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內蒙呼倫貝爾 見證最後的薩滿世界

2021-01-07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這是一場幾近消失的原始祭典,最珍美的供品已在祭臺,盛裝的薩滿即將神靈附體,是上天賦予的神通,還是不自知的表演?在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地區至今仍然保存著薩滿這種幾近消失的祭祀活動。本期《文化大觀園》帶你一起見證呼倫貝爾草原最後的薩滿世界。

鳳凰衛視9月11日《文化大觀園》節目播出「見證最後的薩滿世界(上)」,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斯琴卦是達斡爾族人,她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仍然從事薩滿活動的少數人之一,如果沒有看到她穿著薩滿服、敲起單面鼓,我們也很難將她與通法術的薩滿巫師聯繫到一起。今秋八月她要在草原上舉行一場傳統的祭祀活動,所以我們有了一次難得的機會:親眼目睹神秘的、幾近消失的薩滿儀式。我們能否在其中獲得一種神秘的體驗?能否在這一幾近絕跡的原始巫術中目睹神奇?在參加斯琴卦的祭祀之前,一位草原上土生土長的文化學者,建議我們:如果要想了解薩滿文化的前世今生,不妨從「心理上」先結識一位傳說中的薩滿。

鄂溫克族薩滿儀式:口述歷史 感謝神靈

解說:蘇日臺70歲,達斡爾族人,長期從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研究。他通曉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幾個少數民族語言。因此他可以出入內蒙草原、大興安嶺地區與世隔絕的世界,獲取其它學者難以企及的寶貴材料。在蘇日臺的心目中,有一個令他終身難忘的薩滿生活在大興安嶺腹地的鄂溫克族薩滿紐拉。

蘇日臺:她已經去世五六年了,她去世時候92歲了,她從16歲開始當薩滿,我參加過她幾次的儀式,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整個儀式過程裡面,主要就是敬天,還有牲畜祝福這樣的場面,首先我們在森林裡面他們就搭了一個撮羅子,撮羅子以後,紐拉薩滿就開始穿她的薩滿服。

解說:據說紐拉的薩滿服是她自己用8年時間縫製而成的。

蘇日臺:薩滿服穿以前都要經過香草來燻,這樣以後,她穿上以後首先坐下來,她所講的就是使鹿部落僅有的200人怎麼樣從黑龍江,渡過黑龍江和額爾古納河以後,到興安嶺這一帶,她講究它的歷史,因為這些民族它沒有文字,很多歷史都是用口述來完成的,所以薩滿儀式以前,剛開始她就用這種儀式來訴說自己的民族、部族史,讓後代永遠記住他們的歷史。

解說:每個人都有努力保持自我持續與完整的渴求,那些居住在大興安嶺密林深處的鄂溫克族人也是如此。紐拉薩滿在儀式中,成為一個媒介,她是連接這個部族與自己祖先歷史的臍帶。

蘇日臺:鄂溫克人薩滿最高的神是舍臥克神,舍臥克神所說的就是蛇神,蛇就是開天闢地的神,因為它是兩棲類動物,既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也可以生活,所以早期的這些部族來講感覺它比較神秘,所以就崇拜它為蛇神,她在整個儀式過程中,她首先敘述了部族史以後,再有就是感謝神的東西比較多,因為神的幫助他們如何從人口較少的發展壯大,他們的牲畜也就是馴鹿怎麼發展壯大,所以也感謝神,在這過程中,她就起來以後,擊鼓做舞,她旋轉了很長時間以後,就是著迷了,也就有一種半休克狀態,這時候人們讓她休息,喝茶,讓她清醒過來,這時候也就是說所謂的神已經附體了,起了作用,這樣的話她就用神的口吻,再說唱對部族的關懷,這個部族我怎麼關懷的,你們克服了哪些困難,我怎麼樣看見你們人間生活得這麼美好,跟自然處得這麼和諧,我看了以後非常高興,過了一會兒就是她這個敘述完了以後,基本上神跟人溝通以後,神並且告訴他們以後你們怎麼樣生活,怎麼樣跟周圍的環境,跟人處得如何好。這完了以後薩滿就是清醒了,清醒以後呢,這時候她把薩滿服脫下來,年輕人穿上薩滿服,也擊鼓做舞,這就是說神特別希望能夠看到,他們的部族人的幸福,就是說誰穿上薩滿服為神表演的話他會得到幸福。

蘇日臺:真正的薩滿文化只能到博物館了

解說:馴鹿是鄂溫克人最重要的生活資料,在薩滿儀式上,鄂溫克人會虔誠地將最肥美的馴鹿宰殺,將它們作為祭品獻給心目中的神靈。

蘇日臺:他們在撮羅子旁邊,架起一個祭臺,簡易的。把馴鹿作為犧牲,殺了以後,把它的頭向東擺放在那,四個蹄子擺在後面的兩側,再有把馴鹿的各個部位的肉,也一點點擺起來,就是說,我把整個的鹿獻給了神。為馴鹿祝福以後,有些人就把當時馴鹿的肉已經煮熟了,大家圍在那個,圍成一圈開始吃馴鹿,他們認為他的食物是神賦予給他的,並且他認為鹿也是有靈魂的,在看到人們在吃它的肉的時候,它是很傷心,所以來講他們不說話,有一兩個女的中間要叫一叫鳥的聲音,這就是說不是我們在吃你的肉,是鳥在吃你的肉,它整個儀式就是這樣的,每兩三年舉行一次。

記者:您看的那場儀式也是讓您很感動是吧。

蘇日臺:非常壯觀,並且我總感覺他們從心裡邊對自然的崇拜和依賴,就形成了一種,他把自然界的生存狀態,看成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形成一種人與自然溝通的這麼一種文化形態,並且,在人們,這些民族的早期社會裡面人與自然的關係它建立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文化立場,還有明確的自然的文化價值觀。所以它就是,以崇拜自然來作為自己生命存在的主要的一個資源。她去世以後薩滿已經沒有了。

解說:蘇日臺老先生那句「她去世之後薩滿已經沒有了」的話,頗有深意,我們能感受到他語氣中有一絲惆悵。在他看來,薩滿離開了原始的生活環境,與自然割斷了聯繫,那種凝聚氏族血緣、以氏族生存發展為己任,並能撫慰部族心靈的薩滿已經不存在了!他告訴我們,要想了解真正的薩滿文化,如今可能只有到博物館了。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那裡有一個他多年前苦心籌建的的薩滿文化博物館。

薩滿文化博物館:法器服飾展示生活場景

解說: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位於呼倫貝爾市最東部,大興安嶺東麓中段,解放前人們多信奉薩滿教。隨著生活方式的逐步現代化,原始的遊牧活動已經變身成激烈的曲棍球賽事、城市廣場上的群體舞蹈。人們已經越來越少地進行薩滿祭祀了。當地政府及早意識到了薩滿文化的瀕危性,在莫力達瓦建起了一個最大的薩滿文化博物館。它坐落在一座山坡上!巨大的薩滿銅像頂天立地,仿佛天地之間的一個驚嘆號!

孟智軍:薩滿文化是達斡爾族千百年來一直信仰的一種文化,那麼作為達斡爾族來講,我們在這裡建了我們的薩滿文化博物館,也打造了世界獨無二的,一座薩滿的銅像。
蘇月臺:這薩滿博物館銅像高度有22米高,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銅像。

記者:我看他的面孔還是西方人的面孔。

蘇月臺:對,製作的時候可能他參考的資料可能不太夠。

記者:下面我看也挺有意思,上面有一隻,肩膀上落著一隻小鳥,手上拿的是什麼法器是嗎?

蘇月臺:小鳥它作為一種薩滿的一種信使,薩滿神跟天神的一種,中間的一種媒介,它起的作用。

解說:在薩滿世界裡,很多的事物都有靈性。薩滿做法使用的法器、服飾都有神性,因此平時是不能輕易示人的。博物館內每一件展品,都是蘇日臺老人經過考察後複製而成。
這張畫在白樺樹上的老人臉,人們叫他白那查。他是無所不在的神,能夠變成野獸模樣,也能夠變成人的形狀。

蘇日臺:獵人進山的時候都要為了求到更多的獵獲物都要進行一種儀式,哪怕是單個的獵人他都要崇拜樹木、能夠獲得更多的獵物,所以往往在樹上用刀把它挖成一個剖面以後,上面畫一個老人的臉形,這樣的話進山的時候他就要把自己貴重的東西放在它下面,爭取獲得更多的獵物,出來的時候,他要把獵獲物放在樹下,這樣的話呢,他就把那些獵獲物的血抹在這個像的臉上,就表示感謝他。

解說:呼倫貝爾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其中的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赫哲族又是少數民族中的少小民族,這些民族傳統上都是以漁獵、遊牧為生,部族成員也都信奉薩滿教。另外,這些少數民族沒有文字,所以他們部族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就集中在了薩滿文化中。

《文化大觀園》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王魯湘【主持人專區】 

首播:周六 18:45

重播:周日 14:02

相關焦點

  • 【呼倫貝爾】哈爾濱-扎龍溼地-呼倫貝爾大草原-阿爾山-柴河月亮小鎮內蒙9日純玩大環線
    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天然牧場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這裡地域遼闊,300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500多個星羅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大興安嶺。創作線路:【呼倫貝爾】哈爾濱-扎龍溼地-呼倫貝爾大草原-阿爾山-柴河月亮小鎮內蒙9日純玩大環線活動日期:
  • 最後的薩滿孟金福
    但是他又是一個知名度最高的人,凡是外來的採訪者都要見一下這位薩滿。他成了鄂倫春族原來傳統的象徵,有個電影名字叫《最後的山神》,其中有孟金福敬山神「白納查」的場面,「最後的」成為孟金福自身價值的符號。孟金福當薩滿的經過猶如在經典薩滿教研究著作中所見到的那樣,非常具有典型性。當書本上的東西與現實事例如此巧合呈現在面前的時候,我們感到了這次考察的幸運和當事人的珍貴。
  • 9月就是呼倫貝爾的「中秋」,景色雖有變化,但奶酪與馬奶酒依舊
    草原的秋季來的是比較早的,與東北相鄰的內蒙地區,秋天至少早20-30天。現在是9月初,已經是初秋。但是呼倫貝爾草原的草已經逐漸的變黃了,這就神奇的大自然。呼倫貝爾草原01草原風光去呼倫貝爾遊玩的主要景點有:阿爾山森林公園、呼倫湖、國門、套娃廣場、猛獁公園等眾多景點
  • 「世界薩滿看中國,中國薩滿看吉林,吉林薩滿看九臺」
    吉林省是薩滿文化母源地之一,其中九臺更是擁有豐富的薩滿文化遺存和活態傳承,具有「古老、稀奇、獨特、集中」的特點,擁有多項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界素有「世界薩滿看中國,中國薩滿看吉林,吉林薩滿看九臺」之美譽。2006年3月,中國民協命名九臺為全國唯一的「中國薩滿文化之鄉」。
  • 南吉樂瑪|來自呼倫貝爾的90後布裡亞特之聲
    改編自布裡亞特民歌演唱:南吉樂瑪呼麥:海日改編:阿拉貴(俄羅斯烏蘭烏德音樂人)錄音:趙偉光 對於絕大部分外地人來說,對內蒙的認識,僅僅在呼倫貝爾草原。南吉樂瑪,1994年出生,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的布裡亞特蒙古族女歌手。
  • 冬季去內蒙古呼倫貝爾遊玩,欣賞冰雪奇幻世界美景!
    冬季的呼倫貝爾以其獨特的北國冰雪風光,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人投身於它的懷抱,去感受冰雪季節帶來的獨特魅力。今天小編要說的呼倫貝爾基本上還處於原生態階段,去那裡可以體驗林區生活比如東北大秧歌,雪地爬犁,東北大火炕,冷極大銅鍋等民俗。
  • 一份顛覆你對內蒙傳統印象的自駕遊攻略,原來內蒙的美遠不止草原
    看過赤峰都秋,呼倫貝爾的冬,一直想去看看夏天的內蒙草原,8月終於踩著夏天的微博到了興安盟。四天自駕旅途,阿爾山,親愛的客棧拍攝地,烏蘭毛都草原,稻花源,曙光花海……沒想到內蒙的夏不止有草原,還有森林湖泊花海和田園,每一個地方拍出來都像電影畫面,太美了!不信你就跟我一起看一看。
  • 薩滿教的精靈世界
    從這種形式的內在神論看神和世界,世界萬物彼此之間是分散的獨立的;世界是多元的,神也是多元的。在薩滿教的萬神殿中的諸神擁有其相對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在後來的發展中,雖然也出現了各種形式的神靈等級化,但多元的特點還是十分鮮明的。薩滿教神靈信仰的多元性,代表了薩滿教發展的早、中期階段的典型特徵,是薩滿教萬物有靈觀的直接體現。
  • 「哈童營地」2020內蒙古草原夏令營,呼倫貝爾策馬揚鞭(8天)
    祖國的地圖,酷似一隻昂首而立的雄雞,而在雄雞形版圖上方,有一個酷似雞冠的地方,那就是世界聞名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在那裡,有著我國保存最完好、總面積多達一億四千九百萬畝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這裡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無汙染,無工業,草原遼闊無邊,一眼望不到盡頭,策馬揚鞭,人生快意。
  • 巴爾虎:呼倫貝爾的心臟,大草原的精華
    因此,到內蒙走走,看看那裡的大草原,聽聽蒙古人的馬頭琴,嘗嘗蒙古包的奶子酒,一直是我多年的夙願。2006年8月,我同李明清結伴而行,來到了內蒙。我雖未聽到蒙古人的馬頭琴,也未嘗到蒙古包的馬奶子酒,但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上的藍天、白雲、馬群、牛羊和蒙古包,使我多年來的鳳願終於得到了實現。
  • 《原神》風薩滿怎麼打 風薩滿打法技巧教學
    下面小編就為各位玩家整理出了原神風薩滿打法及掉落物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原神風薩滿打法及掉落物介紹 屬性介紹... 《原神》中風薩滿是個什麼樣的怪獸?所在區域在哪裡?掉落物都有什麼?下面小編就為各位玩家整理出了原神風薩滿打法及掉落物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 呼倫貝爾的四季都有不一樣的精彩,呼倫貝爾秋季景色怎麼樣?
    呼倫貝爾的四季都有不一樣的精彩,如今的呼倫貝爾夏季已過,步入到了秋季,那麼呼倫貝爾秋天景色怎麼樣?可以去旅遊嗎?如果您在計劃秋季旅遊的話,本篇文章不妨來詳細了解一下哦!呼倫貝爾秋天景色怎麼樣?可以去旅遊嗎?
  • 最後的山神:鄂倫春族最後一位薩滿
    《盛世神鼓》- 建議wifi下觀看 -攝製於1992年的《最後的山神》,是一部講述鄂倫春族老獵人(同時也是最後一位薩滿)孟金福晚年生活的電視紀錄片。《最後的山神》攝製於1992年的《最後的山神》,是一部講述鄂倫春族老獵人(同時也是最後一位薩滿)孟金福晚年生活的電視紀錄片。
  • 藍的是天,白的是雲,呼倫貝爾大草原你來過了嗎?
    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國當今保存完好的草原,有將近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是一片沒有任何汙染的綠色淨土,出產肉、奶、皮、毛等連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國家。它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時這裡也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說到旅遊勝地,到底哪吸引了這麼多的遊客呢?只是草原嗎?不是的,最有代表的景點就屬莫爾格勒河啦!呼倫貝爾的莫爾格勒河被當地人稱為第一曲水,這裡是呼倫貝爾的天然牧場,每到水草豐美的季節,這裡就會聚集很多遊牧的牧民,形成一個自然的遊牧部落。
  • 呼倫貝爾旅遊路線方案介紹
    呼倫貝爾地廣人稀,很多自由行的遊客都不知道該如何規劃路線,所以為您帶來了一套呼倫貝爾旅遊路線方案介紹供您參考,不一定完全按照這套方案走,如果您對這條線路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都可以找小編來為您出更多的相關線路。
  • 原神風丘丘薩滿怎麼打 風丘丘薩滿打法攻略
    風丘丘薩滿是旅行者們在探索之途中最常遇見的怪物,那麼風丘丘薩滿該怎麼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原神風丘丘薩滿打法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原神風丘丘薩滿打法攻略 風丘丘薩滿 ,手持巨大的青綠色薩滿杖,靠近的話會使用薩滿杖直接攻擊。
  • 薩滿教——人和神之間的使者
    點擊題目下方呼倫貝爾人,每日有精彩內容發布。薩滿的傳說、薩滿歌詞、薩滿舞蹈、薩滿服飾、神鼓、法具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不僅在本民族世代相傳,被視為珍寶,而且是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的熱門課題,有的國家還出過研究專著。
  • 千裡冰雪畫廊 漢蘭達冬季內蒙自駕遊記
    2016年冬,網易汽車編輯部進行了一場為期6天的內蒙冰雪自駕之旅。雖然天寒地凍,潑水成冰,但依舊難以抵擋我們此行內心的激動熱情,載滿5名小編的漢蘭達帶領大家去看被白雪覆蓋的森林和草原,去看不一樣的呼倫貝爾。
  • 冬日秘境|阿爾山呼倫貝爾自然人文之旅
    當皚皚白雪串聯起呼倫貝爾的草原、大興安嶺的森林、阿爾山的火山天池、額爾古納溼地的河流湖泊,構成最具特色的北國風光。草原上的蒙古遊牧民族,森林中以馴鹿為生的鄂溫克狩獵部落,都發祥於此、生長於斯。淳樸原真的民族風情、自然中沉靜堅韌的動物、安寧悠遠的詩意生活,總能安撫都市人的躁動不安。
  • 《原神》巖丘丘薩滿圖鑑 巖丘丘薩滿怪物弱點打法技巧攻略
    巖丘丘薩滿是旅行者們在探索之途中最常遇見的怪物,那麼巖丘丘薩滿該怎麼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原神巖丘丘薩滿打法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原神巖... 原神中的怪物種類十分繁多,每個怪物都有各自的特色與攻擊方式。巖丘丘薩滿是旅行者們在探索之途中最常遇見的怪物,那麼巖丘丘薩滿該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