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存在感覺到被忽視,那麼出發的呼喚就變成了一種渴望,渴望闖出這圍繞著、禁錮著我們的遮簾,走出這熟悉安全的小圈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再次翻閱《不可思議的旅程》這部無字系列繪本,卻沒想到帶來的感悟依然很多。這部作品曾在2014年獲得繪本界的奧斯卡——凱迪克獎,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數周,被評價為「大師之作」,可通篇卻沒有一個文字出現,所以一經出版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還獲得美國亞馬遜最佳圖書稱號,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列入家庭書單。
更有趣的是它的傳奇作者——艾倫·貝克爾。
艾倫·貝克爾雖然一直很喜歡畫畫,但他直到高中都沒有上過藝術類課程,大學的專業也毫不相關。當他對繪本產生興趣毅然辭掉了設計師的工作,但是因為當時的想法很模糊,所以創作繪本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之後參加的插畫課程也因為學費太高沒有繼續。而這一連串看似的不如意,卻給他帶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遇到一位和江道格(電影《星球大戰》藝術總監)共事的電影人,陰錯陽差的加入動畫電影《極地特快》的製作團隊成為一名動畫設計師,並參與製作了《極地特快》《怪獸屋》等電影的動畫設計與影視繪景。而就在貝克爾35歲時,他所在的電影公司倒閉,因此他失業了,可這也正是他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再次遇到15年前和他交談過的編輯瑪麗·李·多諾萬,並獲得了追求繪本創作的機會。
因為艾倫·貝克爾在做動畫設計師的時候就尤其喜歡畫建築,而艾倫·貝克爾的這部作品也正是在一座瀑布城堡裡的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
艾倫·貝克爾在創作中想到一種「唯一可以將想像同等程度呈現在紙上的方式」——先用3D動畫軟體繪製出建築的三維模型圖,把它和掃描的鉛筆素描圖合成在一起,調淺列印在厚水彩紙上,再正式開始繪畫。
艾倫·貝克爾的一個訪談視頻,他提到《不可思議的旅程》這種創作手法的原因:
我想用純粹的圖畫講故事,讓讀者去思考圖裡到底講了什麼。感覺像是強迫他們坐下來,吸收書中的全部內容,而不是急著翻頁,急著把書讀完。
那就讓我們在這段不可思議的旅程中
跟隨艾倫·貝克爾慢慢品讀...
01 /
成長的過程漫長而孤獨,需要我們有勇氣走出熟悉安全的小圈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02 /
如果不遠行,怎麼會了解遠方的每個陌生而綺麗的生命軌跡。
03 /
童年是人生很沒有安全感的階段,你沒有能力保護你自己,父母也不是一直在身邊,這時候,想像力是你唯一的武器,你可以創造一個理想版本的新世界。
04 /
你也可以像小主人公一樣,擁有一桿神奇的畫筆,一路畫著、前進著。帶你離開家鄉的小城,帶你去遠方,找到幸福,擁有更多能量。
05 /
人生就是一個在不斷追尋的奇妙旅程。
06 /
構圖和內容皆簡潔明了又精緻細膩,集聚了經典的冒險元素:未知的世界、不確定的命運、視死如歸,以及勇敢的突圍。
07 /
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外界給予的瞬間視覺衝擊總是強於聽覺的反饋與文字的回味,在當今這個讀圖時代與視頻時代更是如此。
08 /
去發現生活中不一樣的色彩,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同類。
09 /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顆心找另一顆心,才是。
只看一遍,你絕對不會注意到,本書的男主人公和情節走向,在第一頁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這場奇妙的閱讀之旅,改變、拓展和豐富了兒童文學的疆域,還有很多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