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院的法警抬著一名腿腳不便的被告人出庭。
一名癱瘓的死刑犯被抬著去與親人會面。
獲悉死刑後的犯人、淪為階下囚的貪官會有怎樣表現?法警為您講述庭審背後的故事
法警,一直是警察隊伍中較為神秘的群體。與除暴安良的公安幹警不同,除非有過旁聽刑事審判的經歷,普通市民幾乎接觸不到法警。除了押解犯罪嫌疑人、維持法庭秩序外,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便是死刑的執行。被判死刑的被告人,在獲知命不久矣的那一刻,會有怎樣的表現?那些眾人關注的貪腐要案中的「主角」們,在淪為階下囚後,呈現出怎樣的狀態?日前,廣州中院法警隊的法警們向記者講述了庭審背後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判死前夕
有的不斷打聽判決結果
作為一名有10多年警齡的資深法警,廣州中院法警支隊二大隊大隊長陳德光押解過不少死刑犯。宣判那天,普通的被告人通常由兩個法警押送,但對於可能被判死刑的被告人,則會安排三個法警押送。一些敏感的被告人,從法警數量上就能預感到自己命運堪虞。「押送的途中,他們會有各種表現。一些求生欲望特別強的,會不斷地問判決結果。我們雖然心裡有數,但為了穩定他們的情緒,不在路上發生意外,一般都會回答『不知道』、『等宣判吧』。當然,也有一些犯下重罪,例如販毒、製毒數量巨大、殺人手段殘忍的人,對於結果心裡有數,反而表現得比較平靜。」
在陳德光看來,儘管在押送途中表現各異,但到了宣判那一刻,這些人的心理素質再好,還是會緊張得難以自抑。幾乎所有被判死刑的被告人,在聽到「一審判處死刑」時,身體都會抖動一下。
多年來,陳德光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在被告人被宣判死刑的那一刻,他都會將手重重地壓在對方的肩膀上。「這個動作有兩個作用,一是穩定被告人的情緒,給他一個力量支撐,二是防止他出現自殘、衝上法官席等過激行為。」陳德光說。宣判後在羈押室,陳德光會主動問這些被判了死刑的被告人「要不要抽菸」、「要不要喝口水」。在押回看守所的路途中,由於擔心被告人在絕望的情況下自殺自殘,或者亡命逃跑,陳德光會向他們灌輸「生的希望」:「你還可以上訴,還有二審,最高院還要核准。你現在的表現依然很重要。」
有的不停說話掩飾緊張
據陳德光觀察,被判死刑的被告人在被押往法院及押回看守所的途中,最常見的表現是沉默,滿腦子想著自己的事情。
不過,陳德光最近卻遇到了一個例外,對方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男子。他與老鄉一起假裝租麵包車,隨後將麵包車司機勒死拋屍,把麵包車劫走。宣判那天,他和同夥一起被押往法院,一路上竟然有說有笑的,聊的都是以前在老家一起玩的開心往事。
在一審被判死刑後,這名男青年直接回答:「不上訴。」 在回程的路上,他繼續「談笑風生」,說個不停。末了,對另一名保住命的同夥說:「兄弟,我先走一步,你保重啊。有機會幫我關照一下家人。」
「這樣輕鬆的死刑犯,確實比較少見。」陳德光說。但他亦留意到一個細節,在宣判的那一刻,這名男青年同樣輕輕地抖動了一下。「沒有人不想活,他也一樣,只是他清楚自己犯下的罪難以饒恕。話多,也許是他緊張與絕望的另一種表現。」陳德光說。
最後一面
會見親人不卡時間把想說的說完
廣州中院法警支隊隊長肖偉告訴記者,只要即將被執行死刑的罪犯提出要與親屬會見,其家人又願意前來會見的,一定會安排會見。
去年6月,廣州中院法警隊的民警執行了一項特殊的會見任務。罪犯周某在一宗搶劫案中,劫持並殺死了被害人後暴力拒捕。為免其造成更多人員傷亡,警察開槍擊中其頭部將其抓獲。被搶救過來後,周某因腦部損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後被判處死刑。在死刑被核准後,周某提出會見家屬,為此,其家人千裡迢迢從老家趕到廣州。
周某被關押在花都看守所,會見的地點在花都獅嶺法庭。由於囚車內放不進輪椅,廣州中院的四名法警便將周某從看守所抬上車,繼而又抬上三樓的會見地點。當時正值盛夏,法警們將周某抬上抬下,熱得汗流浹背。周某的親人見狀,連聲道謝。
按規定,會見的時間為15分鐘,周某和親人會見了接近半個小時。這名曾經的亡命之徒見到親人後,痛哭流涕地說:「對不起!」一家人哭成一團。當時在場的法警三大隊副大隊長張碧權說,在見到親人之前,周某表現得非常不安,被法警們抬著的時候,神情緊張。而在會見後,完成了最後心願的周某長舒了一口氣,表情也釋然了。
肖偉說,會見親人是死刑犯最釋放情緒的時候,為了讓他們走得安心,法警們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亦儘量人性化,不會卡著時間,而是讓他們把想說的話說完。有些死刑犯會主動提出結束會見,然後給家人磕頭,頭也不回地離開,留下身後的家人哭天搶地。
老殘犯人
落馬高官「等我出來一定請你吃飯」
肖偉告訴記者,級別較高的落馬官員,大多上了年紀,身體狀況不太好,因此在押解的過程中通常會給予一些人性化的特殊照顧。譬如,叮囑他們庭審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必用藥要隨身帶著。
對於年紀較大的老殘被告人,如果庭審時間比較長,法警會提醒法官休庭,讓他們休息和吃藥。肖偉說,這些做法絕對不是給落馬高官的特殊待遇,而是針對所有老殘被告人的人性化措施。
陳德光曾經負責中山市原市長李啟紅等人涉嫌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罪、受賄罪一案的押解任務。當時,李啟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考慮到她的身體狀況,在押解過程中,法警並沒有給她戴頭套。「坐在車上顛簸,頭套位置挪動,被告人的眼睛會被擋住,加上她身體不好,很容易導致暈車嘔吐的情況。」陳德光解釋。在李啟紅上車前,陳德光告訴她:「如果你不舒服,可以敲一下車窗,我們在前面就可以聽到。」聽到這句話,李啟紅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意外,她點點頭,對陳德光說:「謝謝!」在陳德光看來,這位昔日的女強人,在受審時表現得非常謙卑。「幾乎所有的落馬高官都是如此,不管過去如何呼風喚雨,一旦淪為階下囚,銳氣就都不見了。 」陳德光說。
在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後,李啟紅當庭痛哭。宣判後,李啟紅被允許與女兒等家人見面。面對痛哭流涕的女兒,李啟紅再度流下淚水,並安慰她:「媽媽沒事,一切都好。」在押解回看守所的路上,李啟紅逐漸恢復了平靜。下車後,她對陳德光開起了玩笑:「小夥子,你很不錯,等我出來一定要請你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