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經常嚇孩子,易致其性格內向懦弱,聰明的父母不會這樣

2020-12-16 可馨育兒說

生完二胎都已經過去三年了,兩個孩子也都能互相幫助,這讓我省心不少,這兩個孩子的性格真是不一樣,老大安靜穩重,老二每天上躥下跳,親戚朋友都說老大的性子最好改改,所以每次見面基本上都會開玩笑嚇唬一下,剛開始我還能接受,但後來慢慢察覺大兒子面對這些玩笑非常牴觸,甚至不願意和開玩笑的人說話。大兒子只是性格方面沉穩,沒想到就演變成了親戚口中的懦弱膽小,孩子現在見到這些親戚都不願意打招呼,這可讓我傷腦筋了。

01用「恐嚇」的方式教育孩子可行嗎?

也不知道哪兒傳出來的說法,小孩子就應該多嚇唬一下,這樣性子能勇敢活潑起來,但如果玩笑過當就很容易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傷害。孩子畢竟是在上小學的階段,這時候腦部發育不算全面,所以大人說什麼都會相信,很容易被嚇壞,因此這種「嚇唬教育法」還是不提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不同變化,這取決於接觸周圍什麼樣的環境和人群,更何況有的孩子就會天生安靜的性格,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都多種多樣,我們可以理解為這類娃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父母如果在一旁隨意用嚇唬的方式,那這無形中就是給孩子心中鎖上了門窗。

02家長嚇唬孩子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不管是什麼人一旦長期處在恐嚇和驚嚇的環境中,都會本能地對其他人產生一種恐懼心理,甚至短時間內不敢接觸周圍的人。就比如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會說「把你送到你親爸親媽那裡去」「再鬧就不要你了,直接把你鎖在門外」等等,經常性語言恐嚇威脅,會使得孩子內心恐懼增加,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犯錯就會被鎖在門外,這種害怕會在他們的腦海裡一直都揮不去,就像是一種無形約束。年紀小的孩子很容易聯繫幻想,所以不管是講故事還是開玩笑,都要把握尺度,不然加上他們自己的腦洞,很容易自己嚇到自己,這不管是以後和外人接觸還是交朋友都會形成一種心理障礙。

03小朋友膽小是缺陷嗎?該怎麼應對?

1、膽小並非壞事

孩子膽小柔弱不見的就是件壞事,如果成天活蹦亂跳的,可能你還會擔心孩子會不會闖禍,所以潛移默化的給孩子傳輸要勇敢的暗示即可,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內向的孩子都比較心細,可能別人的一句洩氣話就可能讓他們在受到挫折坎坷之後失去信心。平常下班後的空閒時候多和孩子交流非常重要,只有知道孩子內心需求是什麼,才能準確快速幫助他們!這也是想讓他們感受到,無論自己成功還是失敗,申猴總會有一股力量為自己喊加油。

2、膽小與家長有關

很少一部分孩子的膽小是源自於家長,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溺愛,這類家長最先應該說服自己去放手,讓孩子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自己經歷了讓自己受挫的事情,才能加速成長。看到孩子犯錯你是不是一上來就發火呢?這樣會使孩子使自己好不容易已經建立起來的信心造成崩塌,家長有時候越是吵也是讓孩子害怕畏懼,這樣情況下的認錯,都是違心之舉的應付。平常帶孩子多見見外邊人,在空曠的公園或者是爬山過程中聯繫大聲說話,反覆聯繫自我介紹,家長一定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信心,不管是膽量還是性格都是需要時間來慢慢打造培養的。

04讓孩子大膽說話

孩子在同齡人之間會比在大人面前放鬆多了,所以多帶著他們到一些集體活動中去,這時候父母不要在旁邊多指點,只需要在一旁遠遠看著就行。愛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建議多和勇敢活潑的小夥伴在一起玩耍,大聲交談玩耍,這樣更能激發孩子自身潛意識的那股能量。只有孩子的眼界寬闊了,就會明白自己的成長需要經歷一些挫折,家長不要過於心疼,這些都是孩子在起航揚帆前的準備,前方就是最美的彩虹。

孩子能勇敢面對自我就是成長的一大步,其中家庭問題也會一個重要因素,夫妻之間也要學會和孩子一起面臨遇到的困難,要知道在孩子心中爸媽才是最大的後盾。注意培養孩子「小主人」意識,通過別人的認可提升自身勇氣,時間一長孩子自然就會活潑開朗起來。(作者:wbl04)

相關焦點

  • 家長的哪些行為可能導致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
    具體地說,父母下列行為極有可能使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第一,一動不動地發脾氣。有些父母特別愛發脾氣,只要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就會大發脾氣,把孩子訓斥得一塌糊塗。其結果就是讓孩子失去自己的位置,但凡遇到足以威脅到他們的事情,他們都會放棄自己的原則,選擇妥協。有些人也許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有些孩子長大了會比父母看上去更兇。
  • 孩子內向、自卑,想讓他們變得自信又開朗,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
    家裡來的客人,父母比較熟悉,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很陌生,有些面相英氣的大人比較高冷,散發出的氣場強大,就會讓孩子感到害怕,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不想交流,所以,不應該因此認為孩子沒禮貌,只是他們不想交流而已。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下意識地會賦予「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討人喜歡」的頭銜; 而內向的孩子卻總是被大多數人貼上「性格有問題」「缺陷性格」「沒出息」「慫蛋」等負面標籤。
  • 孩子太內向怎麼辦?父母做好這4點,孩子性格更開朗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積極主動點,像個小主人一樣招呼客人。但有些孩子比較內向,經常喜歡自己待在一個角落裡,這讓父母們很是頭疼。
  • 父母經常做這3件事,孩子性格多半懦弱,容易被當成「軟柿子」捏
    我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班級裡有一個身高1米8,體重180斤的大塊頭,但是性格卻跟身材不成正比,性格非常懦弱,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一個男生的書包弄掉地上,結果就被一個1米6幾的男生,蹦著高地打了一頓!這個事情讓我記憶猶新,我覺得無論你擁有多強健的體魄,如果性格軟弱,那麼被欺負,被當「軟柿子」捏是常事兒。
  • 性格內向的父母,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本身性格內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也是孤僻、不自信。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呢?老任給廣大父母支幾招內向的父母該如何培養開朗自信的孩子呢?希望父母們能做到以下幾點:1、父母要學會開朗一個充滿開朗的生活環境,孩子也會具備陽光的心態,不僅僅是源自父母的培養。活潑、好動、喜歡語言表達,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還是孩子性格的暢快、豁達、不倔強、不抱怨,喜歡與他人交流。
  • 以易烊千璽為代表,性格內向的人能幹大事!
    其中有個惹了她發脾氣的孩子,那就是易烊千璽。她說:這個沉默的孩子,當韓紅團隊武漢的物流志願者被紛紛累倒之後,千璽非要隻身赴武漢當搬運工,那是武漢疫情最嚴酷的時候,人人避之不及。我記得為了阻止千璽,情急之下我發了脾氣,掛了電話,我心疼得哭了。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不然你看為什麼上學的時候那個活潑的孩子總是人緣更好;工作的時候會說話自來熟的人也更容易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喜歡。很多父母對自己內向的孩子恨鐵不成鋼,想著法子讓孩子變「外向」。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尤其是當幾個孩子聚一起時,別人家的孩子見人落落大方能說會道。再看自己的孩子,怎麼教都不會開口叫人,再清明的家長在眾人面前掛不住臉面時,都會覺得心裡頭窩火。
  • 父母非常重視孩子培養,但孩子懦弱的性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
    一個人性格的好壞將會決定著他以後的生活如何,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就會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但在孩子上學之後,有些家長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孩子總是會被其他的同學欺負,這個問題可謂是讓家長們愁容滿面,想要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卻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這樣性格的孩子很難適應新環境,會影響他們今後的社交能力。 父母如何去幫助性格內向的孩子?如何使孩子開朗起來? 1、幫孩子樹立自信心 很多性格內向的孩子往往是內心缺乏自信心導致的。所以,生活中父母應該多給孩子鼓勵和支持,激發內在動力,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 經常衝孩子大吼大叫,性格上造成的傷害,遠比父母想像的更嚴重
    有人曾說:「果然親生的孩子就是不記仇,你明明在罵他,他卻一邊哭一邊伸手要抱你,真是哭笑不得!」或許在大人看來這不過是正常的教養,可對於孩子卻是深深的傷害。一、衝孩子大吼大叫,後果真的很嚴重為人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過,父母難免會有力不從心和焦慮的階段,這時憤怒上頭往往會消滅理智,從而對孩子大吼大叫,嚴重時還會動手教訓。
  • 孩子「玩具被搶」,通過孩子的反應,就能了解孩子的性格
    孩子「玩具被搶」,通過孩子的反應,就能了解孩子的性格1.不哭不鬧,去找大人幫忙這類孩子的性格是比較沉穩的那種,懂得如何正確的處理困難,心思比較細膩。對於自己的利益會堅決維護,不會讓自己白白吃虧。以後不管會遇到什麼樣的事,他都不會膽怯,會勇敢地保護自己。3.大哭,尋求大人的幫助這類孩子通常比較內向,也比較膽小,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矛盾,容易吃虧。
  • 性格內向需要改變麼?看了你就明白了
    內向≠性格缺陷很多人有這樣的誤會:一個外向的人應該是樂觀、自信、陽光、能幹、勇敢、能言善辯的。一個內向的人應該是悲觀、自卑、陰暗、笨拙、懦弱、沉默寡言的。所以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缺陷的」,父母的期望使他感到很羞愧並有壓力,這樣只會讓孩子縮回自己的內向世界,以為外界帶給他的負面反饋都是對的,只會讓他變得自卑。
  • 孩子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怎麼辦?家長一定要看看這4個方法
    最近有不少家長後臺私信留言,尋求改變孩子性格內向的好方法。比如有一個家長是這樣描述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三年級還不敢一個人睡覺,一定要我陪著。如果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比較冷漠,跟孩子一直都有距離感,從來不在意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心,不鼓勵孩子與人交往,那在缺乏與人溝通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在人際交往上就很容易受挫,變得不愛與人溝通,一般性格就會比較內向。那麼,家長如何引導性格內向的孩子呢?如下跟大家分享一下4個方法。
  • 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父母讓孩子改變,反而害了他知乎有一個話題是:「有多少內向孩子被父母逼著變得外向?」其中一位網友的回答,讓很多人心疼。她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性格懦弱內向。後來到媽媽身邊生活,因為性格不討媽媽喜歡,就聽媽媽的話努力變得外向。
  • 孩子受教訓後,不同表現還暗含著孩子的不同性格,你家娃是哪種?
    文/蘭媽談育兒每個人成長都會遇到不同的被批評,小孩有小孩的受教訓、大人有大人的受教訓,但不可否決的是每一次受批評都會暗含著不同的心理活動,尤其是孩子受教訓的一些表現,更是暗含著孩子們不同的性格表現,也就是說你的孩子脾氣好壞,實際上和平時受教訓最終的處理方法也息息相關。
  • 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但是,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傷害,特別是容易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和內向,這是為什麼呢?3、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因為長期被否定,使得孩子不敢展示自己的天性以及跟外界進行正常交流,容易變得內向,這會影響它孩子長大後處理社會關係的能力。很多父母,錯誤地以為對孩子大吼大叫,他就能好好聽了,就不會再犯錯,事實正好相反。父母越不好好說話,孩子越不會學好。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這三點建議可以幫你讓孩子活潑開朗一些
    同事總是說:「這孩子太內向了,不愛說話。」並且也總是教小雅:「快叫阿姨。」小雅依然不吭聲,弄得人家問幾句得不到回應就算了。一、為什麼會有內向、外向之分?生活中,有些孩子不愛說話,尤其是到了陌生環境中,幾乎不與人交流,人們稱這樣的孩子為內向。通常情況下,這種內向不愛說話的現象多在 3—6歲之間開始出現。而且,相對來說女孩比男孩多一些。
  • 孩子膽小懦弱,不一定全是性格導致,可能是「自然缺失症」作祟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的性格如何是父母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如果孩子性格是大膽自信,父母自然是開心的,可如果孩子的性格是膽小懦弱的,那麼家長們將會非常的頭疼,因為想要讓一個懦弱膽小的孩子變得自信和大膽,是需要耗費非常大的精力。
  • 孩子性格怯懦沒自信,家長朋友犯了難,怎樣才能改變孩子的性格
    在一次次的打擊教育下,小明便鬱鬱寡歡起來,才五歲的孩子就已經變得不再想與父母溝通,甚至連說話都懶得說一句。而對於小明這樣性格內向的孩子,怎樣才能幫他重新找回自信,把曾經那個開朗樂觀的小明找回來呢?這也是每個家長都十分頭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