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曰:「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君子講究恭敬平和、溫潤悠遠之愛,與玉的寓意相符,因此在含蓄內斂,約束頗多的古代,常被作為定情之物。
玉作為定情信物,在古代也有許多種類,魏晉時期繁欽那首經典的《定情詩》裡面就有精彩的描述。
一、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戒指
用什麼表達我對你的殷勤?套在我指上的一雙戒指。
戒指在古代是定親之物,所以古代未嫁女子都不戴。戒指作為信物雖小,但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卻很重,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二、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耳飾
用什麼表達我的真誠呢?戴在我耳上的一對明珠。
耳飾最早的記錄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鏬」,唐張籍《節婦吟》中「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明珠」也是指的耳環,可見古代女性對耳飾的鐘愛,也因此成為歷久不衰的定情信物。
三、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香囊
用什麼表達我的摯誠呢?系在我肘後的香囊。
香囊又名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偉、荷包等等,香囊是隨身之物,最初便是傳達男女之間愛慕之情,見證和寄託思念的信物。古人佩戴香囊,以表示心有所屬,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
四、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手鐲
用什麼表達我們之間的親密呢?套在我腕上的一對手鐲。
手鐲在古代又稱為「跳脫」,古代文學作品中,常有仙女以手鐲相贈戀人的情節。如蒲松林的《聊齋志異·白於玉》中也有寫到書生吳生誤入仙境,與紫衣仙女歡好,臨別時仙女把自己所戴手鐲送給他留念的橋段。
五、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玉佩
用什麼連接我們的感情呢?綴有羅纓的佩玉。
「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古詩箋》中釋說:「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
六、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簪子
用什麼表達我們的交好呢?用金箔裝飾的搔頭。
簪子是古代男子送給鍾意女子的首選禮物,女子也經常將之作為定情信物送給情郎,《鼓吹曲詞·有所思》中說到的「當風揚其灰」,寫的便是一個女子為遠方情人精心製作了一隻簪子,得知情人另有所愛後即將簪子燒掉,來表達只要專一的愛情。