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真的很明顯

2020-12-26 小風兒童心理學

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孩子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但蘋果之父賈伯斯卻說:我從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接觸電子產品,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賈伯斯已經看到了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不僅如此,很多的精英家庭都會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前不久,哈佛大學發表了關於孩子玩手機的調查研究:

哈佛的相關學者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結論,他挑選了100名孩子將其分成兩組,一組是沉迷手機的孩子,另一組是不玩手機的孩子,調查結果證明:沉迷手機中的孩子只有兩位考上了大學,不接觸手機的孩子,80%的人都考上的大學,其中還有十多位孩子獲得了獎學金。

曾經有這樣一個說法:「毀掉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1、智力上的差距

通常每個學校都禁止孩子上學帶手機的,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玩手機時很容易陷入其中,從而影響孩子的心智發育和學習成績。

大多數的孩子智力水平差不多,之所以出現差別,就是因為環境因素與家長教育的方法,而手機就很容易限制孩子智力發展,你會發現愛玩手機的孩子,沒有幾個是學習好的,尤其是十年後的智力差別明顯,等到了上高中之後都可能會倒數,而不玩手機的孩子,高中成績都很靠前。

2、視力上的差距

孩子小時候視力發育的不完善,如果長時間地注視電子產品的話,眼睛會變得乾澀、甚至會出現眼紅疼痛的情況,長時間下去就會近視眼了。相反,不經常玩手機的孩子,不管多長時間基本上是不會出現近視的。

家長不得不承認,當你給孩子買手機之後,你是根本控制不住他們玩手機的時間,每天都會背著你偷偷玩,不僅對身體造成危害,對大腦也會造成損傷。

3、性格上的差距

孩子如果經常玩手機,他們會將手機當作是唯一的夥伴,不喜歡與同齡人進行交流,性格也會變得非常內向,長期下去,嚴重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的發展。相反,不喜歡玩手機的孩子,他們更喜歡出門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性格相對來說比較活潑一點。

根據研究表明,愛玩手機的孩子,性格內省、自卑,不喜歡與人溝通,等到孩子長大了想改都完了,因為孩子早就已經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上,很難自己走出來。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

正常來說,手機是可以給孩子使用的,畢竟,現在很多學校的作業都需要手機的幫助,但是你首先要學會給孩子制定規則,除了學習用手機之外,要作出很明確的限制。

(1)家長可以跟孩子約定使用手機的時間,並將其寫在本子上,用來提醒孩子,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若有觸犯,家長可以適當的懲罰,比如要求孩子做家務、罰站等等。

(2)引導孩子去做有意義的事情,來分散孩子對手機的專注,比如,我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讀繪本,這是我在聽育兒專家的講座中學習到的。

她親自體驗過,真的非常的管用,而且進行親子閱讀還能促進親子關係,讓孩子更加的愛你,內心充滿媽媽帶來的安全感,長大後變得更加自信。

親子閱讀就像是吃飯一樣重要,你做得越認真,越堅持,孩子的受益越大,相信不久不就會有新的驚喜。我精心為孩子整理了適合寶寶的繪本書目,推薦給新手爸媽們。

推薦清單:

1、小熊寶寶系列

小熊寶寶繪本是孩子閱讀的入門選擇,這是很多家長任何的經典,書中的小故事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書中雖然字數比較少,但是情節很有趣,包含了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比如吃飯、洗漱、睡覺等等。

2、可愛的鼠小弟系列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一直是孩子比較喜歡的繪本,灰色的調調感覺很無聊,但是,當你打開之後,肯定能吸引你家孩子觀看。畫風簡潔又吸睛,巨大的留白容易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和故事情節本身,使其成為了日本繪本史上難以逾越的巔峰。

3、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是著名的育兒教授手繪設計繪本,書籍分為6冊,可以教會孩子: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社交能力、親社會能力、積極主動性。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內容講述了孩子從出生到8歲的社會關鍵能力培養以及詳細的案例解讀,內容共有360幅全景漫畫,360個教育活用建議,讓家長們科學養育快樂、自信、能幹的好孩子。

相關焦點

  •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這3方面差距很大,別大意
    當然,也有許多家長會忽略孩子孩子玩手機這個問題,他們覺得這樣孩子會安靜在一旁玩耍,不會打擾到自己的工作,但這是錯誤的,時間一長,孩子的各種方面就會與其他孩子拉開差距,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這3方面差距很大!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區別難以置信
    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然後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 ★10年後,調查結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
  • 那些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
    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性格上會有哪些明顯差別封閉自我作為父母的你,可能沒有發現家裡的孩子開始玩手機之後變得越來越獨來獨往,如果孩子在心目當中把手機拍在第1位,自然不會有其他時間來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耍,長此以往孩子變得不愛交流,不喜歡社交。
  • 長時間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在這3個方面有明顯差別
    加上孩子正好放暑假,就給孩子買一個手機。這樣可以方便小天還有同事溝通,小天還能用手機查閱資料等。但是同事想像的是美好的,但是結果卻是殘酷的,現在小天迷上了手機遊戲,也經常出現和同事有矛盾。長時間玩手機和不玩的孩子有什麼差別呢?主要有這3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身體素質的差異。長時間玩手機對比不玩手機的孩子身體差異明顯,喜歡玩手機的孩子喜歡宅在家裡。
  • 「媽,我想玩手機」,兩位媽媽不同做法,上學後孩子的差距很明顯
    就這樣,上小學後的小志,多次被老師反映小動作多,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課堂上也坐不住、愛打擾同學。初中後,小志也多次被老師反映愛玩手機,還因此沒收過手機。小志媽媽很是生氣,便給了兒子一頓毒打。揚言再被老師抓住上課玩手機,就不準上學了。
  • 孩子從小玩手機和不玩手機,有什麼區別?等上幼兒園就知道了
    有的孩子一碰手機不捨得放下,有的孩子甚至從小就玩手機。在家長看來,這好像不是大問題,但孩子從小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真的區別很大,可能暫時沒有發現,但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能看到。在幼兒園,從小玩手機的孩子會有點不知所措,老纏著老師要手機,做事情也不專心;相比之下,沒玩手機的孩子喜歡跟其他孩子玩,專注力更好,學習能力強。家長不要再給孩子手機,這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危害。
  • 比爾蓋茨的育兒觀:為什麼有錢人的孩子,不喜歡玩手機遊戲
    但面對女兒的抱怨,比爾蓋茨仍然堅定自己的做法,不過早地讓孩子擁有手機,孩子長大後也嚴格地控制他玩手機的時間。發明ipad等產品的賈伯斯也曾表示在嚴格控制自己孩子的遊戲時間,除了周末的部分時間之外,孩子是不可以碰手機的。甚至是在周末裡孩子也不可以將手機和ipad帶到餐桌上。
  • 孩子玩手機,幾乎是每個家庭的痛!防止娃過度用手機,方法真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說起孩子和手機的那些事兒,家長們都有一肚子話要說。(「你怎麼才不煩呢?」 「把手機給我。」杭州好幾個媽媽因為孩子這個問題崩潰了)一文經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推送後,我們收到了很多很多的反饋。
  • 經常玩手機真的會毀掉孩子嗎?新研究發現:有一種情況下利大於弊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近年來,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幾乎成為人手必備的工具,其使用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不少人覺得經常玩手機會毀掉一個孩子,但專家表示,適當地給孩子玩手機,大有裨益。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新發現:經常玩手機的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很強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研究人員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讓他們從小接觸電子產品,另一組幾乎不讓他們接觸,並針對他們做了兩組實驗。
  • 孩子玩手機廢寢忘食,脾氣暴躁,家長應不應該給他們配手機?
    手機作為現代人最主要的通訊工具,幾乎人手一部,不管工作學習,甚至吃飯約會,手機都不會離手。隨著手機功能的不斷更新,很多小孩也被手機吸引.他們會用手機聊天、看電視、玩遊戲、刷小視頻等,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世界,許多大人也無法抵擋手機的誘惑。經常玩手機對孩子有什麼危害呢?
  • 羨慕別人的孩子不玩手機和平板?小時候家長不陪伴,現在成問題!
    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媽媽要孩子交手機、平板後,本以為可以斷絕孩子的網癮。但是誰知道發現女兒拿私房錢自己又買了手機,半夜還是偷偷在玩,一時情緒崩潰,把孩子自己偷買的手機給砸了,孩子就抱著手機在角落狂哭。
  • 海都深讀:你在玩手機 還是手機在玩你(圖)
    兒子小浩過完暑假就念二年級,卻成天抱著iPad玩遊戲,經常一玩一整天。家裡愛泡網的,不止小浩一人。婆婆和小叔子各有一臺電腦,各幹各的,婆婆愛看韓國肥皂劇,一部300多集,守著20英寸不到的筆記本電腦,一集接著一集看,一天至少能看10多集,不用等廣告。看到大結局了,前面的情節婆婆又忘了,重新再看一遍,還是覺得很新鮮。讀大二的小叔子,只要回到家就守在房間裡,只有飯點才露面。
  • 出去玩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在這三方面的差距很明顯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正如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同樣的,有的孩子天性活潑,喜歡出去玩,有的孩子就天性安靜,就喜歡宅在家裡,哪兒也不去。一般父母都會更偏愛後者,因為覺得他文靜乖巧,更讓人省心,而當他們長大後,家長卻會更偏愛前一類孩子了。小月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個女兒,非常文靜,平時就喜歡呆在家裡看看書、電視,基本不怎麼外出玩。而她的小兒子卻完全相反,成天想著往外浪,拴都拴不住。
  • 我家孩子從來不玩手機,一刀切未必有益,「隔離」手機也隔離了愛
    我家孩子從來不玩手機!」,曾經有一位媽媽在家長群裡這樣驕傲地宣稱過,本以為會收穫一片羨慕嫉妒恨,誰知卻被各種質疑。這位媽媽有點委屈,難道自己教育錯了嗎?在大部分家長的認知裡,玩手機一定是弊大於利的,但是完全不讓孩子碰手機,好像又有點不妥。至於哪裡不妥,家長們也說不清楚。
  • 神經科學家: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入學後差距非常明顯
    是否覺得手機和電視可以為您換來一時的寧靜英國的教育專家馬丁·洛森曾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在寶貝哭鬧的時候,給個手機就安靜了,不好好吃飯,把動畫片打開,孩子就老實的坐下了,飯來也可以直接張嘴吃了,但是眼睛就一直盯著電視。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坐著看電視,甚至可以一下午都不動,不作不鬧十分安靜。
  • 玩手機對孩子危害有多大?查閱無數論文後,我震驚了……
    很多家長都害怕孩子沉迷玩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甚至有一種說法——「給孩子玩手機,就是毀孩子的一生。」真的是這樣嗎?到底要不要給孩子玩,該不該給孩子玩呢?果仁媽今天的文章,就帶著你看看科學家們怎麼說,結論還是挺顛覆的。
  • 頸椎病、腱鞘炎、腕管症候群……天天玩手機,小心「玩」出病
    陳漢文幫赫赫進行康復訓練後,孩子的病情得到明顯改善。赫赫的媽媽說,她和孩子爸爸平時工作忙,孩子從小由奶奶帶大。孩子放學回家後想玩手機,奶奶就讓他玩,以至於孩子逐漸玩手機成癮,有時一玩就是兩三個小時。陳漢文表示,赫赫患頸椎病主要是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導致的。「兒童頸椎病的危害比成年人要大很多。兒童的骨骼正處在發育階段,頸椎病會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發育產生影響。」
  • 孩子沉迷看電視玩手機,眼睛近視!用一張紙,讓孩子自願丟掉手機
    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孩子對手機、平板、電視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尤其很多孩子要上網課,更是給了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藉口。然而,除了上網課,孩子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個壞習慣——沉迷電視看動畫片,抱著手機看視頻玩遊戲。
  • 孩子玩手機上癮怎麼辦?做對這兩件事情就可以
    孩子玩手機遊戲上癮,不願意學習,老師布置作業也不寫,整天自己躲在房間裡打遊戲,也不跟人說話,說他也不聽,說多了他還嫌煩……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而且對此很是頭疼,因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孩子和大人是一樣的,他放學後,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家,那也很無聊,只能玩玩手機找點樂子,所以家長下班後不要把孩子扔一邊,自己在玩手機,你玩孩子也玩,這是一樣的道理。其次,周末放假也可以帶孩子出去玩,這樣孩子又開心,家長又開心,根本沒有時間去玩手機。
  • 孩子說:「不讓玩手機,我就去死」,到如此地步了?
    1 少年揮刀自殘、跳樓自殺,只因家長不讓玩手機 8月的一天,寧波婦兒醫院的唐醫生,一個夜班接待了2個讓他心痛的孩子,一個是自殘,一個是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