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新職業是科技進步的體現
在2019年發布的第一批新職業中,與電子競技有關的就有兩個: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這兩個新職業也被調侃為「打遊戲也成了工作」。
「時髦新職業是科技進步的體現。」在市人社局就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陳洪偉看來,新職業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而是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加速普及和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崛起而催生出來的,國家在一年內連續兩次發布新職業,可以看出新興產業的發展正在加速。未來在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將催生更多新興職業。
他認為,新職業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產業的發展。像陪跑師,工作內容主要是利用業餘時間陪伴或訓練跑步愛好者跑步,包括普通的跑步或者馬拉松跑等,但目前還沒有規範和明確它是一種新職業。如果把它納入新職業,將其內涵和外延重新梳理,明確下來,將會延伸出周邊的產品,市場會更大,將促進新職業所在領域和行業的發展。新職業是與新業態密切相關的。明確一種職業為新職業後,就多了一種保障。如網絡營銷,有了國家的規定,主體上有法可依,對行業起到保障和促進作用。如淘寶等電商平臺的配送員納入職業保障的範圍後,就解決其後顧之憂,促進了隊伍的健康發展,消除了糾紛隱患。
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偉強也持相同的觀點。他認為科技發展催生人才結構更新,也將帶動政府人才目錄更新和教育培養方式的進步。「但是由於科技發展太快,相關政府部門和教育機構都需要更緊密、更迅速的跟進。」他說。
新職業帶來新機遇
「新職業中孕育了大量的創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為創業者指明了方向。呼吸治療師的就業前景非常好,戰『疫』過後,他們對於慢病治療、呼吸康復等可以一顯身手。」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院研究員陳姍姍說,健康照護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等新職業對求職者和創業者都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而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養老產業,健康檢測、康復、照護,還有育嬰育幼,市場非常大。」陳姍姍說,目前,為老年人、殘疾人、傷病人等提供康復輔助器具及無障礙改造的諮詢、適配、使用指導等專業服務人員遠遠不足,康復輔助技術服務行業的發展勢在必行。而隨著人們對新生兒的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將越來越吃香。
今年7月,寧波發布了《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目標:到2025年,嬰幼兒健康管理率達95%以上,嬰幼兒家長科學育兒知識普及率達90%以上。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持證率達80%以上。今後要通過專業培訓,縣、鄉兩級培養嬰幼兒照護服務師資200名、村(社區)健康指導員2000名。
「目前嬰幼兒照護服務師大多由社區兒保科的醫生兼任的,離我市的目標遠遠不夠,缺口很大,這也給相關學校提出了要求,今後要加大嬰幼兒照護服務師的培養。」陳姍姍說。
新職業提出了新要求
新職業的擴容給人才培訓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對學校教育提出了要求。目前,教育培訓顯然跟不上市場對新職業的需求,而且學校對市場反應速度太慢。新職業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如果培訓學校在專業設置、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上和企業生產實際相適應,教育培訓的質量會大大提升,更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新興職業的出現進一步改變了就業形態,衝擊了傳統的僱傭關係。」傅月苗認為,國家明確了新職業,其中不少屬於非全時工作、靈活就業方式,這讓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從目前發展趨勢看,這種工作方式和勞動關係未來可能成為一種社會常態。對每一位求職者包括正準備走入社會、開啟職業生涯的年輕人來說,與其豔羨追風那些「時髦」的新職業,倒不如抓住本源,踏踏實實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精神和科技素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