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區:「政策兜底+精準扶貧+特色項目」齊步走

2021-01-18 央廣網

民政工作是關鍵小事,更是民生大事。自2016年以來,宣城市宣州區民政局深入貫徹落實宣州區委、區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文件精神,政策兜底,群眾有底,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積極落實部門脫貧攻堅任務。  抓政策兜底

該區寒亭鎮通津村新基組56歲的村民許世文在談到現在脫貧政策和民政保障對自己家庭的幫助時,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的妻子患有精神二級殘疾,唯一的女兒也患有多重二級殘疾,一家因殘致貧。

雖然生活條件一般,但家是老許最大的責任和牽掛,他說:「現在我一家享受政府的照顧,有低保金、殘疾人困難補助,有了政府的這些保障打底,我再掙些『活錢』補貼家用,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在該區,像許世文這樣因病、因殘致貧的家庭很多,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各項補助,就像給他們吃了定心丸。

為切實履行兜底保障職責,助力脫貧攻堅,該區民政局積極落實八項民生服務,即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水平,提高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調整城鄉醫療救助執行標準、發揮農房保險作用、加強農村五保供養及農村敬老院運行維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放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加強生活無著人員救助。

據了解,截至2020年10月底,該區城鄉低保對象為2256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為9109人,共發放資金9948.94萬元。截至2020年9月底,全區特困供養對象4128人,發放資金2375.2568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對象8946人,累計發放資金473.274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551人。

抓精準施策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區民間組織管理中心負責人章文成了民政局的大忙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現在就是脫貧攻堅經紀人,我為全區近200個社會組織和13個貧困村提供中介服務,辛苦並快樂著。」

為了更好地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為貧困村和貧困戶搭建銷售平臺,該區民政局動員社會組織自願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搜集貧困村和貧困戶農副土特產品信息,製作消費扶貧清單向全區各社會組織推介。章文一次次與貧困村電話溝通產品信息,通過微信、QQ群向社會組織發布,成了社會組織和貧困戶之間名副其實的經紀人。

五年來,該區民政局協調各類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在整合力量、調動資源和專業技術方面的特長和優勢,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消費扶貧。截至目前,已有120多家社會組織參與到該區13個貧困村的消費扶貧中,購買的產品涵蓋水產、蛋禽、農副土特產等3大類近10個品種,完成交易金額近15萬餘元。該區社會組織在「百社進百村」活動中,除120多家參與消費扶貧社會組織外,據不完全統計另有23家社會組織直接捐款捐物近40萬元,受益人口2600餘人。

抓特色項目

「多虧了禾康養老和助老員周紹秀,不然我現在哪能好好躺在家裡養傷啊!」2019年10月12日順利出院回家養傷的巫堂賢看到前來慰問的禾康養老工作人員感激地說道。

2019年9月10上午,家住該區飛彩街道睦馬村的五保老人巫堂賢在菜地做農活時不慎摔倒,腿部腫起,不能動彈。摔倒後巫堂賢第一反應是撥打江蘇禾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緊急救助電話尋求幫助。禾康平臺客服主管韓雅靜接到老人的求救電話後立馬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聯繫助老員周紹秀立即上門查看老人具體情況。

像巫堂賢這樣獲得社會養老服務幫助的老人在該區並非個例。該區在全市率先引進南京禾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該區開展智慧居家養老專業化服務,為該區70周歲以上低保戶、60周歲以上優撫對象、二級以上殘疾、五保老人、三無老人等提供免費的居家及社區養老服務。

2018年至今,宣州區居家養老工作已向農村深入開展,覆蓋17個鄉鎮,包含163個村(社區),享受服務人數約達4000人。

進入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期,該區民政局加強引導鄉鎮街道實施敬老院適老化改造提升工程。從2017年開始,該區全面啟動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消防整改工程,該區財政投入3000萬元,對全區21所公辦敬老院實施消防改造。此外,該區民政局開展實施區域型失能半失能特護中心項目,以該區水陽鎮中心敬老院為依託,進行適老化改造提升工程。

(幹園媛)

相關焦點

  • 宜川縣:陳順赴集義鎮郭東村開展精準扶貧政策宣講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高集義鎮郭東村貧困群眾對精準扶貧政策的知曉率和對扶貧工作的滿意度,為了找準貧困村扶貧政策落實中的短板與漏洞,8月3日,縣政府副縣長陳順在多次深入調研、充分了解村情的基礎上,精心策劃、細緻安排,帶領縣政府辦、衛計局、農業局、扶貧局、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在集義鎮郭東村開展了一次以「剖析政策、傾聽民意、對標排查
  • 【政策解讀】參保不出門,奔康不掉隊!江門社保扶貧兜底基本民生
    據江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社保局局長黃銳樓介紹,近年來,按照江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精準扶貧工作部署要求,江門社保局落實促進社保扶貧,推進貧困人員社會保險應保盡保,對精準扶貧幫扶對象實施醫療保障託底工程等,實現了全市社會保障兜底扶貧工作的四個100%:符合政府代繳費條件且願意享受政府代繳費的貧困人員100%落實政府代繳費政策
  • 蕭縣精準推進 特色產業扶貧到戶
    蕭縣全面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聯動機制、帶貧減貧長效機制,精準推進特色產業扶貧到戶項目,促進貧困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增收。今年截至目前,該縣特色種養業到戶項目覆蓋貧困戶12000戶,涉及扶貧資金2694.2萬元。蕭縣先後出臺系列指導性政策文件,堅持因村因戶施策,科學謀劃實施到村到戶項目,制定項目實施標準。
  • 脫貧攻堅工作紀實——冠縣梁堂鎮精準扶貧暖人心 精準脫貧譜新篇
    自脫貧攻堅以來,梁堂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聚焦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紮實推進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切實扛起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自2014年以來,全鎮累計幫扶貧困戶3043戶、6450人,2018年提前實現全面穩定脫貧。
  • 2020扶貧政策解讀之六:易地扶貧搬遷
    包括:深山石山、邊遠高寒、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且水土、光熱條件難以滿足日常生活生產需要,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的地區;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禁止開發區或限制開發區;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十分薄弱,工程措施解決難度大、建設和運行成本高的地區;地方病嚴重、地質災害頻發,以及其他確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地區。
  • 宣城市宣州區:守護人民的幸福安康
    在宣州區,和劉宏斌一樣,在城鄉居民醫保「兩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群體以外的發病人數約有10萬人。按照我國目前的醫保政策,部分「兩病」患者門診用藥無法享受報銷待遇,少部分患者因此出現「小病大養」「小病大治」,甚至是為了報銷而「擠住院」的情況。
  • 雲南曲靖馬龍區:精準扶貧曬出三年成果
    曲靖市馬龍區精準扶貧曬出三年成果自2018年以來,雲南曲靖市馬龍區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盯脫貧攻堅目標,靶心不偏、焦點不散,以務實的行動、紮實的成效,實現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
  • 中國特色扶貧開發政策規範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制度保障
    &nbsp&nbsp&nbsp&nbsp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出臺一系列中國特色扶貧開發政策規範&nbsp&nbsp&nbsp&nbsp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制度保障&nbsp&nbsp
  • 新興深化精準幫扶助力加快脫貧攻堅步伐謀 劃特色扶貧項目 助力...
    通過進一步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瞄準相對貧困村和相對貧困人口,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深化精準幫扶,加快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他強調,一是要掛圖作戰,各單位、部門要落實責任,各掛點領導和幹部必須沉下身子,主動深入貧困戶家中,對照重點任務,從嚴從細從實,對照臺帳不漏一項完成任務;二是要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謀劃,積極謀劃特色產業扶貧項目,注入新動能,形成新活力,相關單位要繼續關心關懷已脫貧群眾,做實做細後續產業幫扶和服務保障,鞏固脫貧成果,讓他們脫貧不返貧,逐步走上致富路;三是要跳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去謀劃河頭鎮相關工作
  • 四川省扶貧局局長降初:脫貧攻堅政策就像音符,「哆來米發唆拉西...
    「脫貧攻堅出臺了很多重大政策,大家都還歷歷在目,這些(政策)就像美妙的音符,『哆來米發唆拉西』各有含義。」10月27日,四川農業大學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上,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發言伊始,便引起現場觀眾極大興趣。脫貧攻堅政策與音樂7個音符之間,能有啥聯繫?降初解釋,「哆來米發唆拉西」就是簡譜「1234567」,可以很好地概括了脫貧攻堅政策的特色和亮點。
  • 【中國發展門戶網】畜禽特色養殖助推科技精準扶貧
    通過發展畜牧業實施精準扶貧,是產業扶貧中較為常見和較為重要的一種方式,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解決農村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主導方向之一。因此,在脫貧攻堅的決戰時刻,針對貧困地區自身條件限制、畜禽養殖水平落後和科技基礎薄弱等問題,通過科技創新發展畜禽特色養殖,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對推動貧困地區畜禽產業發展、繁榮產區經濟、帶動產區農民脫貧致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脫貧攻堅政策就像音符,「哆來米發唆拉西...
    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脫貧攻堅政策就像音符,「哆來米發唆拉西」各有含義 2020-10-28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五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掃描
    幫助孵化了一批智慧農業項目,帶動當地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取得了可喜的脫貧致富成效,形成了具有智慧化、信息化特色的扶貧工作「岑鞏經驗」,更為岑鞏縣2019年「整縣摘帽、精彩出列」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築「文化盲道」  自國家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政策以來,貧困殘疾人的脫貧成果顯著,但是新時代脫貧工作不只在物質經濟方面,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項目圍繞「脫貧攻堅」展開文藝創作與公益推廣,從文化角度助力精準扶貧、文化扶貧。  據統計,全國有1700多萬視障人士,相當於每100人中就有1人視障。
  • 于田縣精準扶貧「拔窮根」
    新疆新聞在線網3月28日消息(通訊員 張淑華 麥熱姆妮薩 王學彬 亞森江 阿依組麗帕爾):于田縣聚焦產業發展、貧困人口就業等重點,精準施策,補齊短板,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在結合本地特色資源,推行「一鄉一產業」發展模式,擴大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林果等特色種養殖產業規模的同時,于田縣充分發揮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大戶的帶動作用和貧困戶自主創業的示範作用,為貧困戶創造更多就近就地就業的機會,以實現穩就業促脫貧的目標任務。
  • 深圳扶貧幹部戰疫扶貧「齊步走」保障脫貧攻堅決勝任務完成
    原標題:深圳扶貧幹部戰疫扶貧「齊步走」深圳晚報2020年4月7日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新的更大挑戰。
  • 宣州區區域型失能半失能特護中心(設水陽中心敬老院)項目開工建設
    近日,宣州區民政局聯合水陽鎮政府開展實施的區域型失能半失能特護中心項目在水陽鎮中心敬老院正式開工建設。高度重視。適老化改造提升工程是加強特困人員兜底保障能力,完善全區養老機構服務功能的福祉工程。宣州區高度重視,積極部署落實,選址水陽鎮中心敬老院改建失能半失能特護中心,進行適老化改造提升。充分籌劃。該項目計劃投入資金共150萬元,改造內容主要包括:敬老院功能室適老化產品供貨及安裝,智能呼叫系統供貨及安裝,衛生間、浴室、過道適老化改造服務,護理單元多人間改造服務以及設計諮詢服務、布置展示設計等,旨在打造安全、舒適、方便的養老機構環境。
  • 深圳扶貧幹部戰疫扶貧「齊步走」
    在此基礎上,按照收入受影響的原因、受影響程度分類分級精準施策。」成嶂旻表示,貧困村受疫情影響主要在三方面:一是農戶春耕生產和農產品外銷受阻;二是一些企業受疫情影響復工復產難,直接影響貧困勞動力及時就業;三是部分扶貧項目推遲開工、延期復工。調研統計結果顯示,共有2008名貧困人口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其中39個貧困人口有直接返貧風險。
  • 區民政局等八部門關於建立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救助幫扶長效機制...
    建立兜底保障對象救助幫扶長效機制既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方略,切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的重要舉措,又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關於加快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要求的具體行動。
  • 【脫貧攻堅進行時·動態篇】產業扶貧強「造血」 精準發力拔窮根...
    自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全區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關鍵一招,突出「準實」二字,依託資源稟賦,發揮特色優勢,注重因村制宜、因戶擇業、因人施策,走出了一條城郊型鄉村「特優精名」產業扶貧的新路。二是強化政策扶持。出臺《沙市區產業扶貧獎勵補助辦法》、《沙市區扶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通過產業政策扶持和扶貧項目引導,推動全區圍繞城郊蔬果和蝦稻種養兩個特色產業做大做強。近幾年來,全區累計投入7000萬元用於56個產業扶貧項目建設,發放各類產業獎補資金2251萬元。設立1000萬元貸款風險基金,撬動金融機構「開閘放水」,解決了480戶貧困群眾產業發展資金難題。
  • 新豐:攻堅舉措再升級 精準扶貧再提質
    全文約2100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今年以來,新豐縣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利用各行業優勢資源,不斷升級扶貧措施,採取組合方案,釋放產業、人才、產供銷等發展潛力,有效拓寬了扶貧工作渠道,推動精準扶貧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