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提到:莫惜更攙三五盞,錦上添花。一個好的團隊除了要有精明的領導坐鎮之外,還不能夠缺少能力出眾的精英們。回顧1911年到1949年我國歷史,大家會發現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到,那就是蔣先生。蔣先生在退往南方之前,大家都知道蔣先生手下還有八位虎將,分別為整個國軍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這8位虎將最後的結局,都如何了呢?
第1位何應欽。何應欽出生於1890年,何應欽並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他的等級更高。是軍校最開始創立的時候的老師,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的總教官。隨著蔣先生退往了南方之後,手中的權勢慢慢的被架空,最後於1987年因病去世。
第2位人物是陳誠,出生於1898年,是國軍一級上將。從這個軍銜當中大家就可以感知到,陳誠的等級不會太低。陳誠也退居了南方,但是在蔣先生真正退居南方之前,他先去南方開闢道路。在國軍中的地位就相當於是二把手,最後於1965年因病去世留在了南方。
第3位是顧祝同,出生於1893年,也是陸軍一級上將。在蔣先生退往南方之後,顧祝同並沒有馬上撤離,而是按照先生的指令留在了大陸。也就是死守大陸的意思,最後是到了第2年才接受指令回到南方。於1987年因病去世,但是值得慶賀的是顧祝同享年94歲,也算是高齡了。
第4位是劉峙。劉峙出生於1892年,去世於1971年。在抗日戰爭時期,國軍內部給劉峙將軍送上了一個最美的稱號,叫做常勝將軍。因為在戰場上國軍對抗日軍時很少吃敗仗。然而隨著蔣先生退居南方之後,手中的權勢也慢慢被架空。
第5位是蔣鼎文。蔣鼎文出生於1895年,去世於1974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最開始追隨蔣先生之前,蔣鼎文追隨的可是孫先生,也算是國軍元老級別的人物。但是在豫中會戰中吃了敗仗,然後比較傲氣的蔣鼎文就辭去了自己的職位。然而在1949年蔣先生退居南方之後,蔣鼎文受到邀請擔任了戰略顧問。
第6位是錢大鈞。錢大鈞出生於1893年,出生於1982年。錢大鈞的結局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好的,因為隨著蔣先生退居南方之後,錢大鈞不僅先後擔任了戰略顧問,而且後來還在南方當上了中華航空公司的董事長,算是多方面豐收了。
第7位,張治中並沒有退居南方,他出生於1890年,出生於1969年。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直留在大陸,還曾經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在我國的國防部門還擔任過重要的職位,深受愛戴。
最後一位就是陳繼承。陳繼承出生於1893年,去世於1971年。可能是因為術業有專攻,有些人在戰場中會建立很多功勳,有些人會在教育方面交出一份合格的成績單,陳繼承就是教育方面的人才。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國軍將領。所以在退居南方之前,一直是國軍內部優秀的教育者。陳繼承擔任過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的官職,隨著蔣先生退居南方之後,也是擔任戰略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