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父母別自己嚇自己,有這4個原因

2020-12-16 呵護寶寶日記

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裡的老人不讓孩子晚上出門,走夜路,據說是孩子有「天眼」總是會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父母們對此都是半信半疑,依然選擇相信科學主義無神論,但是有的時候孩子說出的一些奇奇怪怪的語言,讓父母后背發涼。

孩子真的能看到大人看不見的髒東西嗎?孩子別走夜路,很容易被嚇掉魂,這些說法可信嗎?可信度又是多少?父母先不要自己嚇自己,要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周末小惠(化名)帶著5歲的兒子乘坐公交車回娘家,去探望父母,公交車緩速前進,車上的人或低頭玩手機,或遙望遠方欣賞風景,有的人則是沉沉地睡著了,車上一片寂靜,鴉雀無聲。

突然小惠那5歲的兒子一句話,打破了寧靜,並引起一陣恐慌,兒子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媽媽車上的人都沒有脖子」,聞言車上的人都臉色大變,東張西望地四處查看。

引起了一陣的波動,小惠趕緊制止兒子不要亂說話,可是兒子卻無比認真地指著車上的小人,那些為老弱病殘讓座的愛心專座貼牌說道,確實沒有脖子呀,媽媽一看兒子說的原來是貼牌上的人物,頓時鬆了一口氣。

一、孩子為什麼總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

1. 認知水平不夠

當大人看到公交車車上的愛心專座貼的小人頭像,清晰知道那是仿人標誌,而在孩子那裡就變成了「沒有脖子的人」,還有某空調上有兩個兄弟,成年人知道那是空調的標誌,而孩子看到的就是「空調上有人」。

造成孩子與父母看到的事物完全不一樣的原因是,因為認知能力不在一個水平面上,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不夠,因此總是會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說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話來。

2. 受電子產品的影響

隨著網絡的發展,電子產品的普及,孩子接觸的世界越來越廣,那些動漫、影視劇裡的人物與妖魔鬼怪在孩子的世界裡是真實存在的,比如灰太狼、奧特曼、怪獸等等,孩子對此信以為真因此經常看到大人看不到的,說一些奇奇怪怪的話。

3. 孩子分不清夢境與現實

夢是大家都熟悉的存在,大人和小孩都會做夢,一些場景在夜晚睡眠的時候像播放電影一樣,在腦海中播放,成年人睡醒之後能區分開了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夢境,而孩子卻難以區別開來,將其混淆在一起。

4. 孩子視力發育不完善

孩子在視力發展不完善的情況下,看到的東西不一定是自己看到的模樣,再加上自身想像力的發揮,並將其繪聲繪色地描繪出來,說出的場景是大人沒有看到的,就會誤以為孩子看到什麼不乾不淨的東西了。

孩子會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東西,主要的原因是孩子自身的認知水平低下,要解決這一問題,父母要幫助孩子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

二、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認知水平?

1.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讀書使人明智,人們通過書籍讓思想去到腳步未曾到達的地方,開闊眼界、提高認知,使自己對個人以及這個世界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與判斷,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可以提高他的認知能力,從而更好地判斷自己看到的事物。

2.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讓孩子在書本上學習知識,博識廣聞之外,還要讓孩子都走出去,接觸自然,與這個世界碰撞,擦出火花,在有所經歷之後,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孩子由於自身的認知水平低下,以及其他方面原因的影響,因此會出現看到了大人看不到的畫面,總是語出驚人,對此是屬於正常現象,父母不必大驚小怪,自己嚇唬自己,了解原因之後,做好引導是關鍵。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呵護寶寶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大人總在孩子面前秀恩愛,引起孩子不滿!父母別忘做三件事
    原本,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夫妻有了孩子以後,雙雙把精力都放在了下一代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伴侶,然而現在的小夫妻們的所作所為正好與我們想的相反。不過,這似乎是個好現象, 因為,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表達感情的家長,通常能夠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
  • 「媽媽我害怕」,小孩真的能看到「髒東西」?看到解釋輕鬆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家中的長輩們,總認為孩子年齡小且單純乾淨,所以在他們的眼中能夠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因為他們總認為,這是由於孩子小身上遭了不乾淨的「髒東西」。可是現在我們要講究科學,千萬不要因為娃的舉動而懷疑自己。案例分享:洋洋一出生就極受關注,雖然他們的生活在一個小村子裡,可是離縣城也比較近並不算非常落後,可是村裡的人們卻大部分都比較保守且傳統。
  • 為什麼父母總喜歡盯著自家孩子的缺點看?心理學家說原因有4個
    4000字長文,送給那些總愛盯著孩子缺點看的父母,文章從父母只彌補孩子短板的後果,影響父母關注孩子優勢的因素,以及怎樣挖掘孩子的優勢和重要性幾方面展開,仔細看完,會有收穫。要說孩子最討厭父母說的說的話,有一句必然上榜,那就是: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 孩子有「陰陽眼」能看見「髒東西」?看似玄乎的表現其實是真科學
    聽孩子說完,孩子爸爸瞬間背後一陣發涼,心裡毛毛的。似乎寶寶真的有「特異功能」似的能夠看到一些大人看不見的東西。總之,不管大人信不信什麼鬼神論,這次之後,是不敢再帶孩子去墳地這種陰氣重的地方了。孩子有「陰陽眼」能看見「髒東西」?
  • 這5種孩子總被大人誇讚「機靈」,但長大卻是「沒出息」的主力軍
    而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接觸了許多豐富的物料,一個個的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個個都是能說會道,非常機靈。不過有幾種看似機靈的孩子,長大卻很容易沒出息。因為姿勢和角度的問題,孩子直接躺在了地上,後腦勺撞在地上。好在當時有大人經過,把那個孩子送到了醫院裡面去,最後孩子輕微腦震蕩,差點釀成大錯。不過這也是給父母敲響了警鐘,過度的「機靈」不僅會給別的孩子帶來傷害,還會影響到孩子自己。
  • 給父母的忠告:這4樣東西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麗麗和老公一直本來是小縣城的孩子,畢業後一直在大城市打拼,大約幹了三年,他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但是為了還房貸、車貸,夫妻二人工作更辛苦了。麗麗生下孩子之後,由於工作比較忙的原因,只能將孩子交給老人帶,但是有一天,麗麗發現孩子半夜總哭,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奶粉用的很少,導致孩子晚上很餓。
  • 孩子總愛否定自己,「資格感」的缺失,原因在家長
    原來鳴鳴的媽媽剛一畢業就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很快就懷孕了,不得已只得奉子成婚,因為這事跟家裡的人都鬧翻了,她以為自己找到了幸福,誰知老公是個媽寶男,在家什麼事都聽婆婆的,像個自私自利的孩子一樣,這讓鳴鳴媽媽非常的無助,當鳴鳴出生後,她就更加焦慮,老公整天不管事,婆婆在家橫行霸道,娘家也無人問津,日子過得異常艱難,所以鳴鳴媽媽被折磨的脾氣異常的暴躁,總是忍不住對著年幼的孩子發火出氣
  • 「大人說話別插嘴」,孩子插嘴原因很多,父母學會三招讓娃不打岔
    有一次小舟的父母帶著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小舟和父母在客廳坐著陪客人聊天,一開始大人之間你一句我一句地閒聊著,聊到了小舟的學習,小舟就開始說著自己在學校遇到的事情。父母教育孩子,誰不是第一次,誰能保證自己第一次教育孩子就能教育得很好,當孩子出現插嘴的行為時,多少和父母的教育有關。這時父母學會去傾聽,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發現問題,還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孩子在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收斂起來,不會故意打岔。
  • 「它總盯著我看」,5歲女兒被洋娃娃嚇哭,這3類玩具別給孩子買
    文/好奇的萌娃控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的變好,父母希望把最好的都給孩子,這一點就體現在給孩子買玩具這件事情上,80後90後小時候,幾乎就要一個愛不釋手的玩具,自己玩完還給弟弟妹妹玩,等到00後10後就有很多的玩具了,家庭條件好的
  • 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別亂糾正,當心扼殺天才
    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認為很對,但是我們覺得無釐頭的事情,家長通常把這種行為稱為「怪癖」,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各位父母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高智商,別扼殺天才,很多父母還傻傻糾正!
  • 父母應該追尋那個「心中的小孩」,別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
    她會忙著做各種家務,收拾屋子、買菜、做飯,一天很少有時間是閒著的。我經常自己玩,很獨立。周末的時候,爸媽有時會休息,但他們也沒有時間陪著我。他們總是很忙,忙工作、忙生活……我爸爸是個善良、勤快的人,他經常教育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媽媽希望我學會自立,不要什麼事兒都要大人來幫忙。如果我需要買什麼東西,只要是我真正需要的,他們都會儘量滿足我。
  • 幼兒發脾氣,摔東西,又找不到原因,父母可以用這4個原則來處理
    最近一直在說青春期孩子的問題,今天咱們來聊聊幼兒的情緒問題。這是一個媽媽的求助!她家兒子兩周多了,能說簡單的名詞,爸爸,媽媽一類,聽得懂大人說的話,就是脾氣不太好。兩歲幼兒,說不出,表不明,對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情緒我們需要依據以下4個原則:1、允許有情緒情緒是人的需要在滿足與否的情況下出現的生理反應、心理體驗和外部表現,也就是說,情緒問題涉及生理上的問題,有時候生理的問題很複雜,比如孩子餓了會有情緒,病了也有情緒,就連我們女人每個月那個時間也會有情緒
  • 孩子總喜歡吮手指,有哪些原因?父母該引導這4點
    前幾天帶孩子出去玩,正好碰到一個小姑娘,名叫月月,看起來既白淨又乖巧,可她的媽媽卻正在一旁非常生氣地吼她。仔細聽才知道,原來月月已經四歲半了,可她依然總喜歡吮手指,以至於到現在十個手指沒一個好的。
  • 「媽媽,那些人沒脖子」,一句話嚇壞寶媽,孩子真能看見髒東西?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孩子在外面玩得太晚總會令做家長的擔心,尤其是很多老一輩的人,在他們眼中,孩子是有「天眼」的,「天眼」未閉合前,他們會看見許多大人看不見的東西,特別是在晚上,如果太晚回家,很有可能就被「髒東西」尾隨。
  • 這4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氣也不能打,別讓情緒釀成悲劇
    為了孩子能學好,爸爸媽媽們在打孩子時甚至會往死裡打,只為讓他們得到教訓,殊不知孩子身體上這4個部位是打不得的。案例李先生(化名)有一個6歲的兒子,平時李先生酷愛收藏古玩字畫,所以在家裡擺放了很多的名貴瓷器。
  • 除「葬禮」外,還有4個地方別帶孩子去,不是矯情對孩子真沒好處
    等回到家後不是哭的停不下來,就是發燒生病,因此葬禮真的能不讓孩子去就不帶孩子去,並且除了「葬禮」外,還有4個地方別帶孩子去,並非矯情也不是迷信,對孩子真沒好處。這4個地方,父母別輕易對孩子去1)醫院醫院是病菌的集中地,畢竟只有生病的人才會去醫院,而生病的人身上都是攜帶病菌的如果不是孩子生病,不建議父母帶孩子去醫院
  • 大人經常嚇孩子,易致其性格內向懦弱,聰明的父母不會這樣
    也不知道哪兒傳出來的說法,小孩子就應該多嚇唬一下,這樣性子能勇敢活潑起來,但如果玩笑過當就很容易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傷害。孩子畢竟是在上小學的階段,這時候腦部發育不算全面,所以大人說什麼都會相信,很容易被嚇壞,因此這種「嚇唬教育法」還是不提倡。
  • 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會有這5個表現,父母別疏忽大意,會害了孩子
    因此越來越多的父母想要自家的孩子情商更高,但卻並不懂得如何分辨自家孩子的情商是不是很低。實際上,一般來說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會有以下這5個表現,父母千萬別疏忽大意,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害了孩子。1、不懂得低調謙虛有些孩子總是喜歡炫耀自己,比如說自己有了新玩具、考試得了一百分等等,總是喜歡拿到其他人面前炫耀,絲毫不懂得低調謙虛,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是情商低的人,他們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反而一味地炫耀自己,很難獲得其他人的稱讚和認可。
  • 做個「會說話」的父母,大人少些責怪,孩子多些自信
    今天逛街,看到一孩子摔倒了,冬天穿得厚,摔得倒不是很厲害,可是媽媽批評的卻很厲害:「走路不長眼,看,摔倒了吧!」這一幕真的讓我想到了我婆婆,每次帶孩子玩,只要孩子一摔倒,立馬批評孩子不夠聽話才摔倒。他們總是會被家長責備,感覺自己做什麼都不對,一次次地被家長打擊,久而久之會變得更加膽小自卑。經常被責備的孩子會變得逃避父母。有些父母不管遇到什麼問題總喜歡現在自己的角度去責備孩子,當孩子不理時便開始嘮叨,直到最後,孩子只能用逃避來躲開父母的責備與嘮叨。
  • 33歲大學生啃老十年,背後真相惹人憤怒:父母總說這句話,孩子難有大...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要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別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考成這樣你還有臉回家?」 …… 你聽過這些話嗎?這是多少孩子童年的陰影,像緊箍咒一樣環繞在腦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