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一人留在大陸,七人敗退臺灣,他們後來怎樣了

2021-01-16 騰訊網

古文中提到:莫惜更攙三五盞,錦上添花。一個好的團隊除了要有精明的領導坐鎮之外,還不能夠缺少能力出眾的精英們。回顧1911年到1949年我國歷史,大家會發現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到,那就是蔣先生。蔣先生在退往南方之前,大家都知道蔣先生手下還有八位虎將,分別為整個國軍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這8位虎將最後的結局,都如何了呢?

第1位何應欽。何應欽出生於1890年,何應欽並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他的等級更高。是軍校最開始創立的時候的老師,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的總教官。隨著蔣先生退往了南方之後,手中的權勢慢慢的被架空,最後於1987年因病去世。

第2位人物是陳誠,出生於1898年,是國軍一級上將。從這個軍銜當中大家就可以感知到,陳誠的等級不會太低。陳誠也退居了南方,但是在蔣先生真正退居南方之前,他先去南方開闢道路。在國軍中的地位就相當於是二把手,最後於1965年因病去世留在了南方。

第3位是顧祝同,出生於1893年,也是陸軍一級上將。在蔣先生退往南方之後,顧祝同並沒有馬上撤離,而是按照先生的指令留在了大陸。也就是死守大陸的意思,最後是到了第2年才接受指令回到南方。於1987年因病去世,但是值得慶賀的是顧祝同享年94歲,也算是高齡了。

第4位是劉峙。劉峙出生於1892年,去世於1971年。在抗日戰爭時期,國軍內部給劉峙將軍送上了一個最美的稱號,叫做常勝將軍。因為在戰場上國軍對抗日軍時很少吃敗仗。然而隨著蔣先生退居南方之後,手中的權勢也慢慢被架空。

第5位是蔣鼎文。蔣鼎文出生於1895年,去世於1974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最開始追隨蔣先生之前,蔣鼎文追隨的可是孫先生,也算是國軍元老級別的人物。但是在豫中會戰中吃了敗仗,然後比較傲氣的蔣鼎文就辭去了自己的職位。然而在1949年蔣先生退居南方之後,蔣鼎文受到邀請擔任了戰略顧問。

第6位是錢大鈞。錢大鈞出生於1893年,出生於1982年。錢大鈞的結局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好的,因為隨著蔣先生退居南方之後,錢大鈞不僅先後擔任了戰略顧問,而且後來還在南方當上了中華航空公司的董事長,算是多方面豐收了。

第7位,張治中並沒有退居南方,他出生於1890年,出生於1969年。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直留在大陸,還曾經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在我國的國防部門還擔任過重要的職位,深受愛戴。

最後一位就是陳繼承。陳繼承出生於1893年,去世於1971年。可能是因為術業有專攻,有些人在戰場中會建立很多功勳,有些人會在教育方面交出一份合格的成績單,陳繼承就是教育方面的人才。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國軍將領。所以在退居南方之前,一直是國軍內部優秀的教育者。陳繼承擔任過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的官職,隨著蔣先生退居南方之後,也是擔任戰略顧問。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一人留在大陸,七人去了臺灣,最後他們怎樣了
    儘管說「八大金剛」是老蔣在大陸時最信任的八個人,可首當其衝的何應欽,卻把與老蔣的關係運用到了「相互利用」上,何應欽對老蔣有過異心,但老蔣並沒有因為拿到了國民黨很大一部分實力而剷除異己。其次,陳誠,他可以一躍成為橫跨軍政的國民黨的強大勢力,與老蔣想牽制何應欽有一定的關係,在八大金剛中,陳誠的忠心讓老蔣非常動容,後來去了臺灣省,老蔣也是派他來主持臺灣的政務,另外,陳誠和老蔣還有乾親家關係。
  • 國軍的八大金剛,七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大陸,各自結局如何?
    在人的一生中,一件小事情所造成的偏差將會在未來顯示出巨大的差異。有時候讓人覺得荒唐,一開始起點相同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分道揚鑣,甚至背道而馳,很多發展都不能滿足。八大金剛第一個是何應欽,是貴州小軍閥出身,祖上曾經商,同盟會員,看準時機,擔任黃埔軍校總教官,長期擔任蔣軍二把手,活躍在國軍高層。
  • 老蔣的「八大金剛」結局怎麼樣?其中1人留在大陸,7人去了臺灣
    蔣介石身邊曾有8個心腹手下,他們曾被人稱為「八大金剛」。國民政府掌權時,他們位高權重,為蔣介石做了不少工作。解放戰爭結束時,蔣介石帶人逃離大陸,他身邊的八大金剛,有7個人去了臺灣,還有1個人留在了大陸,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呢?
  • 蔣介石「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一人為何留在大陸?
    說起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以及「虎將」衛立煌。這五人可以說是個個都驍勇善戰,英勇無比。在確立蔣介石的軍閥混戰中,他們都有過突出的戰功。
  •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為: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何應欽、張治中、錢大鈞、陳繼承。「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時,便追隨蔣介石,皆為手握重權之要害人物。何應欽當時認為蔣介石樹敵太多,必敗無疑。於是站到了蔣介石的對立面,也逼蔣下野。蔣介石後來回憶道:「當時,只要他何應欽一句話,我是可以不下野的」。這是蔣、何的第一次矛盾。但後來蔣介石重新上臺,何應欽利用職務之便,忠心耿耿地為蔣介石兼併異己、擴充嫡系,重新獲得了蔣介石的信任。
  • 蔣介石敗退後,手下八大金剛過得怎麼樣,他們又有什麼樣的結局?
    說到民國時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蔣介石了。他逆歷史長河,想要重新登上帝位,卻沒過幾個月就被趕下臺來,他妻妾成群,兒女無數,最後卻大多流落他鄉。而他手下有一群人,他們由蔣介石一手提拔而上,最後都成為了軍統之中大有名氣的存在。
  • 國民黨中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都是誰, 結局如何
    在中國近代史上,國民黨蔣介石手下不僅有五虎上將,還有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他們都是誰,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呢?五人後來都擔任過戰區司令以上高職,都是上將軍銜,在國民黨中能力出眾名氣巨大。「幹將」陳誠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也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後蔣介石執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員長之稱,陸軍一級上將。「中華民國國軍」內部由陳誠領導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稱。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臨走下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三人是誰?
    而且還強行帶走了三位,被其視為國之重寶的人,那麼這三人是誰呢?會被蔣介石如此看重。第一人是孔德成,他是孔子的第77代玄孫。眾所周知,孔子的嫡系後人被封為衍聖公,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國幾千年文化中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而當時的孔德成是孔氏家族的希望,他從一出生就被備受國家關注,他也代表著儒家文化的傳承。
  • 蔣介石有八大金剛,何應欽也有四大金剛,你知道是哪些人嘛
    蔣介石的所謂「八大金剛」是他在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期間密結的,全部是留日軍校生或保定軍校生擔任的黃埔教官,他們與黃埔前四期的骨幹學員共同構成了國民黨黃埔系中央軍的重要班底。八大金剛中又有四個教官與黃埔總教官何應欽關係緊密,成為何應欽系統的四大金剛,分別是錢大均、蔣鼎文、顧祝同和劉峙。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經過一系列戰爭的洗禮,蔣介石的十三太保結局迥異,尤其是1949年後,十三太保中有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還有兩人早逝。那麼,作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他們各自的結局如何呢?第一,劉健群劉健群屬於蔣介石的黃埔嫡系,不過他的這個黃埔嫡系有點與眾不同,他不是黃埔學生,而是黃埔總教官何應欽的機要秘書。
  • 戴笠手下八大金剛,六人去臺灣,一人留在北京,他們結局如何?
    戴笠,黃埔六期生,老蔣最信任的人之一,國軍陸軍中將。令他出名的主要是其長期從事特工與間諜工作,手握軍統的實際掌控權,帶著軍統為民國立下了卓著功勳。說到他的八大金剛,其實在真實歷史上,戴笠只有一個四大金剛。這裡說的八大金剛,是後人所稱,指的是戴笠最信任的八個特務。
  •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最終都是什麼結局?三個人活到了90歲
    大家都知道,八大金剛指的是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時期共有8位幹將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他們分別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始,就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政軍等方面握有重權。第一位是何應欽。何應欽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東京振武學校。
  • 蔣介石的五虎將的結局怎麼樣?4個逃到了臺灣,1個留在了內地
    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之所以能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立足,是因為他打敗了其他軍閥,令其心悅誠服。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打敗其他軍閥,這離不開他手下的五員猛將。他們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陳誠、衛立煌、顧祝同、劉峙和蔣鼎文。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時,還剩多少軍事力量?這一數據你可能不敢相信
    這場戰爭維持的時間很長,也讓老百姓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後來國民黨失敗,蔣介石敗退臺灣,當時他還剩下多少軍事力量?這一數據看完,你可能都不敢相信。 蔣介石眼看國民黨就要全軍覆沒,於是就選擇敗退臺灣,帶著國民黨高官和無數寶物逃跑了。
  • 安徽出了五個抗日名將,一人犧牲,一人留在大陸,三人逃到臺灣
    他們五人中,一人犧牲,一人留在大陸,三人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那麼,這五人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第一,戴安瀾200師師長戴安瀾是安徽無為人,1942年,戴安瀾追隨第五軍軍長杜聿明進入緬甸,先後參加了同古保衛戰、棠吉之戰等一系列戰事,不過,遠徵軍卻因為多頭指揮以及配合不好等原因被日軍打敗,戴安瀾奉命掩護第五軍撤退。
  •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在經過三大戰役之後,特別是淮海戰役之後,蔣介石的精銳基本被全殲,因此導致他人生第三次下臺,由李宗仁擔任總統,蔣介石擔任總裁,而此時的蔣介石知道憑一條長江是擋不住中共的,不管怎麼樣他還是想式一式
  • 民國軍統戴笠到底有「八大金剛」還是「四大金剛」?
    戴笠出生於1897年5月,浙江省衢州府江山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首長。在黃埔軍校學習時,他每天都會把收集的情報寫在紙條上給蔣介石。起初蔣介石看到紙條就扔,但慢慢引起了蔣介石的注意,開始給予戴笠一些特權。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1948年底至1949年上半年,由於軍事上的失敗,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已成定局,開始籌劃後路。除了搶專家、搶人才外,有計劃地將黃金白銀運往臺灣。
  • 蔣介石的五虎將,四個逃到臺灣,一個留在大陸,他們的結局如何?
    其實這些人各有各的本領。有的打仗厲害,有的管理軍隊厲害,也有的因為老蔣太信任所以受到了老蔣的重用。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老將的五虎上將都有誰。 第一位「幹將」陳誠。老蔣的心腹愛將。他追隨老蔣的時間比較早,早在黃埔時期就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因為得到了老將的信任被重用。後來國軍敗退到臺灣以後,陳誠還受到了重用。1965年在臺灣去世。
  • 蔣介石手下的8員名將:1人留在大陸,7人退居臺灣,他們結局如何
    在國軍中的地位就相當於是二把手,最後於1965年因病去世留在了南方。第3位是顧祝同,出生於1893年,也是陸軍一級上將。在蔣先生退往南方之後,顧祝同並沒有馬上撤離,而是按照先生的指令留在了大陸。也就是死守大陸的意思,最後是到了第2年才接受指令回到南方。於1987年因病去世,但是值得慶賀的是顧祝同享年94歲,也算是高齡了。第4位是劉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