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有錯嗎?它才不是負面性格!

2020-12-18 少兒守護人

前段時間,浙江一位「虎爸」將9歲兒子扔火車站練膽的做法引發熱議。

虎爸嫌棄兒子內向,不愛說話,便將他扔在火車站練膽子,想讓他變得外向。

但兒子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外向,反而一個人在火車站哭泣,讓人心疼。

孩子還小,將他一個人扔在火車站不僅危險,還會加劇孩子不想與人交流的恐懼。

爸爸只知道讓孩子去練膽,卻沒想過接納孩子的內向。難道內向真的是一種缺陷,或是一種錯誤?

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格多種多樣,孩子的內向也並不是一種缺陷,更不是一種需要扭轉的錯誤。

01.

內向只是氣質

張子楓曾在《嚮往的生活4》中被網友吐槽太內向,不適合來這個節目。

在第一期中,她因為周迅和張婧儀的到來表現得既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終於可以和心心念念的女神再次見面;緊張是因為自己性格內向不敢上前多交流。

後來,彭彭給大家倒果汁,她在旁邊遞杯子,彭彭便讓她送過去給周迅,但她卻原地不動,不敢前去。

何炅看到後鼓勵她:「沒事妹妹,去,你把東西往手裡一塞,就跑。」

最後,她終於在何炅和彭彭的鼓勵下,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張子楓雖然拘謹內斂,但對待事情她都盡力做好,從不給人添亂。每次看她安靜做事,都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這樣的安靜內斂,是氣質的一種表現。

心理學上將人的氣質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

膽汁質的人熱情、率真;多血質的人活潑好動、喜歡與人交往;黏液質的人安靜、沉默寡言;抑鬱質的人比較孤僻、行動遲緩、善於觀察細節。

膽汁質和多血質都具有外傾性,即外向;黏液質和抑鬱質具有內傾性,比較內向。

很多人都是幾種氣質類型的綜合體,只不過其中一種佔據了核心位置,才會表現出明顯的傾向。

張子楓在節目中表現得時而活潑,時而安靜,其實就是多血質和黏液質兩種氣質類型作用的結果,只不過黏液質佔據了主要成分,才顯得內向。

有的人生來熱情率真,有的人卻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才能敞開心扉。但這都不該被定義為「缺陷」,因為它只是氣質類型的一種。

02.

父母讓孩子改變,反而害了他

知乎有一個話題是:「有多少內向孩子被父母逼著變得外向?」其中一位網友的回答,讓很多人心疼。

她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性格懦弱內向。後來到媽媽身邊生活,因為性格不討媽媽喜歡,就聽媽媽的話努力變得外向。

她上課積極發言,和同學在一起玩時積極開玩笑,大大方方,一直都很好。但這樣的生活在她初二那年結束。

初二時,她因為媽媽工作原因轉學,來到一個新環境。

她原本以為可以和同學們愉快地相處,卻遭受了校園暴力,患上嚴重的抑鬱症。這樣地獄般的生活,直到她初中畢業才結束。

從那時候開始,她又變回了那個孩童時期內向的小女孩,甚至比以前更加內向。

她曾說過這樣一句無力又絕望的話:「畢竟縮起身體,人們拿劍只能捅到我的後背。而張開身體,劍就會從四面八方湧過來。」

媽媽的逼迫,沒有讓她變得更好,反而讓她變成一個更加讓人心疼的外向孤獨患者。

心理學家李子勳說:當一個內向的人試圖變得外向時,他可能失去了內心的安寧,也失去了命運的眷顧。

所以,父母們請不要再逼孩子外向,因為父母的逼迫會無意識地加劇孩子的無助感和疲累感。這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還會導致孩子「收穫」更多不必要的傷害。

03.

內向的孩子,有「獨特」的成長軌跡

有些父母總是覺得善於交際、性格活潑、開朗大方才是一個孩子最好的模樣,殊不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軌跡,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尊重和接納。

1. 尊重孩子,不強制改變

紀錄片《零零後》中的女孩一一,她總是習慣一個人吃飯、玩耍、睡覺。

她也因此引起了老師的注意,老師跟她溝通,讓她多和小朋友們玩耍,但不滿3歲的她卻不以為然,覺得一個人挺好。

老師聽完覺得不可思議,隨即聯繫家長,但最後都無功而返。父母見女兒如此堅持,也就隨她。慶幸的是,她的父母沒有強迫她,而是遵循她獨特的成長方式。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不要強迫孩子改變。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

2. 學會接納,多與孩子溝通

《內向性格的競爭力》裡寫道:「父母和老師都應該意識到,(性格)內外向只是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的感官差異,學會接納、溝通並幫助孩子成長,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內向只不過是先天的一種氣質,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接納,而不是改變。

對於內向的孩子,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多跟孩子和溝通,了解孩子內心所想,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受了委屈只會往心裡咽的「受氣包」。內向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與其他人有著不同的「氣場」而已。

3. 及時回應孩子,不要冷處理

內向的孩子不善於表達自己的需求,父母需要做的是,細心的體察孩子內心深處的渴望,及時給出回應,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在意,不要讓這種感情冷卻。

《隱秘的角落》的朱朝陽,性格內向而敏感,特別渴望父母的在意和關注。

媽媽工作常常不在家,爸爸因為離異不願多花時間在他身上,但他們共同的焦點就是朱朝陽的成績。所以後來朱朝陽向媽媽保證:「我會成為你的驕傲的。」

媽媽並沒有很開心,反而覺得眼前的兒子很陌生。她一直用探究的眼神看兒子,渴望能以此來看透兒子內心的想法。

可兒子一直安靜疏離,內心仿佛鑄有一堵高牆,讓她始終都無法越過。

父母要懂得及時回應內向孩子的需求,因為他們只是內向,不是不需要愛和在意。

許多父母總是以自己固有的認知去看待內向的孩子,認為他們的人生會因此缺少很多可能和機會。

其實,內向的人未來一樣有精彩的人生,他們並不會因為內向而不適應這個世界。

內向只是孩子諸多性格的一種,並不是一種需要強制改變的「錯誤」。

希望每個父母都懂得尊重並呵護孩子的內向,讓他們順著自己獨特的軌跡,塑造自己期待的未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監製:鄧東

主編:吳思羽

責任編輯:袁亞男

相關焦點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下意識地會賦予「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討人喜歡」的頭銜; 而內向的孩子卻總是被大多數人貼上「性格有問題」「缺陷性格」「沒出息」「慫蛋」等負面標籤。
  • 開朗與否不是判斷孩子性格優劣的標準,不必逼內向的孩子變外向
    一說起「孩子性格好」,家長那個們首先聯想到的一定是「積極樂觀」『、「陽光開朗」、「外向大方」等形容詞,仿佛只有擅長與人交際,長袖善舞才是「好性格」;而相對而言性格沉穩,喜歡獨處,不喜交際往往就成為了反面典型。但是否喜歡與人交流真的是判斷一個孩子性格優劣的標準嗎?
  • 毛不易:性格內向不是一種缺陷
    前幾天偶然在微博上看到歌手毛不易關於內向型性格的一段採訪,其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我一直覺得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是性格的一種,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坦然地接納自己、擁抱自己的性格。性格內向的人,如何搞好人際關係?性格內向的人到底有多累?……更多的話題則是「性格內向的男生/女生適合XX工作嗎?」為什麼不會有「性格外向的人適合XX工作嗎?」這類的討論?
  • 毛不易談自己性格,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只是性格中的一種
    毛不易曾經在一個採訪裡面談論了關於自己性格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我不認為內向是性格的一種缺陷,它只是所有性格中的一種。沒有必要強迫自己改變性格,希望大家能夠坦然地接納自己的性格。那麼內向真的是性格的缺陷嗎?其實不然,每一種性格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每一種性格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身邊的朋友裡面,不發缺少性格外向的人,看著他們身邊眾多的好友,看他們能和剛認識的人稱兄道弟,你產生了深深的羨慕。
  • 性格內向並不是缺陷,家長教育內向型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人們的大腦神經遞質編碼不同,內向孩子的神經遞質是以乙醯膽鹼為主導,它的特徵是休息和吸收,這類孩子就如同一個蓄電池,能量都保存在他的體內。 而外向孩子的神經遞質是以多巴胺為主導,它的特徵是加速戰鬥,這類孩子更像是一塊吸鐵石,「金屬」越多越能產生興奮,能量回血比較快,人稱「人來瘋」。 所以走出家門這件事情,對於外向型孩子來說是獲取能量,而對於內向型孩子來說是消耗能量。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面對幼兒園老師和攝影劉老師的詢問「你有朋友嗎?」:「內向孩子沒有任何智力或記憶力方面的缺陷,實際上,他們有獨特的優勢,貢獻非常大。」歷史上很多名人其實都是內向的人,比如達爾文、愛因斯坦、賈伯斯、貝多芬……等。美國學者琳達.西爾佛曼對社會英才的研究發現,IQ越高的人,內向型性格的傾向越明顯。據統計,有將近70%的成功人士都屬於內向者。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微信搜索公眾號:有度思學 (ID:youdusixue),關注後點擊【全部文章】可查看以往推送的全部內容,可搜索相關內容。菜單【預習複習】中可獲取更多練習題!!! 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最棒的、最優秀的。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
  • 孩子性格內向沒有朋友怎麼辦?家長的兒童社交焦慮如何解決
    是否在你小的時候被父母這樣要求過,還是你在自己孩子小的時候也經常這樣要求他們?其實對於許多從小性格就比較內向的孩子來說,這些所謂的分享行為並不一定能讓他感覺到交朋友的愉悅,反而可能會讓他模模糊糊產生一種認知,那就是要想交朋友首先得討好別人。被他人要求拿自己喜愛的東西去給別人分享,難道不是某種形式上的討好嗎?
  • 性格內向需要改變麼?看了你就明白了
    我們一旦覺得自己孩子是內向的人,我們便開始懷疑:內向是一種病嗎?我該怎樣讓孩子外向一點?我是不是應該把他們多帶出去主動跟別人打招呼?是不是應該多做一些「外向的孩子」才會做的事?我們似乎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內向。甚至覺得內向很不好,認為這是一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 孩子的個性變內向,提升孩子「自我效能感」,內向孩子也能變開朗
    在生活中,有一件事情可能是很多家長們會非常疑惑的,明明自己的孩子在小時候非常活潑開朗的,也很喜歡去交朋友,但是越長大卻越發現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以前還會經常帶朋友回家裡做客,可自從上小學之後就很少該帶朋友介紹給爸媽認識,哪怕在外面遇到熟人也不願意去打招呼假裝看手機。
  • 性格內向的孩子如何社交?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但是即便是小孩子,也會是有一個自己玩得好的小圈子,只有在這個圈子裡的才是真正的好夥伴,所以沒必要為了讓孩子多社交,就強求孩子一定要和某些人玩得特別好,畢竟興趣愛好不合的人硬湊在一起也不會長久。為了幫助孩子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朋友,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造交友機會。
  • 這個世界,對「性格內向」的人,總是不公平的
    你覺得對方有些冷漠,性格冰冷,對你的態度和付出反應遲鈍;其實不是這樣的,他們只是在心裏面思考,該如何回應你。 內向者在感情中,同樣需要自己獨處的空間,哪怕你們結了婚生活在一起,他也希望自己有一間書房,能夠讓他們放鬆思緒,天馬行空。
  • 性格內向的人,職場路很難嗎?4招幫到你!
    經常聽人說性格內向的人在職場很難有大的發展,但對已經成型的性格怎麼辦呢? 其實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性格本身都是沒有對或錯,兩者有不同的優勢,外向型人常常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內向型善長觀察,傾聽,深度思考。
  • 性格內向的人,適合做朋友嗎?
    也有一些人,不喜歡說話,不習慣與陌生人接觸,不喜歡人多的場合,特別喜歡安靜和獨處,這些人大多心思細膩,我們稱為內向型性格。外向型性格的人交際圈子廣,平時忙於各種社交場合,更喜歡與其他人在一起,感覺與他人在一起才更安全,因此他們善於交朋友,能夠與很多人都有交情,遇到問題也都會通過朋友來找到解決辦法。
  •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性格內向的人,建議從事這幾種工作
    我們生活中有兩種性格明顯的人,一種是外向的,另一種是內向的。這兩種性格沒有區別,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裡,他們總是認為內向不是一件好事。是真的嗎?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這本書——《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讓你清楚內向人的本質。
  • 性格內向的父母,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本身性格內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也是孤僻、不自信。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呢?老任給廣大父母支幾招內向的父母該如何培養開朗自信的孩子呢?希望父母們能做到以下幾點:1、父母要學會開朗一個充滿開朗的生活環境,孩子也會具備陽光的心態,不僅僅是源自父母的培養。活潑、好動、喜歡語言表達,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還是孩子性格的暢快、豁達、不倔強、不抱怨,喜歡與他人交流。
  • 如果你性格內向、又想要追求自己喜歡的人,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個人的行動力。那些性格內向的人,討厭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得八面玲瓏,總是不由自主地關注自己是否出錯,或是哪裡不夠完美。 其實很多時候,越怕自己出錯就越會出錯。緊張感加重,甚至會導致面紅耳赤,最後更加出醜。
  • 該怎麼改掉自卑內向的性格?
    在這個我們每天避免不了的要隔著屏幕跟別人聊天的時代,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了社交恐懼症,而這部分社交恐懼症中,自卑內向的人卻佔到百分之七十。其實自卑內向的人主要原因是:性格膽小膽怯脆弱敏感所導致引起的心裡害怕,不相信自己,不敢跟外面人群接觸交流,害怕自己各方面做的事情沒有人家優秀做的不如人家好;心裡好像感覺自己嘴笨不會說話或者腦子反應不快不敏捷一樣;實際上那是自己錯誤的心理想法,誤導自己而已。
  • 性格內向、靦腆的老實男人,你們現在過的好嗎?
    老實靦腆的男人不好嗎?我不說假話,我不在外面惹事生非,我踏踏實實工作,難道這也有錯嗎?後來的我,懂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性格內向、靦腆、老實的男人都有什麼特點:1 不喜歡與外界接觸,喜歡一個人獨處2 不善於溝通,喜歡把所有事放在自己心裡3 沒有甜言蜜語,不會巴結討好別人4 沒有上進心,安於現狀,不敢創新5 見到喜歡的異性不會說話,會臉紅6 寧可吃虧也不會跟別人去爭
  • 以易烊千璽為代表,性格內向的人能幹大事!
    其中有個惹了她發脾氣的孩子,那就是易烊千璽。她說:這個沉默的孩子,當韓紅團隊武漢的物流志願者被紛紛累倒之後,千璽非要隻身赴武漢當搬運工,那是武漢疫情最嚴酷的時候,人人避之不及。我記得為了阻止千璽,情急之下我發了脾氣,掛了電話,我心疼得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