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死不救」的背後,是大人們的教導「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2020-12-23 柏柏育兒漫畫

小莫最近遇到一件特別鬧心的事。

前幾天接女兒放學時,遭到老師的「告狀」:「你家孩子抓了Y同學,那孩子臉都腫了,Y媽媽很不高興,我問兩個孩子到底發生什麼事,Y說是開玩笑引起的。」

小莫回家後細想,究竟是什麼玩笑導致孩子打架呢?這個孩子口中的「玩笑」究竟是什麼玩笑?小莫抓著孩子不停地問,可孩子不是說「我忘了」就是說「我記不住了」,唯一肯定的是:「她想要和我開玩笑,可是我不想和她開玩笑,我就動手了。」

而這個臺詞明明是Y同學和老師說的,究竟開的什麼玩笑,孩子始終說不出來。

小莫教育孩子,再生氣也不能隨便動手,這是粗野的行為,孩子點了點頭,但臉上還是閃現一絲委屈。

小莫也很想知道真相,便打電話問了其他孩子小A,終於了解到:原來是之前Y同學在午睡時間,把自家孩子的枕頭當玩具一樣丟來丟去,孩子第一次忍了,恰好這天午睡時間,Y同學再次想要搶自家孩子的枕頭,孩子不肯,於是動手抓了Y同學,Y同學也不甘示弱,反抓了過來,兩人都有受傷,只是Y同學受傷更重,且哭得更大聲。

小莫立刻找了老師說明情況,初衷是為了讓老師多重視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首先午睡時間就該午睡,Y同學不僅不午睡,還丟別人的枕頭,這種行為不能算是開玩笑,而應該稱之為「惡作劇」。

小莫原本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了,可沒想到第二天老師竟然沒有批評Y同學,而是批評了小A同學,「以後少管別人的事,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此話一出,小A同學難受了一天,回到家委屈地哭了。

小A媽媽和小莫都無法相信這種話竟然出自老師之口,難道孩子說出自己看到的事實,錯了嗎?這不是教孩子以後「不關己事,莫開口,莫理會」,照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去,還有哪個孩子敢說真話?敢見義勇為?又有幾個孩子冷漠待人,無情處事?

小莫百思不得其解,老師怎麼知道是小A「告密」?後來才知道第二天老師抓著小莫的孩子問了一上午,「是誰告訴你媽媽這件事的。」孩子天真地把小A供了出來。

小莫開始矛盾,她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以前她一直教育孩子「如果幼兒園遇到困難,一定要告訴老師。」「在幼兒園,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可如今,老師的做法明顯對不起這個「媽媽人設」。

最後,小莫只好告訴孩子:「我們不主動欺負別人,但如果別人欺負你,你必須要保護好自己,爸爸媽媽都站在你這邊。」

同時,還告訴孩子:「以後爸爸媽媽和你說的話,你不能和別人說,包括你的老師。」小莫不知道該如何改變老師在孩子中的形象,那個原本孩子非常信任的人,如今卻明目張胆地擺了孩子一道。

而最無辜的是小A,下一次,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該說真話,更不知道說真話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傷害。

各位寶媽們,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支招嗎?

END

相關焦點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管好自己首先,管好自己,自己並不是聖人,每一個人都很平凡,你不可能真正做到「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不給他惹麻煩,也不給成為別人的麻煩。其次,管好自己,對自己要求嚴格,自律一點,讓自己成為自己最美好的樣子。
  • 鄧亞萍:大人管不住自己,憑什麼管孩子?
    相反,當她發現兒子身邊的小夥伴,都來找他一起打遊戲,甚至是朋友的朋友也「慕名而來」找他打遊戲,她第一反應也不是阻止,反而是好奇,「為什麼他們都來找你打遊戲?」兒子答,「因為我打得好,能帶他們上分。」鄧亞萍的疑問隨之而來:「打得好是打得多好?」
  • 你不要管別人,你把自己管好就行
    01 這句話是于謙說的:「人這輩子最大的一個事,你不要管別人,你把自己做好。 很多成年人尤其中老年女性,可是有管不完的人和事兒,操不完的「我的中國心」。 有的人自婚以後,從丈夫管起,也有的人是從兒子管起。極個別人把丈夫當成兒子一樣管,甚至比管兒子還嚴。一般丈夫管理好的,兒子管理反倒鬆些,因為人的精力有限。
  • 鄧亞萍:送兒子去玩電競,說「大人都管不住自己,憑什麼管孩子」
    原標題:退役22年,鄧亞萍近況曝光:送兒子去玩電競,她說「大人都管不住自己,憑什麼管孩子」相反,當她發現兒子身邊的小夥伴,都來找他一起打遊戲,甚至是朋友的朋友也「慕名而來」找他打遊戲,她第一反應也不是阻止,反而是好奇,「為什麼他們都來找你打遊戲?」兒子答,「因為我打得好,能帶他們上分。」
  • 孩子喜歡穿大人鞋子和衣服?背後暗藏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這些解釋都很有道理,那他背後有沒有藏著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呢?經過查閱資料發現,孩子喜歡穿大人鞋子、喜歡穿大人衣服的時候,是孩子的認知能力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父母們要注意關注了。孩子喜歡穿大人鞋子、大人衣服背後暗藏的心理學知識孩子的認知發展是有不同的階段的,為什麼1歲左右的時候還沒有穿大人鞋子的愛好,到1歲半甚至到2歲才發展起這個愛好,就是跟孩子的認知發展階段有關係。
  • 聽話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嗎?背後的苦又有誰知道
    因為聽話的孩子真的太省心了:學習上不用你管,也能取得好成績;生活中不用你幹涉太多,孩子也能把自己照顧好;孩子基本沒有「忤逆」家長的時候,父母說什麼,孩子怎麼就做麼做;……光聽著就覺得能擁有一個聽話的孩子真的是一種福氣。而且很多人都把「聽話」當成了評價孩子的標準,聽話的就是好孩子,不聽話的就是壞孩子。
  • 為啥家裡一來客人,孩子「人來瘋」管都管不住?背後有這幾個原因
    閨蜜急衝衝地給我打電話,她說:今天這孩子又「人來瘋」,真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所謂「人來瘋」,是民間的一種口語。一個孩子平時乖巧懂事,但當家裡來客人的時候,就表現的很反常。一會大吵大鬧,有各種需求,還要在客人面前跳舞。大人說話的時候,孩子也會插嘴,說「能」話。閨蜜家的孩子就是這樣,下午有親戚去他們家。大人在一起說話時,孩子就一直插嘴,打斷他們。
  • 孩子總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父母別自己嚇自己,有這4個原因
    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裡的老人不讓孩子晚上出門,走夜路,據說是孩子有「天眼」總是會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父母們對此都是半信半疑,依然選擇相信科學主義無神論
  • 「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那麼孩子之間的事情,大人瞎摻和啥?
    母愛確實如此,哪個母親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母親奉獻自己,只為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孩子被欺負了或者是受到委屈,母親的反應可能會比孩子還要大,勢必要為孩子討回一個公道。可是大人的準則在孩子的世界裡,不一定行得通。有時候,還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 孩子總愛光腳,管起來相當費勁,到底該怎麼辦?我教你個好辦法
    孩子似乎是「赤腳大仙」轉世,在家動不動就脫掉鞋子,甚至在外面也躍躍欲試。這雖然是件小事,但父母卻為此煩惱不已。在外面光腳不合時宜,在家裡光腳老人嘮嘮叨叨。家庭成員間,常因對此事的看法而陷入爭執,影響家庭和諧。
  • 壞孩子是慣出來的,好孩子是「管」出來的
    以後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深刻地印入兒童的腦海裡別再讓你的無知、你的任性影響孩子的成長。不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讓人討厭的熊孩子,首先自己就不要做一個失職的熊家長。壞孩子是慣出來的知乎上有個問題:你最討厭什麼樣的孩子?答友們有的回覆說不喜歡自私自利的,不喜歡嬌生慣養的。
  • 輔導孩子作業總想發火?可能是你過於急躁,父母要耐心教導
    網友們對於這位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響徹小區的做法表示吃驚。鄰居雖然很無奈,但是也表示理解這位媽媽。為何在不父母眼中,輔導孩子作業時就想發火?1.2.孩子本身的專注力不夠很多家長有個通病,就是把孩子當成大人看待。認為我能做到,為什麼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指導與方法完成。科學家指出:專注力是隨著生理與大腦發育而逐漸完善的,通俗的講就是專注力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而增長時間。
  • 李玫瑾直言:好孩子是管出來的!尤其這個時間狠心管,孩子更懂事
    就是好孩子是管出來的,尤其這個時間狠心管,孩子更懂事。這個時間就是在6歲之前,父母要有意地對孩子進行性格培養。李玫瑾教授在演講中表示,很多孩子到了12歲離家出走、用生命要挾父母的案子,她經常碰見。而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父母管教他們引起的。
  • 李玫瑾:當娃學會頂嘴,家長用這3句話教導,孩子長大會感激你
    不少父母認為,只有乖巧聽話的孩子才能獲得更多人的喜歡,也可以讓父母更省心,雖然這樣說也有道理,但並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都要這樣才行,有時候孩子想要和父母頂嘴也並不是什麼壞事。
  • 帶孩子做客的禮儀和規矩,熊孩子得爸媽自己管這麼教
    熊孩子在自己家熊,別人管不了。若帶孩子去別人家,那請教會孩子做客的禮儀和規矩,熊孩子的爸媽自己管這麼教。穿戴乾淨,主動問好想必寶媽們平時家裡再髒再亂,如果有客人要來也會提前收拾打掃乾淨。那麼咱們帶孩子去別人家裡做客,孩子和大人也都要穿戴乾乾淨淨的,以示對主人家的尊重。
  • 《少年的你》莫讓少年重複大人們的「理所當然」
    片中有一處細節刻畫十分動人,小北與兄弟們在麻將房裡玩,一個小孩子被大混混訓練去偷顧客的錢包,但孩子不敢下手,無奈被青年毆打,小北看到後立馬反擊。在動手的一瞬間我們可以猜想,是否小北想到了自己小時候也有被類似的大混混利用、欺負過的遭遇,因而才想動手幫一把眼前的孩子。小北的形象是複雜的,他要有少年感,不是稚嫩的,而是充滿荷爾蒙的,是處於從少年到成人轉變過程中的模糊氣質。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處於青春期的男孩,心理快速成熟,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證明自己是「大人」,自尊心方面會變強。這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其次,性心理的變化。因為生理的變化和性激素的影響,男孩的性心理也會有變化。所以說,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家長要重視並且管好孩子,不然以後難管教,就別怪孩子叛逆:1.適當地性教育為了避免孩子做出錯誤的舉動,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
  • 分析雷利為什麼對艾斯見死不救呢?
    在海賊王中雷利和羅傑是摯友,為什麼面對艾斯卻見死不救呢,挺有深意的。
  • 星星的孩子與星地的大人
    記不得具體是什麼時候,也不記得那些日子發生過什麼事情,只記得那時在視頻網站把VIP會員的主流(如動作,懸疑等)好劇都刷了,感覺已經沒什麼好貨了,但還是很無聊,不得不在視頻網站上找來找去,最後看到了《自閉歷程》(Temple Grandin)這部電影,一瞧打了「小眾」標籤,可豆瓣評分很高,就這樣帶著點好奇和或許能幫我打發一點時間的想法點擊進去了,結果顯然連我自己都沒想到,從頭到尾我高度專注地一口氣看完
  • 好孩子不用管,壞孩子管不了?聽聽老教師的說辭,讓人獲益匪淺
    但他媽媽竟然說:「小題大做,書本碰掉了,自己撿起來就好了,還非得讓我兒子撿。」我一聽就很生氣,老教師趕緊調解說:「好孩子是管的,壞孩子慣的。作為父母不嚴管孩子,還處處給孩子找藉口,現在是打人,以後長大了犯了更大的錯你也不管,去找警察、法官狡辯有用嗎?」「好孩子是管的,壞孩子慣的」我覺得老教師道出的教育心得太精闢了。孩子是小,不懂事,但是我們大人不能跟著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