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9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因為學習和工作的原因,我有機會參與或旁聽法庭審理活動,在旁聽刑事案件庭審時,我會留意參與旁聽的被告人家屬對於接受審判的被告人的反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這三個案子。
死刑宣判時
讀大學時,學校組織我們旁聽長沙市中院審理的一個毒品犯罪案件的宣判。當合議庭成員身著法袍走進審判庭時,氣氛開始莊嚴肅穆起來,大家放下手機,認真旁聽。法警將十來個被告人一一押送進來時,坐在旁聽席前排的家屬激動地站起來,朝他們招手,淚流滿面。被告人看到旁聽席上的家屬,剛開始低頭不敢對視,接著也招手回應他們。書記員宣布全體起立,審判長開始宣讀刑事判決書,當主犯被宣布判處死刑時,旁聽席上被告人家屬開始嚎啕大哭,氣氛頓顯凝重。被告人扭頭看了一眼家屬以後,低頭抹淚。宣判完畢,法警將被告人押解退庭時,被告人與家屬之間的招手示意更像一場生離死別。當時我感到十分震撼,刑法第347條不再只是刑法書上一個很少考到的知識點,而是真正能決人生死的法律依據,我對於法院的職能和法官的職責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不知被告人低頭抹淚的那一刻,是否因為法律制裁和親人的悲傷而對自己的罪行有所悔悟。
押解囚車上
去年我跟同事在婁底中院培訓結束後,剛好院司法警察大隊在中院執行任務,我隨同他們返回機關。當時案件正好宣判完,被告人被押回了囚車,囚車外面是被告人的母親和奶奶,我坐在車內,可以比較清楚地觀察被告人。車外他的母親和奶奶哭成淚人,車內他「很懂事」地安慰她們:「媽媽,你要奶奶別哭,我沒事的,三年以後我就能回家了。」被告人一直在重複這句話,法警提醒他囚車與外面是隔音的,她們聽不見他說話。囚車開了,他母親和奶奶跟隨車子走了一段距離,無助地停下腳步。在回新化的高速公路上,被告人雙手抱膝,時而望向窗外沉思,時而低頭不語。可以看出他年紀比我小,二十歲左右,手背上的紋身在陽光下很刺眼,流露出一股江湖習氣。三年有期徒刑是對他所犯的搶劫罪的應有懲罰,他的魯莽和無知對他的家人的傷害遠比這三年的離別要深。也許是他「懂事」得太晚,或許是他「懂事」卻不懂法,「孝順」卻不守法,才使自己陷入如此境地。
安靜旁聽席
不久前刑庭有個案件開庭,需要去拍照準備後續的宣傳報導。在開庭前試拍時,我發現旁聽席第一排的中間坐了一個80多歲的老奶奶,坐在她旁邊的家人交代她說:「庭審的時候不能說話,要安靜一點。」她點點頭。通往審判庭的門開了,法警將同案的16個被告人帶了進來。我不知道哪個是她的孫子(女),老奶奶的眼中噙滿淚水,神情安靜而悲傷。隨著庭審的進行,老奶奶在跟家人討論著什麼,一旁拍照的我小聲地提醒她:「老人家小聲一點哦,不要影響法官開庭。」老奶奶很聽話地停止了討論,目不轉睛地望向審判席,望眼欲穿,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輕輕嘆了一口氣,仿佛很想保護犯錯的孫子(女),但又無能為力。這個表情不知道她的孫子(女)有沒有看到,看到會不會痛心,會不會因為自己的犯罪讓80多歲的長輩擔心而自責。我又掃了一眼其他家屬,一種靜謐的悲傷瀰漫在整個旁聽席。
旁聽席上和囚車上發生的這一幕幕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這些被告人因為不懂法、不畏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他們的家人或因生離死別而悲痛欲絕,或為他們的前途命運而憂心忡忡。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聽到旁聽席上家人的哭聲或者囚車外家人追隨的腳步聲,他們是否還會選擇去販毒、去搶劫、去詐騙,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必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是否還會選擇以身試法。在他們準備犯罪時,應該多想想將來會旁聽他們審判的家人,想想這一切對於家人的傷害,把這份對家人的愛和對親情的渴望轉化為對社會的善意和對法律的敬畏。
來源:新化法院微信公眾號
打造陽光司法平臺
傳遞司法正能量
聚力法治新徵途
我們一直在努力!
原標題:《法庭受審時,親人兩行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