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將帶來哪些新機遇

2021-01-19 騰訊網

「時髦」新職業是科技進步的體現

在2019年發布的第一批新職業中,與電子競技有關的就有兩個: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這兩個新職業也被調侃為「打遊戲也成了工作」。

「時髦新職業是科技進步的體現。」在市人社局就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陳洪偉看來,新職業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而是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加速普及和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崛起而催生出來的,國家在一年內連續兩次發布新職業,可以看出新興產業的發展正在加速。未來在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將催生更多新興職業。

他認為,新職業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產業的發展。像陪跑師,工作內容主要是利用業餘時間陪伴或訓練跑步愛好者跑步,包括普通的跑步或者馬拉松跑等,但目前還沒有規範和明確它是一種新職業。如果把它納入新職業,將其內涵和外延重新梳理,明確下來,將會延伸出周邊的產品,市場會更大,將促進新職業所在領域和行業的發展。新職業是與新業態密切相關的。明確一種職業為新職業後,就多了一種保障。如網絡營銷,有了國家的規定,主體上有法可依,對行業起到保障和促進作用。如淘寶等電商平臺的配送員納入職業保障的範圍後,就解決其後顧之憂,促進了隊伍的健康發展,消除了糾紛隱患。

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偉強也持相同的觀點。他認為科技發展催生人才結構更新,也將帶動政府人才目錄更新和教育培養方式的進步。「但是由於科技發展太快,相關政府部門和教育機構都需要更緊密、更迅速的跟進。」他說。

新職業帶來新機遇

「新職業中孕育了大量的創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為創業者指明了方向。呼吸治療師的就業前景非常好,戰『疫』過後,他們對於慢病治療、呼吸康復等可以一顯身手。」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院研究員陳姍姍說,健康照護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等新職業對求職者和創業者都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而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養老產業,健康檢測、康復、照護,還有育嬰育幼,市場非常大。」陳姍姍說,目前,為老年人、殘疾人、傷病人等提供康復輔助器具及無障礙改造的諮詢、適配、使用指導等專業服務人員遠遠不足,康復輔助技術服務行業的發展勢在必行。而隨著人們對新生兒的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將越來越吃香。

今年7月,寧波發布了《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目標:到2025年,嬰幼兒健康管理率達95%以上,嬰幼兒家長科學育兒知識普及率達90%以上。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持證率達80%以上。今後要通過專業培訓,縣、鄉兩級培養嬰幼兒照護服務師資200名、村(社區)健康指導員2000名。

「目前嬰幼兒照護服務師大多由社區兒保科的醫生兼任的,離我市的目標遠遠不夠,缺口很大,這也給相關學校提出了要求,今後要加大嬰幼兒照護服務師的培養。」陳姍姍說。

新職業提出了新要求

新職業的擴容給人才培訓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對學校教育提出了要求。目前,教育培訓顯然跟不上市場對新職業的需求,而且學校對市場反應速度太慢。新職業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如果培訓學校在專業設置、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上和企業生產實際相適應,教育培訓的質量會大大提升,更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新興職業的出現進一步改變了就業形態,衝擊了傳統的僱傭關係。」傅月苗認為,國家明確了新職業,其中不少屬於非全時工作、靈活就業方式,這讓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從目前發展趨勢看,這種工作方式和勞動關係未來可能成為一種社會常態。對每一位求職者包括正準備走入社會、開啟職業生涯的年輕人來說,與其豔羨追風那些「時髦」的新職業,倒不如抓住本源,踏踏實實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精神和科技素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對普通人來說,哪些職業是新機遇?
    正所謂挑戰也是機遇,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會有哪些職業發展新機遇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未來的社會中,大多數的人一生都要換好幾個職業才能完成職業生涯。這種「斜杠人生」將成為常態。 線上教育,新零售等行業將會擴招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雖然有些企業裁員了,但是有些企業卻擴招了,這是整個社會動態平衡的結果。比如線上教育和新零售方向都需要大量人才。
  • 16個新職業公布 「新領」 新機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批公布的新職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領域。此前,IBM公司執行董事長羅梅蒂給這些由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帶來的新職業起了一個名字——「新領」,和人們耳熟能詳的「藍領」「白領」相對應。「新領」職業是伴隨著人工智慧產業興起而出現的。
  • 啥是新職業?未來哪些職業發展前景不錯?怎麼適應新職業?
    許多人並不理解新職業,認為新職業是有待市場開發與完善的職業。並不是這樣的,新職業是應市場而生的,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收錄前,也就是被眾人知道前,已經存在一定規模的從業人員、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職業技能。
  • 視頻|新政策帶來新機遇 比亞迪知難而上
    具體來說既是從2020年11月2日起,每日7時至20時,外牌車輛禁止上高架;而從2021年五一小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起,每日7時至10時、16時至19時,內環內地面道路,也將對外牌車輛進行限行。考慮到上海路面交通在早晚高峰時期的擁堵現狀,也就意味著,從11月開始,沒發上高架的外牌車輛的通行效率將大幅下滑;而從明年五一之後,沒有辦法在早晚尖峰時間段進入內環內路段。而多個調研機構的調研結果也顯示,在167萬輛外牌車中,有很大一部分車主尋求轉換成滬牌,這就要求他們不得不選擇加入新的拍牌大軍,或是選擇一個沒有牌照門檻的新能源汽車。
  • 德國工商界人士:「一帶一路」帶來發展新機遇
    德國工商界人士:「一帶一路」帶來發展新機遇 2019年09月06日 12:59   來源:新華網
  • 渠道創新帶來商業發展新機遇
    原標題:渠道創新帶來商業發展新機遇   當前背景下,很多
  • 逆境突圍後中國民營企業迎來哪些新機遇?
    新的一年已在「敲門」,隨著中國經濟運行逐漸恢復常態,民營企業將迎來哪些新機遇?「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12日在北京舉行,多位與會專家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給出答案。 中國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人們已耳熟能詳,如何在構建這一新格局過程中激發民企活力,受到專家們關注。
  • 擁抱時代機遇——友邦保險特邀金融業大咖揭秘職業發展新機遇
    當新冠疫情、世界經濟下行裹挾而來的時候,作為職場人,我們是否曾思考過,變化和衝擊如此之大,我是否還需要進行職業規劃?什麼樣的選擇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中不被淘汰出局?其實,當我們認真思考過後會發現,「危」與「機」往往是成對出現的,但很少人真的能發現機遇並抓住。
  • 廣佛軌道交通4.0將帶來新機遇,新十年核心區域醞釀大動作
    4.0時代,也為兩市融合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 區域新機遇 TOD模式促人留商聚  依託軌道交通重構格局 早在十年前,地處佛山南海的地鐵金融城,率先借鑑香港經驗,引入了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TOD發展模式,下有地鐵、公交,上有商業綜合體和社區。這使得廣佛地鐵金融高新區站如今日均客流突破了2萬人次。
  • 「認養農業」所帶來的農業新機遇,值得一看!
    那麼,「認養農業」所帶來的農業新機遇有哪些呢?我們來看看吧!1、人們對健康食物的追求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大家都對食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諸如「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等食品安全事件出現後,人們更是渴求能夠吃到安全的食物。
  • 振華石油原軍:"雙權"開放將給中小油企帶來新機遇
    振華石油原軍:"雙權"開放將給中小油企帶來新機遇 2015-11-20 08:04:31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陸肖肖
  • 數字賦能淄博農業彎道超車:「盒馬市」將帶來什麼新機遇
    盒馬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以數據和技術驅動的新零售平臺。據盒馬官方微信消息,山東淄博與阿里巴巴建設全國第一個「盒馬市」,將是一個「數字城市」,是阿里巴巴數字農業農村示範城市。未來,以淄博市、山東省為軸心的農產品將能快速地流向全國。這是一項惠及民生的大工程,全國首個「盒馬市」將為淄博帶來怎樣的變化和機遇呢?
  • 人工智慧給外語教育發展帶來新機遇
    外語教育又將何去何從?這些疑問充分說明,外語教育正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與挑戰。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人工智慧是從製造翻譯機器開始的。藉助機器翻譯,不同語言環境下的人可以無障礙地進行交流。經過演進升級,以人工智慧為支持的「神經網絡機器翻譯」逐漸佔據了精度要求不高的中低埠筆譯市場,對翻譯服務業形成了不小衝擊,但這並不意味著翻譯人員就會丟掉飯碗。
  • 編程貓創始人李天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在線教育帶來三大機遇
    編程貓創始人李天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在線教育帶來三大機遇 作者:逍遙子 發布時間:
  • 新冠病毒:從庚子年大歷史看疫情帶來的機遇
    我們要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也應該從中發現機遇,迎接挑戰。畢竟,2020庚子鼠年的新冠病毒疫情,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冰山一角,有億萬同胞眾志成城的團結一心,抗擊疫情,消除病毒更加指日可待,歷史也會記下光榮的一筆。02.
  • 人社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網際網路營銷師」等9個新職業 新職業有哪些...
    同時,還將「公共衛生輔助服務員」職業門類下的「防疫員」「消毒員」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員」3個工種上升為職業。另外,此次還發布了一些職業發展出的新工種,如「網際網路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的「直播銷售員」,使得人們熟知的「電商主播」「帶貨網紅」有了正式的職業稱謂。除此之外,「網際網路信息審核員」「小微信貸員」「勞務派遣管理員」「泥板畫創作員」等5個工種也成了正式的職業稱謂。
  • 新基建重在抓好新機遇
    一時間,市場掀起一股「新基建」的熱潮。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新基建」有助於穩投資、穩增長、促消費,是化解疫情不利影響,實現經濟平穩有序發展的重要方法,被很多人視為應對挑戰、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然而,抓住、用好這個機遇,需要從實際出發、找準著力點、有序推進,切忌一哄而上,盲目跟風,隨意為之。
  • 新媒體經濟給臺青帶來新機遇
    1 新媒體經濟給臺青帶來機遇 「今年雖然因為疫情,在陸臺青在實體創業的過程中,碰上挫折和困難,但大陸有關部門積極作為,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切身問題。」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兩岸青年眾創空間副總經理彭歐雅如是說。
  • 新力上市融資帶來哪些利好?新力地產發展新機遇!
    前瞻戰略布局 新力上市之路暢通無阻事實上,面對全新的經濟形勢與嚴峻的市場態勢,衝刺港股IPO已經成為中、小型房企2019年KPI重頭戲。據統計,去年共有13家赴港上市內房企,其中7家突圍成功。敲響港交所第五鐘的新力上市喜訊在年尾引發熱烈關注。
  • 新發展新機遇新面貌
    據悉,不久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提出將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的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整體推進三大區域軌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發展。到2025年,三大區域基本形成區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骨架網絡,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交通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