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一農民因羊被咬死,怒殺國寶大熊貓得70斤肉,下場如何?

2020-12-23 騰訊網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這話出自《廉頗藺相如列傳》。大致的意思是,廉頗聽到了這些話,立馬脫去了上衣,露出了上身,背上荊鞭,通過賓客的引領來到了丞相的門前來請罪。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懂得知錯能改的道理,千萬不能一錯再錯。

然而,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明白這個耳熟能詳的道理。犯錯不可怕,可怕的犯錯之後不自知,亦或是將錯就錯,一錯再錯,這才是讓人覺得最愚蠢且最不可饒恕的事情。

比如說,這一對兄弟就是典型的一錯再錯的代表,那麼他們究竟做了什麼事情呢?

雲南王氏兄弟,出於洩憤的心思誤殺了一隻熊貓,然而當發現是國寶時,非但不自首,反而為了金錢,售賣熊貓肉,簡直是罪不可恕。

一、熊貓的珍貴,國家一再出臺相關保護政策

千百年來,世間萬物變化萬千,漸漸的人類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者。然而,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很多生物在自然中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中被淘汰。一直以來,萬事萬物都有著密切的關聯,儘管只是一個小小的物種滅絕,都會引來一連串的後果,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蝴蝶效應。

就拿我國的珍貴國寶大熊貓而言,也是如此,自然的發展進程中,使得熊貓逐漸被淘汰。而要知道大熊貓誕生於八百萬年前,稱得上是活化石,如今它的生存環境並不好,逐漸成為了瀕臨滅絕的動物。

越是稀少就越是珍貴,因此,大熊貓不僅是我國的國寶,是我國形象的象徵,也成為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

如今,現存在世的熊貓並不多了,全世界也就才幾百隻。1869年,阿爾芒戴維神父在四川進行考察時,發現了熊貓的蹤跡。對於見過熊貓的當地人來說,熊貓也被他們稱是白熊,花熊等等。

新物種的發現,讓全球震驚,紛紛想要一睹熊貓的風採。由此,也開始有了中國贈送熊貓的外交方式。

為了更好的保護大熊貓,20世紀40年代時,我國就出臺了一系列保護,其中有一項就是禁止捕獵活動。而後在九十年代,更是為了保護熊貓的安全,正式出臺法律禁止一切傷害熊貓的行為。

然而,出臺相關保護政策,就能真正杜絕傷害事件的發生了嗎?

顯然不可能,在任何一個國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情哪裡還會少。儘管國家已經出臺了禁止捕殺熊貓的政策,但是仍然有人不知利害,觸碰法律底線。

二、羊群被咬死,他一怒之下殺熊貓

2014年,雲南一名農民王文林就因殺害熊貓被捕,判刑三年。新聞一出,全國譁然,實在難以想像在如此法律高壓的情況下,依然有人會頂風作案。

說到熊貓,就不得不提這件事情中的另一動物主角,王文林飼養的家畜——羊。他雲南普洱鎮龍臺村的村民,靠著養羊為生,這是一家的全部收入來源。

一天,他如往常一樣上山放羊,然而當他走進羊圈才發現自己的羊竟然全被咬死了。現場的腳印,羊身上的咬痕,以及被毀壞羊圈的程度,無一不在告訴王文林,這是野獸幹的好事情。

羊的死,讓王文林損失慘重,家中唯一的生計被破壞。他是又氣又恨,恨意讓他失去了理智,只想著要將做壞事的野獸抓住,然後殺了它洩憤。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制定了完整的實施計劃。他分析能夠進入自家羊圈作案,那麼必定就在這附近,為此他在家周圍設立下了不少陷阱,然而他的計劃很快便被破解了,不僅沒能抓到做壞事的野獸,自己設立的陷阱也全被破壞。

氣憤不已的他找來了弟弟王文才,兄弟二人誓死要抓住這隻野獸。既然野獸如此聰明,那麼他們就親自上山會會對方。他們上山後果然發現了龐然大物,面對仇敵,王文林抬起槍枝,就朝著野獸開了槍,一槍斃命。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就真的讓他們震驚了,他們捕殺的竟然是我國的保護動物大熊貓。

他們慌了,這可是犯罪啊。對於這場誤殺,其實結果也許並不會如王氏兄弟二人所想的那樣嚴重,畢竟他們只是因為距離太遠沒能看清楚而動的手,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

那麼,他們是否能夠自首呢?是否能夠走出這次事件的旋渦呢?

根本沒想過自首,反而在殺害熊貓後,本著貼補家用的做法,將熊貓肉賣了。

三、知錯不改,罪加一等

人是一個很複雜的動物,在王文林兄弟二人意識到自己闖下大禍的時候,他們想的並不是自首,去彌補自己的過錯,反而實行了將錯就錯,將熊貓肉賣了來貼補家用。

自古以來,大多數的壞事到最後都會如《老子》中所說的那樣:「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紙永遠是包不住火的,王文林兄弟也沒能逃過這條自然規律。

一位買主被人舉報吃熊貓肉,警察立馬成立了專項小組前往這位買主家中,果不其然在買主家中發現了熊貓肉。於是乎,警察順藤摸瓜,找到了王文林兄弟。

最終,王文林因殺死大熊貓,且賣掉70斤肉,共計4800元,被判刑11年,而所有與這件事情相關的人員也到了相應的處罰。

總結:

常言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們試想,如果王文林能夠知錯能改,在發現自己誤殺了國寶的時候,便前往派出所報警,相信國家是不會為難他的。畢竟這只是誤殺,並且事出有因。

然而,他最後卻親手葬送了這個機會,不僅不自首還向外售賣熊貓肉,以此來謀取福利,這一點上就不能被人原諒了。

人,千萬不能有僥倖心理。文中的王文林就是如此,因為有僥倖心理,認為反正都殺了,也沒有知曉就大張旗鼓售賣熊貓肉,且不把國家法律當成警示,註定只能在監牢中去悔過了。做人就要敢於面對自己的錯誤。千萬不能一錯再錯,將錯就錯。

參考資料:

《廉頗藺相如列傳》

《老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因自家的羊被咬死,兄弟倆怒殺大熊貓賣肉得4800元,結局唏噓
    因自家的羊被咬死,兄弟倆怒殺大熊貓賣肉得4800元,結局唏噓。大熊貓,這個我們應該很熟悉了吧,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 自家羊被熊貓咬死,怒殺大熊貓的王文林,得70斤肉販賣後下場如何
    貓熊烏龍,國寶熊貓 最古老的大熊貓——始熊貓的化石出土地的地質年代約在800萬年前,在自然選擇和生存競爭中,不少同時代的動物都已滅絕,但外貌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卻以強者的姿態生存至今,成為"活化石"之一。
  • 2014年,因羊被咬死他怒殺大熊貓,販賣熊貓肉,下場如何?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中部地區有這樣一種動物,它憨態可掬,天天熬夜,行動遲緩又異常愛吃竹子,但是它的身份卻極其的高貴,就連一般的國家級幹部碰到它都得仔細的照顧,堪稱中國"特權第一人"。沒錯,它就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不過就是這樣一個憨憨的國寶,卻被一個男人終結過。
  • 見自家羊被熊貓咬死,他怒殺大熊貓,得80斤肉4隻熊掌,最後怎樣!
    像中國就有國寶熊貓,數百萬年來一直生活在這裡。 大熊貓因為其獨特性和稀有性,成為了我國的國寶,又因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和喜歡。因此,大熊貓這樣有趣的生物,在古代就曾作為國禮承擔著傳遞感情的重要作用。
  • 因養的羊被熊貓咬死,提槍怒殺野生大熊貓,現在他怎麼樣了?
    中國的國寶是什麼應該不會有人不知道吧,中國的國寶就是我們可愛的大熊貓,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品種,別的國家是不會有的哦。大熊貓非常的可愛,主要是吃竹子為生的,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其實大熊貓以前是吃肉的,進化到現在就開始吃竹子了。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大熊貓,可是這個人卻不一樣,他居然對如此可愛的熊貓下了狠手,最後遭到了報應。到底因為什麼才會這樣呢?
  • 因大熊貓殺羊,雲南農民怒殺國寶,剝皮賣肉賺33萬元,結局如何?
    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可以說是全中國人民的寵兒,它蠢萌蠢萌的姿態,可愛粘人的性格,收穫了很多粉絲。中國最大的熊貓基地當屬四川成都地區,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的遊客前往觀看,只是為了一睹熊貓的真容。同時,海外人民也對中國的大熊貓非常感興趣,還曾經將熊貓禮物送給其他國家。大熊貓已經在我們的地球上生存至少800萬年,可以說是繁衍歷史最長的動物之一。
  • 因自家羊被攻擊,此人怒殺大熊貓,得70斤肉4隻熊掌,結局如何
    近代,大熊貓更是被外國探險家、捕獵者們盯上,以各種途徑被運往國外。隨著我們越來越重視動物保護,大熊貓終於不用整天擔心被捕獵者帶走了。 如今熊貓數量依然稀少,我們要看熊貓就得去保護基地,想在野外看到大熊貓,簡直難如登天。為了保護熊貓這樣珍貴的動物,我國也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獵捕殺害者將會受到嚴厲懲治。
  • 肥羊被一口咬死,他怒殺大熊貓,70斤肉賣了4800元,不料懲罰來了
    被熊貓吃的這隻羊是雲南昭通村民王文林家裡的,當王文林發現自己家羊被不知什麼猛獸吃了之後,他氣急敗壞把羊圈加固一遍,心想如果那個猛獸還敢再來,他就不客氣了。沒想到,那隻熊貓吃了鮮嫩可口的小肥羊之後,第二天晚上又想吃了,王文林做的那些加固在強大無比的它看來不值一提,三下五除二把圍欄全部損壞,又吃了一隻羊。
  • 因自家羊被熊貓咬死,他殘忍殺害國寶,剝皮賣70斤肉,結果如何?
    作為我國的國寶,同時也是我國獨有的動物,大熊貓的地位當仁不讓。還有人戲說「兩隻熊貓就能換回一艘航母」,確實我國的熊貓外交為我國換來了許多經濟效益,而熊貓以其可愛的外表也深受全球人類的喜愛。
  • 當初因為羊被咬死,怒殺大熊貓的雲南村民,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但是,其中有一處園區最為吸引人的注意力。第一,它有著寬敞的空間和良好的採光;第二,動物園的管理人員對它有著最的照顧,最嚴密的防護。說到這裡,大概很多朋友都知道了,這裡,就是大熊貓的住處。  大熊貓,是一種只分布在我國四川、山西、甘肅一帶山區裡的動物,且如今數量稀少,已經被列入了我國「特級」保護動物,是我國的國寶。
  • 自家羊被熊貓咬死,怒殺大熊貓獲刑12年,熊貓吃村民的羊怎麼辦
    前言:說到大熊貓,每個人都不陌生。可愛又呆萌的形象在國內外贏得了很多喜愛。除了可愛的外表外,大熊貓如此受歡迎的部分原因在於它們稀缺。世界上只有中國才分布有。加上中國的實力,外國只能通過憑藉正規手段——租借的方式獲得飼養大熊貓的權利,但畢竟大熊貓並不多,在國外很少。所以,大熊貓的價值上升了。案例詳細信息:隨著除夕的臨近,這位在雲南省昭通市叫王文林的農民決定以價格賣掉家養的羊,但是當他來到羊圈時,發現一些野生動物襲擊了羊。
  • 第一個射殺大熊貓的人,得4隻熊掌70斤肉,賣4800元,後迎來懲罰
    大熊貓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800萬年,是我國的是特有種,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2013年,CNN評選世界上最可愛的物種,大熊貓在其中名列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別是赤狐和眼鏡猴。
  • 雲南獵殺大熊貓案宣判 兩人分別被判13年、11年
    春城晚報客戶端4月29日消息,雲南昭通市鹽津縣出現「國寶」野生大熊貓,卻被一對兄弟列為咬死羊的兇手,殘忍地用槍殺害,隨後被剝皮賣肉。4月28日,水富縣人民法院對這起備受關注的「獵殺野生大熊貓」案進行了一審宣判。
  • 第一個怒殺大熊貓的人,得35公斤肉賣了4800元,被發現後報應好
    大熊貓的珍貴不僅在於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渴望的「美色」,還在於大熊貓本身的珍貴和稀有及其在生物學和考古學上的歷史意義。現在大熊貓身上又多了一層「政治色彩」,更加的珍貴。大熊貓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祖先被稱為「始熊貓」,其化石可追溯到800萬年前。雖然熊貓在我們現代的審美來看是相當可愛的,最初熊貓是正兒八經的食肉動物。
  • 盤點中國三大獵殺大熊貓案,嫌疑人:只能拿來餵豬
    盤點中國三大獵殺大熊貓案,嫌疑人:只能拿來餵豬開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大熊貓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寶」,私捕和獵殺都是違法行為!而且熊貓作為中國特有物種,為中國的外交和創收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我們所有人的珍惜和保護。
  • 澳洲國寶袋鼠和我國國寶大熊貓打架,誰更厲害?有何依據?
    所以大熊貓仍然是食肉類動物中的一種。由於能咬碎並吞下鐵器,熊貓被稱為「鐵食動物」,早在1980年代早期,一隻生活在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大熊貓就有吃鐵的習慣。能夠將鐵盆撕碎並吞下,可見大熊貓高達200公斤的咬力確實並非浪得虛名。而大熊貓擁有鋒利的爪子和強大的前肢力量,能夠瞬間撕裂粗壯的竹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 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為什麼沒有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名?
    雖然都是國寶,但是國寶也是等級不同的。可不是每一個動物都像大熊貓一樣,當成掌上明珠一樣來飼養的。那這大熊貓在世界上是有多出名呢?,我們可以看一看各國爭先恐後地向我們租借這大熊貓的報導。關於樹袋熊的事,大家估計知道的也不多。所以,在澳大利亞大火中,樹袋熊也跟隨火勢而高調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 憨態大熊貓,是熊還是貓?祖先是誰?
    成天靠吃竹子度日,吃完就睡,睡累了就起來玩的大熊貓並非是食素動物,雖說頂著熊和貓的雙重身份,追根朔源,它可是實打實的食肉動物,不就是吃個肉嗎?小意思。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
  • 1995年陝西獵殺大熊貓案:一農民幫忙脫下皮,外逃17年後落網
    前幾天,我無意間看到有關大熊貓的信息,隨即寫了3篇獵殺大熊貓案例文章,得到許多網友的支持,本文再分享一個案例,讓大家再加深對大熊貓的了解。聽說大熊貓皮能賣30萬元,陝西洋縣幾名農民犯下罪惡25年前,僅聽說一張大熊貓的皮能賣30萬元,陝西洋縣幾名農民便商量著獵殺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