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爾 今日分享】國學一刻-《千字文》二
【神爾 今日分享】國學一刻-《千字文》二
-
孩子學國學就去培訓班?我在家教孩子,只因請了一個「國學家教」
文|凝媽兩歲多的二寶比較喜歡古詩詞、三字經這些經典,想著讓孩子系統學習一下。有個朋友對國學很有研究,一開口滿腹經綸。她很喜歡國學,為了讓兒子接受國學教育,兒子3歲就送去了國學班,一住一周。朋友又給我推薦一款「神爾國學機」,說國學班的老師也倡導用這個。在國學班,孩子們跟老師讀,在家,孩子們跟著國學機讀,還能看動畫,就像給孩子請了一個國學家教。朋友說有很多孩子在用,孩子們很喜歡。
-
《三字經》《弟子規》是國學嗎?孩子們學了有什麼用?
儘管反對的聲浪一再高漲,家長們也心懷疑慮,幼兒園,中小學裡學習《弟子規》《三字經》的熱潮卻一直沒有散去。這裡既有國學熱大環境的推波助瀾,也有學校追求紀律性的功利性驅動。對於家長來說,疑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三字經》《弟子規》是不是如傳說中那樣可怕呢?它到底有沒有用呢?
-
國學三字經起名:120個三字經裡的名字,個個雅致脫俗有寓意
《三字經》作為國學啟蒙著作,對寶寶的人生有著不小的啟發,家長朋友不妨從《三字經》中為寶寶取名,如果不知道怎麼取,可以看看下文江南易林整理的120個出自《三字經》裡的寶寶名字。書知出處:彼無書,且知勉-三字經全文-三字經「書知」出自《三字經》,這句話說的是西漢時期的公孫弘,因為沒有書本,就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學習。
-
把晦澀難懂的古詩詞講成段子,64歲一不小心成網紅,這才是國學!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說起國學,我們映入腦海的形象,首先就是一幫搖頭晃腦啃知識的「書呆子」。教人寫「茴」字的孔乙己,是大眾印象裡最經典的書呆子形象。隨著國學風的興起,市面上湧出了各種各樣的國學培訓班,但是很多老師在國學講解這件事情上,依然沒有找到其中的精髓。
-
老師讓背誦的三字經,到底要選什麼版本?
剛一開學,就陸陸續續有很多家長到處詢問,三字經該怎麼選?原來很多小學都把國學啟蒙作為了必修課程,要求全文背誦三字經。這可難壞了家長朋友們,畢竟隨便搜一搜,就發現網上各類版本五花八門,實在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
全文背誦《三字經》是念歪「經」
從這個角度說,要求中小學生背誦國學經典作品不失為開展國學教育和經典誦讀活動的重要方式之一,這也是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全文背誦的原因所在。但是,從教育規律和對青少年未來負責的角度說,作為小學老師,筆者認為要求小學生全文背誦《弟子規》、《三字經》其實是念歪了經,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我打賭,這首詩全國人民都會背,記憶深刻啊)國學啟蒙應該百花齊放,只學古詩詞怎麼能夠呢,傳統文化經典作品都得了解啊,古代蒙學經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聲律啟蒙》,《唐詩三百首》,《笠翁對韻》,《增廣賢文》……都得安排上呀。但是買回來之後,我自己翻了翻,發現了一些問題,並不是所有的經典書籍都適合國學啟蒙。
-
易中天:不要給孩子讀「三字經」,我卻發現三字經對孩子好處更多
文|凝媽有個北京的朋友,孩子上一年級,需要背誦《三字經》。語文考試滿分110分,有10分是國學知識,主要就是三字經。孩子背三字經的時候,吭哧半天,總是記不住,每天愁得哭。不只他家孩子這樣,其他家長也表示為孩子感到累。
-
小學生人手一本的《三字經》,到底該怎麼選?
給孩子的國學經典,絕不僅僅是識記內容而已,死記硬背折磨的是孩子,逼瘋的是家長。最後,曉,一段經文一則典故,把《三字經》裡的仁儀禮志信都代入故事裡,讀懂了,自然內化於心。>聽到四季,全然感受國學之美。水墨娃娃憨態可掬,展現了孩童的赤忱天性,讓孩子更感親切、活潑,打消對國學沉悶刻板的印象,讓孩子愛上國學。
-
三字經弟子規
三字經弟子規 系統安全 大小: 39.8M
-
省教育廳:《三字經》裡有糟粕 教授:很難分清
芙蓉山小學是一所國學特色學校,圖為學生在上國學課。(資料圖片) 「禁止讓中小學生全文讀《三字經》。」12月29日,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通知,理由是:《三字經》裡有的糟粕扭曲價值觀,腐蝕心靈。而對於這一通知,卻引起了很大爭議,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到底哪些是「糟粕」?又有誰能確定?
-
《三字經》中蘊藏的數字常識
《三字經》中蘊藏的數字常識前言《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合稱"三百千"。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
給孩子做國學啟蒙,只知道三字經唐詩宋詞?中華最美童謠了解一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國學經典,蘊藏著古人的智慧精髓。現如今,很多家長對於學習國學的意識提高了,甚至在孕期就開始了國學胎教,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誦讀唐詩宋詞,在會說話之後就開始教孩子背誦了。
-
古人的學習啟蒙讀物,《三字經》
《三字經》最早出現於何時,它的作者是誰,歷來都有爭議。清代學者認為《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學者王應麟。王應麟研究經史,擅長考據,他博學多才,研究範圍極廣。南宋滅亡後,他隱居鄉間以教學為生,編著了這本《三字經》。不過也有人不同意這個觀點,認為王應麟只是《三字經》的修訂者,在他之前《三字經》已經作為普及教材出現了。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支持這一觀點。
-
《三字經》江右一品泓註解版
前言《三字經》這部經典著作,我只是從小兒啟蒙書籍中知曉,認識它還是因為自己的娃。看到國學宣傳、幼教機構、鄉村鄰裡都在宣傳《三字經》,剛接觸這每每三個字為一句,但所涉獵的廣泛程度,卻是貫穿我從小學到中學甚至到大學裡,陸陸續續學到的東西。我小時候怎麼沒能接觸到這麼好的幼兒啟蒙讀物呢?
-
國學密碼,孩子哪個階段該學什麼,原來都藏在三字經中
今天練字的時候抄寫三字經,居然發現了三字經中的大秘密——怎樣學國學。具體如下:1、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意思就是,為學必有初始階段,任何一個大學問家,他的知識都是一點一滴積累的,只有扎紮實實打下良好基礎,才能進軍更高深的知識。
-
「國學教育」共讀國學經典 爭做書香少年
國學經典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之根。誦讀國學經典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語言和知識積累,讓學生領略經典詩文的藝術魅力,更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情感。益民實驗小學為孩子們營造出濃厚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每天早20分鐘為國學經典誦讀時間,讓孩子們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具備較廣闊的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一年級《三字經》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三字經中的榜樣比比皆是。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
按三字經等標準培養的孩子90%要吃虧?
據《山東商報》報導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出臺關於經典誦讀的新規——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社會各界熱議不斷。對山東省教育廳的做法,絕大多數網友持認可態度。有網友表示,如果完全按照《弟子規》、《三字經》的標準來培養孩子,將來走上社會肯定不適應。
-
一套頂四套的《國學經典誦讀》,國學啟蒙這樣做才能物超所值
畢竟經典的國學篇目,即使窮盡一生,我們也不可能真的學完。所以逼孩子苦背唐詩300首、或者熟誦《三字經》意義都不大,重點是通過引導,讓孩子愛上國學。在國學啟蒙初始,我不建議父母們購買整本《三字經》、《論語》等國學書籍。因為在搞清楚孩子的興趣前,你買的那些國學書籍很有可能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