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尚未播出時,很多觀眾對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充滿著好奇心,可待其播出後不超10天,電視劇的快節奏就引發了眾多觀眾的不適,囫圇吞棗的突飛猛進像極了這個時代的快節奏,剎那間就輝煌騰達,功成名就,卻未曾想過,正是因為有哪些痛苦的積澱,有韋小寶曆經千苦萬難進京城的鋪墊,有韋小寶瞻前顧後報復海公公的細節成長,才一步一步地練就了韋小寶察言觀色的能力。
這也就導致了新版《鹿鼎記》開播後豆瓣評分一跌再跌,最後超越了《喜寶》的評分,喜提全年的墊底爛片,8萬8千人評價,評分2.9分,從中也可以看出觀眾失望至極的情緒。
在《鹿鼎記》中,韋小寶在因緣際會中成為了「反清復明」的大boss,但是多少知曉「反清復明」四字中,蘊含著多少傷痛呢?暫且不論明朝複雜滅亡的緣故,單論明朝滅亡之前王國之君崇禎。在大廈將傾之刻,曾努力哀求滿朝官員捐款,共同抵抗女真。卻沒有料到權貴們,絲毫沒有「家國」之心,不知道沒有國何來家,認為國家是崇禎的,錢財是自己的。
女真的鐵騎踏入明朝疆土,崇禎帝自殺而亡,正是宣告明朝滅亡之時,權貴們手中的錢財,如國丈周奎,崇禎給他封侯想他能捐10萬兩,可是身為影帝的周奎,哭天喊地結結巴巴、不情不願地捐了1萬兩銀子。明朝覆滅後,在女真的邢烤之下,被女真抄出的奇珍異味不算,就白銀53萬兩。這樣的事例在明朝覆滅前後,數不勝數。
權貴們曾幻想明朝滅了,下一個政權是誰對自己而言沒有任何的意義,只要自己能夠守護著那些錢財,那麼這一生便福貴不缺了。未曾想,最後落得人財兩空。大明滅亡之後,世間開始進入了魔鬼煉獄的十年戰爭,死傷無數,「湖廣填四川」就是形容千萬乃至上億人口血淚鏖戰之況。
血淚悲劇已然釀成,幡然醒悟的明朝人,在清朝建立除,在「文字獄」刀口下,高舉「反清復明」的旗幟,多少文人至此在詩詞中,表達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
縱觀歷史,秦有「焚書坑儒」、武則天的武周朝有「酷吏」、清有「文字獄」,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掃除新政權的障礙,用強硬殘酷暴虐的手段,將「異聲」掃蕩一平,穩穩噹噹地建立新政權。有這些先例,中國的前輩們,深知傾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最後四萬萬人擰成一股繩,凝聚了抗日孤勇之魂,才有新中國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