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孩子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但蘋果之父賈伯斯卻說:我從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接觸電子產品,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賈伯斯已經看到了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不僅如此,很多的精英家庭都會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前不久,哈佛大學發表了關於孩子玩手機的調查研究:
哈佛的相關學者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結論,他挑選了100名孩子將其分成兩組,一組是沉迷手機的孩子,另一組是不玩手機的孩子,調查結果證明:沉迷手機中的孩子只有兩位考上了大學,不接觸手機的孩子,80%的人都考上的大學,其中還有十多位孩子獲得了獎學金。
曾經有這樣一個說法:「毀掉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1、智力上的差距
通常每個學校都禁止孩子上學帶手機的,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玩手機時很容易陷入其中,從而影響孩子的心智發育和學習成績。
大多數的孩子智力水平差不多,之所以出現差別,就是因為環境因素與家長教育的方法,而手機就很容易限制孩子智力發展,你會發現愛玩手機的孩子,沒有幾個是學習好的,尤其是十年後的智力差別明顯,等到了上高中之後都可能會倒數,而不玩手機的孩子,高中成績都很靠前。
2、視力上的差距
孩子小時候視力發育的不完善,如果長時間地注視電子產品的話,眼睛會變得乾澀、甚至會出現眼紅疼痛的情況,長時間下去就會近視眼了。相反,不經常玩手機的孩子,不管多長時間基本上是不會出現近視的。
家長不得不承認,當你給孩子買手機之後,你是根本控制不住他們玩手機的時間,每天都會背著你偷偷玩,不僅對身體造成危害,對大腦也會造成損傷。
3、性格上的差距
孩子如果經常玩手機,他們會將手機當作是唯一的夥伴,不喜歡與同齡人進行交流,性格也會變得非常內向,長期下去,嚴重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的發展。相反,不喜歡玩手機的孩子,他們更喜歡出門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相對來說比較活潑一點。
根據研究表明,愛玩手機的孩子,性格內省、自卑,不喜歡與人溝通,等到孩子長大了想改都完了,因為孩子早就已經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上,很難自己走出來。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
正常來說,手機是可以給孩子使用的,畢竟,現在很多學校的作業都需要手機的幫助,但是你首先要學會給孩子制定規則,除了學習用手機之外,要作出很明確的限制。
(1)家長可以跟孩子約定使用手機的時間,並將其寫在本子上,用來提醒孩子,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若有觸犯,家長可以適當的懲罰,比如要求孩子做家務、罰站等等。
(2)引導孩子去做有意義的事情,來分散孩子對手機的專注,比如,我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讀繪本,這是我在聽育兒專家的講座中學習到的。
她親自體驗過,真的非常的管用,而且進行親子閱讀還能促進親子關係,讓孩子更加的愛你,內心充滿媽媽帶來的安全感,長大後變得更加自信。
親子閱讀就像是吃飯一樣重要,你做得越認真,越堅持,孩子的受益越大,相信不久不就會有新的驚喜。我精心為孩子整理了適合寶寶的繪本書目,推薦給新手爸媽們。
推薦清單:
1、小熊寶寶系列
小熊寶寶繪本是孩子閱讀的入門選擇,這是很多家長任何的經典,書中的小故事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書中雖然字數比較少,但是情節很有趣,包含了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比如吃飯、洗漱、睡覺等等。
2、可愛的鼠小弟系列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一直是孩子比較喜歡的繪本,灰色的調調感覺很無聊,但是,當你打開之後,肯定能吸引你家孩子觀看。畫風簡潔又吸睛,巨大的留白容易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和故事情節本身,使其成為了日本繪本史上難以逾越的巔峰。
3、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是著名的育兒教授手繪設計繪本,書籍分為6冊,可以教會孩子: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社交能力、親社會能力、積極主動性。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內容講述了孩子從出生到8歲的社會關鍵能力培養以及詳細的案例解讀,內容共有360幅全景漫畫,360個教育活用建議,讓家長們科學養育快樂、自信、能幹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