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揚州永和村:發力民生「微實事」 辦成百姓...

2020-12-22 荔枝網新聞

  近年來,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楊壽鎮永和村榮獲了「全國文明村」「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江蘇省三星級康居鄉村」等榮譽稱號。這得益於永和村始終把為民惠民作為文明村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眼「微實事」撬動「大民生」,通過「微實事」項目計劃,挖掘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解決事關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問題,把民生微實事辦好、辦紮實,把村民們的急難事、煩心事都變成順心事。

  微改造,村民走上幸福路

  「自己從小就住在永和村,這以前的馬路根本不能看,而且還不好走,真是苦了一代人。」今年53歲的周阿姨感到十分慶幸,永和村通過「微實事」項目的不斷積累,不斷更新著村民們的出行條件,從20世紀50年代的黃泥路到90年代的碎石子路,再到如今提檔升級之路越走越快。

  永和村經歷了一次次道路改造升級後,就在2020年,開啟了村民們期待已久的「黑色化」工程。截至目前,永和村完成了永和大道全段、中心村和九連組部分路段的「白加黑」工程,鄉間小路全部完成由水泥路面到瀝青路面提檔升級。

  微更新,點亮村民上班路

  近年來,隨著永和村道路的改善和升級,配套的道路照明設備條件也在提升。「以前三班倒的時候,每次回家,路燈昏暗,路面坑窪,儘管開著摩託車大燈,還是摔下來過幾次,好在沒多大事。」村民老朱每次下夜班回家,心裡總是犯嘀咕,生怕路上遭遇意外摔傷。

  村裡開展「微實事」項目徵求意見,老朱第一個提了建議,就是增加村道的亮度。2020年,永和村投入6萬元將55盞蔣塘老路燈更換成LED燈頭,在塗莊組新安裝8盞路燈。這為上早起上班和下夜班的村民們點亮了「幸福之路」。現如今,依舊三班倒的老朱說:「今後下夜班再也不用『霧裡看花』了,村裡為我們辦了件大實事。」

  微整治,建一個宜居家園

  家門口就是垃圾房,垃圾經常丟在垃圾房外,甚至堆到馬路上。這是不少村民的苦惱。今年,根據「微實事」項目計劃,永和村投入近22萬元,對各莊臺環境衛生進行整治,清理暴露性垃圾,建垃圾集中投放點,實行垃圾分類投放。同時,對村民家的菜地、院落進行了統一改造,實現路宅分離、路田分離;拆除了雞窩12處、亂堆亂放10處,徹底消除村莊房前屋後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的問題,提升村容村貌。

  「微實事」項目通過環境整治提升了村民們的居住環境,也不斷提高大家的生活質量。目前,永和村新建了小遊園和主題廣場,主題廣場內設置了永和文化休閒廣場,加入了木質四角亭、矮牆坐凳、樹池、親水平臺等休閒設施。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民城市為人民」 解鎖城市幸福密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問題。歷史與現實都充分證明,城市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張家港:「海棠管家」讓社區治理更精緻
    社區工作人員少、居民八小時之外找人難、樓道內小微難事處理慢,這「一少一難一慢」成了社區治理的一塊心病。2019年,新東社區充分發掘整合社區黨員力量,成立「先鋒管家」志願服務團,每人負責1到2個樓道,通過「走百幢、入千戶」來聽民聲、訪訴求。
  • 【永州市】狠抓「微實事」 小切口服務大民生
    今年4月底,凌雲社區工作人員通過與小區居民溝通協商,由社區牽頭,歷時近2個月、投資4萬餘元重建毛裡山小區下水道工程,終於解決了百姓心中的難事。  近年來,永州市中心城區通過「微實事」項目一個個落地,涉及老百姓身邊的民生問題一個個得到解決,極大地提高了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 深圳依託「民生微實事」平臺 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形成
    在深圳市食藥安辦、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和深圳市民政局共同指導下,深圳依託「民生微實事」平臺,持續推進「食品安全戰略工程-社區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建設」項目,將食品安全保障紮根社區,探索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模式,打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基層新平臺,多方協作合力為社區居民編織了食品安全服務網,為深圳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長沙縣:「網」系民心,引領幸福之路
    9月27日,「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調研團一行來到湖南省長沙縣,圍繞「網際網路+基層治理」相關工作對長沙縣網上群眾工作部、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星沙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等地開展實地調研,了解探尋在信息化發展新形勢下,長沙縣積極適應並將網際網路新媒體運用於基層治理中的創新軌跡和經驗成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源:長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期待十大民生實事善作善成
    ⊙ 民生實事辦得好不好、群眾滿意度高不高,不在於項目是否高大上、錢花得多與少,而在於能不能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辦一件成一件,善作善成。 鄭莉娜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今年,杭州在市縣鄉三級全面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民生實事項目的「出爐」,只是完成了代表票決制工作的上半篇文章。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揚州汶河:錨定「點線面」 共繪古城治理...
    近年來,汶河街道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結合轄區城市管理、古城復興、疫情防控、平安法治等工作實際,始終錨定「點線面」,通過探索建立一套「1+3+N」網格化社會治理模式、打造一個「網際網路+」基層「智」理體系、推行一種「網格+服務」工作法,健全完善了平安穩定「大防控」體系、矛盾風險「大化解」體系和社會治理「大聯動」體系,共繪古城治理「同心圓」,不斷提升百姓幸福指數、安全指數和滿意度。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從「有形」向「有效」轉變 網格治理迎來...
    今年以來,在「黨建+創新社會治理」書記項目中,鎮江市丹徒區辛豐鎮黨委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之上,成立了54個網格,通過「面對面、點對點、線連線」3種工作方式,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及無職黨員2個主體和黨群議事廳1個平臺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將黨務、政務、村務、村民自治「多網融合」,形成基層多元參與社會治理的新機制,打造「3+2+1」網格治理升級版。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法治」護航鄉村振興高質量
    近年來,常州市司法行政、組織、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根據省市的相關要求,落實普法責任、強化資源整合、敢於先行先試,以「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為載體,持續開展法律護農進萬家行動、建設全域法治書屋、組織「兩委」幹部法治輪訓等活動,積極指導扶持基層在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創新。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以「全周期管理」推進基層治理 為社會...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蘇州工業園區,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改革的實踐,正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生動的註腳。近日,在中組部「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專題研討班上,由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帶來的以「全周期管理」推進現代化治理的實踐模式備受關注。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從「有形」向「有效」轉變 網格治理迎來...
    今年以來,在「黨建+創新社會治理」書記項目中,鎮江市丹徒區辛豐鎮黨委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之上,成立了54個網格,通過「面對面、點對點、線連線」3種工作方式,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及無職黨員2個主體和黨群議事廳1個平臺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將黨務、政務、村務、村民自治「多網融合」,形成基層多元參與社會治理的新機制,打造「3+2+1」網格治理升級版。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借力「7+2」,「宜居姚橋」 越唱越響亮
    ▲姚鎮村河塘綠化 陳心泰攝新區於2017年底正式出臺民生實事「7+2」行動計劃,讓百姓在家門口共享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姚橋鎮積極響應,以不斷滿足百姓各項民生訴求為己任,以打造「一站式」生活、推進舊貌換新顏、涵養濃厚鄉村文化為目標,讓「宜居姚橋」的心聲越唱越響亮。打造一站式生活 群眾幸福看得見原來坑窪的水泥路變成了嶄新的柏油馬路,家家戶戶實現了「開車開到家門口」……「一站式」生活讓群眾幸福感實實在在「看得見」。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由「為民做主」變為「由民做主」 :句容2020...
    金山網訊 年近歲未,江蘇省鎮江句容市2020年為民要辦的十件實事已經全部完成。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乘長三角「一體化」之風,立縣域人才工作「高...
    緊抓落戶安居、醫療健康、子女教育等人才服務「關鍵小事」,在人才紮根發展的關鍵環節上「幫一把」,打造區域人才生態高地,實現事業留才和生態留才的同步發力、同頻共振,把一定量的「候鳥」群體轉化為「留鳥」隊伍。響應「高質量」,打造產才融合的人才工作新局面。區位相對弱勢的縣域,應聚焦「產才融合」,在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項目引進上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為區域產業發展貢獻人才力量。
  • 「趕考」新時代丨大國小鮮:守護綠水青山 打造綠色河湖
    「趕考」新時代丨大國小鮮:守護綠水青山 打造綠色河湖 2020-12-14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黨建從「內循環」到「聯動化」 村社...
    金山網訊  鎮江市潤州區官塘橋街道平山村是官塘片區最早完成整建制拆遷的村莊,針對村黨組織服務黨員群眾的方式方法匱乏,凝聚力一度弱化的問題,今年來,平山村黨委實施「創新村社聯動模式,黨員領航共建家園」書記項目,不斷推動基層黨建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