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伎延續400年,時薪上千元,為啥現在卻很少有人願意幹?

2021-01-19 山河獵人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日本,也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國家,如今日本雖然西化程度,現代化程度都很高,但與此同時,日本對於其傳統文化的保護也做得很好,和服,茶道,武士道等等,日本傳統的文化,都被很好地保存下來,並且直到現在,對日本人的影響也很大。

日本藝伎,也是日本一個十分悠久的傳統職業,至今已經持續了400多年,藝伎在世界範圍內也很有名氣,但卻也十分神秘,年輕貌美的藝伎一臉粉黛,濃妝豔抹,一顰一笑都迷倒了無數人。藝伎在日本也算是高收入職業,有是一種傳統的職業,但如今卻越來越少人願意幹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01延續400多年的藝伎,時薪就有上千元

日本藝伎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其實最早日本的藝伎並不是女筆芯,而是男性,他們在娛樂場所以演奏傳統鼓樂、說唱逗樂為生。大約1750年左右,出現了第一個女藝伎,從此女藝伎才走入人們的視野,到了18世紀,藝伎已經全面被女性取代,直到如今,藝伎大部分都是女性。

很多人會將藝伎和妓女劃上等號,但其實藝伎的伎,是表演工作者的意思,她們並不從事性交易,在日語中伎」是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藝伎同樣是靠著歌舞等等傳統藝能來取悅客戶。

日本藝伎直到如今依舊存在,並且工資不低,日本藝伎的時薪就可以達到6000日元,約等於400人民幣左右,按照一天八小時的正常工作量,藝伎若是工作一天就可以獲得2400人民幣,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工資,但為何日本的藝伎人數卻越來越少了?

02為啥現在日本女性不願意從事藝伎的工作?

根據統計,日本的藝伎數量到如今只剩下了1000多人,而在20世紀初,日本藝伎的人數曾經有8萬人左右,可以看出,日本藝伎的數量減少了非常多,為何工資這麼高,日本人又這麼在意傳統,但藝伎卻沒有人願意幹呢?

第一是因為藝伎十分辛苦,藝伎是需要培訓各種技能的,她們需要會茶藝、舞蹈、器樂的表演和陪客人聊天等等,這一系列的訓練十分辛苦,並且需要從小學起,一般只有家庭非常困難的人,才會將女兒送去學藝伎。

第二則是因為藝伎的工作時間非常有限,雖然工資高,但藝伎的生命大約只有10年左右,三十多歲之後,藝伎就已經要退休了,很多人沒有辦法在短暫的工作時間內存到自己未來所需要的花銷,因此藝伎在很多人看來是一份非常辛苦的職業,所以很少有人願意加入。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為何日本藝伎時薪高達上千元,卻沒有人願意做?導遊:這錢不好掙
    日本是一個島國,面積雖然不大,但是這個國家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中國很多人都很喜歡日本的文化,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文化就是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如果不是日本的二次元文化,估計對日本有好感的中國人會大大減少吧。
  • 日本藝伎時薪高達上千元,為何沒人願意做?錢難掙,人受罪!
    藝妓是日本的一項正規的表演藝術職業,依靠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雖然她們活躍的場所多事風月場所,但是藝妓中有明文規定:「賣藝不賣身」,靠自己的天賦掙錢,就職業性質上來說,和我們普通的打工仔其實無異。藝妓在17世紀便開始在日本流行,一直到如今,這份職業也依舊火爆。
  • 日本藝伎——令日本上流社會的男人神魂顛倒
    一般從10歲開始,要在5年時間內完成從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課程,從16歲學成可以下海,先當舞伎,再轉為藝伎。 藝伎一生主要賣兩種「藝」,一是才色之藝,二是處世之藝。所謂「才色之藝」,是指藝伎不僅要有從歌舞到各種樂器須得樣樣精通,還必須「才色兼備」。
  • 日本藝伎寫真集;穿和服的藝伎女孩,日本的藝伎大會
    日本藝伎寫真集;穿和服的藝伎女孩,日本的藝伎大會 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遊走在京町界外,俗稱町伎,主要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而到了18世紀中葉,藝伎職業漸漸被女性完全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圖片拍攝於1950年,圖中是一名美麗的藝伎在彈奏日本傳統弦樂器——三味弦。三味線也是歌舞伎的主要伴奏樂器。
  • 高薪貼膜工作的背後:時薪雖近千元但也有「高壓力」
    在300米的高空上,6名工人要在3天內給約320㎡的玻璃貼膜,時薪雖近千元但也有「高壓力」高薪貼膜工作的背後近日,全球最長的懸挑玻璃走廊——重慶奧陶紀天空懸廊在更換玻璃後重新對外開放。然而,當遊客興致勃勃前來「走新橋」時,竟有不少遊客因為橋面過於通透,最終放棄登橋。「真不知道工人們給橋貼膜的時候,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日前,來自重慶主城區的遊客張偉站在離懸廊數十米的地方慨嘆道。張偉有此感慨源於這座高300米、長69.6米的玻璃走廊重新鋪設鋼化玻璃之後,又在玻璃上貼了一層膜,6名貼膜工也因為這次貼膜,成了人們眼中的「網紅」。
  • 關於藝伎,你知道的只有《藝伎回憶錄》嗎
    自1779年起,藝伎需要擁有一份執照才可以營業陪客,一旦她違反了規矩,便會被取消從業資格。在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發展的時候,藝伎是無數男人的夢中情人,享受著奢靡的生活。但在特殊時期,無依無靠的藝伎往往變成政治的犧牲品。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藝伎被強行徵調到前線組成「決死慰安隊」,日本戰敗後,藝伎又被派往美軍的軍營。
  • 窺見神秘藝伎世界:曾經富商名流的「解語花」,如今式微的舊傳統
    藝伎作為一種職業,起源於16世紀末的江戶時期,從最開始的「男鼓持」演變為以女性為主角。18世紀中期,幕府頒布的法令中將「遊女」和「藝伎」做了嚴格區分,「賣藝不賣身」開始成為藝伎的行規。明治時期,藝伎與櫻花、富士山等一起,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標誌,一直延續到今天。
  • 女子工作10年都沒漲薪,主張提漲薪被領導懟:不願意幹,就辭職
    出來工作就是為了賺錢的,我們都知道的是在一個公司上班時間長了,當你成為老員工的時候,薪資基本上都會跟著水漲船高,畢竟能在一個公司待很長時間,證明你這個人比較踏實,而且工作能力也還不錯,否則的話,公司也不可能留你到現在。
  • 如果不是合同到期,中超很少有人願意轉會!
    根據《羊城晚報》分析,本土球員新籤合同稅後只有275萬元,普遍比現有合約低很多,如果不是合同到期,很少有人願意轉會。 去年11月中國足協推出限薪政策後,國內球員頂薪合同為稅前500萬元,稅後收入為275萬元,這一收入普遍比現有合同低很多,一些大俱樂部球員的年收入是不少於稅後千萬元的,因此除了合同到期外
  • 藝伎回憶錄,藝伎不是妓女
    說起藝伎,我們都知道是源於日本,也經常在一些抗日戰爭等戰爭題材影視作品中提及。但人們往往誤解。藝伎:是一種日本表演藝術職業,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遊走在京町界外,俗稱町伎,主要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
  • 日本藝妓時薪過千,背後辛酸卻無人知曉
    日本藝妓時薪過千,背後辛酸卻無人知曉,中國遊客表示讓人很心疼,想必大家一定非常好奇吧,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日本的藝妓有一個招待顧客的流程,通常是表演茶道,敬酒對飲和歌舞表演,通過他們一系列的新服務,能夠讓遠在他鄉的遊客感受到日本的文化,同樣他們的回報也是特別高的,不過背後的辛酸卻無人知曉
  • 「用工荒」顯現,工地開出高工資,農民卻不願意幹,這是咋想的?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談論的話題是:「用工荒」顯現,工地開出高工資,農民卻不願意幹,這是咋想的?隨著疫情減弱,各地企業及建築工地陸續復工,農民返程迎來高峰。然而,由於部分地區的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交通客運運輸並未完全恢復,以至於農民的返程並不順利。
  • 日本網紅:京都藝伎傳統遊街,有人覺得驚豔,有人覺得嚇人!
    合作:Xiaofu_Lu 前段時間,日本京都舉行了藝伎遊行,也就是「花魁遊街」影片,火遍全網。 江戶時代那會兒,夜晚的光照條件差,為了在昏暗的燈光下看起來依然美麗,藝伎們選擇將臉,塗成霜雪般的白色、並順應當時的潮流,將牙齒染成黑色。
  • 再過20年,就算工地發1.5萬工資,農民工也不願意幹。這是為什麼
    有多少人會願意去工地上做事呢?在年輕人群體當中,幾乎就沒有。害怕吃不了那個苦,害怕萬一什麼時候受傷,更害怕落下什麼職業病。於是甘願守著流水線或者小辦公桌,但是還是接受不了為啥農民工的工資那麼高。這就是心理作怪,並沒有人阻止你去工地上班。我們村就有不少在建築工地上做事的人,他們回家的次數非常少,基本上就是一年回來1次。
  • 《藝伎回憶錄》絕美童星長大了!27歲的她現在變這樣
    《藝伎回憶錄》絕美童星長大了!27歲的她現在變這樣曾演出「藝伎回憶錄」的日本童星大後壽壽花,當年演出該片時僅12歲,15年過去之後已經27歲,她的外貌近期再度受到關注,即便她持續在日本演藝圈發展,但最近有許多網友再度關注她,認為她現今仍十分漂亮。
  • 「整理師」悄悄走入杭州城 時薪百元左右 客戶多為80後90後
    時薪百元左右 客戶多為80後90後 收費至少上千元「最近幾天請務必休息好,吃得清淡些,保持體力和好心情。」整理師王雲姝在預採時說。即便做好了「大動幹戈」的心理準備,屋主吳先生聽到如此提醒,對即將到來的「整理周末」仍充滿忐忑和期待。臨近春節,原本就是傳統家政業的旺季,今年「整理」這種新興的服務走進了杭州人的家庭。
  •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同日本藝伎玩遊戲的美國前總統,出席金球獎...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圖9與日本藝伎「噘著嘴」玩接稻草遊戲的美國前總統 圖1:1969年的東京與北京,你有什麼感想?二十世紀60年代,中國和日本差的真不是一星半點,無論從經濟還是科技上,中國面對日本都是望塵莫及。
  • 《藝伎回憶錄》:一部美國人拍,華人女星主演的日本文化電影
    電影在2006年,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榮獲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三個大獎,並獲得多項獎項題名。而主角章子怡也憑藉在片中的出色表現,成為首位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華人女演員。最近幾日,我重溫了這部經典電影。
  • 坐飛機時,晚上的票比白天便宜,可為啥很少有人願意買?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旅遊,出門在外總是避免不了乘坐各種交通工具,高鐵和飛機是現在比較時興的兩種交通工具,它們方便快捷,省時又省力,一般距離比較近的行程乘坐高鐵比較方便,可對於一些長途旅行,尤其是跨國遊的時候就必須要坐飛機了,不過常坐飛機的人可能都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雖然晚上的飛機比白天便宜,但卻很少願意乘坐
  • 為啥53度的飛天茅臺搶著買,43度的卻很少有人買,低度的不好喝嗎
    為啥53度的飛天茅臺搶著買,43度的卻很少有人買,低度的不好喝嗎?網上有活動的1499元,大家都搶著買,還經常買不到,機場的茅臺專櫃,也是天天有人在排隊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