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系外行星來說,大家應該不陌生了,在我們太陽系之中都有很多,太陽系外就不用說了,可能更多。而自1995年首次發現以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對於大對數的系外行星來說,都是屬於宜居行星區域,所以不排除有生命或適合居住的可能性。
而根據最新科學報告指出,一位業餘天文學家在遙遠恆星的宜居帶發現一顆土星大小的行星,這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當然對於這些宜居帶的行星,確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生命存在、適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問題,畢竟地球如今的狀態讓我們「變像」思維的想法真的很多,而這顆宜居帶「新地球」的發現,暫時不清楚有沒有這些可能性,後期將重點研究,但是作為宜居帶的「新地球」存在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這是一顆什麼樣的系外行星?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該系外行星是位於巨蟹座區域,名叫「Gliese 3470c」,它是一顆全新的系外行星,而觀察到的業餘天文學家叫「Phillip Scott」,在觀察之後,使用自己在觀察時候手機的數據得出,該行星軌道周期可能為66天,位於恆星的宜居區域。同時行星本身太大了,其半徑超過地球半徑的9.2倍,使其更接近土星的大小。所以該團隊還不能排除該行星實際上可能具有他們提議的更快的軌道。
這就是整個系外行星的發現,所以說「Gliese 3470c」的數據不多,但是能夠看得出來這也算是一顆比較不尋常的系外行星或「新地球」被發現,條件可能很不錯。當然從距離上來說,離我們地球太遠了,就算是位於宜居的恆星區域,我們要上去也是非常困難的或者說如今根本就達不到,所以只能作為未來的一個目標。畢竟,如今我們大多數都是進行候選星球的「選擇」,並且希望找到一顆適合人類未來可以居住的天體。
太陽系之中存在「宜居天體」嗎?
對於現有的觀察數據來看,在我們太陽系之中還沒有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並且人類如今走得最遠的就只有月球,雖然探測器還飛到了太陽系之外,我們人沒有辦法上去也是空談。
至少從探測器的數據來看,還沒有一顆適合「宜居的天體」,所以人類移居還是比較困難,不過如今我們已經在提出「改造星球」計劃,那麼將不適合宜居的天體,變成宜居的天體完全是可能的了。
大家應該知道,我們如今是打算改造什麼天體,那就是——火星。從研究的角度來說,人類是最可能宜居並且永久居住的天體,火星也是一顆與地球非常相似的天體,科學家們一度懷疑曾經的火星環境是非常舒適的,雖然如今已經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的了,但是改造直走,它將可能成為太陽系之中的「宜居天體」,所以我們還是挺期待的。
根據科學家表示,依照現有的科學技術來看,人類改變火星條件也不是什麼難事情,在200到300年左右就可能做到,太空人就可以不穿太空衣在上面行走,也就是可以達到一個可以自由行走的局面,所以說這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很多。
為何人類熱衷於「移居」?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地球的未來趨勢變得很明顯,而人類未對地球如今的狀態做出任何改變,那麼這必然就讓我們想到了移居才能延續人類文明,所以說不是科學家們想這樣,而是如今確實需要這樣才可能。從如今的氣候情況也可以知道,地球的溫度越來越高,極端性的高溫在全球已經出現了「常態化」,動不動都是破紀錄的情況。
例如在2020年,北極出現歷史性的38度高溫,歐洲西班牙出現歷史性的42度高溫等等,這些區域以前相對來說都是比較低溫的區域,如今也快變成熱帶地區了,這足以證明我們地球的極端性天氣越來越多,這也是符合科學家預測的,同時世界氣象組織說2020年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按照現有的數據來說,基本上可以肯定了,前7個月幾乎所有的都是同期的歷史性記錄。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其實移居其他星球也是我們人類「一手帶來」的,而並非是地球自身所改變引起的,在人類的活動之下,對地球加速開採,動植物的破壞急劇等等,都在將給人類推向移居的道路,不然等待地球真的變成火球,到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再現其他的問題了,火星大概率就是人類的「第二地球」或者說「第二棲息地」,如果可以,你願意上火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