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紅:京都藝伎傳統遊街,有人覺得驚豔,有人覺得嚇人!

2020-12-26 騰訊網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如果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合作:Xiaofu_Lu

前段時間,日本京都舉行了藝伎遊行,也就是「花魁遊街」影片,火遍全網。

畫面中身著華麗和服的花魁,腳踩一雙近10釐米高的木屐、單手搭在同行的男伴身上,一步一停、儀態萬千地行走在隊列的正中。

江戶時代那會兒,夜晚的光照條件差,為了在昏暗的燈光下看起來依然美麗,藝伎們選擇將臉,塗成霜雪般的白色、並順應當時的潮流,將牙齒染成黑色。

這樣,人們便只能看見她們美麗的五官,達到笑不露齒的好處。而服裝則是越豔麗,越吸引人。

這段影片美則美已,不少網友還是發出了質疑的聲音:

「按照這速度,什麼時候才能走完這條街啊」、

「他們的衣服,為什麼像抱著一團棉被」……

日本藝伎的美,在不同人眼裡各有不同。他們的傳統,造就了其誇張又精緻的風格。

在外人看來,就像瓷娃娃一般不自然。

附:一位女性朋友坐在對面,房間裡放著輕柔的音樂,對著比利時精釀啤酒和法國玫瑰酒,西班牙小吃和義大利火腿片,我們聊聊歐洲。

相關焦點

  • 日本藝伎寫真集;穿和服的藝伎女孩,日本的藝伎大會
    日本藝伎寫真集;穿和服的藝伎女孩,日本的藝伎大會 日本的藝妓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而京都藝妓的起源可追溯到約17世紀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東山。
  • 日本的花魁遊街,穿的衣服重達30斤,腳踩的木屐有20釐米高
    有一段時間我們經常會在某短視頻APP上看見關於「日本花魁遊街」的視頻。日本花魁遊街的時候會帶著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穿著隆重的服裝和仿佛恨天高一般的木屐,一步一晃緩慢的向前遊行。這是東京文化藝術節特地保留的表演項目,目的是為了宣揚日本傳統的花魁文化,同時也是為了招攬更多的外國遊客。
  • 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古色古香的建築風貌,還有機會偶遇藝伎!
    祇園位於八坂神社前、鴨川到東大路通之間的四條通沿街,是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白天你可以在茶室、餐廳裡消遣或者逛逛土特產商店,到了傍晚燈籠閃爍時,還經常會碰到行色匆匆的藝伎與你擦肩而過。這裡的街道和建築大多維持著舊時的樣貌,是感受京都古韻的好地方。
  • 日本藝伎延續400年,時薪上千元,為啥現在卻很少有人願意幹?
    日本,也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國家,如今日本雖然西化程度,現代化程度都很高,但與此同時,日本對於其傳統文化的保護也做得很好,和服,茶道,武士道等等,日本傳統的文化,都被很好地保存下來,並且直到現在,對日本人的影響也很大。
  • 千年京都!唐時洛陽!一年四季,驚豔了時光
    京都是日本人心靈的故鄉,具有濃鬱的日本風情;京都又是「中國化」 極深的城市,許多店鋪的名稱上仍有漢字的痕跡。有沒有覺得這個場景莫名的熟悉?這裡就是伏見稻荷大社啦,《藝妓回憶錄》的取景地,京都香火最旺盛的神社!
  • 窺見神秘藝伎世界:曾經富商名流的「解語花」,如今式微的舊傳統
    01 優雅與誇張:藝伎世界的兩個側面小說中的「新田小百合」、祇園裡的「巖崎峰子」,她們的故事細節或許有所出入,但在一定程度上揭開了藝伎的神秘面紗,讓人們看到「藝伎」這一日本傳統文化符號的真實生活狀態。有人形容,這樣的妝面像極了「能劇」中使用的面具「能面」,把所有的心思和想法隱匿了起來,只展現出美麗柔情的一面。
  • 日本藝伎——令日本上流社會的男人神魂顛倒
    藝伎是女性自立的職業,甚至有行業規定:藝伎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引退,以保持藝伎「純潔」的形象。真正的藝伎確實能夠令幾乎所有男人神魂顛倒,日本的男人如能有幸迎娶一名藝伎,更會被視為莫大的榮耀。她們傾倒眾生的武器,絕不僅僅是姣好的容顏。藝伎不是面白唇紅的花瓶女,藝伎的培養是非常嚴格的。
  • 我對日本京都的印象,並不是只是一個乾淨的城市
    一開始還不覺得如何,但越往裡走,人煙開始稀少,漸漸只剩下我和小夥伴的腳步聲,就不由得讓我開始幻想自己走在了日本志怪動畫的場景中了,腦袋裡第一個蹦出的角色,穿著木屐的鬼太郎,還有那魔性詭異的主題曲。來到日本,會發現很多寺、神社、神宮都是紅色的,這種紅色不是正紅大紅,而是帶有一點橘色的紅,因能「驅邪降魔」,所以被廣泛塗抹在日本的宗教建築上,很適合拍照,只要有一顆太陽,怎麼拍都是好看的。早早搭上公交直達目的地,進入清水坂就可以看到不少人,不過還好遊客也不算很多。爬完一整條清水坂,首先引入眼帘的,正是這一抹鮮豔的紅。
  • 來到傳統風情京都花街——祗園與八坂神社,一覽當地獨特之美
    來到祗園,幾乎所有人都想在轉角處偶遇極為罕見的藝伎,尤其是夜晚來臨,華燈初上的時候,在小街小巷,就會出現幾位臉上塗著厚厚的白色脂粉、身穿五顏六色的和服、頭頂牢牢地插著許多由花朵和絲帶製成的髮簪的藝伎,拎著個小籃子,朝你走來,盡顯京都的傳統魅力。
  • 最美櫻花季:杭州的櫻花完敗日本京都,你覺得呢?
    一提起櫻花,很多人腦海中都會出現粉紅飄飄、浪漫燦爛的畫面,也有很多人會想到日本京都,覺得只有日本的櫻花才是最美、最經典的。其實,櫻花是起源於中國的,只不過中途被日本人學去了而已,要看正宗櫻花,何必去日本?
  • 杭州藏著「日本街」?不少人覺得像京都,實際卻是日本人學中國
    很多人覺得像日本京都的兩個薩卡,三個薩卡,像「日本街」。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天軸不連續的步行街與日本風完全沒有關係。日本京都的古街與這條街非常相似的原因是當地建築物深受大唐的影響。專家表示,日本京都是大唐長安城和洛陽城的翻版。
  • 農村有一花草「水鬼蕉」,名字嚇人卻長得驚豔,有人專門養殖
    農村有一花草「水鬼蕉」,名字嚇人卻長的驚豔,有人專門養殖蜘蛛蘭在農村是屬於一種很常見的植物,記得在小時候在老家院子裡就有這樣一種植物,它夏秋兩季開花,深綠色的葉子,頂生白花,其花朵是白色的,花瓣細長,而花中間的那部分像是蜘蛛的身體,如蜘蛛臥在綠葉上,花形別致奇特,所以人們把它稱作蜘蛛蘭
  • 「日本花魁」貌美如花,身上需穿30kg的衣物,她們是做啥工作的?
    談起日本的旅遊資源,有人會想到溫泉,有人會想到櫻花,對於動漫愛好者而言,會想到這裡的秋葉原,對於愛購物的中國姑娘來說,她們會想到這裡的新宿。而在現在,很多人應該也在這裡見識見識到所謂的「花魁遊街」的活動項目,往往都特別的熱鬧非凡。但就有人疑惑了,當中的花魁是代表什麼意思?她們是做什麼工作的?
  • 京都祇園:道不盡的萬種風情
    河對岸是京都動物園,令人感覺不太像動物園,因為太安靜,無論是人類的歡歌笑語,還是動物的嘶鳴吼叫,壓根兒聽不到。雖然來過幾次京都,用當下的眼光來看,算是翻篇的老黃曆。後疫情時代,沒有海外遊客蹤影的京都,到底是什麼樣子?別說是海外客,就是身在日本的我們,也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眼見為實。
  • 一張名人老照片引發日本疑案,照片背後的故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11979年,日本出現了一張老照片,引發巨大爭議。因為這張照片上的女人,被出書者標註為日本近代倒幕志士、曾撮合薩長聯盟、提出船中八策的坂本龍馬的妻子楢崎龍(阿龍)。2然而,人們經過比對,覺得與這張刊登於明治37年(1904)的照片,有很大不同。這張老年照片上的人,是真正的阿龍。大家可仔細看一下,確實長得不太像。但有人硬說上面那張阿龍是明治5年的時候拍攝的呀。
  •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同日本藝伎玩遊戲的美國前總統,出席金球獎...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圖9與日本藝伎「噘著嘴」玩接稻草遊戲的美國前總統 二十世紀60年代,中國和日本差的真不是一星半點,無論從經濟還是科技上,中國面對日本都是望塵莫及。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不斷努力拼搏,中國和日本的差距越來越小,中國超越日本的時刻越來越近,超越美國也不是不可能。
  • 網紅離開美顏濾鏡,芭比娃娃嚇人,貝勒爺驚豔,他:回頭率百分百
    特別是一些網紅直播,強大的美顏濾鏡,讓大家都看不清楚現實生活中網紅的真實模樣。 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網紅離開美顏濾鏡的樣子, 芭比娃娃嚇人,貝勒爺驚豔,他:回頭率百分百!
  • 日本京都世界文化遺產之清水寺、祗園藝伎街、熱田神宮、名古屋大通公園、嵐山賞楓、大阪城公園、心齋橋四天超值遊
    後前往【關西臨空OUTLET名品折扣城】,這裡集合了160間國際及日本品牌店鋪,您可盡情享受購物樂趣。入住酒店休息。住宿:關西華盛頓或同級(午:機內餐 晚:自理) 第二天:酒店~1小時~世界文化遺產之京都清水寺賞楓~30分鐘~祗園藝伎街~1.5小時~熱田神宮~30分鐘~珍珠文化會館~20分鐘~大通公園~酒店早餐後前往京都,遊覽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千年古剎【清水寺】,該寺始建於公元798年並修建在斷崖上,為日本著名寺廟之一,並可在寺外的坂下懷舊商店街選購您喜歡的日本傳統工藝品及食品
  • 日本大阪和京都,哪個更值得去旅遊?
    去日本旅遊,大阪和京都向來都是熱門目的地,不過很多人也會犯愁,到底去大阪呢還是去京都。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日本大阪和日本京都,哪個更值得一去,不妨來看看這兩座城市有什麼不同吧。首先,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歷史也十分悠久,在經歷了多次戰亂後,被翻新過幾次,目前是一個現代化氣息非常濃厚的國際大都市。而京都,歷史遺蹟十分豐富,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也被叫做千年古都,有很多歷史建築,更有些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非常值得一看。大阪和京都到底哪個更值得去,小編真的覺得不分伯仲,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日本大阪和日本京都有哪些必去打卡地,讓您自己做出選擇!
  • 京都丨日本人的精神故鄉
    會議結束前一天,組委會帶我們到附近的古都京都一遊。兩座城市相距不到50 公裡,我們乘坐城際列車而非新幹線,半小時以後即抵達目的地。有意思的是,京都三面環山,只有朝向大阪的西南角是敞開著的。之前我已經了解到,京都是日本人的聖城,但凡日本人都有一個願望,一生應到京都遊歷一次,她就像穆斯林心中的麥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