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大將的兒子,解放後選擇留在大陸,最後結局如何?

2020-12-10 司過境遷

文丨司過境遷(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亦或者內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總是能夠挖掘出非常多有能力的將領。他們有著出眾的領導才能,在戰場上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戰略戰術,卻因為對未來道路的錯誤選擇,掉入了內戰的漩渦。

縱觀內戰,對於國家上下以及人民都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而即便處於對立面,共產黨對於國民黨一些戰犯的家屬都是遵循著優待的態度,而在這段歷史中也有一些我們值得去關注的人。

國軍將領邱清泉戰死沙場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一淮海戰役,國民黨又稱其為「徐蚌會戰」,於1948年11月開始至1949年1月結束。這是三大戰役中的第二個戰役,其政治影響巨大,殲敵數量最多,打出了解放軍的真正氣勢。當時由國民黨將領邱清泉所帶領的國民黨第二兵團被華東野戰軍包圍在江蘇的陳官莊地區,隊伍元氣大傷,面對包圍仍頑強抵抗,最終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場戰役將邱清泉永遠留在了這裡,享年僅有47歲。在抗日戰爭時期邱清泉率領自己的第22師參與了崑崙關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風光一時。從個人早年學習經歷來看,他曾經入學上海大學,並在黃埔軍校第二期進行學習,更是前往德國柏林陸軍大學進行過軍事化的學習。

邱清泉帶兵打仗是一把好手,軍事理論也是信手拈來。無論是在文採方面,又或者是在戰場上軍事策略方面,他的能力都屬於上等水平。在國民黨軍隊中憑藉著個人能力一直升到中將軍銜,死後更是被授予上將軍銜。可一身本領卻被蔣介石所利用,成為了內戰的工具人,他的喪命仿佛也在提前宣告國民黨的命運。

南京解放時,邱清泉的兒子選擇留在大陸

在其離開人世之後,1949年南京解放時他的家屬選擇了向南逃亡,在福建的時候被解放軍所俘虜,當了解完所有情況後解放軍並沒有為難他們,給予了一家人優待,告訴他們可以離開去任何地方,共產黨政府會給予他們路費,並且給他們發放通行證。

邱清泉的二兒子邱國渭卻沒有離開此地,雖然自己的母親以及其他兄弟姐妹都選擇離開去到臺灣,最終定居在了美國,但他卻毅然決然決定留在這塊土地之上。他的人生是飽受折磨的,但是他卻沒有抱怨,將自己的一生經營的井井有條。

選擇留在大陸的他一人回到上海,繼續接受教育,之後更是考上了聖約翰大學。1952年畢業之後的他被分配至上海圖書館,主要工作內容為外文書籍的採編。由於自己本身性格原因,或許又是因為之前所經歷過的事情,邱國渭平時並不太愛說話,雖然肚子裡有著許多學識,並且在工作方面也十分努力,但卻很少能夠聽到他的動靜。

他的妻子因為醫生的誤診早一步離開了他以及三個女兒,這一切他都沒有叫苦,一人獨自默默承受。自己還年輕,身體素質也不錯,咬牙堅持過後迎來了新的生活由。由於他本身西文編目做得不錯,後期甚至被邀請至復旦兼職。

在後來的時間裡有著多次升職機會,但是他自己對於這類事情並不感興趣。在大陸期間,他曾多次前往美國看望過自己的親人,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不必受人白眼,他將兩個女兒留在了美國。邱國渭年老之後被自己的女兒接到了美國頤養天年,他的一生雖然一直頂著國軍將領兒子的頭銜,卻默默以自己的行動來表示自己和其他國人並沒有什麼不同,他恪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培養出了非常多的人才,盡職盡責,雖然也幾經磨難,但也算是過得圓滿了。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一軍的三任軍長,兩人留在大陸,一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新一軍配備了全副美式化裝備,戰術思想領先當時的國軍一大截,而且也在遠徵軍第二次遠徵時證明了自己的戰力。自此之後,新一軍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也被稱為天下第一軍。不過,1948年遼瀋戰役中,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軍灰飛煙滅,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從1942年新一軍誕生到1948年新一軍覆滅,六年時間裡,新一軍先後經歷了三任軍長。
  • 國軍的八大金剛,七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八大金剛第一個是何應欽,是貴州小軍閥出身,祖上曾經商,同盟會員,看準時機,擔任黃埔軍校總教官,長期擔任蔣軍二把手,活躍在國軍高層。他曾奉蔣之命籤訂《塘沽協定》,背負歷史的罵名,但何應欽確實親日卻不倒向日本,這是最後的底線。至於我們黨,何應欽一生反對共產主義,一直到死都是如此。由此可見,他對我們黨是極其仇視的。
  • 蔣介石手下的8員名將:1人留在大陸,7人退居臺灣,他們結局如何
    蔣先生在退往南方之前,大家都知道蔣先生手下還有八位虎將,分別為整個國軍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這8位虎將最後的結局,都如何了呢?第1位何應欽。何應欽出生於1890年,何應欽並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他的等級更高。是軍校最開始創立的時候的老師,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的總教官。隨著蔣先生退往了南方之後,手中的權勢慢慢的被架空,最後於1987年因病去世。
  • 軍統三劍客,全部留在大陸,最後什麼結局
    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節節敗退,軍統這個特務組織也走到了窮途末路。曾經的軍統三劍客甚至沒有來得及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就被逮捕,他們全部留在了大陸。 今天,筆者就來聊聊軍統劍客的軍統生涯,以及最後的結局。 沈醉 沈醉,湖南湘潭人,國民黨陸軍中將。長期服務於國民黨軍統局,深得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的信任。
  • 蔣介石的五虎將,四個逃到臺灣,一個留在大陸,他們的結局如何?
    第二「忠將」顧祝同。顧祝同之所以會成為老蔣的五虎上將之一。只不過,劉峙的結局並不好。由於在解放戰爭中多次失敗,以至於失去了老蔣的信任。晚年去了臺灣以後,生活並不如意。1971年去世。
  • 《鬥羅大陸》大師玉小剛的最後結局如何?
    寫在前面:《鬥羅大陸》毫無疑問是現在最火的國漫之一了。在這之中有著許多的人物,雖說七怪是絕對的主角,但還是有許多其他重要的角色,神秘的唐昊、學識淵博的大師等等。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大師玉小剛的最後結局如何?
  •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一人留在大陸,七人敗退臺灣,他們後來怎樣了
    蔣先生在退往南方之前,大家都知道蔣先生手下還有八位虎將,分別為整個國軍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這8位虎將最後的結局,都如何了呢? 隨著蔣先生退往了南方之後,手中的權勢慢慢的被架空,最後於1987年因病去世。 第2位人物是陳誠,出生於1898年,是國軍一級上將。從這個軍銜當中大家就可以感知到,陳誠的等級不會太低。陳誠也退居了南方,但是在蔣先生真正退居南方之前,他先去南方開闢道路。在國軍中的地位就相當於是二把手,最後於1965年因病去世留在了南方。
  • 1975年,最後一批被特赦的黃維等國軍將領,後來怎樣了?子女如何
    解放戰爭中,國軍數百萬軍隊被我軍摧枯拉朽般打敗。在局勢基本明朗的前提下,一些國軍高級將領審時度勢,選擇了起義投誠成了起義將領,不但讓老百姓免於戰爭之苦,而自己也被優待。比如傅作義、曾澤生、吳化文、程潛、陳明仁等人。
  • 山東出了三李一王,兩個逃到臺灣,兩個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末期,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節節敗退,「三李一王」也迎來了不同的結局:李延年與李玉堂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李仙洲與王耀武兵敗被俘,被關進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改造,被特赦後主動留在大陸。那麼,山東的「三李一王」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
  • 國軍最後被抓的將軍:在大陸潛伏9年,因4字成語暴露身份
    01 新中國剛成立初期,國軍敗退臺灣,但其中還是有一些不安分子留在了大陸,對我國的社會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他們留下了很多特務機構在大陸,暗中策劃想要開展收集情報活動。這位將領就是這個機構的成員之一,國軍最後被抓的將軍:在大陸潛伏9年,因4字成語暴露身份。那麼他到底是誰?
  • 解放戰爭中,被我軍俘虜的國軍職位最高的將領是誰?最後結局如何
    他最後的結局如何?湯堯,1897年出生於安徽合肥。早年畢業於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在黃埔軍校中擔任上校兵器教官。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至解放戰爭前期,湯堯一直在國民黨中樞任職,曾擔任過第32集團軍參謀長,軍事委員會後方勤務司令部參謀長等職,雖然沒有統兵打仗過,但是他在國民黨內部的資格十分深。
  • 國民黨的參謀長,被稱為解放西南第一功臣,留在大陸後結局如何?
    這位解放西南的功臣名叫劉宗寬。重慶解放後,劉宗寬主動留在大陸,擔任了西南軍區高級參議,南京軍事學院成立後,劉宗寬被劉帥請到學院擔任了戰術教授會副主任一職,他也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員,可以說為我國培養了很多軍事人才。
  • 綏遠起義後,三名國軍將領叛變,兩人被槍斃,剩下一人結局如何?
    北平和平解放後,傅作義手下大將董其武也前來北平商議和平解放綏遠縣的事宜。不久之後傅作義擬定了《綏遠和平協議》並正式宣布綏遠和平解放。因此不少人心懷鬼胎,打算破壞起義,最後經過多方努力,董其武還是頂著巨大壓力,完成了綏遠縣的解放,而此時暗流也在湧動,由於起義前期,很多人是被迫起義,亦或者根本就是假裝投降,想要潛伏在解放軍的隊伍中搞破壞,尤其是起義部隊裡面還潛伏了不少中統特務,他們不斷地暗地中搞小動作。果不其然建國後第111軍軍長劉萬春,以及鄂友三和張樸三人又通敵叛國。
  • 1975年特赦最後的293名戰犯,10人申請去臺,最後他們的結局怎樣
    戰爭時期,革命組織在節節勝利的過程中,抓捕了一些隸屬於國民政府的幹部,這些人最後以戰犯的身份,被送到管理所接受改造。其中,有一部分人積極配合國家的改造,很快就得到特赦,不過有一些人堅持不肯配合,所以遲遲得不到國家的特赦。
  • 最終被國軍俘虜的將軍:潛伏大陸9年,因4字成語暴露身份
    01新中國成立初期,國軍撤退到臺灣,但一些不安分子仍留在大陸,對我國的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他們離開大陸多個特務機關,暗中策划進行情報搜集活動。這位將軍是這個組織的成員之一。最終被國軍俘虜的將軍:潛伏大陸9年,因4字成語暴露身份那麼他是誰?。
  • 國軍有個「好色」將軍,打仗不行但很長壽,如今兒子更是家喻戶曉
    晚清時期,孫元良的父親孫廷榮曾擔任過知縣一職,六十七歲時才得到孫元良這個兒子。因此,在孫元良還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但孫元良從小仍然刻苦學習,所以成績一直很優秀。中學畢業後,孫元良考入了黃埔軍校,成為第一屆畢業生。那時候的黃埔軍校,招生要求很高,不僅要有學生素質要求,還要有人推薦。那時,孫元良得到李大釗的推薦,經過初試、複試,進了黃埔軍校。
  • 雲南王龍雲的三兒子,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那麼就是這麼一位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愛國將領,他的幾個兒子的表現都是如何的呢?最終結局又是如何的呢?不過要知道龍雲的兒子可不是題主說的三個,而是七個哦(六子龍繩元早夭)。龍繩武龍繩武是龍雲的長子,出生於1906年。雲南陸軍講武堂第18期畢業生,之後留學法國,就讀於聖西爾軍校騎兵科。畢業後,在1928年任雲南陸軍講武堂軍士大隊副大隊長。
  • 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他們最終結局如何?這次我們重點一一講下。抗日戰爭結束後,被國軍收編。最後在淮海戰役時,選擇了投誠,1951年病故。劉汝明,國軍第一四三師師長,抗戰時期他,多次與日軍作戰,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解放戰爭時期,由於與解放軍作戰多次失敗,而內心受到了傷害,所以平時消極態度,1952年選擇了歸隱。最後在臺灣病故。
  • 淮海戰役後,國軍傷亡及被俘55萬,那麼5大兵團司令的下場如何?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其中的淮海戰役,淮海戰役是粟裕大將指揮下的戰役,這場戰役可以說是震古爍今的,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勝。當時國軍參戰的部隊有哪些嗎?其實共計有5個兵團,分別為黃維的國民黨第十二兵團、邱清泉的國民黨第二兵團、黃百韜的國民黨第七兵團,孫元良的國民黨第十六兵團和李彌的國民黨第十三兵團,可是沒想到結局卻是毀滅性的打擊,國軍傷亡及被俘55萬人,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傷亡十餘萬。那麼大家想知道淮海戰役後,國民黨5大兵團司令的下場是如何的呢?
  • 國軍中將王慧生,1949年聯合龍雲宣布起義,但解放後為何被槍斃?
    但鮮為人知的是,當時和盧漢一起宣布起義的國軍中將王慧生,卻在解放後被槍決,這是為何呢?他做了什麼事? 全面抗戰爆發後,王慧生率國軍52師開赴抗日前線,先後參加徐州、長沙會戰等戰役,頗有戰功,不久便升任國軍王牌第五軍的副軍長,與黃埔時期的同窗杜聿明並肩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