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旅程,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2020-12-22 七圓文化創意

當我們的存在感覺到被忽視,那麼出發的呼喚就變成了一種渴望,渴望闖出這圍繞著、禁錮著我們的遮簾,走出這熟悉安全的小圈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再次翻閱《不可思議的旅程》這部無字系列繪本,卻沒想到帶來的感悟依然很多。這部作品曾在2014年獲得繪本界的奧斯卡——凱迪克獎,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數周,被評價為「大師之作」,可通篇卻沒有一個文字出現,所以一經出版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還獲得美國亞馬遜最佳圖書稱號,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列入家庭書單。

更有趣的是它的傳奇作者——艾倫·貝克爾。

艾倫·貝克爾雖然一直很喜歡畫畫,但他直到高中都沒有上過藝術類課程,大學的專業也毫不相關。當他對繪本產生興趣毅然辭掉了設計師的工作,但是因為當時的想法很模糊,所以創作繪本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之後參加的插畫課程也因為學費太高沒有繼續。而這一連串看似的不如意,卻給他帶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遇到一位和江道格(電影《星球大戰》藝術總監)共事的電影人,陰錯陽差的加入動畫電影《極地特快》的製作團隊成為一名動畫設計師,並參與製作了《極地特快》《怪獸屋》等電影的動畫設計與影視繪景。而就在貝克爾35歲時,他所在的電影公司倒閉,因此他失業了,可這也正是他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再次遇到15年前和他交談過的編輯瑪麗·李·多諾萬,並獲得了追求繪本創作的機會。

因為艾倫·貝克爾在做動畫設計師的時候就尤其喜歡畫建築,而艾倫·貝克爾的這部作品也正是在一座瀑布城堡裡的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

艾倫·貝克爾在創作中想到一種「唯一可以將想像同等程度呈現在紙上的方式」——先用3D動畫軟體繪製出建築的三維模型圖,把它和掃描的鉛筆素描圖合成在一起,調淺列印在厚水彩紙上,再正式開始繪畫。

艾倫·貝克爾的一個訪談視頻,他提到《不可思議的旅程》這種創作手法的原因:

我想用純粹的圖畫講故事,讓讀者去思考圖裡到底講了什麼。感覺像是強迫他們坐下來,吸收書中的全部內容,而不是急著翻頁,急著把書讀完。

那就讓我們在這段不可思議的旅程中

跟隨艾倫·貝克爾慢慢品讀...

01 /

成長的過程漫長而孤獨,需要我們有勇氣走出熟悉安全的小圈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02 /

如果不遠行,怎麼會了解遠方的每個陌生而綺麗的生命軌跡。

03 /

童年是人生很沒有安全感的階段,你沒有能力保護你自己,父母也不是一直在身邊,這時候,想像力是你唯一的武器,你可以創造一個理想版本的新世界。

04 /

你也可以像小主人公一樣,擁有一桿神奇的畫筆,一路畫著、前進著。帶你離開家鄉的小城,帶你去遠方,找到幸福,擁有更多能量。

05 /

人生就是一個在不斷追尋的奇妙旅程。

06 /

構圖和內容皆簡潔明了又精緻細膩,集聚了經典的冒險元素:未知的世界、不確定的命運、視死如歸,以及勇敢的突圍。

07 /

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外界給予的瞬間視覺衝擊總是強於聽覺的反饋與文字的回味,在當今這個讀圖時代與視頻時代更是如此。

08 /

去發現生活中不一樣的色彩,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同類。

09 /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顆心找另一顆心,才是。

只看一遍,你絕對不會注意到,本書的男主人公和情節走向,在第一頁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這場奇妙的閱讀之旅,改變、拓展和豐富了兒童文學的疆域,還有很多孩子的人生。

相關焦點

  • 世界文學新動向|每個人都應該讀出屬於自己的張愛玲
    張愛玲100:每個人都應該讀出屬於自己的張愛玲今年9月30日是張愛玲百年誕辰,多家媒體就此重申和紀念張愛玲,走在最前的是臺灣地區兩家媒體《聯合文學》和《INK印刻文學生活志》(以下簡稱《印刻》)。《INK印刻文學生活志》8月刊「每個人都應該讀出屬於自己的張愛玲」,正如《印刻》執行主編蔡俊傑在8月刊的編輯部報告中所言,這或許百年張愛玲的重要主題。
  • 《不可思議的旅程》:國外版的「神筆馬良」,一個字也沒有的故事
    這本書講了小女孩意外得到一隻神奇的紅色畫筆,用這支筆畫出的東西都會成真,當她畫出一扇門時,自己進入了另一個國度,一場不可思議的旅行就這樣開始了。繪本不論情節設計得十分巧妙,也留有許多讓人去發現的線索。本書的作家是艾倫·貝克爾,做過電影動畫設計師、影視繪景師,曾參與製作《怪獸屋》等電影。
  • 好書推薦|《不可思議的旅程》
    基本信息///書名:不可思議的旅程作者:【美】艾倫·貝克爾出版時間:2014年《不可思議的旅程》是他的第一本繪本,展現出豐富的想像力和深厚的動畫製作功底,一經出版便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並榮獲《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繪本,以及美國凱迪克大獎。他最喜歡的事情便是想像,在想像的國度,他可以畫一扇秘密的大門和一盞盞充滿魔力的彩燈。
  • 亨德森:在利物浦經歷了不可思議的人生旅程,希望取得更多成功
    直播吧12月23日訊 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利物浦隊長亨德森回顧了球隊和自己過去一年的經歷。「但是,你們也了解足球,在生活中有一些東西比足球更加重要,由於新冠疫情,很多人今年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所以,這是與眾不同的一年,很多人的生活都遇到了困難。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我想很多人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我了解足壇之外的情況,有很多更大的事情正在發生,所以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
  • 都說自己是老二次元,這些動漫中常見日語單詞,你能讀出幾個
    導讀:總有人聲稱自己是老二次元了,那麼這些經常出現在動漫中的日語單詞和語句你認識幾個,你又能準確讀出幾個呢?經常看國漫的老二次元們就不要往下看了,這裡只針對喜歡日漫的二次元們,無意引戰。我是蘇墨玥,一個不正經說動漫的動漫人,喜歡我可以關注我!
  • 《有多遠走多遠》 20130401 不可思議的旅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提到紋身,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著不同的喜好。在非洲貝寧,當地人將皮膚刻破,形成終身的傷疤。在海南島,黎族婦女們有著在軀體上刻滿紋身的傳統,她們衣著豔麗時尚。在突尼西亞,有著一批柏柏爾沙漠居民,他們住在洞穴裡。由於當地溫度高,風沙天氣惡劣,他們依靠人力建成自己的家園。
  • 《一人之下》中,每個人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動漫《一人之下》中,每個人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首先,這部動漫在人物設定的出彩方面,在於每個人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沒有任何一個次要角色是臉譜化的,甚至連配角都有著鮮明的特點,看漫畫的過程中你可以明顯感受到每個人身上「人」的特性,而且即使特色鮮明
  • 一定要堅持追尋時尚,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未來和個人特點
    假如你能找到一種方法來充實自己,那麼你也能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技巧,使自己達到更理想的狀態,只要你願意堅持,其實你也可以變得更好,讓自己不斷向前。嘗試更多有用的東西,讓自己的個人魅力能更好的散發出來,你就能找到自己更想要的搭配方式,從而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美麗光環。
  • 跟90後新銳作家探索「不可思議的旅程」
    &nbsp&nbsp&nbsp&nbsp活動由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聯合讀創(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其中,張其鑫新書同時《旅程結束時》發布。
  • 洛夫倫致亨隊:有幸和你經歷不可思議的旅程 更衣室中真正的男人
    洛夫倫在社交媒體中曬出了這封信件和禮物,並對亨德森表示感謝。洛夫倫:「謝謝你隊長!除了眼淚之外,沒有任何話語能形容我現在的心情。能夠和你一起經歷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我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傢伙。你在更衣室裡是一位真正的男人!祝你在新賽季好運,還有謝謝你送的禮物。」相關新聞:亨德森深情告別洛夫倫:你是紅軍另一位隊長,我們永遠是你兄弟(九局下半)
  • 從荷蘭到美國,飛越大西洋——疫情下不可思議的旅程
    近兩年,我女兒在荷蘭讀書,以下是她對自己在疫情中離開荷蘭赴美國休斯敦這一旅程的記錄—— 不知道是因為時間太早還是因為疫情蔓延,機場的人很少。從我開始辦值機,十五分鐘之後才有第二個人過去。接下來的一路上也幾乎沒看到人,要不是有指示牌,我幾乎以為自己走錯了。 機場有的地方燈都沒完全打開,光線有點暗,路過的各種窗口都空空蕩蕩,有時候我甚至感覺有點瘮得慌。
  • 人生路很長,每個人都要學會自己走,遇事自己扛
    一、人生必須背負重擔,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是那走得最遠的人。二、人生自有其沉浮,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忍受生活中屬於自己的一份悲傷,只有這樣,你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成功。三、人生的旅途中,總有那麼一段時間,需要你自己走,自己扛。
  • 在蘇珊娜的小鎮裡,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四季時光
    所以在蘇珊娜的小鎮裡,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四季時光。一、從關注人物到關注萬物,孩子懂得了生命需要被看見我常常覺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萬物遠比成年人敏感,所以他們總可以關注到生活中那些細枝末節。這也是《四季時光》的厲害之處,在蘇珊娜筆下,每一本書裡都藏了上百個故事,這些故事沒有絕對主角,但每個人、每個動物、甚至是一棵樹都可以成為孩子眼裡的主角,只要他們感興趣,願意去發現、去追蹤。《四季時光》裡從老人到孩子、從狐狸貓咪到一草一木,每個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彩故事。
  • 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只屬於自己的一首粵語歌
    每一首粵語歌都是一個時代裡歌者心聲的日記本每一首粵語歌都是一個人某段心情記憶的回憶錄在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只屬於自己一個人的那首粵語歌第一首:沉默是金,歌者:張國榮,許冠傑《沉默是金》這首歌,是由哥哥作曲,哲學音樂人許冠傑填詞,最初是由他們兩位合唱的一首歌
  • 從不看旅行攻略,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隻屬於自己的全新體驗
    我們去到一個不曾去過的地點,體驗一種陌生的生活,在旅途中遇到二三有趣之人,幾件「越軌」之事,在旅途迢遙、筋骨勞頓、萬念俱減之後,對自己的生活會有新的認識與體悟。這或許是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旅行在我們身上留下的痕跡。就像普魯斯特班的Q所說,自己從不看旅行攻略,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隻屬於自己的全新體驗。每一場旅行,都是特別的。
  •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前目的地,你的呢?
    影片講述了一名時空局的特工(伊桑·霍克飾演)在一次執行任務中被嚴重燒傷,做了整容手術後被時空局再次派遣到20世紀70年代執行一個重要任務--阻止當年給紐約市造成巨大傷亡的恐怖分子「閃滅炸彈客」。每次他都以不同身份回到任務中,這次是酒保身份,在這魚龍混雜的地方,他認識了一個叫簡(莎拉·斯努克飾演)的未婚作家媽媽。
  • 埃裡克·施米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不平衡
    小說講述了來自巴格達的年輕人薩德·薩德,歷盡艱辛希望能在英國倫敦落腳的故事,而開啟這趟旅程的動力是他想像個真正的人一樣活著,靠著自己的知識開闢新的生活。  我們曾經在新聞中見過這場移民潮,像薩德這樣的人通常被籠統地稱之為「難民」,鏡頭裡的他們是洶湧的人群,我們看不清其中的任何一張臉,而施米特的這部小說或許可以作為一種文學補充,幫助我們了解那些個體的故事。
  • 女兒的記錄:從荷蘭到美國,飛越大西洋——疫情下不可思議的旅程
    近兩年,我女兒在荷蘭讀書,以下是她對自己在疫情中離開荷蘭赴美國休斯敦這一旅程的記錄——風車之國,鬱金香氤氳的荷蘭兩年過去,經歷了700多個日日夜夜,我畢業了,即將告別瓦赫寧根大學,也離開曾經美麗,如今卻疫情漸漸擴散的荷蘭。
  • 蒙田,一個生活在500年前的現代人,每一個人都能從中讀出自己
    蒙田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探索這些現象,不斷質問自己,並且建立自我的形象——這是一幅不斷變動的自畫像,讀者感受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蒙田,仿佛他就坐在自己身旁,注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他能說出令人驚奇的話語。蒙田出生的時間距今已近五百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許多事物改變了,無論那時的風俗還是信仰,恐怕都已難以理解。
  •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說完,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媽媽說,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讓我帶兩根來送你。」2、歲月這種東西,它從不會笑著溫柔的和你打招呼,相反,它帶給你的焦慮和不安,總會趁你睡著的時候張牙舞爪的向你撲來,你惶恐不及,卻也無法躲避。3、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並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