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托:策略敗筆為南斯拉夫解體埋隱患,為何說造就了米洛舍維奇?

2020-12-11 騰訊網

東歐劇變後,曾是歐洲大國的南斯拉夫也解體了。南斯拉夫解體與蘇聯解體不同,南斯拉夫是在蘇聯解體後一年,1992年開始解體,但此後南斯拉夫經歷了3個階段解體。

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為南聯盟、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北馬其頓和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而南聯盟是當時繼承南斯拉夫主體國家,但面積並不大,因為克羅埃西亞獨立分去大塊領土。但南聯盟經歷科索沃戰爭後,於2003年改為塞蒙共和國,由塞爾維亞與黑山組成的國家,但到了2006年,塞蒙再次分開,各自獨立。這是第二階段解體。2008年,科索沃獨立,我們都知道,科索沃是塞爾維亞一個省,實際上這裡很早就是塞爾維亞的土地,但由於後來雲集了大量的阿族人,在美國等西方的國家操縱下,科索沃阿族人與塞爾維亞有了仇恨,最終導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轟炸南聯盟,硬生生把科索沃獨立出來。但塞爾維亞至今不承認,聯合國不承認。不過將來科索沃還將是一個「火藥桶」。

剛才囉嗦了介紹了南斯拉夫的一個解體過程。對於南斯拉夫解體,如果不了解這段歷史,很容易認為是前南總統米洛舍維奇導致的解體,其實並非米洛舍維奇。而是早在狄托時代,就已經埋下隱患。讓我們了解這段歷史。

1.學蘇聯民族劃分埋隱患

狄托作為南斯拉夫的創建者,不得不佩服他的領導才華。南斯拉夫的獨立,是靠南斯拉自己獨立出來的,雖然後期有蘇聯幫助,但南斯拉夫並不像其他東歐國家依靠蘇聯獨立,而受制於蘇聯。

狄托建立南斯拉夫後,他對蘇聯那一套既借鑑也反對,甚至敢與蘇聯對著幹,讓蘇聯很頭疼。在狄托夢想中,他還想建立一個更為強大的斯拉夫聯邦,這個聯邦要把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拉進來。狄托這個夢想,讓蘇聯對其警惕性很強,甚至想把他搞掉,但南斯拉夫不像其他東歐國家受制於蘇聯,狄托是一個東西方通吃的元首,當時南斯拉夫在東方體系裡是一個發達而開放的國家。

不過狄托建立南斯拉夫為了便於統治,他也學習了蘇聯一些體制,比如在民族劃分上,他學習蘇聯對南斯拉夫進行民族劃分。

我們都知道狄托是克羅埃西亞人,但塞爾維亞也是南斯拉夫最主要的民族。狄托雖然表面上並沒看出在民族問題上厚此薄彼,但實際上他對塞爾維亞是壓制的。接下來咱再具體講。

其實克裡地亞人與塞爾維亞人是一個民族,只是因為信奉的宗教不同,後來分成兩個民族。兩個民族語言相同,塞爾維亞人用西裡爾字母拼寫,而克羅埃西亞人用拉丁字母拼寫,這種千年來形成的劃分,無法融合在一起。

在南斯拉夫解體後,有一個波士尼亞族,這個民族就是狄托劃分時組成一個民族。本來這是波士尼亞族根本不存在,與塞爾維亞人同屬一個民族,就因為古代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有些塞爾維亞人被迫信奉了伊斯蘭教,於是就成了穆斯林。但狄托就把這部分塞族人劃分出來,組成波士尼亞人。就如我們漢族因為信仰不同劃成兩個民族一樣。顯然是很武斷的做法,這為兩個民族埋下仇恨。

狄托還在塞爾維亞境內劃出兩個自治省,一個是科索沃,也就是現在獨立那個小國,此國不僅有阿爾巴尼亞人,還有塞族人。另一個伏伊伏丁那,此省因有部分是匈牙利族。這實際上對塞族進行了分割。

經過狄托的劃分,南斯拉夫最終形成了8個地區,即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塞族人居住地區被分割。南斯拉夫解體前,塞族人已經下降到了不足30%。

而這種劃分也為後來這些地區的獨立埋下隱患。本身狄托組成的聯邦體制國家應該像蘇聯那樣有一個主體,而且即使民族劃分,也不能瞎劃,本來一個民族兩種信仰互不幹涉,狄托硬生生把塞族劃成兩個民族,製造了新矛盾。

南斯拉夫的民族劃分確認並沒有蘇聯那樣科學,也沒有蘇聯那樣進行設計,蘇聯以俄羅斯人為主體,其他加盟國都相對很穩定。即使解體後,也沒有發生戰爭。

2.晚年時形成奇怪體制

狄托作為南斯拉夫開國元首,他既有優長,也有其不足之處。人總要一分為二看。狄托建立南斯拉夫後,他能在東西方之間「跳鋼絲」,不得不說這也是能力。蘇聯對南斯拉夫也無奈。赫魯雪夫執政後,拉攏南斯拉夫,給予其大量援助。同樣,美國也拉攏南斯拉夫,狄托也獲得過美國的援助,這就東西方通吃的打法,並不只是一種能力,畢竟南斯拉夫體制是社會主義國家,美國肯定不希望南斯拉夫這樣體制存在,給予援助也只是策略而已。不過狄托並沒有看到這一點。

狄托建立南斯拉夫後,並沒有像蘇聯那樣建立一套嚴密聯邦體制。蘇聯是主要以俄羅斯為主發展,其次是烏克蘭(因為赫魯雪夫在此任過職,勃列日涅夫出生於烏克蘭)。因此一個聯邦體制國家,要有一主次之分,但狄托雖然在貝爾格勒辦公,他以為他平等劃分8個區域,都會安定生活下去,其實並沒有那簡單。他並沒有學習史達林,斯出生於格魯吉亞,但他卻堅定以俄羅斯為主體,這是穩定的基礎。

狄托晚年時甚至還夢想自己百年後,南斯拉夫總統由8個自治區域的人輪流擔任總統,看上去很平等,很民主,實際上狄托死後,劃分的自治區域誰也不服誰,都認為自己是獨立國家。

狄托一直到去世,他沒有建立一套科學的國家體制。他以為自己這種做法,南斯拉夫不能平穩發展下去。但他死後,再次接任的人,並沒有他的威望高,根本不可能服眾。這種輪流坐莊的方式肯定不行。

3.壓制塞爾維亞留下積怨

有人說狄托在位時民族很團結,很穩定。這是狄托個人威望及手段形成的。據資料記載,狄托表面上主張民族平等,他沒少打壓塞爾維亞人,其中與狄托一起戰鬥過來的戰友蘭科維奇,就是塞爾維亞人,他的結局很慘,這是狄托打壓的。

據資料記載,狄托時代人為造成的民族矛盾,讓塞族人很氣憤,當時米洛舍維奇的父母就是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在狄托時代自殺。因此,米洛舍維奇對狄托是痛恨的。他提任南聯盟總統時,有資料說他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其實米洛舍維奇就靠這個贏得支持,他不可能按狄托的方式來。

剛才我們說克羅埃西亞人與塞爾維亞人是一個民族,後來因為宗教信仰分開後,兩個民族仇恨很大。還有阿族人與塞族人之間的矛盾,塞族人與波士尼亞人之間的矛盾,等等,這些其實都是狄托打壓塞爾維亞人所造成的。

據資料記載,狄托在一戰時參加奧匈部隊,曾與塞族人作戰。不過這一段並沒有進入狄托的簡歷。

總結一下:

1.狄托是一個優秀開國元首,但並不是一個優秀治理者,特別是在民族劃分及製造的民族矛盾上,是一個敗筆。這種強制劃分,導致後來米洛舍維奇走上民族主義道路,南聯盟反覆折騰後,又被西方打壓,最後國家一分為七。

2.狄托東西方通吃,也並非是好事,西方對南斯拉夫滲透,早在狄托時代就已經出現。

3.沒有在去世前形成一套科學的接班制度,導致最後的混亂。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狄托臨終時,制定一項治國制度,是不是導致南斯拉夫解體的根源?
    狄托臨終時追求完美,制定一項制度,為何說恰恰害了南斯拉夫?狄托是二戰後南斯拉夫開國元首,也是帶領南斯拉夫人民戰勝納粹德國而獨立的國家,不過這其中還有蘇聯幫助。因為狄托靠蘇聯發展起來的,而且與史達林關係很好。如果沒有蘇聯幫助,南斯拉夫想解放很難,所以南斯拉夫的獨立實際上與蘇聯關係很大。
  • 南斯拉夫解體始末
    狄托設立了「南斯拉夫族」,鼓勵人們放棄原有族群認同而去改宗這一新的群體。這些政策使得國家凝聚力大為下降,為後來國家解體埋下了禍患。1980年狄托在沒有選好繼承人的情況下死去,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路,國內各民族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
  • 南斯拉夫一分為七,狄托去世40年,7國民眾為何懷念狄托統治?
    南斯拉夫一分為七,狄托去世40年,7國民眾為何懷念狄托統治?南斯拉夫曾是歐洲最強大的一個國家。而該國的締造者就是狄托總統,狄托擔任南斯拉夫領導人時,該國奉行路線很特殊,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不懼怕蘇聯,而且得到美國的青睞。
  • 為何說狄托「毀了」南斯拉夫呢?因為他幹了三件事,徹底毀了國家
    最典型的就是南斯拉夫,為何說狄托「毀了」南斯拉夫呢?因為他幹了三件事,徹底毀了南斯拉夫。我們知道南斯拉夫那是二戰後產生了歐洲強國,國土超過26萬平方公裡,人口眾多,軍事強悍,素來有巴爾幹猛虎之稱,那是強大無比。而我們也知道,建立南斯拉夫的就是狄托,是狄托這位強悍的總統,在位長達40年,帶領南斯拉夫走向強大,成為世界最繁榮的國家,連美國和蘇聯都不敢招惹。
  • 本文詳細講解南斯拉夫解體的原因?
    南斯拉夫解體是指一系列的衝突和政治動蕩使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的過程,南斯拉夫的八個聯邦構成單位包括了六個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以及塞爾維亞境內的兩個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 狄托幹了什麼,成了南斯拉夫的英雄,也是南斯拉夫的罪人?
    前言 南斯拉夫,一個歷經解體的國家。但是它曾經也有過輝煌的時刻,因為它有一個偉大的領導者,那就是狄托。在他的領導下,南斯拉夫一步一步走向富足的道路。
  • 說沒就沒!前南斯拉夫解體原因全面解析
    從前南斯拉夫的解體中,中國或許可以學到很多經驗和教訓。一、回顧解體的歷程:打開的潘多拉盒子前南斯拉夫,全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成立於1963年,前身是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是由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克羅埃西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斯洛維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黑山社會主義共和國6個社會主義共和國所組成的,首都為貝爾格勒。被毛澤東譽為「像鐵一樣硬」的約瑟普·布羅茲·狄托領導了這個國家近25年,可謂靈魂人物。談起前南斯拉夫的解體,至今讓人扼腕嘆息。
  • 塞爾維亞:巴爾幹半島的強悍民族,米洛舍維奇死後為何更團結?
    在古代,塞爾維亞是一個很強悍民族,當時可以說是靠打出來的民族。奧斯曼帝國強大後,塞爾維亞被迫受其統治。不過此後塞爾維亞人發生了變化,有部分人轉信了伊斯蘭教,但大部分塞爾維亞人依舊信奉東正教。
  • 南斯拉夫悲哀:奧斯曼帝國改造兩民族,為何最後被狄托「埋雷」?
    1980年,南斯拉夫開國元首狄托病逝了,狄托去世後10多年南斯拉夫走向分裂,又經過10多年三次分裂,最後一分為七。在南斯拉夫分裂後,其中有一個國家挺特殊,該國就是波赫,全名叫「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但在波赫這個國家中,其中有一個民族在巴爾幹半島是一個新生民族,該民族就是波士尼亞人。
  • 「巴爾幹之虎」:1國變7國,前南斯拉夫為何崩潰解體?
    1929年該王國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這是第一個以「南斯拉夫」命名的國家。不過這個國家徒有其表,實際隱患重重。1945年5月,德國戰敗,在蘇聯紅軍的支持下,南斯拉夫全境獲得解放。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第二個南斯拉夫的統治就此開始。 1963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狄托為總統。這也就是人們普遍認知屬於狄托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
  • 20年前,北約轟炸南聯盟,米洛舍維奇下臺,為何俄羅斯錯過機會?
    米洛舍維奇下臺後,南聯盟隨後解體,為何對俄羅斯沒一點好處?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完波赫後,再次轟炸南聯盟。此時米洛舍維奇迎來苦難日子,因為美國已經策劃要搞掉。2000年,在美國操縱的南聯盟大選中,米洛舍維奇敗給科什圖尼察,當然這種大選米洛舍維奇也不可能有勝算。
  • 南斯拉夫:成也狄托,敗也狄托
    當他紅著眼眶向中國求救時說「偉大的國際團結是不存在,歐洲的團結也是不存在的,這些都是寫在紙上的童話而已,唯一能夠向我們伸手援手的只有中國」。 這一畫面讓我們中國人為之動容,武契奇總統之所以這麼說,也是因為中塞兩國老一輩革命家們的世界級友誼,也有1999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時的心理默契。
  • 成也狄托,敗也狄托!10年時間,親手毀了南斯拉夫
    狄托成就了南斯拉夫毫無疑問,狄托是南斯拉夫的英雄,沒有狄托也就沒有南斯拉夫,他是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法西斯侵略者以23個師的兵力佔領了南斯拉夫,狄托帶領南斯拉夫人民為反抗德國法西斯侵略、贏得國家獨立做出貢獻。曾登上美國《時代》周刊雜誌封面。
  • 狄托對於南斯拉夫到底多重要,為什麼狄托死後國家迅速就分裂?
    但是這個曾經的巴爾幹猛虎,在狄托去世短短的十年間分裂成七個國家。為何會這樣呢?二戰中,南斯拉夫王國被德國佔領,淪為了殖民地。狄托帶領南斯拉夫人抵抗德國的入侵,最終將德國實力趕出南斯拉夫,實現了南斯拉夫的獨立,並且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 南斯拉夫:在狄托的帶領下,如何迅速走上富裕發達之路?
    狄托:南斯拉夫開國元首,他如何把南斯拉夫帶入發達國家行列?南斯拉夫在狄托重建之下,經歷了47年的歷史,便走向解體。1992年,南斯拉夫第一次解體,距今已經28年了,前南國家民眾經歷過南斯拉夫輝煌時,他們懷念南斯拉夫強大之時。不得不說,南斯拉夫在狄托治理下,當時是歐洲很強大的國家。
  • 為何我們的兄弟之國南斯拉夫會解體,而我國卻永遠不會?
    歐洲地區向來是美國的勢力範圍,歐洲一眾國家也基本上以美國為首,為美國馬首是瞻。但凡事都有例外,在東南歐地區的巴爾幹半島上,美國的大旗卻並不能暢通無阻。因為巴爾幹半島上廣泛分布著南斯拉夫民族,他們與西斯拉夫和東斯拉夫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
  • 南斯拉夫往事:狄托元帥的幸福生活
    南斯拉夫攝政王保羅的白宮。這座宮殿也是亞歷山大一世國王建造的,但還未完工他便遇刺身亡,攝政王保羅將其建造完畢,並住了進去。二戰期間這裡成為德國野戰醫院,貝爾格勒解放後狄托住了進去,並把1946年因肺結核去世的情婦達沃揚卡·潘諾維奇埋在了王宮花園裡。此後白宮長期作為狄托的官邸而聞名於世。南斯拉夫解體後,這裡又成為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的住所。
  • 圖說南斯拉夫的解體
    南斯拉夫在歐洲的位置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63年~1992年),歷史上的國名,位於巴爾幹半島,1992年解體,分別成立了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後改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現解體為塞爾維亞共和國和蒙特內哥羅共和國
  • 南斯拉夫曾經是個叱吒風雲的國家,為何只存在幾十年就解體了
    (南斯拉夫地圖)要說清楚南斯拉夫滅亡的問題,首先就要先搞懂這個國家的由來。斯拉夫人是一個人口龐大的群體。在羅馬帝國時期,他們與日耳曼人、凱爾特人一起被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到了1929年,王國正式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雖然都是斯拉夫人,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南斯拉夫仍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之間雖然相貌和血緣都相差不遠,但宗教信仰卻截然不同。
  • 米洛舍維奇為何獲得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他一生究竟做了什麼
    作為前南斯拉夫著名的政治人物,米洛舍維奇在國際社會上的名聲一直是褒貶不一。尊敬愛戴他的支持者,將米洛舍維奇稱作「巴爾幹之鷹」。而仇恨他「大塞爾維亞主義」的反對者,則將他視作「巴爾幹屠夫」。當時的南斯拉夫政壇是有些動蕩的。自南斯拉夫成立以來,克羅埃西亞出身的狄托一直在國內大力打壓塞爾維亞民族主義。雖然說這樣做多少有些傷害塞爾維亞人的感情,但起碼狄托憑藉著個人超高的聲望,讓南斯拉夫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民族平衡。但在1980 年狄托去世之後,塞爾維亞人開始站出來爭取更多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