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莊子村:村級發展「領頭雁」 村民盛讚「貼心人」

2021-01-07 澎湃新聞
【脫貧攻堅】莊子村:村級發展「領頭雁」 村民盛讚「貼心人」

2020-09-02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走進新城區保合少鎮莊子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景色怡人的美麗畫卷。通村的水泥路寬闊整潔,一座座農房掩映在鮮花綠樹中。種植基地內,杭白菊、紅辣椒、馬鈴薯等各類農作物正蓬勃生長。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增長,人居環境大幅改善,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談起這些新的變化,都離不開村裡的「領頭雁」村黨支部書記張俊峰。

一大早,在莊子村的種植基地裡,記者見到了早已在田間巡查的張俊峰。眼看著杭白菊就要進入收穫期,他每天都會早早來地裡看看杭白菊的長勢。

「看這長勢,咱今年的收成肯定賴不了。」見到張書記,農戶們紛紛圍了過來,說著下一步的計劃安排。這群人中,貧困戶趙蘭鎖顯得最特別。站在地頭,看著一片片即將能採摘的杭白菊和紅辣椒,貧困戶趙蘭鎖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原來我在外面打工,現在張書記介紹來這兒打工,為了離家近點兒,人家給咱們村裡引進這個產業辦的挺好的。」說起村裡和自己這幾年的變化,趙蘭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之情。「現在咱的日子是越過越好嘞,以前在外打工也受氣,也掙不下個錢。現在守家在地的就把錢賺嘞,咱村裡人的日子越好,村裡人也越有底氣。」

2016年莊子村的36戶貧困戶已經全部實現了脫貧,為了讓這些貧困戶能夠有更好的收入,張俊峰經過前期走訪調研,發現莊子村有大面積的撂荒地和大量的剩餘勞動力,且一直保留著傳統種植業的習慣。經過多方考量和協商後,決定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2019年在他的努力下,莊子村成立了專門的合作社,將村裡的300多畝撂荒地打造成種植基地,並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杭白菊和紅辣椒。

「一個村子裡一定要有經濟,有了經濟一個是村子發展了,再一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因為你有了經濟才可以為村民辦實事兒、辦好事兒。」說起為什麼要花心思調研、選擇項目時,張俊峰的回答乾脆利落。

產業興旺,也帶動了全村土地的流轉,開闢了就業新渠道,為實現集體和村民的共同富裕鋪就了堅實路基。在發展產業經濟的同時,近幾年,張俊峰積極爭取、籌集項目資金,新建了黨群綜合服務中心、休閒文化健身廣場和鄉村大舞臺,村民房屋得到了改造提升,全村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隨著咱們合作社範圍越擴越大,比如說咱們剛才一出村,那兒還有一片空地,要是把那片空地,把水引過去,就是也把它用活以後,那我們村的日子就越發好過了。」關於未來,張俊峰和莊子村的村民們一樣,滿心期待。

新城融媒 梁良

編輯:於菲

初審:馮建強

覆審:頡志剛

終審:張文杰

微信矩陣

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

「活力新城」微信矩陣

原標題:《【脫貧攻堅】莊子村:村級發展「領頭雁」 村民盛讚「貼心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貧困戶的貼心人——記麻江幹塘村脫貧攻堅小分隊隊長馮奇明
    貧困戶的「貼心人」記麻江幹塘村脫貧攻堅小分隊隊長馮奇明特約記者 彭德華2016年3月,麻江縣政協馮奇明同志懷著激動的心情毅然接受了組織的重任——到谷硐鎮幹塘村當村主任助理兼任幹塘村脫貧攻堅小分隊隊長此時,他暗暗下定決心改變幹塘、發展幹塘。說一千,道一萬,二橫一豎才是幹。於是,馮奇明以村為「家」,吃住在村裡。晚上,在孤燈的陪伴下開始研究村級經濟發展思路。
  • 馬承祖在玉山德興調研時強調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責任意識,狠抓工作落實,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斷做大做強旅遊產業,紮實建好管好水利工程,為「決勝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饒」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玉山縣,馬承祖來到他掛點的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下塘鄉松嶺村,實地考察了松嶺耘耕有機水稻種植基地、扶貧車間項目建設現場,詳細了解該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
  • 攻堅戰場黨旗紅 越西縣脫貧奔康系列報導(一)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中,各鄉鎮堅持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突出農村黨員引領和帶頭作用,做到出謀劃策、組織引導、主動服務。農村黨員在脫貧攻堅方面,團結一致、凝心聚力,在產業發展方面,敢於擔當、勇於創新,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車頭」和「領頭雁」。
  • 華陰:人才「鬥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戰已經打響,華陰市聚焦人才優勢、厚植人才沃土,充分調動各方人才力量,通過「支書」領、「人才」幫、「能人」帶,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人才保障。「支書」領富強經濟村民要致富,支書來領路。
  • ...書寫在卡烏苗鄉山寨|麻江縣宣威鎮卡烏村脫貧攻堅小分隊副隊長...
    2014年3月,根據工作需要,調整選派到當時村級組織渙散的卡烏村擔任卡烏村同步小康工作組成員。捫心自問,不論在翁保村或卡烏村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我都做到了深入調研、熟悉村情、理清村級發展思路和駐村工作思路,積極為所駐的村「兩委」和群眾謀福利。
  • 這個「兵支書」脫貧攻堅代表隊,牛!
    通過1名班長帶9名戰士的「1+9」模式,大家分成不同的戰鬥班,有的負責政策宣傳、有的負責調解矛盾、有的負責產業發展。這幾年,楊守亮先後動員6名退役軍人進入村支「兩委」班子,從退役軍人中發展黨員4名。通過實行「支部+合作社+村級公司+農戶」模式,楊守亮帶領村民在田間地頭頂烈日、握鋤頭抓農產品產量質量,在銷售末端組建「尖刀排」走南闖北找市場,全村齊心協力大力發展韭黃等產業。
  • 【脫貧親歷】萵筍大豐收 農民笑開顏——松潘縣下納咪村產業發展促...
    【脫貧親歷】萵筍大豐收 農民笑開顏——松潘縣下納咪村產業發展促增收小記 2020-10-13 16: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來展現脫貧成果,傳遞社會正能量。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記黃羊城鎮新勝村駐村工作隊員 李倩男李倩男,察右中旗生態環境局的一名年輕女幹部,村民眼裡的「脫貧貼心人」,2018年4月被選派到黃羊城鎮重點貧困村新勝村,擔任一名駐村工作隊員,協助第一書記完成脫貧攻堅重任,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地衝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 脫貧攻堅群英譜·脫貧攻堅幹部考察調研丨賀友濤:用情用力驅「窮魔」
    村民說,賀隊長是「大能人」,讓村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黨支部書記唐孝寬說,老賀是好隊長,懂政策、幹實事、敢擔當、真扶貧、扶真貧。在我省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賀友濤獲得好評。「項目」思維辦產業8月20日,陽光明媚,金興村蓮荷基地一派生機盎然。
  • ...立志當好村民的「管家」丨劍河縣岑松鎮報谷村脫貧攻堅隊隊長...
    我叫周章炎,是貴州黔東南劍河縣教育和科技局派駐岑松鎮報谷(馬山)村脫貧攻堅隊隊長、網格員。剛到馬山報谷村,我就立志要當好村民的「管家」,讓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報谷村總人口229戶98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00戶463人。
  • 【凌奧防控快訊】聚力—凌莊子村黨委書記趙光勳工作紀實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挑戰,光勳書記沒有遲疑,不畏風險、奮勇前行,啟動戰時機制,率領全村黨員和全體村民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既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打贏經濟發展攻堅戰。從疫情防控的封閉式管理,切換到「動、靜」並舉的復工復產模式,光勳書記審時度勢,組織兩委班子詳細制定《凌莊子村返津人員排查工作組織架構圖》和《凌奧創意產業園區返津人員及復工企業防控方案架構圖》,迅速出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主動與企業對接,積極提供便利,為企業復工捐贈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資,優化提升服務,為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出實招、用實功、求實效,確保疫情防得住、發展要搞好,努力書寫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澄邁黃竹村脫貧攻堅中隊引進社會資本發展產業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村裡的貧困戶不僅能享受年底分紅,參與務工,合作社還定期舉辦講座、技能培訓,提升貧困戶發展生產的內生動力。」黃竹村脫貧攻堅中隊副中隊長常彩紅介紹,黃竹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91人,為了幫助這些貧困戶脫貧「摘帽」,近些年,脫貧攻堅中隊注重引入社會資本到黃竹村發展產業,帶動村民們脫貧致富。
  • 吳明禹督導調研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工作
    11月23日,縣委書記吳明禹先後到石安鎮長河村、塔山鎮金鋼村和忠孝鄉建興村督導調研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工作。石安鎮長河村由原長河村、團村、富裕村和紅光村合併而成,幅員面積9.31平方公裡,轄 13個村民小組,1373戶3592人。
  • 沙灣縣大泉鄉燒坊莊子村:美麗鄉村的「幸福密碼」
    為解決村幹部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後繼無人等問題,工作隊重點在致富帶頭人、返鄉大中專畢業生中選拔村級儲備後備力量,安排崗位鍛鍊,在工作中教方法、傳經驗、鼓幹勁,在實踐中增強幹部幹事創業的能力水平。2019年,全村20名村民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8人被培養為入黨積極分子,3人發展為預備黨員。
  • 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會寧縣脫貧攻堅工作側記
    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會寧縣脫貧攻堅工作側記楊來旺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沐浴脫貧攻堅強勁的東風,會寧縣打響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脫貧攻堅收官戰。「每年政府給我補貼2500元的飼料錢,我準備今年再爭取一些資金,擴大一下養殖規模,平時閒暇時間多看一些書,參加一些政府的技能培訓,學習一些養羊的先進經驗,帶動大家都把羊養好,增加點經濟收入,把日子過得更好一些。」韓家集鎮谷地場村村民黃彥軍說。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姚易:願做百姓的貼心人
    該路全長5.1公裡,穿越界源村全境,是界源村2200餘村民的主要出境公路。一直以來,不到4米寬的路面給村民出行帶來困擾,通過姚易幾個月的東奔西跑爭資立項,總投資近200萬元,拓寬到5米的出境公路即將動工,預計年內完成。「以後我們出行會更方便快捷,姚書記為我們做了一件實事。」村民樊孝想說。  姚易是縣自然資源局幹部,去年7月派駐到界源村擔任第一書記。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市界行】後城子村的「幸福密碼」
    近年,該村多措並舉落實扶貧政策,鼓勵黨員、致富能手帶頭發展產業致富,積極推進鄉村文明建設等多項工作,於2015年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2019年實現全村脫貧。9月3日,開封日報報業集團「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特別報導組來到後城子村,從一個個實幹的故事背後,發現了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密碼」。
  • 脫貧攻堅·代表擔當丨爭做「領頭雁」 扶貧結碩果
    西部網訊(記者 蘇靜萌)消費扶貧、產業分紅、免費培訓……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之時,各地人大代表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積極引導幫扶,為貧困群眾謀利益。在渭北高原,記者看到曾經的貧困群眾有了致富產業,居住環境明顯改善,用雙手迎來致富幸福路。
  • 脫貧攻堅她力量 | 張芳:「大嗓門」書記~「管火」!
    脫貧攻堅她力量 | 張芳:「大嗓門」書記~「管火」!有了村兩委的支持,村民的信任,張芳更加堅定了一直幹下去的信念。根據每家每戶的家庭情況,她精準施策制定了《嶽王村精準脫貧規劃》。
  • 安徽銅陵:城鄉一體化黨建聚力脫貧攻堅
    因特色鮮明、可操作性強,銅陵市的「黨員中心戶」引領脫貧攻堅做法還入選了中組部《基層黨組織脫貧攻堅案例選編》;精準施策攻堅「貧中之貧」的典型經驗被《人民日報》作了全方位報導;培養脫貧攻堅「領頭雁」經驗在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現場會上交流;機關黨員脫貧攻堅志願服務活動在國家民政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專題報導中宣傳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