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四雅的菖蒲,為什麼如此受文人雅士的追捧?

2021-01-19 岐黃問答

人言江南有七俗:彈古琴、品普洱、著唐裝、聽崑曲、燃沉香、習密宗、植菖蒲。

此一家之言也,但也將古代文人「視菖蒲如命」的特點描繪地淋漓盡致,甚至民間有為無菖蒲無文人的說法。可見,自古以來文人就有菖蒲情節。

在他們眼中,菖蒲不僅是溪畔河邊的野草,還是他們書桌上必備的文房清供,更象徵著他們不屈的「文人氣節」。

事實上,菖蒲學名:Acorus calamus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

據《清稗類鈔》,一本成書於民國的野史,記載: 植物類菖蒲有大小二種。大者長三四尺,氣味濃烈,葉子上有脊,如劍狀,俗於端午日翦其葉作劍以懸於門。《本草》謂之白菖,亦曰泥菖蒲。小者高尺餘,葉纖細,無中肋,曰細葉菖蒲,亦曰石菖蒲,以瓦盆栽之,置案頭以供玩賞。最纖細者,葉長僅三四寸。根可入藥,一寸九節者良。

菖蒲自古以來便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明代大書畫家文徵明的曾孫文震亨就曾在他的《長物志》中,將菖蒲與蘭花、菊花、水仙並列為花中四雅。

人們還賦予菖蒲人格化,把農曆4月14日定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正由於菖蒲神性,加之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數千年來,一直是我國觀賞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種。

文人雅士多喜歡在自己的書齋中清供一盆菖蒲,究其原因還是在於菖蒲:「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侶白石。」這與他們的個人主張不謀而合。

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與美食家蘇軾就曾親自前往山東丹崖山旁取彈子渦石數百枚,用以養菖蒲,並寫詩贈於垂慈堂老人,留下了「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塊。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明年菖蒲根,連絡不可解。倘有蟠桃生,旦暮猶可待」的著名詩句。可見文人雅士與菖蒲相伴古已有之。

要說文人雅士最想要擁有的菖蒲盆景,非覆石菖蒲莫屬,然而它可遇不可求。不妨自己動手,做上一份獨屬於自己的覆石菖蒲。

附石菖蒲的種植,諸多書籍中皆有記載。宋吳懌的《種藝必用》:「菖蒲,初種在圓石之上,一再移於好石之上,乃細而不麄。明高濂《遵生八箋》:「山齋有昆石蒲草一具,載以白定劃花水底,大盈一尺三四,下制川石數十子,紅白交錯,青綠相間,日汲清泉養之,自謂齋中一寶。。」

民間也有許多種植菖蒲的秘法。譬如明代張載就在他的《夜航船》中寫過,用老鼠屎灑之,能改善石菖蒲「無力而黃」的情況。至於此法到底好不好用,我沒實踐過,就不評論了。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嘛。

人生的一大樂事是,莫過於無論晨曦還是黃昏,抑或是風疏還是雨驟,都有菖蒲相伴。

相關焦點

  • 花草四雅之—菖蒲, 自帶香氣號稱「隨手香」, 文人雅士標配
    花草四雅(圖片來自網絡)中國古人將蘭、菊、水仙、菖蒲,並稱為「花草四雅」,這幾種植物或空谷幽香、或恬然自處、或纖塵不染、或安於淡泊,深受古代文人雅士喜愛。直到今天,蘭、菊『、水仙還是常見的家庭觀賞盆栽植物。
  • 無菖蒲,不文人
    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文人雅士的喜愛。先民崇拜該草類,把菖蒲當作神草。《本草•菖蒲》載曰:「典術雲: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菖蒲以九節為寶,以虎鬚為美,江西種為貴。
  • 文房雅趣國學風:金錢菖蒲,花草四雅之一,家居養一盆旺財驅邪
    《曲江春望》【唐】盧綸菖蒲翻葉柳交枝,暗上蓮舟鳥不知。更到無花最深處,玉樓金殿影參差。當時不知道那株像小草一樣的植物叫什麼,為什麼主人會把它放在最起眼的位置。後來長大了,才知道,原來那植物叫「菖蒲」,而非小草。菖蒲之於文房,古樸典雅之風,過去只是少數文人之雅趣,近些年國學漸興,復古風盛,藝術文玩頗受追捧,文房菖蒲以其管理粗放,價格實惠,不少花友盆友們都會養一兩盆陶冶情趣。
  • 文人雅草之菖蒲
    聽上去很新穎,但其實千百年前的古人們早已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為了一盆菖蒲,為它定生日,為它吟詩,每日打理。菖蒲,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從古至今,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都有人為它著迷,為它寫詩,對它百般呵護。 野外的菖蒲,或在山谷幽林中,或是臨水而居。片片長葉尖細如寶劍出鞘,似一位綠林劍客。但若養在廳堂書房,它就像是小家碧玉呢。
  • 菖蒲魅力
    來自9H生活空間9H生活空間四雅 蘭、菊、水仙、菖蒲並稱"花草四雅",菖蒲歷來受醫家、道家、文人墨客推崇,並被神化。
  • 古代文人騷客追逐的精緻生活—「君子四雅」到底是什麼
    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歡追求慢生活,他們認為有了閒情,有了逸致,人們才能從容地、舒心的生活。到了北宋年間,君子四雅"香事、茶事、花事、畫事"確立,成為中國雅文化與精緻生活的標準,中國傳統美學通過四雅貫徹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並由此體會中國哲學的高妙境界。
  • 古磚盤菖蒲
    有關磚的記載早在《詩經》中就已經出現過,但在上面刻畫、摹印文字,主要還是受我國古代「物勒工名」生產制度的要求。在磚上書寫、刻畫、模印文字和畫像,賦予原是粘土的磚以文化和藝術生命,是擅長熔文字、工藝於一爐的古代工匠的獨特貢獻。
  • 君子四雅,香為首(三)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 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歡追求慢生活,他們認為有了閒情,有了逸致,才能從容不迫的舒心生活。曲水流觴、青煙嫋嫋,一壺香茗、一盆插花,如此悠然的環境靜品眼前畫作。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雅」,名副其實的「精」。
  • 「詩詞鑑賞」菖蒲香,端午至,端午節裡的仙草-菖蒲!
    端午已至,青青的菖蒲掛在門頭,散發著家的味道。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石菖蒲。菖蒲可以說是端午的仙草、仙花,普遍運用在端午節的民俗中。「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民間認為菖蒲有闢邪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菖蒲於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宋代時就有以「菖蒲節」代指端午節的說法。
  • 「花草四雅」之一菖蒲,耐陰易養又有神韻,養在書房,精緻惹人愛
    可是有些花只種在陽臺,自家客廳、書房光禿禿的也十分的不好看,今天小楠給大家推薦一種花卉,它的名字叫做菖蒲,特別適合養在客廳或者是書房,耐陰又又神韻,精緻惹人愛!說到菖蒲,在我國可是有十分悠久的文化底蘊啦,國人種菖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唐宋時期,文人將庭院中的菖蒲縮入案上山水,謾幽石,侶清泉,但借一抹青碧。小齋之中,幽嫋之時,對一盆細草菖蒲,倒是有一絲孤清的古意,似乎有那麼一瞬可以與古人心意相通。
  • 淺談文房菖蒲的辨識以及文化鑑賞
    淺談文房菖蒲的辨識以及文化鑑賞花木君菖蒲,與蘭、菊、水仙人稱「花草四雅」,其小巧葳蕤,一叢並發,盤根錯節,葉纖莖細,於無為處顯丘壑,不經意間露春色;若配之以山石古盆,置之案幾,碧葉蔥蘢、四季青翠、超凡脫俗、卓然挺立、挺水臨石、飄逸俊秀,清靜雅致,也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文人秉性氣質,因此深受古代文人墨客喜愛
  • 菖蒲
    菖蒲與蘭一樣是性靈之物,因簡而潔,因俗而雅,有出塵之致,其俊秀卓然的氣韻也正合文人寧靜致遠的秉性,成為其案頭清供。菖蒲正式成為書房內的雅設,是始於宋代。用於盆養的菖蒲也被稱為「石上菖蒲」、「石菖蒲」,生於水中的石頭之上,栽培時無需泥土。這種乾淨的狀態不僅雅觀,而且特別適合擺放在室內,尤其適合滿是書卷、文房、雅器的書齋。
  • 普通百姓的「開門七件事」和文人雅士的「七大雅」有什麼聯繫呢?
    提到民間「開門七件事」和文人雅士「七大雅」。今天我們就來分享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呢?在中國民間,茶葉被稱為「開門七件事」之一。正如民間俗語所說:「清早起來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茶」可謂是最世俗化最生活化的七種物品之一。
  • 文人菖蒲:市場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文人喜愛的以「花卉四雅」蘭、菊、水仙、菖蒲為主,其中蘭花以姿態優美、花香清幽、寧靜淡泊、品潔高雅居首,菊和水仙由於屬於時令花卉,分別為秋季和春季花卉葉劍形,全緣,排成二列,上舉;花序柄腋生,長4-15釐米,三稜形;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綠色,花白色;佛焰苞葉狀且與花序柄貫連;花兩性;胚珠多顆;漿果幼果綠色,成熟時黃綠色或黃白色;花果期2-6月。我國南北皆有分布,生長於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有時為挺水生長)。
  • 菖蒲戲說
    菖蒲有很多別名,如小菖蒲、外菖蒲、節菖蒲、雞爪蓮、九節離、穿骨七等。百姓們稱菖蒲為蒲草,原本就是一種能治病的中草藥,沒有那麼雅,沒有那麼神奇。01 一棵草的輝煌菖蒲原本是中華大地上的一種常見植物,是一棵草,但這一棵草經過文人考證,大肆吹捧,就繁衍出無窮無盡的故亊來。
  • 花草四雅之一的菖蒲
    從唐宋開始,菖蒲這種植物,就走出溪頭澗畔,成為文人案頭清供,也就是現在的菖蒲盆景。菖蒲,古人云生於池澤者泥菖也,生於溪澗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間者石菖也。在《盆景偶錄》中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 菖蒲,花草四雅之一!
    菖蒲,一種廣泛生長於淺水區域裡的水草品種,生長旺盛是它的特點之一。與蘭花、水仙和菊花放在一起還被歸類為「花草四雅」。數千年來,一直是中國觀賞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種。菖蒲,又叫水劍草,少時印象中的它,是與端午節聯繫在一起的。
  • 種幾棵菖蒲當盆景,氣質獨特,文人風骨盡顯!
    花友們肯定都見過很多精美的盆景了,比如松柏盆景,金彈子盆景,多肉盆景……各種造型和風格的都有,但是你見過用菖蒲養出來的盆景嗎?沒錯,菖蒲,就是花友們腦海中浮現出來的長得像草一樣的菖蒲。這種普普通通的植物還能被種成盆景?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雖然它不像其他盆景那樣高大、挺拔、有氣勢,卻也有一種非常獨特的韻味,再搭配上一些苔蘚……花花簡直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它的美了,反正就是誰養誰知道唄!
  • 文人雅植
    圖丨文人空間 與木石居,自是文人理想。若不得已,疊山理水,間以幽草嘉木,徜徉期間,如居山中。當其放時,治美酒,奏雅樂,坐紅群隊中,左顧右盼,足令人心神繾綣也。 石榴榴火燈天,夏日之妙景也,何可不賞?賞宜折供瓶中,兼以冰山一座,置之席間,以其可少敵炎威耳。毋貰佳釀,毋冶美餚,毋選絲竹,即剖榴房,取子,用絹囊漉而飲之,曰紅豆漿。不獨雪梅沁人肺腑,此漿亦能潤我腸胃。
  • 10種最受古人追捧的花,每一種都超有氣質,養花更養人!
    現代人建花園,喜歡養歐月、繡球、百合花、鬱金香、朱頂紅、鐵線蓮等植物,這些植物開花很大,顏色豔麗,都屬於西方審美下受歡迎的植物,但是在我們中國古代,對花草的喜愛往往是出於它的氣質,因為我們喜歡以花喻人! 今天花花就給大家介紹10種最受古人追捧的花,快看看你家裡有沒有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