,荷蘭官方發了一則奇葩規定,你有什麼看法?
    就是官方建議疫情禁足期間可以找一個小夥伴為愛鼓掌。看到後驚呆了,這麼開放可以想到,但是這個官方建議怎麼回事。那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荷蘭這個國家為什麼會是這麼一個大奇葩。荷蘭在1648年以前先後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的統治,1581年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荷蘭共和國),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其獨立,並在17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霸主,曾被譽為海上馬車夫。1815年成立王國,1848年確立君主立憲政體。荷蘭位於北緯51°-54°之間,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風力資源豐富。為什麼要說這些?
  • 川普發推:我們不可思議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美國國會周三(1月6日)召開聯席會議,認證各州總統大選選舉人團投票結果,共和黨議員對爭議州提出挑戰。7日凌晨美國會認證拜登勝出。川普總統隨後發聲明說,儘管他完全不同意選舉結果,但承諾將在1月20日進行有序過渡,但他說會繼續奮戰,「對『美國再次偉大』而言,這僅僅是我們鬥爭的開始!」在周三當晚,除了有些抗議者衝進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大廈,全國至少17個州如喬治亞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馬州、亞利桑那州、加州和華盛頓州等州,都有川普支持者都到各州議會進行抗議,各地的抗議絕大多數都是非常和平的。
  • 美媒:美國以色列代表團首次飛越沙特領空去阿聯 川普女婿在列
    中國小康網9月1日訊 老馬 這架飛機飛越了沙烏地阿拉伯的領空,這也是以色列商業航班首次飛越沙特領空。一架從以色列飛往阿聯航班上的電視屏幕上顯示從以色列飛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的航線圖美聯社報導,在美國的斡旋幫助下,以色列和阿聯本月早些時候同意建立外交關係。阿聯將成為繼埃及和約旦之後第三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
  • 24個荷蘭中學生靠帆船橫渡大西洋回國,中國家長:難以想像
    在荷蘭就有一群完全沒有經驗且在加勒比海學習帆船項目的高中生,在非常時期駕駛帆船橫穿大西洋,回到家鄉。 2020年,3月中旬,這群最小年齡僅有14歲,最大年齡僅有17歲的孩子,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在飛機航班停飛的情況下,花了5個星期,選擇乘船穿越加勒比海成功回到了荷蘭的家。
  • 百年前首位女性穿越大西洋老照片,她是當時時尚自信的女性代表
    阿米莉亞·埃爾哈特就是這樣一個創造奇蹟的人,她在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間創造了許多航空記錄,獲得了巨大的聲譽。作為較早的女飛行員,她在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她的形象也曾經在《奇妙博物館裡》出現過。
  • 《有多遠走多遠》 20130401 不可思議的旅程
    (《有多遠走多遠》 20130401 不可思議的旅程) 《有多遠走多遠》 20130401 不可思議的旅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提到紋身,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著不同的喜好。在非洲貝寧,當地人將皮膚刻破,形成終身的傷疤。在海南島,黎族婦女們有著在軀體上刻滿紋身的傳統,她們衣著豔麗時尚。
  • 不可思議的旅程,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再次翻閱《不可思議的旅程》這部無字系列繪本,卻沒想到帶來的感悟依然很多。這部作品曾在2014年獲得繪本界的奧斯卡——凱迪克獎,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數周,被評價為「大師之作」,可通篇卻沒有一個文字出現,所以一經出版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還獲得美國亞馬遜最佳圖書稱號,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列入家庭書單。
  • 口罩的旅程:疫情下,中國人在紐約的日常
    紐約疫情日記 II 口罩的旅程之唯1誰能想到,巴掌大的小口罩,在二零二零年的年初,登上了時代的舞臺。如果五年十年以後,某個社會學家或者歷史學家把這一年寫進歷史去,我想「口罩」會毫無懸念的被提起,說不定會化成一個代表時代的符號。
  • 疫情下真正的後浪,歷時5周,荷蘭25個中學生駕帆船跨越8334公裡回家
    在今年2月,一群自荷蘭高中生在加勒比海學習帆船項目。在他們到達時,疫情還沒有開始,但是項目結束時卻疫情爆發,邊境關閉、港口關閉,這群孩子沒有辦法回家了。 疫情無期,滯留在異國更加危險,所以,他們必須想辦法回家。
  • 疫情下真正的後浪,歷時5周,荷蘭25個中學生駕帆船跨8334km回家
    在今年2月,一群自荷蘭高中生在加勒比海學習帆船項目。在他們到達時,疫情還沒有開始,但是項目結束時卻疫情爆發,邊境關閉、港口關閉,這群孩子沒有辦法回家了。疫情無期,滯留在異國更加危險,所以,他們必須想辦法回家。
  • 彭斯接過了一枚賣身金幣,川普:不可思議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美國國會連軸轉認證了拜登勝選,過程我也不想了解,反正他們的目地就是要把老邁拜登推上臺,恭喜他們,媒體和國會都是他們家的,他們關上門玩的高興就好。昨天最讓人震驚的莫過於彭斯的叛變,這個信誓旦旦要「剔除每一張非法選票」的傢伙結果是對每一張非法選票無條件接受。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完美形象,謙謙君子,彭斯在川普支持者眼裡轟然倒塌!渣都不剩。
  •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新冠疫情對重塑全球貿易體系帶來新機遇
    近期,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發表一篇名為《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及後疫情時期貿易政策的重點》的報告,報告指出跨大西洋的傳統貿易政策框架對21世紀經濟形勢的適應性備受質疑,而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加劇了其面臨的複雜性,但對疫情壓力下作出的初步反應為跨大西洋貿易體系提供了快速發展的機會,使全球貿易政策框架更加穩固,同時為跨大西洋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多邊貿易體系發展新方法
  • 美劇版教父,HBO的《大西洋帝國》,史詩級的黑幫片!
    1920年,美國聯邦政府頒布禁酒令後,公開售賣酒類商品成為了一種違法行為。在新澤西州的西南部的大西洋城卻沒有任何法律。貫穿了石板街道路的兩側,布滿了各式旅館、麗茲酒店、夜總會、娛樂中心、賭場、妓院、劇院,其規模堪與紐約的百老匯相提並論。
  • 疫情下的家庭——COVID下荷蘭性別(不)平等調查(COGIS-NL)的一些...
    自疫情危機爆發以來,31%的父親正在承擔比疫情前更多的育兒任務。然而,父母之間的育兒時間分配仍然遠遠不夠均等。這項結論出自烏特勒支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和Radboud大學聯合開展的研究——COVID下荷蘭性別(不)平等調查(COGIS-NL)。
  • 亨德森:在利物浦經歷了不可思議的人生旅程,希望取得更多成功
    「但是,你們也了解足球,在生活中有一些東西比足球更加重要,由於新冠疫情,很多人今年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所以,這是與眾不同的一年,很多人的生活都遇到了困難。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我想很多人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我了解足壇之外的情況,有很多更大的事情正在發生,所以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