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二胎都已經過去三年了,兩個孩子也都能互相幫助,這讓我省心不少,這兩個孩子的性格真是不一樣,老大安靜穩重,老二每天上躥下跳,親戚朋友都說老大的性子最好改改,所以每次見面基本上都會開玩笑嚇唬一下,剛開始我還能接受,但後來慢慢察覺大兒子面對這些玩笑非常牴觸,甚至不願意和開玩笑的人說話。大兒子只是性格方面沉穩,沒想到就演變成了親戚口中的懦弱膽小,孩子現在見到這些親戚都不願意打招呼,這可讓我傷腦筋了。
01用「恐嚇」的方式教育孩子可行嗎?
也不知道哪兒傳出來的說法,小孩子就應該多嚇唬一下,這樣性子能勇敢活潑起來,但如果玩笑過當就很容易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傷害。孩子畢竟是在上小學的階段,這時候腦部發育不算全面,所以大人說什麼都會相信,很容易被嚇壞,因此這種「嚇唬教育法」還是不提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不同變化,這取決於接觸周圍什麼樣的環境和人群,更何況有的孩子就會天生安靜的性格,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都多種多樣,我們可以理解為這類娃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父母如果在一旁隨意用嚇唬的方式,那這無形中就是給孩子心中鎖上了門窗。
02家長嚇唬孩子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不管是什麼人一旦長期處在恐嚇和驚嚇的環境中,都會本能地對其他人產生一種恐懼心理,甚至短時間內不敢接觸周圍的人。就比如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會說「把你送到你親爸親媽那裡去」「再鬧就不要你了,直接把你鎖在門外」等等,經常性語言恐嚇威脅,會使得孩子內心恐懼增加,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犯錯就會被鎖在門外,這種害怕會在他們的腦海裡一直都揮不去,就像是一種無形約束。年紀小的孩子很容易聯繫幻想,所以不管是講故事還是開玩笑,都要把握尺度,不然加上他們自己的腦洞,很容易自己嚇到自己,這不管是以後和外人接觸還是交朋友都會形成一種心理障礙。
03小朋友膽小是缺陷嗎?該怎麼應對?
1、膽小並非壞事
孩子膽小柔弱不見的就是件壞事,如果成天活蹦亂跳的,可能你還會擔心孩子會不會闖禍,所以潛移默化的給孩子傳輸要勇敢的暗示即可,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內向的孩子都比較心細,可能別人的一句洩氣話就可能讓他們在受到挫折坎坷之後失去信心。平常下班後的空閒時候多和孩子交流非常重要,只有知道孩子內心需求是什麼,才能準確快速幫助他們!這也是想讓他們感受到,無論自己成功還是失敗,申猴總會有一股力量為自己喊加油。
2、膽小與家長有關
很少一部分孩子的膽小是源自於家長,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溺愛,這類家長最先應該說服自己去放手,讓孩子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有自己經歷了讓自己受挫的事情,才能加速成長。看到孩子犯錯你是不是一上來就發火呢?這樣會使孩子使自己好不容易已經建立起來的信心造成崩塌,家長有時候越是吵也是讓孩子害怕畏懼,這樣情況下的認錯,都是違心之舉的應付。平常帶孩子多見見外邊人,在空曠的公園或者是爬山過程中聯繫大聲說話,反覆聯繫自我介紹,家長一定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信心,不管是膽量還是性格都是需要時間來慢慢打造培養的。
04讓孩子大膽說話
孩子在同齡人之間會比在大人面前放鬆多了,所以多帶著他們到一些集體活動中去,這時候父母不要在旁邊多指點,只需要在一旁遠遠看著就行。愛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建議多和勇敢活潑的小夥伴在一起玩耍,大聲交談玩耍,這樣更能激發孩子自身潛意識的那股能量。只有孩子的眼界寬闊了,就會明白自己的成長需要經歷一些挫折,家長不要過於心疼,這些都是孩子在起航揚帆前的準備,前方就是最美的彩虹。
孩子能勇敢面對自我就是成長的一大步,其中家庭問題也會一個重要因素,夫妻之間也要學會和孩子一起面臨遇到的困難,要知道在孩子心中爸媽才是最大的後盾。注意培養孩子「小主人」意識,通過別人的認可提升自身勇氣,時間一長孩子自然就會活潑開朗起來。(作者:wbl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